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汉明珠之我娘是吕雉 > 第429章

大汉明珠之我娘是吕雉 第429章

作者:意元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8:15:34 来源:免费小说

  似乎一下子想到了什么,刘盈捉住刘元道:“我不当了,阿姐,我不当皇帝了,你当这个皇帝好不好?我把皇位让给你,由你来当。你当这个皇帝,你一定可以做得比我更好的。”

  一天之内啊,刘元第二次听到这提议,刘恒问她是不是想当皇帝,她从前没有这样想法,而现在……

  “不能后退,只能往前,你看不惯我做的事,你觉得当皇帝是个折磨。盈儿,你就真的那么想把我与阿娘耗了半生心血的皇位让出去,就因为你狠不下心对别人,所以你可以狠下心对待我们?”刘元走到刘盈的面前,伸出手抚过刘盈的脸。

  刘盈并不怕刘元,只是与刘元轻声答道:“我做不好皇帝,阿姐你知道的,我做不好。你答应过我的,只要我能平平安安地活下来,你就会如我所愿。正好,就让你登基,你当皇帝,你一定可以当好这个皇帝的。”

  全然是对刘元的信任,刘元道:“可你知道,我无子,这辈子我都注定无子。盈儿,让琼先生想尽办法地治好你的毒,生下一个健康的孩子,我就如你所愿,让你离开皇宫。”

  “阿姐。”刘盈惊喜地看向刘元,“阿姐要当这个皇帝?”

  刘元道:“我还没想好,但是你我必须后继有人,不仅仅是为了你我,也是为了阿娘。”

  她当不当这个皇帝另说,但是他们需要一个健康的孩子,刘盈能生,可以生,就让他找人生,从前不知他身上的毒竟然连子嗣都会影响,更没料到毒会潜藏,若不是刘简的出生,或许刘盈哪一天突然死去他们都未必知道。

  想到每日为刘盈号脉的太医们,刘元也是皱起了眉头。

  “好,好!”刘盈沉着地答应了,他会的,他既然坚定要退,坚定要离开,他就要想尽办法为吕雉和刘元留下一个健康的孩子。

  “明日起我会上朝。”此刻的刘元不是在征询刘盈的意见,而是告知刘盈,刘盈顿了顿点头道:“好!

  一个好字,昭示着刘元开始真正的大权在握,她本就有大权在手,从前只是安静地不用,一度让人以为,原来她不过一个公主而已。

  当天下太平了,她这个公主也将归于内院,或许一辈子都不会再出现。

  可是现在,刘元出现在大朝上,一身合身的朝服,叫好些年没看这样的刘元都晃了神,而刘盈宣告道:“从现在开始,朝中大事由始元长公主与太后共掌,朝中诸事诸卿可禀于始元长公主,由始元长公主裁决。”

  陈平昨天才见过刘元,此刻再见刘元,比起从前的平和,刘元就像一把开了封的剑,时刻准备动手杀人。

  “陛下,长公主殿下多年不曾参政,将大权交给长公主殿下是否不太妥当?”总有反对的人,而刘元问道:“我不参与朝政,代表着我不能打理朝事?”

  面对刘元一问,刘元再道:“这些年我休养生息,许久没上朝来,你们一时不习惯我都明白,可是往后你们总要习惯的。”

  陈平依然不敢吱声,昨天亲手杀了刘恒的刘元似乎变了一个人,陈平不敢多说,就怕一个不小心说错了话,惹事。

  “我本就有参政的资格,先帝在时你们说不过我,现在又怎么觉得自己能拦得住我?”刘元看到有不少想开口反驳的人。

  “容我提醒你们一句,我是以军功而得封地可以参政的公主,我这些年不上朝不代表我不能参政,所以我来上朝参政,不是在征询你们的同意,只是告知你们一声而已。不想让我参政的人,想想你们哪一个的功劳比得上我?”

  刘元警告地扫过众人,提到功劳二字,其实也是提醒了她背后的容军,北境尽握刘元之手,还有刘元几年前走了一遍大汉,直接将其他刘邦没有收拾的诸侯兵马都收拾。

  现在大汉手里兵马最多的人非是刘元莫属,要跟刘元谈条件,他们确定自己有资格?

  “殿下,敢问殿下宫中传出恒皇子为殿下所杀一事,是真还是假?”

  行,拦不住刘元他们不拦还不行,直接问事,刘恒的死讯怎么传了出来的,直接还说破了凶手是刘元,暂且不说。

  刘元扬起眉头轻轻地吐字,“你说错了,刘恒不仅是死于我手,先帝诸子现下除了陛下,只剩一个刘肥。”

  一片哗然,一个个不可置信地看向刘元,刘盈其实也没想到刘元一上朝竟然就跟人提起此事。

  “而且人都是我杀的。”刘元觉得还不够,再一次丢出事实,举朝皆震,刘交第一个站出来问道:“为何?”

