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东宫娇娥 > 第2章

东宫娇娥 第2章

作者:李息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8:18:21 来源:免费小说

  “娘相信一个人的品性是不会变的,那郭俭是个温良知礼的人,想来那太子殿下也是。只要好好与他说清楚,他不会为难咱们。”

  说清楚,然后呢?

  她跟郭俭的婚事虽然没有大操大办,但也是摆了筵席请吃酒的。在榆桐,谁又不知道唐家入赘了一个姑爷?这人平白无故消失了,总得有个说头,除非是唐家日后不在榆桐做生意了。

  何况,就算是要去跟太子说清楚,唐细也觉得该是自己亲自去。去了京城,不管发生何事,都有她一个人担着,叫母亲去算怎么回事。

  总之,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娘,我自己去京城吧。”唐细起初瞧见信的时候的确是惊着了,觉得像是做梦,不敢信自己会遇到这种事,可既然的确是事实,她倒也能接受,“爹信中说的是太子希望我进京,我若不去,便是拂了太子面子。到时候,你跟爹在京城,我也不放心。”

  “你放心,京城里有你外祖一家。不管怎么说,娘好歹也是尹家的姑娘,若真出了什么事,尹家不会不管娘。”

  有些重话唐细没好意思说,若外祖一家心中真有自己母亲这个出嫁了的姑奶奶的话,那她二舅当初便不可能敢做出那等事情来。说起来,尹家之所以敢这么做,也是欺负唐家一介商户,没什么背景靠山的。

  也是欺负他们唐家只得三个闺女没儿子,欺负绝户。

  唐细原也不是多争强好胜之人,但她心里有杆秤在,知道是非好坏,且她也心疼自己爹娘。所以,此刻,她其实倒也生了那么点倒不如认命的心思。

  不管他能给自己什么名分,只要能入东宫,能给父母撑起一方天地来,她倒也不怕吃苦搏一搏。

  “娘,您先别着急。”心中有了自己的思量后,唐细反倒镇定许多,只安慰母亲道,“您别只往坏处想,未必不是好事。您瞧,爹能给咱们写信,说明那位殿下并未计较许多。”

  “您也说了,一个人的品性不会变,他从前是什么样的,日后肯定也还是什么样的。何况,除了不知他身份让他入赘唐家外,别的咱们也没什么对不住他的地方。爹重用他,也是打算日后把唐家家业交给他的。他是明理之人,会明白的。”

  唐细开解一番,尹氏心中细细揣摩,觉得女儿说得有道理。所以,倒想开不少。

  “娘想好了,咱们母女两个一道进京去。不管发生什么,有爹爹娘亲陪在你身边,你也无需怕。”

  唐细知道母亲有几分固执,决定的事情轻易改变不了,所以,也不再劝,只说:“那三妹妹怎么办?”

  尹氏说:“悦儿就暂时送去你大姐家去。”

  母女俩既然做了决定,便打算趁早收拾一番早早出发进京。所以,次日一早,尹氏便带着次女幺女乘车去了长女家。

  恰好聂奉今日休息在家,听说岳母和两位姨妹来了,立马过来拜见。唐细的事情,昨儿晚上唐欣已经跟自己丈夫说了,所以聂奉如今也是知情者。

  聂奉拜见了岳母后,左右瞧了瞧,想着岳母此番来怕是有要事相议,所以便建议道:“不若让奶娘抱着三妹去找义天玩吧?”

