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千户待嫁 > 第八十二章 甜味

千户待嫁 第八十二章 甜味

作者:朱颜小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1-01 02:06:28 来源:书海阁

玉拾问罗恭:“他们的叔侄关系很好?”

罗恭说:“非常好。”

好到什么程度呢?

就是张东胜自小在张启从手中养大的那种血浓于水的好。

张启从欠孟良才一个过命的人情,张东胜与张启从有着叔侄似父子的感情,于是这个人情便由张东胜来还,因为孟良才所要张启从还的,不过一介知县的张启从根本还不起。

而张东胜不同,他虽只是民,但他手握着孟良才正需要的势力。

孟良才不方便出面的事情,完全可以交由张东胜去做。

青蛇令牌便是最好的凭证。

玉拾道:“这孟良才是一府知府,无论是qa县还是珠莎县,皆在南黎府所管辖之下的六县之一,珠莎县这样恶劣的案件,说到底他这个知府也有责任,在任满政绩上也是留有一笔的,可他并未急切于查出铜钱知县案的凶手,反而暗中利用张知县与张东胜的叔侄关系,挟恩利用张东胜的势力,让张东胜替张启出还一命之恩而不得不出手,这实在可疑!”

罗恭道:“你待会写封书信送回楚京,问问张东胜,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怎么一回事为次,主要探听张东胜对此事的态度,继而后续如何才是真。

罗恭并未明说,但玉拾听懂了。

王朋、张更力在旁听着,只觉得锦衣卫的手果真通天,连张东胜那样的江湖势力竟然也有这般直接地去信质问,两人顿时对罗恭与玉拾的敬畏又高了一个层次。

而孟良才的做法,别说罗恭与玉拾嗅出异味来,就是他们也察觉到了那不一般的内情。

不过这事得先放下,罗恭与玉拾可没忘记大堂侧堂里还有一个妇人在等两人,所以玉拾让王朋、张更力长话短说,重点将他们先前藏着掖着的关健说出来!

这回王朋与张更力果真说得很快,令玉拾没有想到的是,这事还是与她切切相关的事情——孟良才的夫人居然是她的嫡亲姨母姚美伶!

出了正光堂,在前往大堂侧堂的路上,玉拾蹙着眉头,一刻也没释下。

罗恭宽慰道:“这也没什么,都是王朋、张更力他们杞人忧天了。”

是有些,但也不尽然。

孟良才的夫人是玉拾的姨母姚美伶这事,还真是一个不大好处理的关系。

难道张东胜会毫不犹豫帮孟良才力压王朋、张更力不准细查陈辉耀、方士均、林昌三任知县之死,除了是在替张启从还救命之恩外,还有看在玉拾的面子上?

毕竟王朋、张更力说事情是发生在半个月前,那时玉拾已完成了对张东胜的承诺,张东胜会连带地看在她的面子上,亲令其手下青蛇插手铜钱知县案,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玉拾叹道:“倘若孟良才真与铜钱知县案有关,他的夫人又是我的亲姨母,是我母亲唯一的嫡亲妹妹,界时问罪什么的,我可如何是好?”

怪不得王朋与张更力在得知自楚京来查铜钱知县案的两位上差中,有一位是姓玉的锦衣卫千户,两人便觉得不该实话实说。

王朋是干脆继续借病避着,张更力则是玩起一面实一面虚的游戏来。

他们这是怕她护短,怕他们一旦将实情说出来,她护着姚美伶这个姨母,又护着孟良才那个姨父,他们界时必死无疑啊!

想到这里,玉拾不禁想到临出正光堂时,王朋与张更力那两副惊中带怕,怕中带骇的神色,无一不是一副怕被她就地正法却又死死挺着的模样。

临了她说了一句“本千户自有公断,绝不会因亲而偏私护短”!

