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是渣男[快穿] > 第50章

我是渣男[快穿] 第50章

作者:从南而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8:28:00 来源:免费小说

  转眼便是除夕,今年依旧是这么几口子人,只不过萧氏养了一段时间孙子孙女,反倒真的养出感情来了,说不上疼爱他们跟疼爱邵瑜一样,但疼爱度已经完全超过邵瑾了。

  “爹,爹,放烟花。”邵杨拉着邵瑾。

  邵瑾憨憨的笑了笑,立马跑到院子里,让下人们将烟花摆好。

  邵杨却立马蹿到了萧氏身边,扯着萧氏的衣袖喊道:“祖母,看烟花,看爹爹放烟花,妹妹也快来。”

  萧氏神色慈和,邵侯爷屈尊将小孙女抱了起来,邵大奶奶挺着肚子含笑看着他们,一家人也算其乐融融。

  邵瑜让下人拿了一些烟花,悄悄的离了席。

  海棠院这边,厨下烧了一大桌素菜,主人守孝,下人也见不得荤腥,大过年的仆人们连一口肉也吃不了,沈夫人觉得有些歉疚,故而今年的赏银给得格外丰厚。

  大过年的,外门那边却忽然传来敲门声。

  沈家门房一惊,接着小心翼翼的问道:“谁呀?”

  “我,侍墨。”

  沈家门房闻言,没半点犹豫,立刻打开了门,问道:“侍墨小哥怎么现在过来了?”

  侍墨将一个食盒递过去,说道:“我家二爷派我过来送东西,这是新做的百果蜜糕,是二爷从苏州请来的那个厨子做的。”

  门房赶忙接过,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道:“难为二爷这般惦记我家主人。”

  侍墨笑了笑,接着说道:“今晚月色正好,二爷说,若沈姑娘不嫌弃,不妨在院子里赏一赏月。”

  门房抬头看着天空那一角弯弯的月亮,忙不迭的应声,道:“一定会将二爷所请告知我家小姐。”

  侍墨送完东西便告辞离去,门房给大门落了栓,立马将东西送进院子里。

  沈芷兰打开食盒,拿出一块百果蜜糕,轻轻的咬了一口,似乎比往日里她吃的那些蜜糕都要甜上许多,一路从味蕾甜进她的心底。

  沈夫人在一旁笑着道:“瑜哥儿是个有心的。”

  “母亲快尝尝,比在苏州吃的还要美味。”沈芷兰说道。

  “我年纪大了,可吃不动这些甜口的。”沈夫人笑了笑,又道:“瑜哥儿不是说赏月吗,我在院子里看了看,确实月色甚美。”

  沈芷兰脸上带着些许羞窘,但还是走了出去,院子里灯火通明,不时传来下人房里说话笑闹的声音,一墙之隔的侯府却是安安静静的。

  沈芷兰望着那扇被封起来的内门,心下暗想着,也不知道侯府里的人现在在做什么。

  空气中忽然传来一道尖锐的细声,紧接着,内门那边,一道火光直冲天上,炸出五颜六色的光影来。

  烟花放了两盏茶的时间,沈芷兰也站在院子里看了两盏茶。

  直到月亮躲进了云层里,内门那边传来几道敲门声,沈芷兰赶忙凑了过去。

  邵瑜低沉的声音隔着一道门响起:“新年将至,愿妹妹身体康泰,无病无忧。”

  沈芷兰心口一阵猛跳,许久后,方才回道:“愿二哥来年蟾宫折桂,事事顺遂。”

  邵瑜低低的笑了一声,说道:“夜深了,不扰妹妹清静了,早些歇息。”

  沈芷兰站在门背后,直到完全听不到半点动静,这才回过神来。

  沈家这边过年确实清静,但邵家这头,整日里迎来送往,热闹得有些过了头。

  大年初一是归宁日,出嫁女携夫婿儿女一同回娘家。

  邵玉燕作为原配长女,一回到侯府,完全是一副主人做派,一看到萧氏,邵玉燕脸上便带了三分笑,说道:“可见是母亲疼我,知道我要回来,早早就等着呢。”