  义天是聂奉和唐欣的儿子。

  尹氏正有把不相干之人都打发走的意思,所以就让奶娘把小女儿带走了。唐欣见状,也把屋里伺候的丫鬟打发了出去。

  见屋里剩下的都是自己人后,尹氏索性开门见山直接说道:“我与你们二妹要入京一趟,悦儿就暂时托付给你们两个。今儿把她带来,就丢在你们这儿,等我从京城回来,再接她回去。”

  唐欣夫妻相互看了一眼,心下都明白是什么意思。

  聂奉认真应下说:“娘尽管放心,我与娘子定会好好照顾三妹。”别的,岳母不说,他也不多问。

  唐欣却问:“娘,你们是怎么打算的?去了京城,二妹是不是就不回来了?”她倒是有些不舍得,毕竟姐妹二人打小就好。

  “你妹妹的事儿,等到了京城再说。眼下只是得了一封你爹爹的信,也做不了什么决定。”尹氏说,“你们在家也放心,一有消息,娘会告诉你们的。”

  唐欣还要问,聂奉却插嘴截了她的话,只对尹氏道:“娘与二妹且安心去吧,若有使唤得着我们的地方,娘尽管吩咐。家里的事情,有我与欣儿在,娘与爹不必担心,只管应付京里的事便好。”

  唐细朝聂奉福了下身子:“有劳姐夫了。”

  “二妹客气了。”聂奉忙说。

  尹氏今儿不是来串门的,所以,把小女儿托付给了长女女婿后,就带着次女走了。唐欣夫妻二人一路送到门口,目送母亲妹妹的马车渐渐走远后,这才携手往回走。

  “你方才为何截我的话?”唐欣同他算起账来,有些不高兴。

  聂奉垂眸看了眼妻子,认真道:“知道你关心岳母与姨妹,只是,此番她们心

  中该也是还没有主意的。你一再追问,反而会让她们更加慌乱。”

  又说:“你也不必担心,不管他是郭俭还是太子,始终是那个人,他的性子不会变。你我就安心在家等着,若有消息,娘会告诉我们。”

  聂奉为人稳重,也算年轻有为。年纪轻轻,就在县衙门做了捕头,平时替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

  若不是看中他品性和为人,唐老爷也不可能会把长女嫁给他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小子。聂奉自小父母双亡,由乡下的叔伯抚养长大,与唐欣结缘,是因为当时还是县衙门捕快的他救过唐家大小姐一回。

  “你说的也对。”唐欣点点头,只能心里求菩萨保佑她二妹。

  唐细与母亲出发进京前,有先飞鸽传书一封给唐老爷。所以,当一个多月后唐细母女抵达京城城门口的时候,唐老爷已经候在城门口多时了。

  已是十月底的深秋季节,傍晚时分,路两边的枯草上凝着霜。天气冷下来,连晚霞都变得厚重。城门口,人进人出,十分热闹。唐家马车缓缓行至城门口,唐兆成瞧见了,立即迎过去。

  唐细由贴身丫鬟秋意扶着下车来,高挑纤瘦的身子裹着件翠绿色的披风,乌发白面儿,巴掌大点儿的脸上,五官精致又不失柔美,一双眼睛跟会说话一样,蓄满了水,就这样窈窕立在城门口的时候,倒频频惹来不少目光。

  “爹爹。”唐细朝自己父亲请安。

  唐兆成左右望了望,忙说:“好孩子,这里不是说话的地儿,回家再说。”

  所谓的这个“家”,是太子朱佑廷派心腹给安置的。如今唐宅里的仆人,部分是朱佑廷的人,另外一部分,则是唐兆成从牙行那里买来的。三进三出的院子,虽算不上大,但在寸土寸金的京城来说,已经算是十分体面了。

  院子干净整洁,一应都十分齐全。唐细母女才从马车上下来,便有候在门口的奴仆过来请安拿东西,唐兆成则带着夫人女儿去了内院说话。

  “你信中说得不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尹氏是急脾气,心中早憋了很多话要说。所以,一进屋,刚关起门来,她就忍不住问了。

  唐兆成沉沉叹气,至今都觉得像是在做梦,一切都太不真实。

  “就是这么回事,你也看到了。”唐兆成说,“太子知道细儿今天到,所以,特意差了人来递话,他晚上会过来一趟。”

  “那他如今是什么意思?”尹氏着急又担心,“难道,就打算把咱们闺女安置在外头?安置在这院子里头?”

