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土著村花不炮灰 > 第17章

土著村花不炮灰 第17章

作者:恋竹小妖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7 08:07:01 来源:免费小说

  正好如今国家鼓励私人下海经商,沈兰在小铃铛的鼓动下,干脆在六小附近买了房子准备搬进城,顺便做点小生意打发时间。

  可惜沈兰没有医师资格证,她本身又对这一行不感兴趣,开卫生室是不可能的。

  好在华家以前出过不少的御医,先辈们收集了不少方子,其中美容养颜养生的方子最多。沈兰参照着这个,又跟家人商量了,打算开一个以滋补养生为主的粥馆。

  沈兰虽然对看病没兴趣,但对医书里的美容养颜养生很有兴趣。做这个一来可以打发时间,二来也不耽误她研究。

  有着医书作参考,又有小铃铛等在边上作指导,沈兰做的滋补养生粥有模有样。等她彻底熟悉了,已经月余快到小铃铛开学的时候了。

  陈烈怕沈兰一个人忙不过来,就想着辞职跟她一块干。去年他们厂有两个辞职经商的,如今都赚了钱,陈烈也有些心动。

  他知道沈兰有钱,只不过他始终认为那是沈兰的,而养家糊口让妻女过上好日子是他身为男人应该做的事情。

  但沈兰不这么想,陈烈如今拿的可是铁饭碗,前途一片广阔,怎么能跟着她胡闹呢。虽说国家鼓励下海经商,但沈兰并不看好这个,毕竟人的思想被束缚在某一个阶段,短时间内是很难有所改变的。

  她自己倒是无所谓,权当是打发时间了,陈烈要是真的辞职跟着她干,想想都觉得亏。不过,沈兰也说了,她只是试验一下,如果效果好,陈烈再辞职也不迟。

  陈烈并不放心沈兰一个,就跟沈兰商量着不如让陈家宝夫妻来帮忙,至于他们的孩子也好说,到时候一起去六小,正好还是个伴儿。

  沈兰想了想说道:“我知道你想帮他们的心,可是利益这种东西是最容易破坏感情的,帮忙还是算了。我看不如这样,我呢反正也只是做粥,夏草包子做的不错,到时候让他们卖包子。我们两家一个店铺,包子配粥,岂不是两全其美?至于收入也好说,我们卖的又不一样,各算各的就行。”

  两口子意见达成一致,就去找夏草夫妻说这件事。

  陈家宝有些迟疑,他倒不是担心亏钱,也不担心陈烈骗他们,他就怕这政策到时候再有啥改变。出去开店,这不是搞资、本主、义吗?到时候万一政策变了,他们怎么办?

  反倒是夏草有魄力,她一拍桌子说道:“兰子,嫂、嫂子跟你干,干了。”她想的明白,陈烈这分明是想要拉扯他们一把,人家两口子都不怕,她怕什么。

  机会难得,过了这个村可没这个店。

  她拍着胸脯问道:“你们说,咋、咋整吧,嫂子、子、听你们、们的。”夏草对自己的手艺还是有信心的,同样的菜和作料,别人做出来就是没她好吃。不就是包个包子,她觉得自己肯定成。

  沈兰看向陈家宝,希望他也表个态。陈家宝看向他大儿子陈国栋。

  陈国栋今年十五岁了,前年考上了县城的初中,如今已经是一名初二的学生了。因为他有文化,很多时候陈家宝都愿意听这个儿子的意见。

  陈国栋沉思了片刻说道:“爹、娘,我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上面允许经商不是第一年了,你们是不知道,我们班有个同学家就是这样,人家现在都是万元户了。以后就是要打击也是从上面开始,有这么多人陪着咱们呢,怕啥。而且今年我们班不少同学的父母都辞职了,就是想自己去做生意。”

  陈家宝迟疑的问道:“你的意思,这事儿可行?”

