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汉明珠之我娘是吕雉 > 第124章

大汉明珠之我娘是吕雉 第124章

作者:意元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8:15:34 来源:免费小说

  第116章 请君

  急赶慢赶终于是回到齐地,但见刘元行来,已经有人火速去报了武朝,武朝正好与人在那儿议事,听说刘元回来了高兴地带着人迎出来。

  刘元与武朝作一揖,其他人是连忙地与刘元作一揖,“齐地生乱是怎么回事?”

  她就是因为这句没头没尾的话赶忙的回来,还见上那么多的人,办上不少事,真是要顶不住了。

  “此事,我跟你说。”武朝一看刘元急着回来就是为了这件事,赶紧与刘元耳语了一通,刘元听完了一顿,不太相信地看了武朝一眼,武朝道:“真的。”

  “怎么没让人给我送信?”听清了内幕,刘元是大松了一口气,也就一屁股坐下了,朝着武朝想问得更清楚,武朝哭笑不得的道:“我派去的人得先追得上你啊。”

  刘元也想到自己急急赶回来那十万火急的样子,怎么会给人机会追上她。

  “让我歇会儿。”刘元虽然觉得齐地不可能出什么事,那不是一路上听到得太多,多得让刘元都拿不准了,要不然她也不会急得连歇都不敢多歇地快马加鞭的回来。

  “来啊,给小娘子拿水来。”刘元这模样看起来是真给急坏了,武朝立刻让人给刘元拿水。

  刘元往屋里去,也顾不上什么形象地坐在了地上,“我一路回来已经去见过韩信韩大将军了。”

  “你不是一直坚持不去见他吗?我以为你就算借道去也一样不会去见的。”当先生的还是挺了解刘元的,所以他吃惊了啊!

  “萧先生让我去一见。我想我们总不能那么僵着,所以我就去了。顺便告诉他,齐地的兵马和常山的兵马,我都交给他来调动。”后面这话一丢出去,武朝睁大眼睛看刘元。

  总算拿了水上来了,侍女与刘元倒水,刘元连着喝了好几杯,武朝道:“你这样就是没有退路了?”

  “只是交由他来调动而已,怎么就叫做没有退路了呢。”

  刘元想的跟武朝不一样,“我见都已经主动去见人了,索性就把事情做得更到位,天下兵马大将军,阿爹原就将手里的所有兵马都交给他调动了,我这个意外存在虽然奇怪了些,也还是汉军的兵是吧,说不给他调动,那不等于说不相信他?”

  “不相信却已经给了人家大部分的兵马了,我这一点连零头都不到却一直僵着,就等于成了汤里的一粒老鼠屎,看得让人倒尽了胃口,有意思?”听说齐地没事刘元心时的大石就已经落下了。

  武朝听着刘元的比喻半天说不出话,只是定定地看着刘元,“你这样说话其实不太好!”

  “将心比心,你自己想想我说得哪里不对。”刘元直问武朝,别揪着她那比喻,那还是指的她自己,难道她想把自己真变成老鼠屎?

  “汉王的意思呢?”武朝闭嘴,论起嘴皮子利落来,难有人出刘元左右。

  “我能说阿爹点醒了我?”临返齐地前,刘邦特意在她耳朵说了一番话,刘元自然是听进去了的,刘邦说,若是刘元觉得韩信可信便将她手里的兵马都给了刘邦,若是觉得韩信不可信,刘元不妨杀了韩信,永绝后患。

  刘元当时听得的心情该怎么说呢,她这亲爹还真是不是吃素的,事情僵持到这一步了,不可能让刘元和韩信一直都这样避而不见,也不可能让韩信一个他委以重任的天下兵马大将军调不动刘元手里的兵马。

  之前刘元忙着与项羽对抗,刘邦也不便与刘元传信,大家装着糊涂且当这件事不存在。

  刘元这不是已经去见了刘邦了,身为汉王的刘邦,难道不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该做。

  天下兵马大将军若只是一个虚衔,刘邦就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没想到有那么一天,刘元竟然还得听渣爹的话做一个选择,无论是信与不信韩信,刘邦竟然将权利完全交到了刘元手里,由刘元决定。

  想想刘邦大气地将手里的兵马交到韩信的手里,由韩信统领他的所有兵马,刘元就得说,大气如刘邦,她还真不能一味就记着刘邦的不是,而忘记了人家怎么说也是汉高祖,大汉的开国皇帝,身边一群能人愿意追随着他,他要是一般的人,谁愿意糊里糊涂地跟着他。

  临大事前,看看刘邦是怎么样的,这不就是最好的证明。脑子清醒啊!

