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东宫娇娥 > 第14章

东宫娇娥 第14章

作者:李息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8:18:21 来源:免费小说

  “皇祖母去找父皇说要收你做干侄孙女的事儿,孤也知道了。父皇素来敬重皇祖母,只要皇祖母坚持,这事他也不会有异议。”

  其实这些日子来,唐细心中一直都有一个困惑。她不明白,太子之前说的要给她一个高些的名分,是得多高。

  得想给多高的名分,才会大费周章请了太后出面,还要太后收她做干侄孙女。

  若她真做了太后干侄孙女,成了太后的娘家人,那她再去给太子做侍妾,岂不是不妥?太后的娘家人,去做东宫的侍妾,打的可是太后的脸。

  唐细心中隐隐猜得着一个答案,但是她不敢往那边想。

  打从知道了他的真实身份,她也从来没奢望过做他的正妻。

  之前太子不提这事儿,她也不敢问。现在见他提了,她心中犹豫徘徊了好一番,还是决定侧面去探一探消息。

  所以,她犹犹豫豫的,终是开了口问:“殿下,太后娘娘收民女做干侄孙女这事,是您的意思吗?”

  “是孤的意思。”太子回得倒是爽快,目光没离开过棋盘,落了一子后,又继续道,“不过,皇祖母喜欢你,倒也是真的。”

  太子承认了,唐细心忽然更乱。此刻心思早不在棋上,以至于连着走错了好几步棋。太子把一切尽收眼底,倒也没戳破。

  她此刻心思不在棋上,他倒也愿意让着她。所以,一时间,唐细倒没被逼得太难看。

  太子却还在等着她的下文,但见她久久不说话了,他又抬眸看了来。

  “就没有什么别的想问了?”

  她不问,他倒是逼着她问。

  唐细脸皮没那么厚,没好意思问他是不是从一开始就想娶她做太子妃。她略忖了忖,只小声旁敲侧击:“我若是做了太后娘娘的干侄孙女,可还入得了东宫?毕竟,有太后娘娘娘家人的身份,身份就高了。”

  太子却没答她的话,只手指摩挲着棋子,悠闲于棋盘上又落下一子后,方闲闲开口问:

  “那你先告诉孤,若是你自己有选择的余地,你是愿意入东宫,还是只愿留在榆桐过一辈子简单的日子?”

  这个问题问得可谓是刁钻了,唐细若说想留在榆桐,那太子肯定要不高兴。

  可若是她回说愿意入东宫,凭太子的聪颖敏觉,肯定不会相信她是因为爱惨了他才会委屈自己由妻为妾,去与诸多女人共享一个丈夫。他是知道她性子的人,虽然出身不高,却有些傲骨在的。何况,她从前和魏融的那些事情,他也都知道得很清楚。

  自他恢复记忆后,在京城的这段日子,他在她面前从未提过“魏融”二字。

  想必,心中还是介怀的。

  太子始终闲适淡定,略懒散倚靠在圈椅上,修长白皙的大手中捻着几颗棋子来回摩挲。目光微垂,落在棋盘上,问了那句后,就一直沉默着没再说话,显然是在慢悠悠等着对面人的答复的。

  唐细知道,他看着没什么表情的样子,其实心里肯定是在意的。这世上,没有哪个男人会大度到容许自己的女人心中装着别的男人。

  哪怕他是后来者,也是不行。

  何况,眼前的男人,还不是一般的男人。他是一国储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他温和脾气好,不过是因为还愿意宠着你几分,并不代表他真的软和没脾性。这一点,唐细是再明白不过的。

  唐细只能说:“民女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知道殿下您的身份的时候,就知道您要接我入宫了。而且,你我已经有了肌肤之亲,我不跟着你,又能跟着谁。”

  最后一句说得特别小声,倒有些楚楚可怜的意思。

  朱佑廷也没有为难她的意思,不过就是恰好谈到了这里,他就随口问一问罢了。见她似是受了惊吓的兔子,朱佑廷倒心生不舍。

  不由得又想,倒是他小气了,钻了牛角尖。不过一个魏融而已,又算得了什么?