  为了跟邵玉燕错开时间,萧氏总是每年大年初二回娘家,因而每年大年初一,萧氏总有几分不爽快。

  “你怎么回来也不带着两个孩子?”萧氏问道,若说有什么让她开心的,便是邵玉燕自出嫁之后,一直没能生出嫡子,偏偏她又是罗家宗妇,平日里压力别提有多大了。

  “老大如今定了人家,大过年的也还要学规矩呢,老小昨夜里似是吹了风,有些风寒。”邵玉燕解释道。

  萧氏撇了撇嘴,说道:“大过年的感染风寒,可真是晦气啊。”

  萧氏倒是知道邵玉燕不顾侯爷反对,也要将长女定给大皇子的长子之事,这时候说起“学规矩”,显然是在炫耀了,可萧氏也乖觉偏不给她炫耀的机会,转而看向一旁的庶女,问道:“听说你又怀了?你辛苦了。”

  那庶女骤然被嫡母这般关怀,还颇有些受宠若惊,当即战战兢兢的回答了起来。

  萧氏看了邵玉燕一眼,对着那庶女说道:“你也别这么软和,嫁过去一连生了三个儿子,也该挺起腰做人,若一直这么唯唯诺诺的,还怎么笼络夫婿的心。”

  庶女赶忙应是。

  萧氏又道:“你这一个接一个的生,身子如何吃得消,我那还有一些上好的血燕,你回去的时候记得带着,你是双身子的人,平日里得多注意。”

  邵玉燕望着庶妹的肚子,眼神微暗。

  往常萧氏可不敢这般不给邵玉燕脸面,只是如今连邵侯爷都对这个女儿失望透顶,她自然乐得趁乱踩上两脚。

  而书房这边,邵侯爷原本最钟爱罗家这个女婿,如今看着他神色也淡了不少,反倒对于二女婿,多问了几句学业。

  “你不是要考科举吗?你二姐夫学问极好,平日里有什么不懂的,你也多问问。”邵侯爷对邵瑜说道。

  邵瑜赶忙应声,他身在侯府看得十分清楚,邵侯爷是什么立场,大姐和大姐夫肯定也知道,但即便如此,这两人依旧选择了跟大皇子联姻,这般显然就是不曾考虑过邵侯爷的心情。

  罗家是大族,倒不是没落了,只是因着多年前的一桩错事,闹得如今的处境不上不下,因而罗家上下都迫切的寻找一个出口,改变如今这样的局面,大皇子此时递过来的橄榄枝,对罗家人也就格外重要。

  大皇子联姻罗家,一为看重罗氏,二便是为了通过罗家搭上邵家,这门亲事结的极为艰难,中间好几次险些除了差错,但即便结成了,却并没有如大皇子所想的那般。

  大皇子本以为邵侯爷并非不站队,而是在待价而沽,因而罗家这门亲事,在大皇子看来便是给了邵侯爷一个台阶下,这般将人拉入自己的战船完全是顺理成章,但他却没想到邵侯爷是真的纯臣,完全不愿意搅合到皇子之争了,直接卸掉了身上的数项职务,借此来像皇帝表明决心。

  多年君臣相得,皇帝自然不会为难自己看重的老臣,邵侯爷虽然是半隐退状态,但邵瑾最近却总是在御前露脸,只是邵瑾这人天生直性子,几乎油盐不进,面对拉拢永远装不懂,面对算计用的是一力降十会的法子破解,倒显得这人比邵侯爷还要难缠。

  罗姐夫有意与侯府缓和关系,便开口说道:“瑜弟既然有心科举,不妨到我罗家族学附学,族学里的老先生是同进士出身,学问极佳。”

  第72章 侯门中山狼(十二)

  邵侯爷神色不变,看了罗姐夫一眼,最终笑着说道:“这个混账还说四年内要考状元呢,随他去吧,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邵侯爷前头让邵瑜和二姐夫学习,如今对着罗姐夫便立马换了一套说辞,这双标的态度让人气闷,偏偏他是长辈,罗姐夫也只能认了。

