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穿越成小吏家千金 > 第131章

穿越成小吏家千金 第131章

作者:青云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8:33:07 来源:免费小说

  景平帝笑了,“好,明日,你带剩下的全部东南军出发,去给朕把胡人杀光。”

  赵世简低头回答,“臣遵旨。”

  众人心里明白,杀过了胡人,西北军就要南下了。东南军只有十二万陆军,与平老大厮杀过程中,折损近一万,等和胡人交战完毕,怕是剩不了多少。到时候,再遇到兵强马壮的西北军,怕是凶多吉少。

  众人心里又一阵叹息,年轻有为的靖边将军,这个大景朝第一个文武双进士,此次北征之后,怕是再难回来了。等西北军到了京城,圣上自己怕是也难逃一死,这君臣二人,都要为国捐躯了。

  王太师想到这里,立刻老泪纵横,“圣上,圣上呐,老臣无能,愧对先帝!”

  景平帝擦擦嘴角,勉强笑了一下,“先生不必难过,朕死得其所。朕愧对父皇,愧对天下子民。”

  现场气氛立刻变得低沉起来,景平帝已经视死如归,君辱臣死,皇帝都要没命了,大臣们内心也感到一阵阵羞愧。

  赵世简一直没说话,他在犹豫,要不要交出火器。皇帝还是更信任英国宫,把守卫皇城的任务交给他,让自己去打仗。

  一旦交出火器,皇帝定然不放心自己独自带着军队和火器在外,征北之战怕是要换统帅,自己也难逃私自藏匿火器的罪责。但若不交出去,战争中一旦使用,也藏不住。

  他想了想,忽然开口,“圣上,臣有一所求。”

  景平帝看向他,“爱卿尽管说。”

  赵世简道,“臣请带上犬子,一起上战场。”

  景平帝惊愕地看向他,“庆哥儿才多大?他上战场能干什么?”

  众人也觉得奇怪,你自己去了,十有□□都回不来了,白折损一个儿子干什么,又是嫡长子,赶紧让他隐姓埋名逃命去吧,等庞家一旦入了京城,贤妃一党,怕是一个都活不了。

  赵世简道,“臣此去,若能生还,他跟着臣一起去,见一见战场厮杀,见一见百姓流离之苦,多些血性,再多些对百姓的怜悯之心,总不是坏事。臣若不能生还,他留在京城,早晚也难逃一死。与其窝窝囊囊的死,不如跟着臣到战场上,多杀几个胡人,也算死得其所。”

  景平帝忽然击掌大笑,“好,好,好,朕钦点的文武双进士,果然没有让朕失望。”

  说完,他对内侍道,“去,把西五所庆哥儿叫过来,见见他爹。”庆哥儿近来一直跟着四皇子住在宫里,四皇子担心外头不安全,一直没让他回去。

  庆哥儿很快就跟着内侍来了,他还没来得及给皇帝请安,就一头扎进赵世简怀里,一声声呼唤,“阿爹,阿爹。”

  父子相见,彼此都红了眼眶,众人看得也鼻头发酸,这一对父子,愿他们能平安归来。

  赵世简拍拍庆哥儿的后背,“去给圣上请安。”

  庆哥儿这才想到自己失礼了,忙按照平常的规矩给景平帝请安。

  景平帝笑了,“安之,这几年,朕替你把庆哥儿照顾的还可以吧?你看他如今,出去往那里一站,身上的气势比哪个皇子也不差的。”

  赵世简忙抱拳,“臣谢过圣上恩典。”

  景平帝接着说道,“庆哥儿,你阿爹说带你上战场,你想去吗?”

  庆哥儿立即毫不犹豫地回道,“我想去。”

  景平帝笑了,“你想去就去吧,多见识见识也好,等回来了,把你的见识说给老四听。”

  庆哥儿忙道好。

  吩咐完了事情,景平帝摆摆手,“都去吧,朕歇息一会。”

  众人鱼贯而出。

  赵世简与大家打过招呼后,带着庆哥儿直奔军营。

  父子两个策马狂奔,庆哥儿拍马跟在父亲身边,十二岁的庆哥儿内心又激动又骄傲。这是他的阿爹,阿爹又要去打仗了,我也可以跟着阿爹一起上战场,去杀胡人。

  到了军营后,赵世简一边走一边吩咐,“唐副将,即刻去京郊,把赵家、李家所有人带往福建,还有京城里方家人、肖家人和赵家亲近族人都带上,远一些的旁支,愿意跟着的就跟着,不愿意跟着的,各家发放银两,让他们各自逃命去。”

  唐副将犹豫道,“将军,末将走了,您这边。”

  赵世简说道,“你只管去,把人带到福建后,即刻带上夫人和二公子,坐我的私船,到旁边的岛屿上躲一躲,那里会有人接应。”

  唐副将低头抱拳,“末将遵命。”

  有唐副将在,赵世简不用担心家里人撤退的事情。都这个时候了,京城满朝文武都以为他再也回不来了,他此时把家人撤走,旁人最多心里叹息一声,赶紧逃命去吧,等庞家人来了,满朝文武只要愿意投降,还能继续做官,但贤妃一党就算投降,怕也是难逃一死。