  “孤也没有别的意思。”他坐正了身子来,安抚着说,“就是怕你本不愿入东宫,倒显得孤此番的筹谋多此一举了。”

  “孤记得你曾说过,不求大富大贵,只希望可以开开心心过简单的小日子。”

  朱佑廷还是第一次耐着性子说这些话去哄一个小女子,可即便他哄了,坐在对面的人还是哭了。倒是没敢哭出声来,可能是觉得委屈了吧,本就水润的一双眼睛更是水意盈盈的,颗颗泪珠滚滚而下,一时间,泪水泛滥。

  第018章

  她竟然哭了,他万万没料到的结果。

  不过是随口的几句话,倒是把她委屈得哭了。

  看到人流了眼泪,朱佑廷也没再轻易开口。一时间,两人都沉默着,倒显得周遭特别安静。

  唐细哭,委屈和害怕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她是希望太子以后不要再拿这种刁钻又毫无意义的问题吓唬她了,多少也是仗着点他对自己有那么几分疼惜宠爱的意思闹一闹。

  不过这眼泪倒不是硬挤出来的,她的委屈是真的。

  太子沉默了一瞬后,倒是笑了。他本来生得好看,一笑起来,日月似乎都显得黯然。

  “是孤的错。”他从不低头的人,倒是在她面前彻底放下了姿态。

  此刻的他,不是高高在上的太子殿下,而只是一个惹了妻子不高兴的丈夫,一个普通男人而已。

  唐细拿乔也不敢过分,见太子都这样迁就她了,她忙抬起细白的手来揩了脸上泪珠,努力笑了笑,眉眼弯弯的。

  “我就是有些想家了。”她适时岔开了话题,“太后娘娘对我很好,可我还是有些想我娘。”

  唐家一家都相亲相爱,家庭氛围特别的好,这个朱佑廷是知道的。从前她住在尹府,那唐夫人倒是可以常常去探望,如今入宫来住了十几日未见到自己母亲,想家倒是也情有可原。

  太子说:“皇祖母疼你,若是你想回去,皇祖母也不会为难你。”之前接她入宫,也是为了皇祖母收她做干侄孙女可以名正言顺一些,如今目的已经达到,其实也不必一直把人拘在宫内。

  正说着话的功夫,内寝那边有了响动,一个宫娥匆匆走了来说:

  “太后娘娘醒了,知道殿下也在这儿,唤殿下和姑娘过去呢。”

  唐细立即起身,跟随在太子身后,一道往太后内寝去。

  进了内寝后,唐细伺候在太后身边,给她端茶倒水。太后瞧见了唐细眼眶红红的,不由关心问:“怎么回事,可是哭过?”

  唐细忙抬手摸了下自己眼睛,也不敢看太子,更不敢说话。

  太子倒是笑着回说:“这丫头输了孙儿的棋,不服气呢。”

  听说是这个原因,太后倒是乐呵呵笑了起来。

  “哀家当是多大点事儿呢,不过就是输了一盘棋而已。你若是觉得委屈,哀家下个命令,让俭之以后不准赢你。”

  唐细哪里敢,忙福身说:“民女不敢。”

  太后就拉着唐细手,紧紧攥在掌心,十分欢喜的说:“你与哀家有缘,哀家已经去跟皇上说了,要收你做干侄孙女。等你做了哀家娘家人,可就是将府的大小姐了,也是太子的表妹。”

  “日后他若是再敢欺负你,你只管来告诉哀家,哀家替你做主。”

