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穿越成小吏家千金 > 第17章

穿越成小吏家千金 第17章

作者:青云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8:33:07 来源:免费小说

  李姝插嘴道:“我听阿爹说,京城守卫森严,外面的一时打不进来。这样的乱子,必定是内部出了问题。既是里面的问题,早晚官府会出面治乱。婶子且再等等,说不定一时就有官府张贴文书,安抚百姓。”

  李泗新看了小孙女一眼,点了点头,“三娘说的是。”

  陈氏焦急的等待下去,李家人同样心急。

  到了半晌午,街上传来鸣锣声,有差役一边走一边喊:“诸位街坊,街面已净,大家可以出门了。”

  李家仍旧守门不出。

  过了中饭时间,忽然传来敲门声。李大郎忙去开门,门一打开,异常欣喜:“阿叔你回来了!”

  来人正是李穆川,只见他衣衫散乱、头发胡须上面都是尘土,隐隐还能见到些血迹。

  李家人见他的样子,都下了一跳。

  肖氏见到丈夫身上有血迹,慌忙赶上去,摸摸他的肩膀:“官人,你哪里受伤了?”

  李穆川见家里人着急,忙解释道:“都莫急,这不是我的血。”

  李姝忙给李穆川上了杯温水,李穆川仰头喝净了。放下杯子,他只说了一句话:“四皇子作乱,在昨夜的中秋宴上毒杀了太子,又被皇后身边的内侍刺死。”

  李家人顿时惊得不得了,好在李穆川平安归来,大家也都放心了。

  李穆川看了眼肖氏,“劳烦娘子给我做些吃食来。”肖氏忙带着豆娘去了厨房。

  李穆川又接着说道:“昨夜宫宴,一二品的大员门都到宫里赴宴去了,宫外的五城兵马司也跟着作乱,劫持了六部衙门的其余一众当值官员,不愿意投降的,当场杀了。好在庞统领见机行事,带了2万人马来平叛,绞杀了叛军。昨儿投降的,今儿也被抓起来了。我们京兆衙门也有人叛乱,杀了很多人。京兆尹刘大人不愿受叛军统领,被杀了。我当时随方大人一起,方大人正经从八品,不愿将衙门文件交给叛军,当场被杀。我本已做好了赴死的准备,谁料叛军急着收服有品级的官员,对我这样没有品级的没时间过问,且庞统领的兵马来的及时,我侥幸留得一命。”

  陈氏红着眼问李穆川:“李大哥,我家官人呢?”

  李穆川一脸歉意的看着陈氏:“弟妹,我与杨兄弟不在一个衙门,暂时还不知他的情况。”

  陈氏忽地坐起来:“大郎,咱们先回去,再去衙门寻你阿爹。”

  李穆川站起来,“弟妹容我片刻,我换过衣服带着镇哥儿去,衙门里闹哄哄的,弟妹还是不要去了,留在这里。”

  李穆川就着丽娘端来的热水洗了把脸,肖氏帮他把头发重新梳好,又回房间换了干净衣服,随意吃了两口肖氏做的汤面,带着杨镇和李承业就出门了。

  到了大理寺,李穆川让两个孩子在外等候。李穆川日常与大理寺衙门有公文往来,因此也认得这里几个人。他在门口问了看门的兵丁,问了半天终于找到个熟悉的。待那人出来,他急忙问:“杨运达杨捕头可在?”

  那人立刻一脸可惜道:“杨捕头昨儿为救人,与叛军抵抗,当场被捅死了。可怜哩,肠子都流出来了。”

  李穆川立刻说不出话了,他呆了半晌,又问:“不知尸首在何处?”

  那人道:“正在一一整理呢,昨儿死了十好几个。李兄弟可先回去通知家属,很快就可以来认领了。”

  李穆川朝那人拱手道:“多谢兄台!”

  李穆川双脚如同灌了铅一样一步步往外挪,杨捕头死了,他要如何把这个消息告诉女婿和亲家母?杨捕头一死,女婿未成年,一家妇孺要如何生活?

  不管李穆川走得如何慢,还是到了门口。杨镇急忙跑过来,见岳父脸色不好,忙问他:“岳父,我阿爹如何了?”

  李穆川没有回答他的问题,他看着杨镇:“镇哥儿,不管如何,你都是我的女婿,我李家和你杨家,就是一家人。”

  杨镇的心一直往下坠,“岳父,阿爹他还好吗?”

