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穿越成小吏家千金 > 第8章

穿越成小吏家千金 第8章

作者:青云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8:33:07 来源:免费小说

  赵世简一向心大,不跟他计较。看长兄熟睡,自己先起身了。

  待洗漱过后,去往厅堂,只有阿爹在,阿娘正在厨下忙着下饺子呢。妹妹赵世慧也没起,这个丫头比大哥还要懒。

  赵书良看小儿子没精打采的,以为儿子夜里没睡好,他哪里知道儿子是被梦吓醒的。

  赵世简去厨下,吴氏正把一个个白胖胖的饺子往锅里下,赵世简看阿娘一个人忙上忙下,自发到灶门下烧火。

  家里本是有个帮佣的费婆子,费婆子是良民,与赵家只是雇佣关系。大过年的,费婆子也要回家过年,吴氏一个人就忙得团团转。女儿平日十指不沾阳春水,其余都是男爷们,可不就得她一个人忙活。好在二儿子体贴,时常给他打下手,倒是像个丫头了。

  吴氏见小儿子没精神,嘱咐他,“吃过早饭,跟你阿爹去拜年,回来后再补一觉。”

  赵世简懒散地应了一声。

  吴氏不以为意,继续忙碌。待一大家子都起来后,赵书良和吴氏坐在正堂,三个孩子依次上前贺父母新年之喜。

  夫妇二人看到三个孩子,心里欢喜,儿子们大了,不好再亲热,一人给了个红包。赵世崇立刻打开看看,发现一个里面有一个一钱的小银角子。一下子得了两钱银子,赵世崇开心地眯了迷眼睛。

  然后又盯着二弟的红包,“二弟,你多少?”

  赵世简被他哥坑多了,立刻呼啦一下把红包塞怀里,“你管我多少,反正不给你。”

  赵世慧才七八岁呢,吴氏一把将她捞到怀里,不停地摩挲她毛茸茸的脑袋,爱怜地说道,“吃过早饭跟阿娘在家里,待你阿爹拜年回来后,你再睡一会,下午咱们随你大娘二娘和幺婶们一起去拜年。”

  京城这边的规矩,爷们儿上午拜年,女眷下午拜年。同一族里,谁家有辈分长年龄大的老人家,先在家里等别人来拜年,再去别人家回拜。赵书良父亲去了,但老母亲还在,辈分又高,年龄又大,是族里头一份。他要先带着大郎二郎去大哥家,等别家晚辈都来过了,再汇同兄弟侄子们一起去别家拜年。

  赵家原是京郊人士,赵书良祖父和叔祖父给人当伙计,在京城扎了根。兄弟二人各生了四个儿子,每个儿子又生几个儿子,子子孙孙传了一大帮。柿子树胡同、井盖儿胡同和石榴花胡同这一带,全是赵家人。赵书良的亲兄弟堂兄弟,大大小小二三十个,等到赵世简这一辈,就更多了。赵家人抱团,等闲人不敢惹。

  赵书良的父亲是老三,赵书良这一辈也是兄弟四个,父亲已去世,老母亲随长兄生活,其余三兄弟已分家,各过各的。

  赵世简似乎还沉浸在梦里没醒,赵世崇嘴碎,一边吃饺子一边跟爹娘说,“二弟也不知怎地,早晨忽地从床上坐起来,鬼掐似的!”

  吴氏嗔他一口,“大过年的,不许瞎说。”

  赵世简忙道,“我起我的,你睡你的就是。”

  他哪里好意思跟家里人说他梦到个姑娘的事儿。

  这边厢,李姝一大早就跟着两位姐姐一道起来了。新年头一天,李家人全部换上了新衣服,只有郑氏和肖氏因要下厨,先穿的旧衣服,待吃过饭换新衣服。

  李家人口多,相互拜年都忙活了近半个时辰。李姝共得了5个红包,一把年纪的她似乎又找到了童年的乐趣。吃过早饭,趁着李穆川还没带着三兄弟去拜年。李姝和三个姐姐一个弟弟,五个孩子头抵着头凑在一起,拆红包玩儿。