  太后的娘家是定安侯府陆家,陆家满门忠勇,从老侯爷陆安良到几个孙辈,个个都是骁勇善战的将领。朝廷之所以能有这些年的安定,有一半靠的是陆老侯爷的赫赫威名。

  而陆家儿郎们,也都鲜少留在京城,大多数都是跟着老侯爷南征北战、御守边疆。留在京内的陆家人,都是一些老少妇孺。

  陆家如今在朝中显赫,但几十年前,陆老侯爷却只是一个小小的将领。是因老侯爷骁勇善战又知人善用精通兵法,这才得先帝赏识,册封为定安侯。

  而太后娘娘,当年嫁给先帝的时候,出身也的确不高。

  这些事情,唐细原也不知道,是这些日子来她陪在太后身边,容姑姑告诉她的。所以唐细也很是明白太后为何喜欢自己,可能一部分原因是太后觉得她出身与当年的自己一样。

  或许太后当年嫁给先帝,也受过不少阻拦吧。她老人家吃了苦挨了罪,便不想她这个小辈与她有同样的遭遇。

  太后娘娘对自己实在是好,唐细心中十分感激太后。所以,一时间想家的话,倒是说不出口来了。

  容姑姑对她说过,太后娘家的侄孙都不在京中,陆家孙辈又无姑娘。侯夫人年岁大了,身子不好,几个侄媳妇得留在府里照顾侯夫人,所以,平时也鲜少能入宫来陪太后。

  先帝去了后,太后就住在这慈宁宫里。她不再管后宫之事,每日倒是过得挺寂寞。

  容姑姑话里话外的意思,倒是有些感激她。因为她来了慈宁宫,整个慈宁宫显得比往日有生气多了,太后也日日都很开心。

  唐细是心地善良的人,人家投之以桃,她会报之以李。知道太后疼她,拿她当自己人,唐细更是尽心尽力服侍在太后身边。

  到底是没提想家的事儿,唐细在慈宁宫一住又是大半个月。太子还是日日过来请安,不过,可能因为庶务繁重的缘故,常常略坐了会儿就走。其他皇子宫妃也偶来坐坐,但唐细却只对郭淑妃印象深刻。

  郭淑妃虽不是日日来太后这儿,但却比别的妃嫔来得都勤些。常常陪在太后这里,一陪就是几个时辰。

  郭淑妃是个十分温柔的女人,年岁与皇后差不多。但论姿色的话,却远不及皇后美艳绝色。

  但论性情,郭淑妃说话轻声轻气,身上也没什么架子,平时对谁都十分有耐心,十分的平易近人。常常太后休息的时候,她怕唐细寂寞,倒是常常找她说话打发时间。

  郭淑妃也是小户女出身,不懂什么琴棋书画,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绣活和厨艺。唐细向她讨教,倒是学到了不少。

  这日午后,太后在歇晌,郭淑妃便拉着唐细一道去了窗边的炕上坐下。淑妃最擅双面绣,唐细想和她学,淑妃就非常耐心的教她。

  这个时候,皇上来了。

  唐细在慈宁宫的一个月,皇上来过几回。不是头回见到圣驾了,所以,唐细也不紧张。

  见到龙架,就跟着淑妃一起去请安。

  皇上唤了起后,朝窗边的炕上看了眼。淑妃见了,就主动笑着说:“唐小姐知道臣妾最擅双面绣,想跟臣妾学。所以,趁母后睡午觉的时间,臣妾就想着教教她。”

  “你倒是个有耐心的。”皇上抬手点了下淑妃鼻尖后,往一边坐了下来。

  淑妃倒是有几分羞涩,垂着脑袋抬手摸了摸自己鼻子后,才也跟在皇上身边,在他下面的位置坐了下来。

  唐细才亲自泡了茶端来奉上,就听到内寝的动静。太后醒了,唐细匆匆朝皇上福礼告退,去内寝伺候太后去了。

  “这丫头伺候母后倒是伺候的勤。”皇上盯着唐细背影瞧了会儿后,才端起搁在一旁的茶来啜了小口,“茶也煮得不错。”

  郭淑妃便也笑着夸道:“是个懂事又心灵手巧的丫头,打她来了慈宁宫,陛下您瞧母后的气色是不是好了很多?”

  皇上回想着这一个月来太后的样子,点点头:“倒是比从前有精神了。”

  又问淑妃:“母后这里你素来是跑的最勤的一个,

  朕听说,太子最近也日日过来请安。可有此事?”

  他听到的又何止是太子日日来请安这么简单,这些日子来,后宫里那些嘴碎的妃嫔都在传,说是太子瞧上了慈宁宫里的这个商户女。

  一个人传,他自然当不得真。可当所有人都在传的时候,他就不得不重视了。

  淑妃说:“臣妾见过太子几回,不过太子是不是日日来,臣妾就不知道了。”

  皇上索性直言:“最近宫里都在传,说是俭之看上了这个唐姑娘,太后也十分中意。此事,你可有所耳闻。”

  淑妃如实回答:“此事臣妾的确知道一些。不过,都是外面的人传的,太后倒是没说什么。”

  皇上一时没说话,只沉默着喝茶。直到太后梳洗穿戴好了,皇上才过去请安。淑妃自然也跟上。

  见到皇上来,太后就笑了:“今儿哀家的慈宁宫倒是热闹,皇上今儿怎么得空过来?政务不忙?”

  朝廷在打仗,又近年关,别说皇上了,就是太子也是日日忙得晕头转向。

  皇上今天来,是带了好消息来的。

  “北边在打仗,朝廷兵力都集中在北方,东海贼王就想趁火打劫。幸得有大表兄与几个侄儿在,这才震得住东海贼王。”

  闻之,太后深深叹息一声说:“效忠朝廷,替陛下解忧,都是他们身为臣子该做的事。只是领兵在外,都是把脑袋别在腰带上的。你舅母年事已高,子孙们都领兵在外,也是可怜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