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是渣男[快穿] > 第154章

我是渣男[快穿] 第154章

作者:从南而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8:28:00 来源:免费小说

  邵瑜不慌不忙的将身上的乐器取了下来。

  一阵悠扬高亢的唢呐声响起。

  全场都愣了下来,离邵瑜展区不远的人,全都愣愣的看着邵瑜吹得旁若无人的样子。

  第172章 年代文里的幺儿(九)

  你……你怎么好意思啊?

  不知旁边展区的人这么想着,就连邵老娘都不自觉的离邵瑜远了几步。

  邵瑜却依旧吹得十分忘我。

  这样特立独行,几乎吸引了所有人的视线,原本有些吵闹的展厅,甚至因为这唢呐声而安静许多。

  剑走偏锋,显然效果卓越,还真有不少人走过来想要瞧瞧热闹。

  这一看之下,倒真的发现这个角落里的展区,还真是别有洞天。

  “能介绍一下这些竹编吗?”有人问道。

  赵队长立马拿胳膊推了推邵老娘,邵老娘鼓起勇气往前走了两步,她心下这才发现,这卖产品和路上和陌生人唠嗑真的不一样,她看着对方打扮体面,脸上戴着金丝眼镜,顿时就哑了火,脑子里原本记得好好的词顿时全忘了。

  “妈。”邵瑜喊了一声。

  邵老娘愣愣的回头:“哈?”

  “这些竹制工艺品都是由从山中精心挑选出来的竹子……”邵瑜提示道。

  邵老娘像是一个提现木偶一般,开口说道:“这些竹制工艺品都是由从山中精心挑选出来的竹子打磨制成,每一根竹篾都是由经验丰富的匠人细细分片而成……这一整套,可以用来……若是家中有女儿的,不妨准备一套当做陪嫁。”

  邵老娘说得磕磕绊绊,偶尔想不起来了,邵瑜就提醒一下,最终勉勉强强将话说完了。

  询问的人是一家百货商场的经理,他见了邵老娘这般样子,笑着说道:“我见到这展会里大多是中年人,婶子这么大的年纪,还能这样顺溜的介绍,您是这个。”

  邵老娘看着对方朝自己竖起的大拇指,脸上有些茫然。

  邵瑜赶忙解释道:“这位先生在夸您厉害呢。”

  邵瑜也不得不感叹邵老娘的好运,头一次向人推销,就遇到一个愿意鼓励她的人。

  邵老娘立时高兴起来,又忘了自己接下来该说什么了。

  恰巧这时候一旁的小炉子上烧着的水开了,邵瑜拿出“茶具”来,一番动作行云流水,看着围观的人都愣住了。

  茶泡好后,邵瑜向离着最近的几个人递了“茶杯”过去。

  说是“茶具”,实际上全都是由竹子做成的一套器具,那个第一个出身询问的经理,看着手中小巧的茶杯,似乎是一小段竹筒。

  茶香扑鼻,外加上颇有古韵的茶具,此时即便身处于热闹中心,但品茶的人竟然心中升起一抹恍如隔世之感。

  邵瑜看了一眼卖茶叶的刘家村的人,他们直接往后面躲了两步,邵瑜也不好逼迫太过,开口说道:“这茶杯是由竹根制成,这一整套,除了茶壶,全都用竹子制成。”

  邵瑜抬手拿起用来盛放茶叶的小盘子,轻轻敲了一声,说道:“这是竹根制成的。”

  附庸风雅是人之常情,在场的人,看着那些竹篮竹筐,虽然觉得很精巧,但却没有太冲动的购物**,此时看着这么一套茶具,立时恨不得马上买一套捧回家。

  这么一套东西,虽然是邵瑜在赵家村时临近出发前才搭配出来的,但真要做起来也并不复杂,只是这些人的订单大多是单独的一套,送起货来有些麻烦,大宗订单展会方面可以帮忙做中人,但小单子,太过细碎,展会这边就比较容易出错。