  “因为他们要杀陛下,不仅要杀陛下,也要杀我,所以在他们暴露之后,我杀了他们,一个不留。”刘元迎着刘交回答他的问题,刘交已经完全呆住了。

  “殿下可曾让廷尉查实,诸位皇子怎么可能一起杀陛下和殿下,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听到刘元一天之内把除了刘盈和刘肥之外的人全都杀了,谁能不震惊,随之而来的质疑声再起。

  “不仅是廷尉,左丞相,还有周将军,他们知事情始末,对吧?”刘元看向他们,笑笑地问着,陈平与周勃的脸色极是难看,他们都以为刘元只是杀了一个刘恒而已,却是连其他皇子都杀了?

  别说陈平和周勃了,就是徐庄也万万没有想到,故而此时皆是一脸惊呆的看向刘元。

  “刘恒做了什么事,为什么做出这些事,左丞相知道,周将军知道,你们可愿意告诉诸位,再让诸位一道说说,我究竟该不该杀他。”刘元全然让陈平和周勃来说的样子,倒是叫刘交拿不准了。

  陈平和周勃只是知道个大概,并不清楚内情,但刘元把事情往他们身上推,由着让他们开口,陈平和周勃难免心虚,就因为刘邦的诏令。

  “始元。”刘交唤着刘元的封号,都是刘邦的儿子,结果刘元除了刘盈和刘肥竟然全都杀了?

  刘元问道:“他们敢动杀意,动了陛下,动了我,我就让他们死,理所当然不是?”

  刘交顿了,刘元道:“将人证物证都拿上来,单就刘恒做的事,你们听听看,他一个弑君者,该死还是不该死。”

  一天的时间发生那么大的事,所有人都始料未及,全都傻了一般看向徐庄,其他人的事徐庄并不清楚,但是刘恒的事是他从头到尾查出来的,他当然知道。

  好在昨天也料到今天朝堂上一定有人问起,徐庄早就准备好,听着立刻呈上来,“从王丞相开始,一个个让他们看明白,叫他们知道,刘恒死得不冤。”

  徐庄没有其他的话可说,他看着刘元,同样察觉刘元的变化,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刘元身上的平和不见了,满身的杀气,因为杀了刘恒?因为杀了诸皇子?

  念头一闪而过,徐庄并没有询问的机会,他现在要办好自己的事,身为一个廷尉应该办的事。

  丞相而始,人证物证全都看过了,哪怕刘交看到上面清楚地写着刘恒杀死了唯一可能救刘简的人,解刘盈身中之毒的人都顿住了。因为想要清楚地让人知道刘元杀人的原因,陈年旧事,项庆的点滴,还有项庆知道未来的事,刘元都让徐庄据实而写。

  项庆此人,哪怕过去那么多年,却还是有人记得此人的,自然晓得此人当日引起的动荡,想大汉的太子,如今的皇帝两次落于此人之手,何其本事。

  “说来宫中的许多事都是因为项庆而起,而项庆还曾告诉旁人,我与陛下皆是早夭之兆,故父皇给刘恒准备了一纸诏书,道是陛下若有一个万一,便取而代之,诏书左丞相有一份,周丞相有一份,而我烧了左丞相的一份。其他谁人手里还有同样的诏书,左丞相查得如何?”

  被问的陈平面对众人询问的目光,他终是站了出去,“尚未完全确定。”

  刘元道:“没关系,不管还有多少人有遗诏,诸位当日在父皇的榻前,三公九卿们都应该还记得,父皇更是当着你们的面说过,若是有人危及大汉的江山,无论任何人,杀之。”

  这件事当然都记得,但当时刘元的反应,刘元明显并不愿意按照刘邦的意思处事。

  “见不得人的遗诏,诸卿见证的遗诏,你们听哪一个,信哪一个?”直接地问出来,就算刘交被刘元杀了那么多的人惊得不轻,听到刘元提起此事,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无法反驳。

  刘元道:“我现在不问你们有多少人手里有遗诏,因为不管你们有多少的遗诏,父皇的孩子就剩下三个,刘肥一个,我一个,陛下一个。我啊,心情越发不好,若是陛下有个万一,请相信我,我会毁了大汉的江山,你们最好牢牢地记住这一点。”