  李泗新和张氏给的红包,一个里头有一个大概半钱的碎银子,李穆川和肖氏给的红包里也是半钱银子,郑氏给的,里面有二十个铜板。算起来,李姝一下子得了两百多文钱。三姐妹的红包是一样的,只三郎的,每个里面皆有5个铜板。

  三郎不懂,看到自己有一堆铜板,铜板中间还带个孔,黄亮亮的,又好看又好玩。他以为自己比姐姐们的都要好,开心极了。

  李姝跑回房间,把自己的小匣子拿出来,里面全是她的私房钱。自三岁开始,李姝强烈要求自保管压岁钱。肖氏拗不过她,就给了她个小匣子。一开始肖氏还不放心,怕她弄丢了或者被人哄了去,时常查看。后来发现这个女儿是个只进不出的小铁公鸡,精得跟猴儿似的,连她都骗不来一文钱。她一边放心女儿保管压岁钱,一边又担心女儿以后太小气。

  李姝不管那么多,她喜欢自己手里有钱的感觉,哪怕只是几个铜板。

  李姝把匣子里的钱数了数。四五年期间,她可以在过年和过生日两个日子里收到红包,包括李泗新夫妇和李穆川夫妇给的,肖氏娘家给的,还有两个姑妈给的,李姝攒了近5两银子了。匣子里除了银角子、铜钱,还有一对小孩儿戴的银镯子和银锁,那是她出生时,周氏给的,还有去年过生日肖氏给的一对兰花样式的银耳钉。

  李姝也不懂这5两银子换成后世的钱有多少,反正她知道李穆川一个月正经的官方月俸,也就是8两银子。

  李姝把匣子锁好,钥匙放在隐秘的地方。这完全是她小人之心,丽娘知道妹妹有私房钱,但她只觉得妹妹是闹着好玩,也从不去看她的宝贝小匣子。

  李姝乐滋滋放好钱,又出逗三郎玩了。

  “三郎,一会你去拜年,给我带些好吃的回来吧。”

  不是李姝嘴馋,实在是李家清贫,平日难得有零食之类的。好容易可以拜年了,女孩们都是下午才去,即使有好吃的,上午也都被男娃们分光了。

  三郎看她一眼,扭过脸去,三姐姐只有在有求他的时候才会好好跟他说话。

  “好三郎,你给我带好吃的,我不把你昨天在厨房泔水桶里尿尿的事情说出去。”李姝笑眯眯地看着他。

  三郎立刻睁大了眼睛,“你怎么知道的?”

  李姝哼了一声,“你别管我怎么知道的,你只说你给不给我带好吃的吧。”

  “那,那你要吃什么呢?”三郎的声音越来越弱。

  要是让阿娘知道他在泔水桶里尿尿,肯定又要罚他晚上跟二哥睡,还要三天不许吃糖。阿爹知道了更可怕,让他背诗背到吐。三郎之所以小小年纪已经背会了很多诗句,得益于他一向脑回路清奇的捣蛋方式。可他就是喜欢这种偷偷在泔水桶里尿尿的感觉,要是没有被人发现,感觉就更好了。

  三郎无比后悔,当时应该看看周围有没有人再尿的。

  “不管有什么,只要是一样的,给我留一个。独个儿没有重样的,留着回来给我,我不要了再还给你。”李姝跟三郎提要求。

  “那要是我忍不住想吃呢?”三郎讨价还价。

  “哼,那你下次往泔水桶里尿尿的时候最好别被我发现。”

  三郎最终偃旗息鼓,蔫蔫地跟着父兄一起拜年去了。李穆川看他没精神,以为他没睡好,牵起他的手一起走。

  李家本族离得远,等到快吃晌午饭,李穆川才带着孩子们回来了。另有一大帮族里的子侄们一并过来了,给李泗新夫妇拜年。

  三郎拿出一大包拜年得来的“战利品”,交给李姝。李姝摸摸他的头,“三郎真乖,还把吃的带回来给姐姐,明儿我和姐姐们一起给你做个布老虎。”

