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东宫娇娥 > 第44章

东宫娇娥 第44章

作者:李息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8:18:21 来源:免费小说

  以秋叶为首的几个宫婢见状,忙下垂着脑袋跪了下来。

  郭昭训是个极能忍的,也没有发太大的火。宣泄了一下,自己心里又把那份愤怒给消化了。

  只是这些日子她一直生闷气,嘴里倒起了好几个水泡。偏又不想让人知道她心里不舒服,所以,日日顶着一嘴的水泡去请安,倒是吃了数日的闷亏。

  九月下旬,宫里册封尹兰池为二品宫妃的旨意下达去了尹家。尹兰池回去后,早已经把坤宁宫发生的事情告知了父母长辈,所以,自那之后,尹家再没提一句要把闺女送入东宫的话。

  尹兰池哭了几日后,倒也渐渐想得开了。太子虽好,可皇上也没有那么不好,皇上才四十多的年纪,也不算老,又是帝王,生得也是英武不凡,天生自带贵气……何况那日的场景她也历历在目,与皇上有了肌肤之亲,她又还能奢望什么?

  想得通了,倒也就想得开了。去宫里的时候,她气色倒是十分的好,脸上并没有半点不情愿的意思。

  于坤宁宫内拜见了皇后,又见了诸妃,皇后直接做了主说:“尹修仪今儿第一天入宫,一会儿回去后早早准备着,今儿晚上皇上会去修仪那儿。”

  尹兰池对皇后是惧怕又尊重的,忙恭恭敬敬称:“是。”

  尹兰池年轻又美貌,阁老家的孙女,出身也高。加上,皇上的确也觉得愧对这个年轻貌美的姑娘,所以,倒连着数日去了尹兰池那儿。尹兰池是大家闺秀,饱读诗书,才华横溢,更是弹奏得一手好琴。

  在宫里,皇上许久没听到过这么好听的曲子了,听到这样的琴声,他倒是想起了很多年前的很多事情来,想起了曾经与皇后的种种。想到年轻时候的皇后来,不由又笑,当年皇后可比这丫头还要出色。

  不过难得的是,她身上也隐约能有点皇后当年的影子。只不过,她怕自己,在自己跟前总安安静静的,倒没皇后那份乖张和活泼。

  虽然她不及皇后年轻的时候,但皇上也愿意去听她抚琴。如今有了新欢,倒是忘了旧爱。

  淑妃渐渐失宠了。

  从前皇上一个月有半个月来后宫,总也有五六日是呆在淑妃那儿的。可自从尹兰池入宫后,皇上去淑妃那里的日子,便少了许多。

  淑妃出身不高,入宫为妃也不是名正言顺。从前在宫里还算有些地位,除了因为她脾气软好说话外,最主要的是皇上看重她。

  如今皇上对她的宠爱大不如从前,宫里的人都是捧高踩低的主,自然与淑妃都渐渐保持了一定距离。从前常去长春宫坐着说话的妃子,倒也不去了,如今倒都变成常去尹修仪那儿了。

  天一日日冷了,长春宫也一日日冷清下来。

  淑妃倒还与从前一样,常常去慈宁宫请安,陪在太后左右。宫里的事儿,太后也都知道,心下倒也有些觉得淑妃可怜。

  太后心善,每回见她来了,倒也愿意与她说些话。

  “再有几日便是赵王大婚的日子,一应可都安排妥当了?”提起赵王来,太后倒是高兴,“他们哥几个都先后娶了妻,都长大了,哀家总还觉得他们都是小孩子。”

  淑妃说:“多谢太后关心,赵王府一应都安排妥当了。安儿是有福气之人,婚事幸得有他几位皇嫂帮衬,倒也不会手忙脚乱。”

  太后笑着点头:“这事儿哀家知道,论起来,你该谢谢皇后。皇后仁德,视庶子们如己出,都一视同仁。让安儿几位皇嫂去帮衬着筹备,也是皇后的意思。皇后心胸宽广母仪天下,宫里如今又上下和睦,哀家心甚欣慰。”