  李穆川闭了闭眼睛,“镇哥儿,你阿爹忠于职守,为国捐躯了。”

  杨镇的眼眶瞬间红了。

  李穆川按住他的肩膀,“镇哥儿,你爹没了,你是家里长子,你阿娘和你妹妹,以后都要靠你了。你要挺住,别怕,还有我呢,你是我女婿,和二郎三郎他们一样,都是我的孩子。”

  杨镇一边掉眼泪一边说:“多谢岳父,我会挺住的。”

  爷儿三个垂头丧气回来了,杨镇一路走一路掉眼泪,又想着自己不能软弱,不敢大声哭。李穆川想着他还是个孩子呢,就没有阻拦他哭泣。

  到了李家大门口,李穆川犹豫了半晌才叫门。

  开门的是陈氏,她一看到三人的神情,顿时如坠冰窟。

  她问杨镇:“大郎,你阿爹呢?”

  杨镇终于忍不住哭了,他搂住了陈氏:“阿娘,你还有我和妹妹呢。”

  陈氏一下子委顿到地上,捂着脸大声地哭嚎,“官人官人,你怎能弃我而去,你怎能弃我而去!大郎未成家,芙娘还小,没有你,我一个人要怎么活啊!”

  陈氏哭的肝肠寸断,芙娘听到了,也在一边哭的直打嗝。

  杨镇一手搂着阿娘,一手搂着妹妹,母子三个抱头痛哭,好不凄惨。

  张氏见了,心里受不住这种人间惨剧,她忍不住直拍桌子:“天杀的贼子,好好的日子不过,作什么乱!”

  李泗新等陈氏母子哭了半晌后,吩咐豆娘:“给你婶子和妹妹打水洗洗脸。”又吩咐儿子媳妇:“老大媳妇、老二媳妇,稍候你们扶亲家太太回去。老二,大郎二郎,你们都过去,帮着把灵堂设起来,该置办的东西马上置办,亲家是为国捐躯,衙门里后头定然也有表彰。京城突遭变故,棺木定不好置办。这样,把我的棺木给镇哥儿他爹用,我且还硬朗着呢,暂时用不着。”

  他吸了口烟,继续道:“杨家现在只剩妇孺,你们去了,好好帮衬着把后事办的体面些,咱们是实在亲戚,这个时候不帮手,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李家众人都应了,郑氏妯娌给陈氏擦了把脸,豆娘给芙娘整理了衣服头发,又给她擦了脸,顺道递了条浸透热水的帕子给杨镇。

  陈氏已经面无表情,只是不时有眼泪无声无息的往下流,芙娘抽抽搭搭的,挨着她娘。杨镇接过帕子,擦了把脸,又把帕子还给豆娘。然后,他起身到李泗新身边,一鞠躬到底,“多谢李阿爷仗义伸手。”

  李泗新摆摆手,“好孩子,不要说这些。”

  杨镇又走到李穆川等人面前,再鞠躬:“阿爹的后事,还要劳烦岳父岳母及大娘操心。”

  李穆川夫妇忙扶起他,“镇哥儿,咱们都是一家人,不要说两家话。”

  一行人扶着陈氏母子三人去了杨家,走前肖氏特意带了好些银两。家里只剩丽娘和李姝,姐妹二人留下照顾李泗新夫妇。

  等到了杨家,李穆川立即打发杨镇把亲朋故旧家的住址写下来,着李承祖一一去报丧,又着李承业去请几个帮佣,不论价钱,要能干的男女各三四名。郑氏自请去买一些香烛白布,肖氏去买柴米,各处吊丧的人很快就来了,家里灵堂要尽快布置下来。

  等大家都各忙各的去,李穆川对陈氏道:“弟妹在家稍候,我带着镇哥儿去衙门里请杨兄弟回来。”

  李穆川带着李承业再次去了大理寺。

  到来了大理寺,再看里面已经井井有条。李穆川报上家属姓名,里面立刻有人出来领路。

  领路人是个普通衙役,看到李穆川身后的小儿郎,心里顿觉可怜。

  三人很快到了停尸的地方,门口有个穿着官服的人带着几个从属,李穆川一看,认出最大的是个六品,忙向前见礼。

  对方听说是杨捕头的儿子来认领,朝二人说了些节哀的话,打发几个人抬着人出来了。

  尸首用白布盖着,杨镇看到后,眼圈又红了,想去揭开看看,李穆川一把拉住了他。

  “镇哥儿,先带你阿爹回去。”

  杨镇点头应了。

  待一行人到了杨家,各路人马都回来了。

  李承业请的帮佣到了,杨家的近亲都来了。杨运达年幼时母亲去世,父亲娶的后娘又生了一儿一女,亲爹死后,两兄弟就分家了。弟弟妹妹听说噩耗后,立即赶来了。连他后娘,也一并来了。

  陈氏见到担架上白布盖着的尸首,大哭着扑向前,要揭开来看,郑氏肖氏拦住了她。

  杨捕头的后娘黄氏也哭道:“大郎啊,你怎么走到我前头去了啊,我怎么跟你阿爹交代啊。”