  等他的火器一问世,京城这边立刻就会知道,若不把家人撤走,到时候他就被动了。

  庞敬渊这个局,把景平帝困进去了,赵世简何尝不也是被困进去了。火器不问世,百姓被屠戮,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火器一问世,他立刻就站到了景平帝的对立面。

  你有火器,为何不早点呈现上来。但早些呈现上来,此次征北的功劳,就要落到别人头上去了,他还要落下个私自研发火器的罪名。

  这个坑,他必须跳,但他跳之前要给自己想好退路。京城这一大家子,是他的软肋,把人都撤走了,他就可以放开手脚去做了。

  第二天,赵世简带着东南军向北出发。那边,唐副将带着李家人、赵家人、肖家人和方家人即刻前往福建。

  赵世简走之前,做了两件事。一是立刻让户部给东南军将士每人发放一件厚棉袄,东南军长期在南方,若不做好御寒措施,怕是无法适应北方天气。第二件事,就是把庞大郎带上。这个已经被父亲和家族抛弃的少年,心如死灰,木呆呆地跟着军队走。

  庆哥儿惺惺相惜,二人虽说因为家族立场问题,平日不大说话,但同为质子,如何不同情他的处境。庆哥儿见他可怜,一路上让人好生服侍他。

  庞大郎头一天见到庆哥儿时,笑了一声,“赵公子,你有个好父亲。”

  庆哥儿不知道要如何安慰他,“庞公子,愿你来生,平安喜乐。”

  庞大郎眼神空洞,看向北方,“是啊,来生,愿我不再出生于豪门。哪怕长于乡野,父母团聚,兄弟友爱,有三五亩田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多好啊。”

  庆哥儿拍拍他的肩膀,吩咐旁边人,“好生伺候厐公子。”说完,他转身就走了。

  往北去了还没三天,赵世简迎头就遇上了胡人。

  一路上毫无阻拦的砍杀,让胡人自满到自以为自己天下无敌,中原人都是软弱的两脚羊,随意就能占领大片城池,很快,他们就可以把整个大景朝纳入自己的版图,把这里变成牧场,中原人都变成他们的奴隶。成群的牛羊在这里奔跑,他们的族人,再也不用迁徙了。

  然而,美梦才刚做了不到一半,他们立刻遭到了一顿猛烈的捶打。

  胡人骄傲地陈兵在对面,派人来说,只要立刻投降,带路去京城,留你一条命。

  赵世简不跟他们啰嗦,先斩杀来使,然后直接让人往敌营里投了一堆他早期研制出来的品质一般的火炮。

  轰隆隆、轰隆隆,庆哥儿直看傻了眼,东南军只有一部分人知道元帅这里有火器,但从来没使用过,今儿也是头一回。

  所有人都呆住了,片刻后,东南军军营沸腾了。元帅嘱咐小心保存的那些黑疙瘩,居然这么厉害。天呐!

  这里材料稀缺,提纯更难。每一枚火炮,赵世简都非常珍惜。哪怕是个残次品,在战场上也能发挥作用。

  头一天使用,赵世简先丢的都是残次品,就这,胡人立刻被炸的血肉横飞。

  火炮数量有限,不能一直丢。把胡人炸死炸伤无数后,东南军气势大振,拍马上前,给了胡人又一顿猛捶。

  胡人被打的四处逃窜,妈呀,谁说中原人是两脚羊的,他娘的,这些黑疙瘩都是什么鬼东西?

  东南军一鼓作气,把胡人一路往北赶,直赶到了边境地区。一路赶一路杀,虽说东南军也有折损,但十万胡人,所剩不下三成。

  京城里,赵世简头一天祭出火器,景平帝就得到了消息。

  他沉默了许久,一句话不说。

  安之,很好,很好,你比庞三郎还好。庞三郎的阳谋,虽然把朕困住了,但他自己在天下百姓面前也失了名声。

  你的阳谋更厉害,不光救了百姓,也救了朕的命。哦不,朕也不知道,等你回来了,朕还有没有命。不过,就算你不杀朕,朕这身子,也撑不了多久了。

  满朝文武都禁声了,这,这他娘的叫什么事儿啊。以为你是个为国捐躯的大英雄,没想到你小子心里藏私,把儿子带走了,把家人送走了,大伙儿就差没给你准备上好的棺木了,结果你小子手里居然有这么厉害的玩意,你骗的大家好苦。

  但,你不能否认,靖边将军这回确实做了大英雄啊,他赶跑了胡人啊,把胡人杀的屁滚尿流,十之不存一二。

  这,这,这和庞敬渊一样啊,都是有了不臣之心。但你能从战场上换下他吗?不能啊,东南军这一战,天下扬名,东南军马上就要只认主帅不认君王了,这样厉害的主帅,谁不喜欢啊,谁不愿意跟着他啊。

  靖边将军更是要载入史册的,他发明了新式火器啊,更古未有啊。他把无数的百姓从胡人铁蹄下拯救出来,一下子成了百姓心里的大英雄,你能给他治罪?