  罗姐夫此时也意识到,自己是真的得罪了这个老丈人,偏偏他已经上了大皇子的战船,如今再想下了,怕是难了。

  大皇子虽然失望于没能捆绑上侯府,但罗家也是大族,这般联姻,勉强也能说一声不亏,只是他心里到底如何想,外人便不得而知了。

  邵瑜也懒得管这几人之间的机锋,过年在家中偶尔读读书,但大多数时间都在陪着萧氏,无论是原身还是邵瑜,审美都不错,因而萧氏相比较那些丫鬟,倒更喜欢让邵瑜陪着她选衣料挑首饰。

  邵瑜这般不务正业,邵侯爷见了没少私下里训斥他“没有男儿气概”,只是邵瑜完全不放在心上,依旧我行我素,萧氏有了邵瑜的好眼光,今次过年期间外出赴宴,倒是出了不少风头,很是得意,萧氏心情好了,对手底下人也大方起来,主母院的人也都盼着邵二爷能长长久久的留在家里,这样就能保证萧氏的好心情。

  待过完十五,邵瑜也没有去书院,而是继续留在家中,依旧陪萧氏为主,读书为辅,等到二月初十,邵瑜没有知会任何人,自己提着个小考篮坐着马车便去了考场。

  县试第一场,萧氏一整天没见到邵瑜,还以为他出去玩耍了,并没有放在心上,等到邵瑜一连三天都早出晚归,萧氏才后知后觉的找了下人问一声,方才得知邵瑜参加了县试,且如今已经考到了最后一场。

  邵瑜虽然说着四年内考状元,但侯府上下别说主子了,就连下人们也都当个笑话听,萧氏还以为邵瑜折腾一段时间就会回来继续习武,没想到儿子不声不响的就去参加了县试,甚至都没跟家里说一声。

  萧氏心里止不住的脑补,儿子这般,难道是因为他们平常打击太多了,因而这样重要的事都不想跟家里说了,在萧氏的脑补里,邵瑜就是一棵因为家人嘲笑忽略而暗自神伤的小白菜,可怜兮兮的蹲在角落里长蘑菇。

  这样脑补着,萧氏虽然仍然觉得自家儿子考不上,但态度却端正起来了,心下也因为自己的忽略满是歉疚。

  等到邵瑜最后一场考完,看见的就是全家齐齐整整坐着等他的场景。

  “这是怎么了,可是有事要跟我说吗?”邵瑜问道,看见就连邵大奶奶都挺着快要临盆的身子等着自己,暗道莫非真出了什么大事。

  “儿呀,就算考得不好也别灰心,咱们明年再来。”萧氏开口安慰道。

  邵侯爷摸了摸胡须,说道:“咱家就没有读书那根筋,你也别搁这死磕了,明天我就跟陛下写个折子,让你去御前当侍卫。”

  邵瑾也凑了过来,将一柄长刀递了过去,小声说道:“小弟你别难过,你不是想要我的落雁吗,给你就是。”

  邵瑜光速换脸,神情一秒钟从懵逼切换为伤心,仔细观察起来,甚至能看出其中蕴含的失落、羞愧、后悔等种种复杂的情绪,右手却快速的接过那柄宝刀。

  落雁呀,这可是一把名刀,终于可以好好玩玩了,邵瑜心下想着。

  邵大奶奶也凑了过来,她想了想最终开口道:“小弟别难过,我家里两个侄子县试考了三回都没过,你一次考不过完全不丢脸。”

  邵瑜:……

  邵家人虽然都觉得邵瑜考不上,但对于彻底遗忘邵瑜的考试这回事,都觉得自己太过忽略儿子弟弟,因而全都满心愧疚,最后这些人全都用自己的方式安慰了一番肯定“落榜”的邵瑜。

  邵家自开国便全是武人,从来没想过将子弟往科举方向培养,邵瑜从前读书也多以习字为主,正式进学满打满算也只有在书院的那五个月,即使邵瑜说他是书院第一名,但因为那书院里全是纨绔,邵家人也没觉得邵瑜读书有多厉害,因而他们丝毫不觉得他会考上。

  等到县试结果出来,邵瑜居然是第一名的时候,邵府上下惊得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

  邵侯爷脸上却没有半点喜色,反而私底下悄悄问邵瑜:“你是不是买题了?”