两人才真真正正松了好几口气,连挺直的腰都在瞬间像被压垮的柳枝,差点一下子便垂到地面去。

那是之前挺得过刚,刹那间松软下来才会有的自然反应,而形成的姿态。

玉拾不禁有点哭笑不得,她曾多次当过阎王判官,这无意间当一回却还是初次。

王朋、张更力两人所担心的事情,也不无道理。

毕竟连着血脉,带着骨血,即便不怎么往来,这些便是躺进棺材,也是抹不掉的事实。

她对两人所言,也字字是真。

倘若孟良才真与铜钱知县案有关,她必定不会偏私。

只希望孟良才千万不要是凶手才好。

罗恭行走间,步步都在观察着与他同行的玉拾,见她神色隐晦不明,知道是心中因姚美伶这个姨母的突然掺一脚而忧虑,快到大堂侧堂时,他肯定地说了一句:

“孟良才绝不可能是凶手,你就放心吧!”

玉拾蓦地抬眼看向罗恭:“为什么?”

罗恭道:“孟良才此人虽无大才,却还算公正廉明之辈,他能升到一府知府,靠的全是他自身的努力,每到任一个地方,政绩虽是没什么突出之处,却也无大过,算是小功无过,这才在二十年间,从正七品的知县一步一个脚印升到正四品的知府,像这样的人,我觉得……凶手不可能是他。”

顿了顿又补充解释道:“我会记得这些,那是因为之前曾有一个折子便是提议孟良才补上刑部的一个小缺,后来没落实,也是因为孟良才毫无背景,更无大功,这才被挤掉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罗恭的这一番话,无不让玉拾纷乱的心定了又定。

可真正听完细思下来,又觉得罗恭这话也不过是他自已的直觉罢了,并不是什么真实的根据。

转念一想,倘若孟良才真与案子有关,不管是不是凶手,都必将得受到国法惩治,即便她这会忧虑得再多,也是枉然。

倘若无关,那她这会的忧虑便成了一个笑话。

当真是忧虑不忧虑,都是无谓的。

想透这一层,玉拾在正光堂瞬间得知铜钱知县案竟可能与她的姨父有关,而在心中涎生出来的胡思乱想,在刹那间便被尽数拔乱返正,脑子一下子又清明了起来:

“不管你说得对不对,我现在的确不应该在这个节骨眼上钻牛角尖,倘若真钻下去,那就真的太蠢了!”

罗恭斜斜睨了玉拾一眼,没说话。

玉拾正高昂,并未发觉罗恭这斜斜的一眼,倘若发觉了这意味深长的一眼,大概她又得气炸了,然后百无他法地暗生闷气。

跨入大堂侧堂的门槛,一身素衣的妇人便快速自座上起身,待看清来人,她立刻双膝跪下:

“两位大人!一定要替我家老爷做主啊!”

妇人姓吕,确是陈辉耀到珠莎县任知县后,在外养的外室。

而陈辉耀的正室夫人远在老家,并不知晓吕氏。

数月前,陈夫人带着子女来带陈辉耀尸体归乡厚葬时,吕氏曾悄悄尾随,送着陈辉耀的骨灰到珠莎县县郊。

除此,吕氏不曾出现在陈夫人面前,她自知是不受陈夫人欢迎的,也是抱着不想招惹麻烦的念头。

毕竟能有几个正室夫人会容下夫君在外养的外室?

吕氏怕出现,会被陈夫人身边的奴仆下人狠打一顿,于是只敢悄悄尾随相送,却是不敢露面的。

说到陈辉耀死的那一日,吕氏坐在椅座中回忆道:

“那日老爷也是一下差,便到衙门外为妇人所买的宅院来,还带了两坛酒……”

晚膳喝了酒,陈辉耀喝得醉熏熏的,很快便在吕氏的服侍下宽衣歇下。

陈辉耀酒量甚好,那会并未完全睡死。

吕氏则见时辰尚早,未有睡意,便移到寝屋一旁的暖阁里去做针线。

玉拾问:“那个时候,陈知县身边就没个丫寰或小厮守着?”

吕氏道:“没有,妇人的丫寰,跟着妇人在暖阁里做针线,而老爷的小厮守在衙门的知县宅里,这是老爷吩咐的,说是衙门有什么事的话,小厮能及时到妇人的宅院里来通知他。”

这样说来,陈辉耀被杀的时候竟是单独一人!

再然后,到了有睡意的时候,吕氏吩咐丫寰收起针线,自已则走向寝屋,打算歇息了。

然当吕氏走入寝屋后,她看到已被杀的陈辉耀时,她先是尖叫一声,再就是吓得晕了过去。

醒来后,已是满屋子的官差。

罗恭问:“在此之前,你在暖阁里就没有听到半点动静?”