  “不是你想明白?”武朝听说竟然还是刘邦提出来了,不确定地问了刘元,刘元把功劳都算到亲爹身上了是吧,这是不是骗人的吧?骗人的吧?

  刘元瞥了武朝一眼,“武先生你要这样的说的话,将来我会把这话告诉阿爹的。“

  惊觉失言,武朝打着哈哈道:“我说什么了,我有说什么吗?我什么都没说。”

  打死也不能承认自己竟然信不过自己的主公。

  “怎么说也是让你愿意追随的人,要是全无本事你会选择追他?”刘元鄙视武朝口改得这般的快,但还是没有再继续说些什么,反倒说起了刘邦的好话来。

  武朝扫了刘元一眼,“可是现在你知道所谓的齐地之乱与韩信有关,你后悔把兵马交给韩信了吗?”

  “不后悔,怎么会后悔。你都把乱的话放出去了,怎么着也该让燕王进来瞧一瞧,若是燕王做的,他一定会闹事的人都给杀了,反之就不会。你不是拿不准是不是他吩咐的,那就这么试一试吧。”

  刘元脑子转得飞快,这不已经就武朝布下的局再次把话丢出来,武朝一听瞥了刘元一眼。

  “韩信不可能看不出来。”武朝觉得刘元用这计有点不太好,太明显了,一眼都看出来是刘元用计了。

  “看出来又如何,我们是造假还是怎么样?我都说了兵马尽交于他手,请他来看看所谓的齐地乱起是什么原因不是理所当然的?我们需要不好意思?”刘元说出这话来,武朝已经不想再说了。

  “都听你的,都听你的。”用计用得像刘元这样光明正大的,世上也没有几个人了。

  “先写一份文书送到韩信的大帐中。”刘元没有忘记正事,从袖里抽出刘邦给她的三份空白文书,直接拉了一份递到武朝手里。

  武朝本来莫名奇妙的,接过一看竟然是一张空白的锦帛,上面只有刘邦的的印章,瞪大了眼睛看向刘元。

  “文书的内容就写上齐地与常山的兵马尽归于大将军统领,就算是我也得听大将军的调遣。”刘元将内容与武朝说明白了,武朝将锦帛握在手里,“这样的东西你还有几份?”

  “先生何意?”刘元瞧了武朝一眼的问,武朝道:“汉王可真是大胆啊。”

  不,是他们父女的胆子都一样的大,看看刘元几次三番做的事,还有刘邦直接将盖了他印章代表他这个汉王空白文书都给了刘元,这要是刘元不小心掉了一份,呵呵……

  “先生快去办吧,顺便将齐地的情况也告诉燕王,让他领兵进入齐地,我回去歇会儿。”这么十几天快马加鞭的赶回来,刘元确实累得要命,必须要找个地方歇会。

  “写好了即送到燕王手里。”刘元回头特意叮嘱一句,武朝应了一声。

  刘元是终于可以回去睡一个好觉了,倒头就躺下。

  刘元是整整睡了两天才醒来,她人才刚醒,武朝就寻来了,“韩信已经领兵前来说要助小娘子平定叛乱,明日就该到了。”

  “甚好!”兵贵神速,刘元让武朝写好的文书送过去,韩信是用最快的速度赶来,这不明天就到了。

  “你与我说说,你是信韩信还是不信的?”武朝问出这一名,引得刘元哭笑不得地道:“无所谓信与不信,但总要彼此给彼此一个机会啊,我就是想看看韩信大将军,心里究竟存了什么。”

  这话说得有点玄,武朝是直接没听懂,刘元挥挥手道:“这个事情不知该如何与先生说,还是等我确定之后再说吧。”

  不可否认韩信是有真本事的人,这样的一个人,他想要的是什么就如同刘元当日在韩信的面前问韩信那一句,燕王够了吗?