  陈国栋点点头,当年九根小黄鱼他家得了五根,卖了将近五百块。这些年他们虽然吃的好了,可钱并没有花多少,再说了做吃的能花几个钱,这买卖不亏。

  陈国栋给他爹分析了一通,陈家宝终于答应做生意。

  既然都要做生意,索性他们家也搬到城里住,孩子们都去城里上学。

  这不上学不知道,一旦上了学才知道这学校之间的差距。陈国栋当初在溪村小学年年第一,又有沈兰帮着他复习,讲课,就这样他才勉强考进二中。他们学校考上初中的连他在内,十个人都不到,最好的也就是他,县一中是一个人也没有。

  正是看到了这其中的差距,陈家宝才没有反对孩子们都去县城读书。

  孩子们都进城了,他们也不想来回跑,就咬咬牙打算先在城里租套房子,等回头赚了钱在买房。房子这事,夏草两口子不懂这些,见沈兰选在了六小附近,她就跟沈兰选在了同样的地方,正好也方便两个孩子读书。

  夏草家三个孩子,老大读了初中要住校,老二读小学,最小的闺女今年也正好八岁可以上一年级了。好在她之前跟沈兰也学过认字,不然还真不一定能考上六小一年级。

  第35章 一品粥

  六小附近的房租很贵,一个月二十块,如果交一年可以少点,整数二百。就是这二百块,心疼的陈家宝两口子直哆嗦。当初五根小黄鱼卖了将近五百,二百块就是一小半了,他们还真不舍得。可是想想以后,再看看一脸向往的三个孩子,两人还是咬牙认了。

  好在房子里啥都有,还通了电灯,两口子只要拎上包袱就能入住,这环境比他们家强多了,两口子的心情总算是好了一些。

  住的地方解决了,开饭馆的地方也好说,沈兰之前买的那个房子就挺好,是个两层的小楼。上面她们自己住,下面装修一下完全可以开饭馆。

  这房子距离孩子们上学的地方不远,走路也就是五分钟的路程,孩子上学也方便。从这里往北不远就是陈烈的化工厂,往南还有化肥厂,往东是服装产、纺织厂等等大厂子。厂子虽说距离这里不近,但是附近的住户不少都是工厂的工人。