吕氏拭了拭眼角的泪珠:“没有,妇人与丫寰在那之前,是连半点动静都没有听到!”

没有半点动静,那就是神不知鬼不觉了。

凶手倘若不是身手甚佳的高手,那就是又用了一息倒,方能如此无声无息地杀人。

不然陈辉耀到面临绝命杀机的时候,不可能连闹出半点动静也没有。

玉拾问:“在你走入寝屋的时候,可有闻到什么异常的味道?比如有点甜的气味?”

吕氏蹙眉想了一会,摇头道:

“没有,除了血腥味,妇人那会什么也没闻到。”

也有可能是有的,只是浓重的血腥味盖过了寝屋内残留的一息倒的气味。

也有可能正如吕氏所言是没有的,那么凶手放入一息倒进寝屋的时间,便必定得超过一刻钟。

也就是说,自凶手潜入寝屋,再杀了陈辉耀后离开,到吕氏踏入寝屋发现陈辉耀已被杀害,这期间的时间足有一刻钟。

因为一息倒气味彻底消散的时间,正需要足足的一刻钟。

那么吕氏的话,可靠么?

或者该说,吕氏的鼻子可不可靠?

吕氏听玉拾提出来的疑问之后,便起身道:

“妇人的丫寰就候在外面,相比起妇人对气味的灵敏度来,她应当会闻得更可靠些!”

当时,吕氏的丫寰便在吕氏之后进的寝屋,所见所闻皆与吕氏一样。

但吕氏会特意这样说道,却是因为这个丫寰的鼻子很是灵敏,其灵敏度几乎可以与狗鼻子一较高低了。

先前为此,还多番被吕氏拿出来取笑。

却必料陈辉耀一案,玉拾所问问题的关健处却是需要丫寰来回答。

丫寰很快进了大堂侧堂,在行礼后,她便肯定地回答玉拾的问题:

“有!”

那会寝屋里的血腥味很浓,因为陈辉耀的喉咙被割得很深,不断地涌出血来,把床榻上的被褥都给染红了。

丫寰胆大,在叫唤被吓昏过去的吕氏无果后,她壮着胆子朝床榻上的陈辉耀又看了一眼,在转身跑出寝屋喊人时,她还没注意到她鼻息间的那一小股若隐若现的甜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后来想起来,又觉得那不可能。

寝屋里在当晚既没有甜品在,也没有任何关于甜味的其他食物或能散发出这种气味的物什,所以丫寰觉得是自已记错了,连捕快做做样子巡问时,她也没说出来。

直到这会被玉拾突然问到,丫寰细想了想,脑海记忆深处被她遗忘的一条线便被她拉了出来,一下子便对上了:

“那会只觉得是奴婢记错了,这会大人一问,奴婢方又记起来当时的寝屋里确实有那么一丝甜味,不过很浅很淡,像是……像是……”

见丫寰短时间想不出合适的形容来,玉拾接下道:

“像是甜品放凉到最后,快要消散的那丝味道。”

丫寰大力点头:“对!就是这样!”

玉拾没有让丫寰退下,而是让丫寰站在一边去候着,想着吕氏有些答不上来或需要补充的地方,丫寰可以说一说,又转对罗恭道:

“又是一息倒,看来在给张东胜的书信中,我得添上这一笔了。”

罗恭同意:“是要写上问一问。”

但他其实更想问一问玉拾,她为什么会那样了解一息倒,连一息倒散发到空中的甜味能维持多长时间,她都能知道个一清二楚?

他记得在此之前,在锦衣卫办过的所有案子中,也就那么几件牵扯过一息倒,且还是他亲手办的案子,所以他专门研究过一息倒,便也算了解一二。

而玉拾自进入锦衣卫衙门起,根本就没有机会接触过一息倒。

一息倒自放出到消散,那甜味确实会维持足足一刻钟。

在所有关于一息倒的记载中,并无对此的说明,连他会得出这个结论,也是在经由他亲手经办的案子中慢慢摸索出来的结果。

她在此之前未曾接触过一息倒,能在沙地柏时,那般轻易地便附和他说出一息倒的来历,便足以让他惊讶了。(未完待续。)

喜欢千户待嫁请大家收藏:(wuxia.one)千户待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