  英国公摸了摸胡须,心想好小子,你有种,老夫被你骗的团团转了。

  李穆川父子立刻龟缩了起来,唐副将要来带他们走的时候,李穆川让李承祖带着肖氏等人去往福建,自己带着李承业守在京城。李家,不能没有一点脊梁骨。对此,景平帝还夸赞了他几句。

  如今女婿办了这样的事情,李穆川又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女婿和外孙能够平安归来,大景朝很快也会再次回归平静。担忧的是,就算除掉庞敬渊 ,女婿万一要成了下一个庞敬渊,以后岂不是更乱。

  李穆川带着儿子龟缩,一句话不多说,只管认真当差,但旁人看他们的眼神都不一样了。有一些心思活络的,已经开始逢迎父子二人,这搞不好就是未来的承恩公了。

  赵世简才赶跑了胡人,北边又下雪了。东南军将士们有些不大适应天气,好多都开始生病了。

  赵世简想往南撤,但还没等他行动,景平帝的圣旨先到了,命靖边将军带军入西北嘉峪关,捉拿误国贼庞敬渊。

  退没法退,只得继续往前上。那些病的严重的将士们,赵世简让他们留在原地,着当地州府好生照看。他自己带着剩余的人,继续往西北去。

  一路上,他怕冻着将士们,每天煮两次姜汤,所有人喝两口。就地征了许多棉服,给将士们再加一层。反正途中又不用打仗了,穿厚些也无妨。

  这样走了一段日子,赵世简带人陈兵嘉峪关。

  西北的风呼呼地刮,东南军穿得厚,整日喝姜汤,总算没有再生病。过了年也有一阵子了,天气也渐渐回暖。

  东南军一到,整个嘉峪关立刻高度警戒起来。

  庞敬渊亲自上了关口城楼,看着楼下的十万东南军。

  东南军新研发出的火器,庞敬渊也知道了,但他没想到这火器竟这般厉害。西北军也有火器,但跟东南军的火器一比起来,就跟小孩子的鞭炮似的。

  庞敬渊抬头看天,难道,天要亡我?为了给庞家人逃一条命,他放入胡人,已经是个罪人了,如今还没来得及做一些事情来赎罪,就要这样臭名昭著地死去吗?

  阿爹,您看到了吗?这就是皇权,咱们家几代男丁在西北吃沙子、守国门,几代的女儿在宫里苦苦挣扎,最后,不是死于战场,就是死于党争,无人能幸免。

  庞敬渊打眼一看就知道,东南军前头那个单薄的少年,就是他的嫡长子。

  他顿时心如刀绞,大郎,为父对不起你。时也命也,若无命,咱们爷儿两个一起去吧。

  庞大郎自庞敬渊到了西北后,就一个人留在京城,帮着父亲斡旋各方势力。这一回宫廷之乱,他跑不掉,他也没法跑。他是庞家未来的继承人,所有人都盯着他,他一跑,立刻打草惊蛇。

  庞敬渊吩咐旁边人,“去,给大郎送一些夫人做的吃食。”

  庞敬渊的妻室听说长子被东南军放到了阵前,在府里哭的眼睛都肿了。听说将军的吩咐后,她立刻亲自下厨房,给儿子做了一些他爱吃的东西。

  城门口开了,出来两个士兵,提着一个篮子,士兵走上前来,“将军有令,给大公子送来夫人亲手做的点心。”

  赵世简点点头,东南军这边立刻有人接下了篮子,查看一番后,见篮子里用棉袄包了一个瓷碗,瓷碗里是一些吃食,吃食里并无刀片等杀器。赵世简命那两个士兵一人吃了一口,过了一会子,两个士兵安然无恙,他才让人把篮子给了庞大郎。

  庞大郎接到篮子后,立刻泪如雨下。碗里的吃食被翻来翻去,已经不成个样子,而且,也凉的差不多了。

  庞大郎不用筷子,直接用手抓起来,一口一口,和着泪水,全部吃光了。

  阿爹,儿子知道您的意思,儿子不会给庞家丢脸的,死也要站着死,不求饶,不退缩。

  吃完了东西,庞大郎用袖子擦擦嘴,向赵世简拱手,“多谢赵将军。”

  赵世简命朝廷派来的一位监军御史到城门前劝降,都是自家人,西北军也是大景朝的子民,他们一旦被打上谋反的印记,家里人都要跟着遭殃。赵世简杀多了人之后,越发不想再杀人。

  御史到城门下叫喊,“庞将军,朝廷来旨意,请庞将军回京述职,西北军暂由赵将军接管。”

  庞敬渊觉得这御史就是在放屁,当本将军是小孩骗,要不是左右拦着,他都想一箭射下去,了结了这装模作样的御史。

  西北军无人回话。

  这个时候,西北军回什么话都不对,御史铁齿钢牙,你只要一开口,他就能给你打上反贼的标记。

  赵世简围了两日,开始攻城。西北将士们,我尽力了,已经无法保全你们所有人的性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