  这些都是客源,只要他们饭馆味道好,不愁招不到客人。

  说到这陈烈深有体会,就拿他们厂的人来说,就时常抱怨家里人做的饭不好吃。可大早上的总不能去饭店吧,饭店早餐可不便宜,天天吃,他们也吃不起。

  如此,他们只要早上早起一会儿,卖些物美价廉的早餐。中午工人大多数都不回来,他们可以休息,等晚上如果想多赚点在卖些晚餐,一天也就过去了。

  说干就干,趁着孩子们还在放暑假,多少能帮点忙。几个人商量着把房子装修好,桌椅板凳的都买好,只等着九月孩子们开学就开店做生意。

  店铺的名字他们都想好了,就叫一品粥铺,这主要是因为房子是沈兰的,自然要以沈兰的东西为主。

  一品粥铺主打的是沈兰的滋补养生粥和夏草的包子。养生粥主要有:小米粥、南瓜粥、玉米粥、八宝粥等。做粥的材料都是自家地里产的,不仅质量上乘,还省去了买原料的钱。

  有小铃铛在,这些粥即使什么都不加味道也比别家的好,况且不同的粥,沈兰还在里面加了枸杞、花生、红豆、绿豆等物。这样粥不仅美味,看着也赏心悦目。

  除了常见的这些粥,沈兰跟小铃铛还捣鼓出来了豆浆和豆腐脑。

  她家那十多亩地,这种经济作物种的最多,黄豆多得是,做出来的豆浆浓稠奶白,很是好喝。况且豆浆养人,早上喝豆浆吃油条简直不要太美。

  夏草又是个手巧的,她在这一块很有天赋,吃过别家的早餐油条,没几天就自己琢磨出来了,味道还比别家的好。

  店里的粥细数下来有十多种,除了粥,还有鸡蛋汤,主要就是菠菜鸡蛋和西红柿鸡蛋。这是考虑到有人不喜欢喝粥,喝点鸡蛋汤也是另外一种选择。

  不管是粥和鸡蛋汤,每种的价格都一样,五分钱一碗。这个价格也是经过大家讨论决定的,太贵了别人肯定接受不了,太便宜自家又觉得亏,五分钱刚刚好。

  今年五分钱,等明年过年如果销量好就适当涨价,这也是策略。

  夏草的包子也有两种,肉馅和鸡蛋的。肉馅大包子只要一毛钱,鸡蛋馅的便宜些,八分钱一个,如果要两个就少收一分钱,算作一毛五。

  明着看一个包子的钱是少了,但人就是有这种心理,一毛五俩总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到时候肯定买的就多,自家自然赚的也就多了。

  这个策略是陈国栋想出来的,他爹娘听他这么一说,直夸孩子聪明,没白读书。

  陈国栋开了个好头,小铃铛听了他这个提议之后也说,还可以弄点酱菜。到时候有人在店里吃饭就给送点配粥喝,生意肯定好。

  本来这个主意夏草是不同意的,包子也就算了,酱菜白给那不得亏。

  沈兰却觉得这主意不错,当下拍板决定可行。只不过酱菜要到秋收之后才会有人腌制,这个法子也只能是等冬天了。

  由酱菜小铃铛又延伸到咸鸡蛋、鸭蛋、鹅蛋,这个倒是可以拿来卖。鸡蛋五分钱,鸭蛋八分,鹅蛋一毛。

  最后每个人都发表了意见,增增减减,粥铺花样越来越多。

  除了卖包子,夏草还决定炸油条,油条跟肉包子一样,最终也定价在了一毛。

  油条不仅费油,还是纯白面的自然要贵一些。至于包子,夏草舍不得做纯白面的,只在里面稍微掺了些玉米面,不过肉和鸡蛋放的多,也不算要价太黑。

  夏草想赚钱,有了包子和油条还不满足,就想着再多做几样,不过最终被劝阻了。包包子费事,这个要一大早起来和面。面还的是发面的,冬天还好说,晚上和好,早上起来正好。夏天发面快,就需要把握好时间了。

  这点,不熟悉的人可做不来。

  这样仔细算下来就要占去很多时间,在做别的,那还不得累死。

  就是想赚钱也不是这么个赚法。

  夏草见大家都不赞同也就没再提多做点花样的事。既然不能多做花样,她就把心思放在了包子的味道上面,争取做出独一无二的包子。

  一切都收拾妥当,夏草跟沈兰的手艺也练的差不多了,两家只等着寻一个好日子就正经开店了。

  这些天因为他们练手艺包包子,味道传出去很远,周围的住户不少都来问消息了。这让夏草忐忑的心也变得自信起来。

  陈烈要开店的事情并没有特意告诉谁,只不过他们两家一起搬走,动静不小,村里人都议论纷纷。不少人都说陈烈这是发了财,接老婆孩子去城里享福去了。

  至于陈家宝,谁叫人家跟陈烈关系最好呢,这不,也跟着沾光了。

  也有那有心的过来跟陈烈套近乎,陈烈没隐瞒也没多说。他只说孩子大了马上要上学了,这才接到城里来。至于陈家宝两口子,则是打算在城里找点事做。

  如今国家鼓励下海经商,他们这是顺应政策。

  不少人听了这话都打了退堂鼓,在他们心里,这事就不靠谱。因为这也就不怎么眼红陈家宝了。

  当然也不是就没有了不舒服的人家,月季一家和二大爷家就是例子。

  听说陈烈带着陈家宝进城找工作了,陈大壮甚至还埋怨月季当初就不应该做的那么绝,不然如今跟着去城里的就是他了。毕竟论关系,他才是陈烈的亲弟弟,陈家宝算什么,一个堂兄弟而已。