  还是那个最初的询问的商场经理脑子灵光,立马表示愿意当这个中间人,邵瑜一下子就卖出了十套茶具,搭配的茶叶也卖了不少,就连那种刚好够装一个普通茶叶罐的小竹篮,也被下了不少单。

  那个商场经理,除了帮着做中间商,还跟邵瑜下了不少订单,虽然还不至于吃掉赵家村仓库里所有的货物,但邵瑜说的一套竹编制品当嫁妆的思路,商场经理觉得还是颇有想法。

  这年头物资匮乏,打一套家具耗时耗力,而对于一些家境没有那么富裕的城里姑娘来说,一套竹编制品,看上去也体面精致,只是此时无论是邵瑜还是这个商场经理,都不知道日后成为商场里爆款的不是这些小巧精致的竹篮竹筐,也不是那一整套附庸风雅的茶具,而是最不起眼的竹编女包……

  看着赵家村这边单子越来越多,就连刘家村的茶叶也被带着卖了不少,白兰公社的人看着十分眼热,只是他们的东西是绣品,很难和另外两样联动起来,刚才一群人围着的时候,他们也因为胆怯不太敢上去搭话。

  此时见人稍稍散了,白兰公社这次派过来的一个生产队队长凑了过来,有些不好意思的朝着邵瑜说道:“邵干事,您这帮帮忙,你们赵家村和刘家村都卖了不少单,也给我们想想办法呗,乡亲们来一趟省里不容易……”

  邵瑜作为带队的,他们的成绩也关系到他此行的成果,只是若是全都指望他一个人也是不行的。

  他将三组人聚集到一起,说道:“这样的场面,别说乡亲们了,就是我也是第一回 见,心里害怕这是人之常情,乡亲们也无需自责,或者觉得不好意思。”

  虽然邵瑜这么说,但是乡亲们还是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觉得自己辜负了邵瑜的好心安排,都低下了头。

  邵瑜可见不得他们士气这么低,开口说道:“其实仔细想想,也没有那么可怕,大家都是人,又不会人吃人,就算说错了丢脸了,人家也记不住你是谁,就像我妈刚才那样,磕磕绊绊的说不出一句话来,人家也没怎么着她,反而还夸她胆子大呢,这种事情,一回生二回熟,说多了就好了,多想想在家里等着的乡亲们,他们还等着我们带大单子回去呢。”

  邵瑜许是天生就很会鼓舞士气,经了这一番激励,乡亲们也没有之前那么唯唯诺诺了,见到有人过来,也能鼓起勇气上去介绍。

  哪怕依旧会因为紧张而说得颠三倒四,但有邵瑜在一旁描补,竟然也卖出去了几个单子,邵瑜已经和那个商场经理联系好了,等到展会结束,将所有单子汇总给他,到时候购买人直接去商场取货,到时候两方也要签订进货合同和代理合同。

  第一天结束,卖出去最多的茶具,其次是茶叶,然后是竹篮竹筐,最后才是绣品,其实仔细论起来,技术含量最高的是绣品,但因为耗时耗力,价格自然低不下来,且如今国人追求的更多是工业制品,对于这样的纯手工刺绣反而没有太大的热情。

  若是换了十多年后,情况可能会好转许多,但如今这样一个不上不下的节点,反而让这样老传统手工艺品显得十分尴尬。

  白兰公社的人唉声叹气,晚上吃饭的时候,都因为卖出的订单不够显得有些低落,邵瑜安慰了几声,向他们保证一定会帮忙想办法。

  等到第二天他依旧带着唢呐去了展会,却发现展会里已经有不少人有样学样的带了乐器,顿时整个展会里弄得就像开演奏会一样,闹哄哄的。

  最后被观展人员抗议,被展会主办方叫停了这场声音杂乱的演唱会。

  邵瑜的展区依旧处于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偏僻位置,虽然偶尔有几个听了别人介绍的,跑到邵瑜的展区来,但带来的生意却寥寥无几。