  邵瑜哭笑不得,只能再三保证他凭的是真本事。

  但邵侯爷依旧是半信半疑,说道:“别这样,作弊没意思。”

  邵瑜直接翻了个白眼。

  等到邵瑜府试又是第一名,邵侯爷坐不住了,朝着邵瑜小声说道:“你要真买题了,尽早跟我说,还能替你遮掩一番。”

  怎么解释邵侯爷都不信,邵瑜索性懒得理他了。

  童生试分为两部分,先考县试,县试通过再参加府试,府试通过便正式成为一名童生。成为童生就可以参加院试,院试考中,便称为生员,也就是俗称的秀才。

  县试、府试全都通过,邵瑜如今也是个童生了,且因为他是第一名的缘故,在院试时为了照顾当地学政的脸面,几乎不会让第一名落榜,因而他也算得上是一名准秀才了。

  邵侯爷思来想去依旧心下难安,找邵瑜身边的小厮打探了一番,见幼子近期也没什么大项支出,平日里也都待在家里,因而也没什么交际,邵侯爷这才后知后觉的开始相信,似乎自己的儿子好像真的要考上秀才了。

  全是武人的邵家,竟然能出一个读书人,对于邵侯爷来说,这可真是全新的体验。

  县试、府试之间相隔的时间很短,因而去年年底书院便与学生们说好了,开年所有人参加县试,若县试通过就继续往下考若是不通过就直接回到书院继续读书。

  而无论县试还是府试,全都需要考生回原籍应考,邵瑜和曹润之户籍在京城,冯晏原籍在兖州,其他人都是苏州本地人。

  此时县试、府试全都结束,少年们考试的结果也逐渐反馈给学院,外地考试的十三个人除了郑云这个后进生,全都过了县试,但最终考过府试成为童生的只有六个人。

  冯知府简直喜极而泣,他幼子读书也有七八年才考上童生,今年考院试还落榜了,但长子正经读书才多久?半年。长子读书半年就能考上童生,这显然是个读书的好胚子啊,他心下不禁想着,若是早些年就督促长子上进,也许现在都已经在准备参加乡试考举人了。

  冯晏和赵华起初还有些不敢相信,毕竟两人还不想这么快参加考试,但学院那边给出的意见却是尽力一试,若是考中那就是中了头奖,若是考不中,他们本就只学了半年,落榜也不丢脸。

  也正因着这个缘故,十三个少年参加考试时心态都极为放松,反正家中都有钱,这点赶考的钱对于他们各家来说都是毛毛雨,他们都只当这是一次科举演习,因而他们完全没有出现任何紧张的情绪。

  苏州早春甚是寒冷,不少考生直接倒在了考场里,纨绔们的家长相比较他们科考的结果,显然更担心孩子的身体能不能吃得消,但偏偏一场场考下来,少年们虽说不上生龙活虎,但明显也不像感染病症的模样,并且日日都胃口极好。

  纨绔们参加县试,本来还惹了不少人嗤笑,这些人碍于他们背后的家族当面不敢说什么,背后却嘀咕了不少,待到县试结果出来,众人大吃一惊,甚至连“舞弊”的声音都喊了出来,县衙也不想担这样的名声,先整治了一批带头闹事之人,接着公布了纨绔们的考卷,这才平息了声音。

  少年们通过县试自是欢喜雀跃,毕竟他们一直在学院里被邵瑜和曹润之虐杀,因而也没觉得自己学得有多好,如今通过县试了,反倒开始紧张了,因而在参加府试时,心态便有些不如之前了。

  若是这些人能继续保持原本的心态,只怕考上童生的人更多,但如今十三个人里出了六个童生,已经十分惹人注目了。

  在那些苏州本地望族眼里,至少得是举人才能入得了他们的法眼,就连秀才他们都瞧不上,童生这种科举的底层便更算不了什么。但这六个考上童生的是什么人?是纨绔!

  这些纨绔本就是望族出身,家中不缺银钱,如今似乎又找到了科举进身的途径,这对于本地的望族来说是什么?这是一个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