  月季气结,她当初为了谁?还不是为了儿子,如今可好,儿子反过来还怪她。这让月季很难过。

  陈大根阴沉着脸说道:“娘,你别着急,他陈烈不管怎么说都是您的儿子,等我打听清楚状况,咱们就找上门去。后妈也是妈,他敢不管咱,咱就去告他。”

  因为虐待事件,陈大根被判了五年,去年年底被放了出来。也许是因为坐过牢,他整个人都显得阴沉沉,平日里他话也不多,一旦他开口,大家都会下意识的打个哆嗦。

  而他回来得知陈翠被分出去了,也并没有说什么,甚至对五丫信誓旦旦的说安旭将来如何如何,他都没有吱声。

  也幸亏的当初五丫想跟安旭成就好事,没把安旭的户口迁到自家,不然安旭能不能再读书还真不好说。

  陈大根的话虽然说得在理,但月季也有她自己的顾忌,因此就有些犹豫。

  没有人比她更清楚当年陈烈亲娘难产是怎么回事,这件事一直折磨这她,不然她也不会想方设法的把陈烈送去战场。她就是想着以陈烈的倒霉劲儿,十有**是活不下来的,到时候她用陈春花换一笔钱。

  这俩人一死,她也就不怕日后有人去查陈烈亲娘的死因了。

  陈烈如今性子变化很大,她心里存着事就不管把陈烈逼得太紧。她虽然不想看到陈烈发达,可更怕把自己折进去,她可是惜命的很。

  想到这里,月季眼珠子一转,她说道:“我儿说的在理,不过这个头却不用你出。”说着她往南边一指,说道,“赵家那伙子也不是省油的灯,咱们找个人在陈春花面前一说。我就不信陈春花不动心。”

  当年陈春花的这门亲事可是她特意找的,赵家那一伙儿就没有一个讲理的人,自私贪婪、没脸没皮那都是常态。

  到时候就算陈春花不乐意,有赵家人在,他陈烈也别想安生。

  陈大根点点头,既然他娘说了,那就这么办。

  晚上,陈大壮房间,刘荷花低声说道:“当家的,这可是个好机会。”

  月季要算计陈烈,他们只要在这个时候跟陈烈示好,把这件事告诉他,事后不管怎样,陈烈对他们也应该改观了吧。等将来时间长了,两家岂不是能修好关系。

  这些年刘荷花也算看明白了,整个陈家也就只有这么个人有出息,可惜就是这样的人,偏偏叫月季给得罪了个彻底。连带着陈大壮这个亲弟弟都不被陈烈待见。

  此时,他们把事情告诉陈烈,让陈烈有个防备,也算是间接的表明自家跟月季的心思是不一样的。他们终究是亲兄弟。

  陈大壮听着刘荷花的分析,很心动,何花说得对,他们是亲兄弟。当年自己又小,那事也不能怪在自己头上不是。

  他忍不住幻想,等陈烈原谅他之后,自家也能跟着进城,过城里人的生活。

  二大爷家的想法跟月季差不多,同样都是堂兄弟,陈烈愿意带着陈家宝,却不带陈家旺、家兴,这不是看不起他们是什么。

  每次出门,听见别人起哄问他们,陈烈啥时候带他们进城,二大爷的脸就臊得慌。心里也就更加埋怨陈烈。

  他也不想想,不说他当初是怎么对陈烈的,就说做生意需要本钱吧,他家又是哪里来的本钱?难不成还要指望陈烈?这是准备把陈烈当冤大头呢。

  第36章 借钱

  陈.冤大头.烈看到陈家兴两兄弟的时候并不意外,听到他们的来意,陈烈说道:“那你打算借多少,又准备什么时候还?”两兄弟这是见他家都去做生意了,也要跟风做生意呢。两兄弟有这个想法挺好,他也支持。因此才会有这一问。

  不等陈家兴开口,陈家旺舔着脸说道:“不多,五百就成,等我赚到钱就还。”陈烈的工资不是秘密,他一年能赚三百多,到今天干了五年多,手头起码有一千五百块。自己才借五百,确实不算多。

  陈家旺的算盘打得噼啪响,暗自得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