  刘元拿了项羽问韩信,他是不是想如同项羽那般,韩信却没有那样的意思,便是如今韩信还未生了反意,他虽想当一个燕王,但却没想过要反刘邦。

  “韩信的心思还能让你猜不透?”武朝很是诧异,刘元竟然还看不透韩信的心思,这真是不可置信。

  “瞧先生说的,我还能看穿每个人的心思不成,如同你,还有琼容先生,你们想什么我就从来都猜不透,我再猜不透别的人,那有什么不对的?”刘元都不知道自己在武朝的心里还那么厉害了,听听武朝话埋在的意思,她看不透韩信想什么都成不是了?

  哭笑不得的面对武朝,武朝却正色的道:“我当日在汉中时并没有见过这位韩大将军。”

  不能怪武朝会这样的想,他也没见过韩信,刘元却第一次道破看不透一个人,如何能不让武朝惊讶。

  至于他和琼容,听刘元胡说八道说什么猜不透他们的心思,她要是猜不透才怪,不过是装着猜不透而已,真以为他们不知道?

  “很快先生就能见到我们的天下兵马大将军了。他长得可比先生还要好看。”看脸的人还是要肯定韩信那张脸的。

  武朝道:“我几岁,韩大将军几岁,不可比,不可比也。”

  能让刘元夸长得好的一定长得很好,他还是第一次听到刘元夸一个人长得好看。

  “好戏要上场了。”刘元长长叹了一句,武朝戳了一记刘元的脑门子,“一个不慎我们都要完蛋。”

  第117章 求贤令

  刘元还有看戏的心情,她是不是忘了这场戏她也在里面。

  “怕什么,这是我的地盘。”被戳了一记脑门子,刘元也不在意,提醒武朝是不是忘了极重要的一点,这可是她的地盘,怎么能可以韩信带了人进来还能在她的地盘里拿她怎么样?

  啊,武朝被刘元那么一提醒也算理想起了,讪讪地收回了手,朝着刘元轻声地道:“这件事,这件事还真是啊。你快些起身,赶紧准备准备去见见人,把事情都安排妥当了,别让韩信小看了你。”

  “眼下这天下有谁还敢小看我。”刘元朝着武朝提醒了一句,武朝只打着哈哈想要掩盖刚刚他出手戳了刘元脑门的事,急急地走出去,压根不听刘元后面的话,哪怕是听到了,他也是要当作没听到的。

  至于韩信从收到刘元派人送来那一封似是刘邦所出的正式让韩信统领齐地与常山兵马的诏书,脸上的笑容就没有停过,蒯彻很想提醒韩信,这份文书一看就知道不是刘邦送来的。

  但是想到了那天韩信说的话,生生将这句话给咽了回去。

  紧接着韩信便道要领兵前往齐地,刘元让人送来文书的同时也让人传信韩信带着兵前去平定齐地的动乱,当然动乱的内容信里写得清清楚楚,一群百姓要拥立田荣为王,至于田荣在何处,无人知晓,可是这样的呼声一天比一天大。

  因刘元早就告诉过手下的兵,他们的剑枪是对战敌外的,不是自己的百姓,百姓不过是叫唤几句话而已,他们都不能对百姓动手,若有违抗者,军法处置。

  也正因为如此,百姓们眼看军士只围着他们却没有要动手的意思,呼声就越来越大了。

  送给韩信的信中道明了其中的利害关系,怎么说刘元也是刚得了齐地不久,当初进城的时候刘元就表现地宽厚百姓,现在总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脸吧。

  刘元不能打自己的脸,让别人来平定这场动乱就挺好,最好的人选正是韩信。恰也可借此让齐地的百姓看到韩信的威严,利于韩信执掌齐地的兵马,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蒯彻也看了刘元让人写的一封信,真心只想说刘元这个人太会给人下套了,将能退的路全都给堵了,她还能一脸无辜。但是,蒯彻不敢说。