  “小三儿,这咋办啊?不准你吹那个东西了。”邵老娘忧心忡忡的说道,她都不知道邵瑜从哪里学会的吹唢呐,但邵瑜一直给她一种什么都会的样子,她也理所当然的将儿子的无所不能归结于遗传了她的聪明。

  “没事,我早就想到了这一节。”邵瑜说道。

  依旧是点起那个炉子,邵瑜也不知道从哪里弄了一口小锅过来。

  没过多久,炉子里传来扑鼻的香气。

  “这是啥啊?”邵老娘一边咽着口水一边问道。

  无论是茶叶,还是鸡蛋,在乡下都是比较紧俏的货物,邵老娘一辈子吃过的鸡蛋数量有限,喝过的茶也能数的清楚是几口,因而也根本想不到这样浪费的法子,用茶叶来煮鸡蛋,听了邵瑜的解释,她第一时间就去看刘家村人的反应,果不其然,这些卖茶叶的人脸上都显现出肉疼的神情来。

  “这……”刘家村的人想说太浪费了,但一想到邵瑜昨天还帮他们卖了那么多单子,一些话顿时就说不出来了。

  茶叶蛋做起来没有太多技术内涵,起源是哪里不可追究,在富庶的地方也算比较常见,但邵老娘显然是没见过的,一个还在努力解决温饱的地方,没有那样的条件去追求美味的口感。

  但它的魅力却毋庸置疑,由邵瑜着这样一个点了厨艺天赋的人做出来,味道更是香飘十里。

  这个点,又是人们半饿不饿的点,问道这一股子稍显霸道的香味,不少人都聚集了过来。

  大锅灶年代,外面也没有小摊贩,小吃几乎灭绝,邵瑜这一次借着展厅的便利煮了这么一锅茶叶蛋,要是他用于盈利,只怕旁人还会颇有微词,毕竟他卖其他的是展会允许的,卖茶叶蛋可没有得到许可,但邵瑜将一个蛋切开,一分钱不收,分给过来围观的人吃,这大手笔让众人惊叹之余,在众目睽睽之下,吃人嘴短,他们也不好什么都不买。

  这个年代的人淳朴要脸面,因而吃了一口茶叶蛋的,或多或少都买了些许东西。

  邵老娘在一旁看得有些心疼,低声问道:“儿啊,这些鸡蛋哪来的?不会是你自掏腰包?”

  “没事,我先垫付的,只要东西卖出去了,肯定会给报销。”邵瑜说道。

  赵队长也回过神来了,立马说道:“邵干事,这怎么好让你自掏腰包,我们赵家村也要出一份子。”

  赵队长这么说了,其他两个队长也只得跟着这般说道,不过白兰公社的人心底却有些不甘,毕竟无论是昨天吹唢呐,还是今天煮鸡蛋,卖出货最少的,一直都是他们白兰公社,东西没有卖出多少,但却还要承担了三分之一的鸡蛋钱,心里颇有些不是滋味,但他们到底还是没有表达不满,而是心里默默的压抑着。

  这一天卖货最多的依旧是竹编和茶叶,因为不少吃货向邵瑜询问茶叶蛋做法的缘故,这茶叶甚至卖的比竹编还要多一些。

  等到了第三天,临出门的时候,邵瑜忽然和白兰公社的人说了一句:“打起精神来。”

  白兰公社三个人尚且有些摸不着头脑,因着联系两天遇冷,他们破有些心灰意冷,但出于信任邵瑜的缘故,还是勉强提了提气。

  因着是最后一天的缘故,人气比前两天都要差,邵瑜继续煮着他的茶叶蛋,这一次倒没什么人跟风,毕竟茶叶蛋的方子都是邵瑜教的,这头学了方子,转头就跟人家打擂台,其他参展的人还做不出来这样不要脸的事情。