  不明就里的李家人都觉得三郎是个好孩子,这么大点,知道友爱手足。一般的孩子有吃的,早在外面吃光了,哪里还记得旁人。三郎得了夸奖,也不再计较李姝威胁他的事情,高高兴兴和本族兄弟们一起在院子里玩耍。

  李家族人们大多都在外城,只有三两家因缘聚会,得以改换门庭,搬到内城生活。在外城的本家人,男的多是从事抗大包、抬轿子之类的底层职业,妇人们也时常给富贵人家浆洗衣物挣些铜板补贴家用,家里条件都一般。

  李姝原觉得李家清贫,看了本族的孩子们,立即觉得李家还算过得好的。李姝过年裁了两套新衣,其中一条裙子还是用周氏给的绢布做的,还有一双新绣花鞋。肖氏还给她们姐妹一人买了两朵绢花,李姝因年纪小,分到一朵大红和一朵鹅黄的。

  本家来的子侄们,看到李家兄弟姐妹都穿着新衣,男孩们腰带上挂着荷包,上面绣着松竹,女孩们戴着好看的绢花,皆羡慕不已。

  一位眼尖的堂兄,发现家里多了女孩,立刻问李穆川,“二弟家如何多了个小女娘?可是哪家亲戚?”

  李穆川正要跟族里说这事儿,“这是我收养的女儿,叫豆娘,比二郎略大一些。豆娘,来,给你穆贵大爷见个礼。”

  豆娘知道这关乎她上李家族谱的事情,立即拿出最端庄的姿态,给李牧贵行了个礼,“豆娘见过穆贵大爷。”

  “嗳,好好,好孩子,下午去大爷家玩,认认门。”

  李穆川让豆娘下去了。因来的都是男娃娃,豆娘带着妹妹们把茶点上好,桌椅板凳摆好,然后去厨下帮忙。

  豆娘来了二十多天了,知道李家人真心待她,她也真心把这里当家。每日一边给肖氏郑氏打下手干家务,一边纺线织布,努力学习各项家务技能。虽则还是忙忙碌碌,但不用挨打挨骂、挨饿受冻,也不用晚睡早起,更不用担惊受怕。二十天的时间,原先瘦巴巴的脸上有了肉,显得白里透着红,黄黄的头发也有了光泽,连身高也往上窜了少许,精气神完全不一样了。

  她本就长得极好,现在穿着水红裙子、绣荷花鞋,戴着绢花和银耳钉,整个人比丽娘还标志三分。

  李穆贵心里暗自咋舌,穆川兄弟真是好命,自己在衙门里做着官儿,养的儿子会读书,养的女儿漂亮又能干,现下收养个女儿,更是长得跟天仙儿似的。

  李穆川不知他的腹诽,只是按规矩与兄弟子侄寒暄。李泗新和张氏见到这么多同族后辈,很是高兴,忙嘱咐郑氏妯娌,好好整治两桌菜,招待他们。

  李家三姐妹里,李姝是最不起眼的一个。丽娘比她好看、勤快、温柔,她也不在意,反正是她的小姐姐,她一把年纪了,犯不着跟小姑娘们争锋。来了个豆娘,更加出色,姿容、才干,样样都把丽娘甩了好几条街。

  肖氏原担心丽娘会受不住,仔细观察,发现丽娘只是认真跟姐姐学,并无攀比之心,豆娘又友爱妹妹,她才放心。又担心两个姐姐太出色,衬得姝娘跟稻草似的。但看李姝并无介意之色,彻底放下心来。