  随着刘元的话音落下,终于都知道刘元的不对劲在哪儿了,被刺激大发的刘元大开了杀戒,显然在杀了自己的兄弟之后,还想对所有人动手。

  有人在心里估量,究竟刘元想杀人的可能性有多大,皇宫内的侍卫已经换上她的人,周勃的人全都被看管起来,刘元不让许人动,周勃除非想和刘元打起来,否则他就不敢动。

  外面更不用说了,刘元的容军天下闻名,各州的兵马早都叫刘元重整重置,领兵之人都是刘元重新任命的,如此情况下,朝中握着兵权的人,哪一个敢说和刘元打能打得过,打得赢的。

  “你杀了你的兄弟,你疯了?”想到刘元手握天下兵马,所有人都不敢吭声了,却不包括刘交。

  “许他们杀我,不许我杀他们?”刘元反问刘交,刘交脸色铁青的道:“可是他们没有动手,至少到现在为止都不曾对你动手,你是在滥杀无辜。”

  “叔父要怪只能怪父皇不知留下多少遗诏,若是陛下有恙以取而代之,这是什么?这是引人来杀盈儿?刘恒就是因为这份诏书起了心思,我本想去查有多少的诏书,所以让陈丞相去办了,最后却又想,找到诏书的人算什么,把有可能写在诏书上的人都杀了才是最好解决办法。”

  听着的人尽觉得毛骨悚然,刘交没办法再说话,刘邦想给大汉多做准备,可对刘盈来说,遗诏就是催命的东西,所谓有恙,真有恙或是假有恙是能查得出来的?只要有人动手,防不胜防。

  为了一个皇位天下人能做出什么事来,都摸着自己良心问问清楚了,前扑后继的人会少?

  刘元道:“人是我杀的,为了陛下,为了我自己。我不可能由着人动陛下,也不会由着人来杀我。朝政我要插手,往后做事,不要用应付先帝的办法应付我。当着大汉的官,做好你们分内的事,若是你们不做,自有人取而代之。”

  哪怕刘邦都没敢当着满殿的臣子放出这样的话来,因此听着话全都不可置信地望着刘元。

  刘元道:“从前我没功夫搭理你们,现在有了,你们要是想斗智斗勇,我会奉陪到底。”

  情况不一样,敌人不一样,刘元的意思朝臣明白了,刘元强势至此,没有人能够想到,但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不想以卵击石最好便安分守己。

  “诸卿还有什么想说的吗?”刘盈适时地提问,叫人都看向了刘盈,很是想问问刘盈怎么就能容忍刘元在此大放厥词,他还像个皇帝?

  若是刘盈听到他们心中的疑惑,必会第一时间告诉他们,他并不想当这个皇帝,到了现在更是不想,恨不得立刻让刘元来当 。

  朝臣没敢问,刘盈也没机会答,早朝之后,刘元去了丞相府,王陵,陈平瞧着刘元走来,刘元问道:“丞相府中诸事,我与两位丞相立个规矩如何?”

  一点都不客气,王陵虽然疑惑,但还是朝着刘元显得恭顺地道:“殿下请说。”

  刘元参政揽权与吕雉临朝称制并不一样,王陵表明洗耳恭听,刘元道:“所有的奏折要求他们能一句话说完的不要用两句,若是做不到的,驳回让他们重写。”

  知道秦始皇是怎么死的?知道雍正是怎么死的?累死的。

  秦始皇一天看几百斤的奏折,那是多少数字,全国的大事全由皇帝决定听起来好似是好事,事情都压在一个人的肩上,一个人有多少的时间和精力,非把事情和权力攒着,真以为天下的事都是他能管的?

  王陵一顿,“可是奏折用词……”

  “规矩是人定的。奏折写来是为了什么?说事,解决事情,欠钱欠粮才几个字,要多少粮又要多少钱又才几个字,看看丞相府案上的奏折,你说说上面都有多少字?你批一份奏折的时间多少,有这样的时间你又能做多少事?”

  问得一个个没办法反驳。刘元看向一旁的陈平,“左丞相先前做的事极好,我也有一些想法与你提一提,你且听听?”

  陈平今天见着刘元便打从心底发寒,再听刘元的话作一揖而道:“臣洗耳恭听。”

  “权不可过大,也需要制约,三公九卿皆以世禄世卿,取士之法而无,我想开取才之先例,非以世禄,而以才用之。治国治民,皆需有才。两位以为如何?”刘元把想法一提出来,引得两人齐声叫好,“殿下想要如何取才?”

  “开科举。”科举以取才,这是取才的精华,只要开始得好,往后便再不用担心。

  “考什么?”王陵与陈平异口同声地问,他也好奇刘元想考什么?