  不敢说,韩信要带兵进入齐地就进入齐地喽,而作为齐人的蒯彻瞧见齐地不过才一年不见,似乎变化挺大的。

  “蒯先生看着故乡怎么好似认不出来模样?”骑在马背上,韩信虽然走在前头,回头也能看到蒯彻的表情,蒯彻连马儿都拉住了,怔怔地看着四下,只以为自己是不是走错了地方。

  “蒯先生,蒯先生。”蒯彻完全没有听到韩信说话,还是韩信连着唤了好几声他才回过神来。

  “燕王。”完全不知韩信为何而唤他,蒯彻询问一句。

  韩信只好重复刚刚说的话,“我瞧你好似不认识齐地了一般,这可是先生的故乡。”

  “确实不太认得了,这些田,还有这些地,还有这些人,似乎都不一样了。”虽然秋收已过,田地里忙碌的人却不少,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似乎看到了盼头。

  “小娘子又张贴公文了,走走走,我们快去看看都有什么好事!”蒯彻看着都不像是齐地的地方听到了田间有人大声地喊着这么一句,引得蒯彻亦是十分的好奇。

  “这是哪里来的兵,看起来跟我们的兵不一样。”韩信带那么多的兵马行来,更是停在了田间上,自是引起旁人的注意。

  “许是小娘子回来了,从哪里带回一支兵了吧。不管不管了,反正就算是兵那也是为着我们好的兵,莫瞧他们了,还是先去看看公文都写了什么。秋收都过了,是不是又该到别的地方开荒了?”

  百姓七嘴八舌地说话,虽说对于韩信他们一行十分的好奇,却更急着去外面看看,瞧瞧刚张贴出来的公文都写了什么。

  “蒯先生想跟着去看看?”韩信瞧着蒯彻眼睛都不离那些百姓的,笑着问了一句。

  被问着的蒯彻幽幽地道:“从前齐地的百姓脸上只有无尽的绝望,他们从来没有这样笑过的。”

  天下战乱不休,百姓们根本没办法安居乐业,不过是活一日熬一日罢了。

  绝望的日子,永远都填不饱的肚子,他们的脸上又哪里来的笑容,但是从前他没有看到的一切,如今竟然都看到了,这一切都是刘元的功劳?

  “那就进城去瞧瞧刘元小娘子都做了什么叫百姓们那么高兴,都想去看。”韩信想的没有蒯彻那么多,他受尽了世人的白眼,从前的时候连旁人的胯下都能钻过去,但他从未绝望过。

  “好,进城,进城。”蒯彻也确实是想进去看的看,看看城里是不是也跟现在他看到的一样。

  他们骑着马,自是比刚刚他们看到的百姓进城更快,刘元让人张贴的公文竟然就放在城门前,还有专门的人在门口与人解释。

  “这是一封求贤令,道是天下动荡,百姓多艰,望能请有志之士或赴汉中之地,或于齐地自荐,文可兴国安、邦,武可平定天下者,不妨一道为天下太平出一份力。”

  求贤令这东西大家都是第一次听说,交头接耳的就他们听到的话七嘴八舌的说了一通。

  韩信下马走了过去,看到上面同样盖着刘邦印鉴的求贤令,韩信在想要是当年他要是也看到这样的一份东西那该是有多好,想他这么多年来求报无门,哪怕与项梁和项羽几次自荐都不受赏识,后来,后来若不是遇到萧何,他也绝对不会有今日。

  “哎,是不是只要有本事的人都可以去自荐,自荐了可就有重用?”韩信扬声地问一句,就好像将他积在心头多年的一句话喊了出来。

  “小娘子说了,只要有本事的人,不管或文或武,必以重用。”被刘元派来解释还有煽动人心的人长得不错,脾气亦好,哪怕看着身着华服的韩信,也并不生怯地回答。

  “好,那我就去试试。”如今这天下有本事的人太少,刘元手下是真缺人,就算让人推荐,那也远远供不应求。思虑再三刘元干脆弄出一个求贤令来,广布天下,让天下有本事的人都来,都来找的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