  淑妃静静听着太后夸赞皇后,一声不吭,可手却不自觉渐渐攥紧起来。等太后说完了,她也软声笑着应和:“是,臣妾心中十分感激皇后娘娘。是皇后娘娘亲自下的旨意,安儿的三位皇嫂,都出了一份力。”

  太后笑容慈爱,轻轻拍着淑妃手背说:“安儿成了亲后,你也是要做祖母的人了。等抱了孙子,到时候可有你折腾的,等到时候赵王妃日日抱着小皇孙入宫来烦你,你那时候哪还有时间到哀家这儿来。”

  淑妃却道:“再忙臣妾也会常来慈宁宫陪您的,到时候,臣妾会带着小皇孙一道过来。”

  “你是个有心的。”太后拍她手,倒说得直白了些,“哀家知道,皇上如今有了新欢,倒忘了你。宫里的那些人,惯会捧高踩低,你也无需在意。”

  淑妃忙应下:“是,臣妾明白。”

  淑妃不

  可能不在意,从前她贤惠仁德,衬得皇后嚣张跋扈。可如今的皇后变了,变得贤明善良,倒衬得从前的她成了笑话。

  她布局多年,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从前有太子的倚仗、敬重,有皇上的宠爱、呵护,可如今这两样都没有了。

  皇后不过只轻轻动了下手指,她那么多年的努力,全都灰飞烟灭。

  她怎能不恨?又怎会善罢甘休?

  只是她急不得,她也不能急。越是急,越是会露出破绽马脚来。

  左右,她不是还有赵王吗?安儿可是从小和太子一起长大的,他们兄弟间的感情,不可能说没就没了吧?

  赵王大婚后第二日,赵王夫妻入宫请安。先是去的坤宁宫,之后才去的长春宫。长春宫出来后,赵王夫妻没有出宫,而是双双都往东宫来。

  秋意来报说赵王妃来了的时候,唐细是一点准备都没有。这回比上回齐王妃婚后第二日过来,还要没有心理准备。

  但转念一想,也能明白,怕是淑妃的意思。

  “先请赵王妃外殿候着吧,本宫换身衣裳就出去。”唐细十分冷静,又问,“是不是赵王也来了?”

  秋意点头:“是,赵王在前殿,太子陪着。”

  唐细换好衣裳出去,就看到赵王妃也没坐,只安安静静站着等在一边。这也不是她第一次见赵王妃了,昨儿赵王大婚,她和魏王妃齐王妃几个,都已经在婚房里陪过赵王妃一阵子。

  和魏王妃齐王妃比起来,赵王妃的确不算美貌。不过,唐细觉得她也算是好看的,高挑的个子,秀气的眉眼,一笑起来眼睛是弯弯的,挺可爱的姑娘。

  “皇嫂。”见到唐细这个太子妃,赵王妃十分热情的打招呼请安,“给皇嫂请安。”

  唐细忙上前一步,亲自将人扶起说:“你我同辈,倒不必如此。”

  “是。”对唐细这个嫡嫂的话,赵王妃十分愿意听。

  唐细让她坐下来说话,然后才笑着关心问她:“怎么不留在长春宫多陪陪淑妃娘娘?”