  肖氏看到如此出色的豆娘,心里狠狠痛骂文家公婆两个,这么好的女儿,不知珍惜,整日作践,眼睛都瞎了。

  李家人亲亲热热地招待本族人吃了顿丰盛的晌午饭,酒足饭饱后,李家本族子侄们纷纷告辞,并邀请李家女眷们去拜年。

  中午小憩过后,肖氏郑氏带着三个女孩一起回本家拜年。李穆川不放心,亲自陪同。考虑到郑氏守寡之人,他还叫了辆车,让女眷们坐在车里,他和车夫黄老汉一起坐在车把上闲聊。

  第10章 尖酸人行尖酸事

  李家女眷因坐车,很快到了李家本家。李家本家在外城北边兴胜庄一带,聚族而居。全族有人口三百多人,六十多户人家。论起来,这里也不能算祖地,往南去的申城那边,才是真正的老家。但这一支到京城已经定居一百多年,早就不回南边了。

  李穆川带着女眷们先去了族长李泗城家里,李泗城亲自招待李穆川吃茶。李穆川想着夜里回去还要用车,跟黄老汉商量,多付他些车资,让黄老汉在这里等李家人一起回程。

  大过年的,黄老汉也不想多奔波,既李大人愿意多给钱,他留下来一起喝杯茶,岂不两全其美,遂跟着李穆川一起去了李泗城家。

  李泗城的妻室王氏接待了郑氏一干人,郑氏肖氏进门就开始拜年,满口吉祥话,三个女孩子也跟着一起学话。

  王氏忙扶起众人,“侄媳妇们不用多礼,到我这里就跟自己家一样,你们不常来,定要多坐一坐,咱们娘儿们好说说话。”并让儿媳妇蒋氏烧茶拿点心。

  郑氏妯娌二人忙道,“婶娘不必多礼,我们是晚辈,原该常来的,奈何住的远。今儿来了,咱们好好说说话,不用忙活。”王氏听说肖氏的娘家兄长又升官了,有心结交肖氏,忙拉过三个女孩子一顿夸,就连不出色的李姝,也被夸机灵聪慧,夸得李姝一张老脸都要红了。

  王氏能坐稳宗妇的位置,定是有两把刷子的。她一边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夸奖肖氏的三个女儿,一边又能不冷落郑氏。满口夸奖郑氏是阖族妇人的楷模和表率,一个人抚养大儿子,是李家的功臣,说的郑氏又感动又欣喜。

  肖氏忙道,“我们不时常来,婶娘家的孙女门可在家?婶娘这般能干,嫂子也是个麻利的,两个孩子以后长大了,不知道多少人家要抢呢。”

  王氏心里正想引荐自己的两个孙女,肖氏在城里,认识的人总比外城的要好,要是能说两门好亲,家里也多些助力。但又不好直说,只得谦虚道,“都是呆呆笨笨的,侄媳妇门在外见得世面多,能指导她们几句,也是她们的造化了。”

  说话间,从外面掀帘子进来两个女孩子。打头的约莫十岁的样子,穿着一件六七成新的棉袍,头发梳成双丫髻,两侧各结了一朵绒花。后面跟着的,看起来比李姝还小,穿着跟姐姐差不多,长得有些像,一看就是亲姐妹。

  姐妹两进来,给郑氏和肖氏行了礼。肖氏出门比郑氏多,认识这两个女孩子,知道大的叫雪娘,比丽娘小两个多月,小的叫桂娘,比李姝小一岁。

  李泗城唯有一子李穆平,李穆平亦只有一子李承寺,族长家这一支,历来子嗣较单薄。

  李承寺16了,自小识得几个字,目前在一家买卖布匹的店里做伙计,已经定了亲,定得是店里二掌柜家的姑娘,就等过完年成亲。

  李承寺下面只有这两个妹妹,家里孩子少,王氏和蒋氏都看得贵重,故而这两个女孩子养得精细,日常也只做些家务,学学女工。并未像族里一些穷苦家的女孩子,还要跟着母亲一起到外面干粗活。

  肖氏拉过雪娘和柳娘,细声问他们女工学到那里了,可会裁衣做鞋?又夸雪娘皮肤白,柳娘活泼可爱。肖氏又把豆娘拉过来,“丽娘和姝娘你们都见过了,这个姐姐是新来的,叫豆娘,不是婶娘自夸,她最是勤快能干,又疼爱妹妹,你们以后处久了,就知道。”