  “孩子们的事情,让他们自己说,你也别急。”唐兆成安抚。

  “我怎么能不急?”尹氏急得都要哭了,“我好好的闺女,怎么就成了现在这番处境的?还不是怪你!”尹氏越想越气,便把一切罪过往丈夫身上推,“当初你就不该那么草率把咱闺女嫁给他,他是什么身份你竟然都没搞清楚。如今倒是好,惹上这么一尊佛,细儿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

  唐兆成是好脾气,任妻子怎么哭怎么闹,他都不恼,反倒是笑着一直安抚。尹氏闹了一场,又搂着女儿哭了一场,心情方渐渐好一些。

  等娘哭够了,唐细才问自己父亲:“爹,您进京的事儿,外祖一家知道吗?”

  唐兆成点点头:“登门去拜见过一回。”

  尹氏又炸了,把丈夫一推,恼怒说:“你去什么去?还嫌人家不够看不起你吗?就是一把贱骨头,非得凑人家跟前去。”

  唐兆成又哄:“再怎么说,也是你的娘家。就算心里有气,但气度得摆出来。”像是为了哄妻子开心似的,又说,“魏融算什么,怎么比得过太子。”

  “你可闭嘴吧。”尹氏骂。

  她知道那魏融是女儿心中一根刺,轻易提不得。唐细听到了,却装作没听到,只安静坐在一旁垂头品茶。

  尹氏见女儿没什么反应,方才作罢,但转念又问:“细儿的事情,你可有说?”

  唐兆成摇头:“事情轻重我分得清,自然半个字不敢透露。”又说,“其实……我去尹府拜见,是太子的意思。如今,岳父岳母大人也并不知细儿嫁了人。我跟他们说要来京城发展生意,且细儿也会跟着过来,他们倒是有些惶恐。”

  唐兆成揣着明白装糊涂,笑着说完后,只端起茶来品。

  尹氏冷哼道:“他们怎么不怕?他们当然怕!他们家小儿子仗着为县官竟然强抢别人家的婚姻,他们家孙女婿一中举人就开始嫌贫爱富,这些事若是传出去,他们家颜面何存?”

  尹氏忽然笑起来:“让他们怕一怕也好,如今我与细儿已经进京的事儿,想来他们不会不知道。”又对唐细说,“细儿,明儿就去你外祖家溜达一圈,倒要看看,那二老会如何给你一个交代。”

  一家三口说说笑笑,一时倒忘了东宫那事儿。吃完了晚饭,唐细去沐浴更衣。从净室出来后,秋意走过来说:“姑娘,方才老爷身边的人来说,那位爷已经在府上了。”

  第003章

  秋意从小就伺候在唐细身边,跟唐细年岁相仿,主仆二人是一起长大的。秋意是孤儿,无父无母,最亲的人便是自己主子唐细。唐细信任她也重用她,所以这回入京来,身边就只带了这一个。

  唐细的事情,秋意也知道。她口中的那位爷,便是当朝太子殿下。

  唐细心细,唐老爷只提了一嘴,她当时便记下了。方才沐浴的时候还在想着这事儿,一会儿他来了,她要怎么与他相处才好。

  所以,因心中早有准备,乍一听到秋意的话,倒也镇定。

  紧张肯定是紧张的,可她也不至于慌了手脚。转身于梳妆台前坐下后,唐细望着铜镜中的自己对秋意说,“帮我梳头换衣吧。”

  “是,小姐。”秋意应下后便拿了木梳子站到了唐细身后去,抬眸望着铜镜中主子那张绝色倾城的脸,秋意欲言又止,有些犹犹豫豫的。

  唐细看到了,就笑着说:“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吧,我知道,不管你说什么,都是为了我好。”

  秋意这才说:“小姐,你怕吗?”