  赵王妃道:“是母妃让我来见一见皇嫂的,母妃说,这是规矩。”似是觉得自己这话说得不太对一样,忙又解释,“我自己也很愿意来,很喜欢和皇嫂一起说说话。”

  赵王妃拘谨,唐细知道的。她虽然出身也不高,可好歹太后喜欢她,又有陆侯府那样的娘家做靠山。可这赵王妃,出身的确不高,她父亲虽说是在孟国舅爷手下做事,但孟国舅手下的将领很多,那位鲁将军,可能也是提不上名号的一个。

  没有背景没有靠山,说话处事,难免就没有底气了些。

  唐细虽与淑妃姑侄不对付,但对这个赵王妃,目前心里是没成见的。何况,她也知道她算是皇后的人。

  所以,唐细对她也颇为亲切:“你能来见我,我是高兴的。以后都是一家人,见了面你也无需紧张。”

  “是,我会记得皇嫂的话。”

  赵王妃过于拘谨自卑了些,唐细与她说话,总觉得挺有些费劲,不如与魏王妃齐王妃谈得来。她也算有心寻了几个话头说下去,但似乎都说不下去。赵王妃没念过什么书,也不懂琴棋书画,虽说如今算是将门出身,但皇城脚下,将门也分三六九等的。

  而赵王妃的娘家鲁家,算是最末等的。

  第055章

  赵王妃一直坐在这儿, 也不说要走。前殿也没人递个话过来, 也不知道太子如何安置赵王夫妇。

  唐细硬是坐着与赵王妃尬聊了一个多时辰, 实在有些撑不下去了。又见也差不多到了要用午膳的时候,唐细笑着留赵王妃下来一起吃饭。

  赵王妃却有些拿不定主意来, 不知道是应了好还是推了好。王爷只说他去找太子殿下说话,叫她来陪陪太子妃,可没说留不留饭。

  赵王妃一直犹犹豫豫的, 不知道怎么开口好。开不了口给不了答复, 她又着急,一时间,倒是憋得满脸通红。唐细见了,倒明白她此刻的心境, 便替她解围说:“想来是赵王和太子一时相谈甚欢,倒忘了差人过来递话了。这样吧, 秋意,你亲自去前殿问一问, 看看太子是如何安排的。”

  唐细替她解了围,赵王妃心中悬着的石头落了下来, 面上红晕也一点点消散开。渐渐的,整个人又镇定下来。

  唐细只让她喝茶, 却也没再多说什么。

  秋意很快回来,说赵王留饭。唐细听后点了点头,便也留了赵王妃的饭。饭后,唐细亲自送赵王妃去前殿, 顺便也见到了赵王。

  从前赵王给唐细的印象是,和太子关系最好,性格比较好,没有魏王的稳重,也没有齐王的矜贵傲慢,气质平和。几位成年皇子中,赵王模样是最像皇上的,一脸的英气,麦色的皮肤,黑亮的眼睛。

  许是常年习武的缘故,虽说性子不错,但身上总也有些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威严在。

  而如今正视了和淑妃的关系后,再来看这位赵王殿下,唐细总觉得他从前的那些随和都是装出来的。她就不信淑妃的那些算计没告诉过他,也不信他不知道淑妃是有心离间皇后和太子的母子关系。

  可若是淑妃什么都跟他说了,他还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一样,唐细就真觉得他是个很有心机的人了。

  赵王一身玄色蟒袍加身,负手立在太子身边,端的英武不凡。见唐细过来,他笑着朝唐细这个嫡嫂抱手弯腰行礼。唐细见状,忙还了礼回去。

  赵王直起腰来,十分熟练自然的与唐细打招呼:“今儿叨扰,给二嫂添麻烦了。等改日,哪日二嫂二哥得空,只管去赵王府叨扰我去。”

  唐细不答他的话,只把问题推给太子:“那得问太子什么时候得空,左右我是个闲人,时时都是有空的。倒是太子,日理万机,怕一时脱不开身。”

  赵王面上始终笑容爽朗,面对唐细委婉的拒绝,他也丝毫不在意,只说:“无碍,二哥迟早会有空的,我等着就是,我有耐心等。”又提了秋狩一事,“再过段日子,每年一次的秋狩就要到了,到时候随父皇一起去皇家猎场,我们可以一起烤野味。”

  秋狩的事情唐细也知道一些,皇后娘娘和她提过,到时候,她也是需要随架同行的。皇后还问她会不会骑马,知道她不会骑马且从来没有学过后,还叮嘱过她,说让太子给她找个马师父教她。