  雪娘原以为族里也就丽娘能和自己比一比颜色,没料到这个豆娘姐姐更胜一筹。她是族长家的长女,长得好看,又识字,族里的姑娘哪个不奉承她,目前已经好几家来递过话,要给她说亲,家里正细细给她挑选呢。

  除了丽娘,她原也没把李家别个姑娘放在心上。谁料来了个豆娘,听说不光能干,相貌更是比她好看。

  雪娘看了豆娘好几眼,王氏见她失礼,忙打岔道,“可是见了这么多姐姐妹妹欢喜坏了,前儿你不是得了几个好花样子,也给你这些姐姐妹妹一起看看。”

  雪娘顿时反应过来了,“我看豆娘姐姐长得真好看,一时多看了几眼,姐姐勿怪。”

  豆娘忙道,“妹妹说笑了,咱们女孩子,好不好看是次要的,像妹妹这样能干又会持家,才是顶顶重要的。再说了,论相貌,妹妹也不输给别人。”

  王氏等人都笑了,“看看,果真是有缘分的,到了一起就这般和睦。”

  妇人们坐到一起说些家长里短,肖氏大略说了豆娘以前的事情,王氏也把文家夫妇一顿痛骂。几个女孩子聚到了一起,也是说个没完。

  雪娘有心探一探豆娘的底,问她,“豆娘姐姐在家日常都做些什么消遣?可上过学?”

  豆娘自小丧母,父亲靠不住,在后娘手里讨了几年生活,最会看脸色、辩人心,谁对她有敌意,她像头小兽一样,凭本能就能感觉到。雪娘虽然装着个和睦样,但那股若有若无的酸意,还是被她捕捉到了。

  豆娘想着她是族长家的姑娘,不好得罪,准备多让着她些,“我是个粗俗惯了的人,只会干些粗活。原在文家也是稀里糊涂的,到了李家,得阿婆阿娘大娘教导和丽娘妹妹指点,才勉强会干些正经家务。上学什么的,我原来是不敢想的。现在的阿爹阿娘待我好,说过完年让兄弟们教我认几个字,不好和雪娘妹妹相提并论。妹妹若是想论学问,找丽娘是最好了,她是我们姐妹间读书最多的。”

  雪娘见她识趣儿,便不再为难她。丽娘虽不精明,也感觉出了雪娘的意思,明明知道豆娘姐姐在文家连饭都吃不饱,还问有没有上学。丽娘顿时有些气恼,这个雪娘,被家里惯坏了。但她一向斯文,也说不出什么不好的话,只打着圆场,“姐姐聪明着呢,什么东西看一眼就会了。”

  李姝人老成精,小姑娘们之间的争锋,她并不想参与。但作为豆娘的妹妹,她觉得豆娘有些过于拘谨了,雪娘虽是族长家的孙女,也没有让她踩着我们京城小二房家的闺女扬名的道理

  。

  柳娘还小呢,她不懂姐姐们之间的机锋,只不停地吃果子,听李姝给她讲龟兔赛跑的笑话听,开心得不得了。

  姐妹们说了一阵子话,蒋氏上了几碗茶点,郑氏肖氏推辞了一番,方坐下用了。

  待用过茶点,众女眷先行离开,去别家拜访,李穆川还留在族长家。

  这一带皆是李家人,大伙儿都认得郑氏和肖氏。妯娌二人带着三个女孩子,挨家拜年。本族人知道小二房在京城过活,有羡慕的,有嫉妒的,但无人敢说俏皮话。

  有些不认识豆娘的,还以为是郑氏的儿媳妇,看发型又不像妇人,肖氏急忙解释,大伙儿才清楚。

  期间,有一家特殊的家庭。这家家主叫李穆淮,爹死的早,老娘徐氏异常泼辣,惯爱占人便宜。一个人带大了儿子,好容易娶了媳妇,本以为能享福了,谁知道因老娘脾气太坏,李穆淮自小被吓坏了,养成个懦弱胆小的性格,干啥啥不成,家里越发穷了。娶了个媳妇邱氏,外表看老实,内里最是个见不得人好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