  因为人少,香气反而飘得更远,照旧有不少抵制力薄弱的人,忍不住诱惑凑了过来,最后随便买了点小东西。

  上午过半的时候,门口忽然传来一阵骚动声。

  所有人都循声望去,只见一群人走了进来。

  为首的人别人不认识,邵瑜却在报纸上看到过几次,是省里的一位副职领导,一般人都喊一声郑书记,和他站在一起的,是一个看上去六十出头的老人。

  老人脸上布满皱纹,但双眼却依旧有神,和那位副职领导站在一起,气势上丝毫不落下风。

  “好香呀。”老人用一口带着浓重粤语口音的普通话说道。

  郑书记看向身旁的秘书,秘书看向陪同的展会人员,展会人员也不知道这香味从哪里来的。

  “书记啊,没想到展会上还有人煮茶叶蛋。”老人笑着说道,他也闻出来了这是什么味道。

  郑书记笑着说道:“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为了吸引目光,也算是另辟蹊径了。”

  老人等了一会,见展会人员依旧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也不好落了领导的面子,便笑着说道:“今日咱们也做一回访香人,循着味道找过去!”

  邵瑜还没给茶叶蛋扇风呢,就见到一群人浩浩荡荡的走了过来,他为了怕乡亲们紧张,便低声说道:“跟前两天一样,都是普通的客人。”

  邵瑜也得感谢乡亲们不看报纸,若是知道来的是大领导,恐怕会紧张得连话都说不出来。

  “后生仔有办法,煮了许多茶叶蛋,香气太霸道了。”老人笑着说道。

  邵瑜舀了茶叶蛋出来,切好,在上面插好牙签,用竹根做的小托盘装着,递了过去,有乡亲们帮忙,这一行人都尝到了这一口。

  老人吃了一口,便愣住了。

  “方老,可是不和胃口?”郑书记问道。

  方老摇了摇头,说道:“很像小时候阿妈做的味道。”

  邵瑜的茶叶蛋倒是勾起了方老的不少回忆,幼时丧母,战火纷飞的年代,几经周转下南洋,而后又去了港城,如今发达了想要报效祖国,这才有了此次省城之行。

  “后生仔,你这茶叶蛋是怎么做的,可以说说吗?”方老问道。

  方老发达之后,请了不少厨子,但几乎没有一个能做出他妈妈的味道,万没想到,会是这次返乡,吃到了相似的味道。

  茶叶蛋的起源很难说清楚,甚至各地都产生了不同的流派,曾经在全国各地广为流传,但建国之后,私营改国营,外面没有私人的小摊贩,再加上物资匮乏,这样的一个小吃,差点消失在两代人的记忆里。

  听了邵瑜的方子,方老又看向一旁茶盒里装着的茶叶,说道:“也许阿妈的茶叶蛋,需要用故乡的茶叶才能煮出来。”

  这事情的走向倒是有点出乎邵瑜的意料,他从展会人员那里打听到今天会有一个重量级的港商过来,他想的是多卖一些绣品给这位港商。

  毕竟港城那边,绣品还是紧俏货,但目前,这位港商的注意力却全都被茶叶蛋给吸引过去了。

  邵瑜还在想着如何补救呢,邵老娘已经初生牛犊不怕虎一般的怼了上来。

  “客人,我们的其他产品也是很好的,你可以一边吃茶叶蛋,一边喝茶,顺便还可以看看我们的竹编工艺品,这些竹编都是由从山中精心挑选出来的竹子打磨制成,每一根竹篾都是由经验丰富的匠人细细分片而成……”邵老娘经过了两天的磨练,她又丝毫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是谁,便开始侃侃而谈。

  有邵老娘带头,其他的乡亲们,也拿着自己的产品开始介绍起来,邵瑜看着自己的队友在超常发挥,这些特殊的客人没有出声反对,他便十分心安理得的当一个煮茶小弟。

  方老原本都在看茶叶,见了那些绣工精湛的绣品,顿时眼前一亮,白兰公社的人说了几句普通话,就不自觉的开始带上了乡音,邵瑜在一旁见缝插针的帮着翻译几句,两边倒也算是交流愉快。

  这些绣品主要是白兰公社的人介绍,但真要讲价,还得邵瑜出马。

  方老笑了笑,看着邵瑜的眼神中满是欣赏,问道:“小伙子这么会做生意,有没有兴趣来港城发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