  “当官需要什么?”取才为了什么,为了有人帮忙治理天下,既然要治,当官的人就得会治。

  “天下若开科举,考天文地理,考治国安民之道,考修渠引水,驱逐外敌,保境安民之法,两位又以为如何?”当官要做的事就这几样,考文章,看才能,但凡有本事的就用。

  “若是开此取才之道,贵族必会反对。”陈平着急地开口,刘元道:“他们反对的事情多了,因为他们反对,我们就什么事都不做了。”

  陈平无可反驳,真要看贵族的脸色过日子,他们都不用过了。

  刘元道:“我想在北境先开一场。此事你们谁愿意去办?”

  开科举取才这样的大事,一定得做起来,接下来的日子,事情会一件接着一件,,没有多余的时间给刘元多思多想。

  陈平与王陵对视一眼,陈平道:“殿下,我去。”

  其实这些年刘元虽然没有大兴开科举,但是她在北境开了那么多年的学宫,总要让人看到希望,虽然自刘盈登基之后她再没有回过北境,北境早就已经有了考试取才的做法。

  一回两回的早让人看明白了,北境由得刘元做主,取才取士皆算公平,他们也无话可说,至于其他地方,暂时没拿刘元的取才之法当回事,不足以引起重视。

  陈平现在去,不再仅仅是为北境取才取士,而是代表朝廷,意义非同凡响。

  刘元道:“好,我也希望等你回来的时候不仅仅给我带回人才,还要给我带回,分权之法。”

  陈平擅长,恰好刘元也想分权,一拍即合理当行之,刘元看着眼前的人,陈平想必明白刘元的意思,陈平作一揖而应道:“诺。”

  得一个诺字于刘元足能,故而刘元再说起其他的事,比如她要用人,丞相府内用人的标准是什么她明白,她手底下有不少人,都适合出任丞相府内的官职,御史大夫的府上,御史之中,给尤钧一个御史之职。

  尤钧,谁还能不记得尤钧。但是刘元坦荡至此的提出要给尤钧一个御史之职,想想尤钧做过廷尉,却因一个女人被关了大牢,出去之后刘元没有立刻提出放人用人,一晃好些年,都差点忘了这号人了,刘元此时提起,王陵与陈平认识尤钧的人,让尤钧当这个御史,不算什么事。

  “御史监察百官,可是你看看现在的御史盯的都是什么事?鸡毛蒜皮,不足为奇的小事。御史大夫是为副相,丞相府管不了的事,我会让人管,而且管得妥妥当当。”刘元亮了话,王陵与陈平虽然心下都在想刘元开始插手朝事还想改了朝局不成?

  “殿下有吩咐,但听殿下的。”就刘元的权势,她直接可以不打招呼的塞人,人家还跟你说两句,王陵和陈平想到刘元方才在朝堂上大大方方地承认自己杀死了所有兄弟,心里直发寒,思来若是真要与刘元反对,不让刘元做她想做的事,怕是……

  识时务者为俊杰,不约而同的,两人的脑子闪过如此念头,打定主意还是别与刘元争锋的好。

  “除了刘恒他们这件事,其他的事我若有不当之处,丞相可以直言,莫要再拿着此事不放,我握着大权是要大汉更好,我要证明自己,也会为陛下证明,大汉的天下再没有比他更适合当皇帝的人。”

  刘元知道他们心起之畏,可是这份畏并不能让刘元长长久久的走下去,想要大汉安宁,不是只有她一个人可以做到的。

  丞相是百官之首,这两个人的本事刘元不能否认,哪怕他们不是跟她一条心,但他们也要为百姓,为了天下做事。

  王陵和陈平听着刘元放了软话,微微一顿,最后还是朝着刘元作一揖道:“既为相,当尽本分。”

  方才刘元放过话,要是身在其位不思谋其职的人自当除之,万万不能让人留在朝廷吃着朝廷的饭却不思为朝廷百姓做事。

  “还有,国库尽空,我想在这个时候以盐务归于朝廷。”刘元安抚完人,还得继续丢出重点,以盐务归于官营,也就是说从今以后大汉天下所有的盐利将会归于朝廷。

  谁不知道刘元手执之盐利正是支撑着刘元养兵修渠的根本,成为丞相之后的眼前两位更清楚朝廷这些年免赋税,压根没有进账,还是刘元将盐利所得归于朝廷,才能保证国库里有那么一点点的钱。

  其实对着刘元不敢大声说话,也是因为王陵和陈平清清楚楚的知道,刘元不仅不让朝廷拨款养兵,护卫边境,压根是她在养着朝廷的所有官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