  皇后娘娘交代的事儿,她都如实与太子说了。但太子没提说要给她找马师父的事儿,只说等他忙完了这阵子,亲自教她。

  太子忙,她是知道的,也不敢催。所以,她就一直等着了,一等就等到现在。

  唐细也不说话了,就直愣愣看着太子。很显然,这个时候,太子也想起来要教她骑马的事儿了。

  太子三言两语把赵王夫妇打发走了,然后转身对太子妃道:“你先回去休息,等孤忙完了就去找你。”又解释,“教你骑马的事儿,孤没忘。”

  唐细才不信呢,轻哼了一声说:“若不是刚刚赵王提起来,殿下怕是早忘了吧?”

  太子笑:“孤何时没把你的事放在心上过?”

  唐细的胆量也就仅到与他顶一句嘴的程度,第二句,她就不敢了。而且她心里也挺有些担忧的:“就怕学不好,到时候丢了殿下和母后的脸。”

  她听皇后那意思,好像魏王妃齐王妃都是会骑术的。想来也是,魏王妃齐王妃都出身名门,肯定从小什么都学,就算不是精通骑术,但需要的时候上马耍一耍风姿,那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赵王妃虽然出身不高,但胜在出身将门。或许她书画不好,但马上功夫难不倒她吧?

  这几日唐细尽琢磨这些了,越琢磨越着急。

  她也没想过要出风头,她就希望自己不要丢人就好。

  太子安抚她:“凡事尽力而为就行,没必要较真。”

  知道他忙,唐细不敢多加打搅,只福身告辞,说回去等他。太子捏了捏她细软的小手,这才回书房去。

  到了傍晚,太子果然来找她了。唐细已经提前换好骑马装,也梳了个方便骑马的头,妆容换了后,整个人倒显得利落不少。

  太子瞧见后,上下好好打量了一番。

  唐细笑着过去请安,被太子一把扶住了手。

  唐细从来没穿过这样的衣裳,第一回穿,倒是觉得挺新鲜的。她从来没学过骑马,但却也算有一颗巾帼女英雄的心,所以,对学骑马这件事儿,她倒是十分期待的。

  唐细没学过骑马,但看过别人骑马。看别人骑马的时候觉得骑马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儿,但真正到她自己学起来,却连马背都上不去。

  她腕没腕力,脚也没脚力,再加上皇宫里的马大多都血统高贵不服人,根本就不搭理她,更肖说给她面子让她坐上去了。几番周旋下来,唐细倒是急了。

  她也不再继续与马较劲,只站在马旁边看着太子,一脸委屈巴巴的样子。

  太子其实也有些犯难,他从小学骑马,从来没觉得骑马是一件难事。他也从来没教过别人,并不知道教人骑马竟是一件特别磨心性的事。

  不过,好在他是一个脾气好且有耐心的人。也不着急,反正一点点慢慢教就是,从最基础的教起,总能学会一点。

  太子从没当过先生教过人,这个时候,倒是努力去回想小的时候他第一次学马的情景。他记得,当时教他骑马的师父十分严厉,上不去马背就硬上,哪怕他从马上跌下来,也不管。

  但显然这一套在太子妃身上是行不通的,女孩子娇软,总不比男孩子耐摔耐跌。再说,要他对太子妃严厉教学,他怕也做不到。

  所以,抛开一切不想,太子倒翻身一跃,自己跳至了马背上坐着。唐细正惊艳于他漂亮利落的翻身上马的姿势的时候,就见太子朝她伸出了一只手来。

  “上来吧。”太子声音温柔,“先带你晃两圈。”

  唐细把自己一只手递过去,正要用力往上爬,身子忽然就腾空而起了,太子轻轻松松提力把她抱上了马,她跨坐在了太子身前。陡然升了个高度,一时还有些不适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