  秋意与自己主子朝夕相处十多年,她算是十分了解自己主子的。她看得出来,自家小姐这怕是心中已经有了决定,打算留下来了。

  唐细认真:“说不怕,是假的,毕竟他是那样的身份。可要说怕,却也并不会特别怕。我与他好歹朝夕相处过,彼此间感情虽不深厚,但总归有点。只要日后守着本分行事,就算错,也错不到哪儿去。”

  “小姐就没想过回榆桐吗?”

  唐细倒是看得透彻:“他是太子,不是随便一个什么人。我与他之间日后是什么关系,他占主导权,是他说了算。”

  秋意:“可是姑爷……”意识到说错了话,秋意立马改口,“可是奴婢觉得,太子殿下会尊重小姐的选择。若是小姐不愿去那深渊,他会放了小姐的。”

  “你又怎知我不愿去?”

  秋意不说话了。

  唐细轻轻叹息一声,语气有些凉薄,只说:“其实我算是明白一个道理,这世道,都是有权有势的人的天下。若我唐家有权势,二舅也不敢那般强抢。我就算不为了自己,也要为我爹娘想一想。”

  又转身握住秋意手说:“他该会给我一个名分,秋意,若是你不愿意一直跟着我,日后也可留在我娘身边照顾她。”

  “不,小姐。”秋意忽然跪了下来,表了决心说,“这辈子秋意都是不会离开小姐的,小姐走到哪儿奴婢便跟到哪儿,奴婢的命都是小姐的。”

  “你言重了,起来吧。”唐细弯腰,亲自将人扶起。

  而此刻前头书房,唐兆成夫妻二人一起陪太子坐着。室内很静,谁也没说话。

  太子一袭紫衣常服,金冠束发,这是他平时最寻常的穿戴了。可即便是最寻常的穿戴打扮,那与神俱来的贵气也不容人忽略。坐在那儿,哪怕是不说一句话,迫人的气势也足以让人不敢大口喘息。

  更别说说话了。

  朱佑廷是身份矜贵素来寡言,而唐兆成夫妻则是不敢多言。尹氏原是急冲冲等着太子来,大有要与他论个明白的意思,可真正等人来了,她反而熄了那股子气焰,没那个胆了。

  太子来见唐家人,自然不会刻意摆太子的谱。不过,即便他在唐家人面前尽量放下身份低调,但他也不可能从一国储君变成市井小民。有些东西刻在骨子里,丢不掉。所以,尹氏怕他,也正常。

  这是朱佑廷恢复身份后第二次来见唐兆成,第一次是需要他写信回榆桐的时候。而平时,有什么话,太子都是差人过来。

  唐兆成觉得如坐针毡,就怕太子等得不耐烦,恼了,会一句话就断送他女儿的幸福。所以,唐兆成便主动替女儿请罪说:

  “殿下莫要怪罪,小女不懂规矩,倒叫殿下等候多时。”又说,“只是她从小就娇气羸弱,又舟车劳顿月余,想必是累着了。”犹犹豫豫的,尝试着劝,“您看,您若是着急,便改日再过来吧。”

  朱佑廷近日来诸事缠身,方才在想别的事情有些走神,所以一时倒是忽略了唐家夫妇。此番听到唐兆成的话,他才回过神来。

  “不碍事,再等等。”他倒是有足够的耐心。

  目光在唐氏夫妻二人面上一扫而过,之后倒也没说什么,只是端起一旁案几上的茶来喝。意思着轻啜了两口,就放下来了。

  除了天子,这太子爷可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等过谁。即便太子没露出不耐烦的表情来,但侍奉太子多年的东宫大太监总管万德平还是一颗心悬到了嗓子眼。自己主子自己知道,轻易喜怒不形于表,素日里瞧着温润平和,但手腕却是强硬。

  杀罚起人来,可是半点不会含糊。今儿这位小主子可真是惹到了真佛了,也不知日后日子会怎样,万德全倒有些同情这个还未谋面的主子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