  陈氏听到后,抬起头恨恨地盯着黄氏。

  李穆川着几名帮佣,把李泗新的寿材抬过来。刚开始几名帮佣见要抬棺材,不太乐意。李穆川出了高价,又说杨捕头为国捐躯的事,众人才一起去抬了。

  寿材抬过来后,李穆川与杨家家人道,“杨兄弟为国捐躯,是义勇。贼子狠毒,伤了杨兄弟的身体,怕弟妹难过,还是不让弟妹和孩子们看了。”

  黄氏忙道:“大郎媳妇定是伤心坏了,让她先下去歇着吧。二郎,你大哥没了,你做兄弟的,要赶紧把后事安排起来,岂能一直劳烦李大人。”

  杨老二立即起身,先向李穆川致谢,“多谢李大人仁义。”

  杨家二媳妇汪氏也起身走向肖氏:“多谢亲家太太,下剩的就让我来吧。”说罢,就要来接肖氏手里的钱袋子。

  肖氏觉得这妇人好生失礼,在汪氏手还没碰到钱袋子之前,把钱袋子揣回袖子里,“二太太客气了,我家与杨家是儿女亲家,岂有袖手旁观之礼。”

  李穆川拱手:“都是实在亲戚,不说两家话。”

  李穆川并杨老二及几个杨家族人一起一起,揭开了白布。只见杨运达脸上已被收拾干净,腹部衣服都破了,胸口盖了块白布。杨老二揭开胸口白布,只见整个胸腹有很多缝合的伤口,可见死前惨状。

  李穆川不敢告诉杨家人杨运达死前肠子都流出来了,忙打岔道:“大理寺的人道杨兄弟受了伤,为使他走的体面些,把伤口处理了一下。”

  众人一起动手,给杨运达净身、换衣、梳头,把他处理的体体面面的。

  陈氏在外面喊杨镇,杨镇忙去看,陈氏给了杨镇一把小匕首,“这是你阿爹喜欢的小玩意儿,给他带上吧。”杨镇接过匕首,送去给岳父。

  众人忙忙碌碌的,把灵堂搭了起来,其余亲朋家吊丧的人,也纷纷来了。

  第21章 分银子杨镇护母

  来吊丧的客人都在杨家帮忙处理丧事,孤儿寡母的,看着让人心疼。杨运达正值壮年,忽然去世,留下才三十岁的杨氏和一双儿女。

  人多了,未免心思就杂。

  杨运达的差事是继承他爹的,原黄氏为这差事就没少和杨运达起龌龊。好在杨老头死的时候

  杨老二年纪小,不够当差的年龄,故杨运达得了差事。

  黄氏和汪氏看着大房这处于内城的房子和家里的摆设,心里火花四溅。这些,原本合该都是她们二房的。如今杨运达死了,杨镇个毛头小子能顶什么事?这差事和家私,早晚还是要落到二房头上。

  陈氏正年轻,把她嫁出去,两个孩子还不是由着祖母和叔父说了算。

  两家除了过年过节有走动,平日来往不多。黄氏来了之后,立即想把家里的事情掌起来。陈氏伤心丈夫去世,无心理事。黄氏婆媳愈发得意。

  李姝中途来过一趟,给杨运达磕了个几个头,烧了柱香。

  李姝坐了一会就发现,黄氏婆媳手越伸越长。一时香烛少了,从账上拿钱;一时菜蔬不够,又要钱。连杨捕头的同僚们来了,也把杨镇按在灵堂,由杨老二出面接待。陈氏娘家不是京城人,隔了几百里路,连信都没送过去。

  李姝找到了杨芙娘,她正陪着陈氏在房里发呆。两只眼泡肿的吓人,不时还有眼泪往下流,娘儿两个凄惨的模样好不可怜。

  李姝给陈氏行过礼,“婶子。”多的字,李姝也说不出来了。

  陈氏看了看她,面无表情点点头。

  李姝拉了拉杨芙娘的手,给她理了理头发,“姐姐,外面的主事的老太太是谁?”

  芙娘拿肿胀的小眼看了看她,“是我阿奶、阿叔和婶子。”

  李姝看陈氏心如死灰的样子,只能仗着自己年幼说些无知的话:“刚才我见你阿叔从账上拿钱,不知做甚去了。杨二婶买东西回来报账,买的柴火和米粮,比我家的贵出好些子。”

  陈氏听到后,转过头来,她什么都没说,眼泪又先流出来了,她一边哭一边说:“官人呐,你尸骨未寒,这些豺狼就打上门要吃我们孤儿寡母的肉了。”

  杨芙娘也哭,“阿娘,阿爹不在了,阿奶会不会把我们家占了?”

  陈氏止住了哭声,“她敢!”

  杨芙娘拿眼睛瞥了一眼李姝,怯怯说道:“姝妹妹的大爷没了,差事就是她阿爹得了。我阿爹没了,差事会不会也会给了阿叔。”

  陈氏顿时顾不得哭了,儿子还没成亲,将将13岁,杨老二若相争,我儿岂不吃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