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穿越后,我有四个孝顺儿子 > 第9章

穿越后,我有四个孝顺儿子 第9章

作者:易楠苏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7:52:18 来源:免费小说

  一个中年妇人过来给她开门,慈眉善目地看着她,“你找谁啊?”

  林云舒笑了笑,“大姐,我想找米秀才,请问是这家吗?”

  中年妇人点头,“对,是我儿子。你找他有事?”

  林云舒将自己从街上买到的糕点送上,“大姐,打扰了。冒然登门,实在是有失礼仪,只是家中小儿已满十三,我们全家即将搬到县城,想问问米秀才能否收下小儿?”

  收徒?米婆子做不了这个主,便将门打开一半请她进来,“我儿子正在教书,我去请他,麻烦你到堂屋等一下。”

  进来后,林云舒便注意到东屋是专门读书的地方。里面隐隐有人在说话。声音洪亮,字正腔圆,显然是在授课。

  林云舒向米婆子道谢,将自己带来的糕点放到桌子上,便安心等候。

  没一会儿,米秀才就来了。

  他大约三十来岁的年纪,身姿挺拔,只是面色瞧着有些苍白。真是应了那个词---文弱书生。

  米秀才脸上浅浅一笑,进来后同林云舒客套一番。

  林云舒便将自己所求讲了。

  米秀才没有立即答允,沉默片刻问道,“十三岁?”

  想要考科举,这个岁数已经偏大了。

  林云舒也知道小四的短板在哪里,便避重就轻道,“家中小儿年纪虽大,却勤于自律,聪慧懂事。之所以时至今日还未参考,实受家中所累。”

  米秀才怔怔然看向她。自她进来,米秀才便注意到这人通身的气度跟寻常农妇截然不同。

  他略想了想,便道,“也罢,你三日后,带他来一趟。我考较后,再行决定吧。”

  林云舒向他施了一礼,方才告辞离开。

  出了柳安巷,林云舒转道去了城中书肆。

  她一早就注意到小四几乎不怎么用文房四宝。这样哪行,不写字,如何能提高书法水平?

  “什么?这纸要五十文一刀?”林云舒声音抖然拔高。

  虽然她知道纸很贵,但没想到面前这种普普通通的纸也会这么贵。

  原身在闺阁中,不用采买东西。嫁人后,活动范围仅限于顾家村,小四说多少,她也就相信了。是以原身记忆中的价格根本不对。

  难怪小四不肯写字呢?想来是为了省钱。

  那小二一开始见她周身气度还以为是大户人家的采买婆子,没成想她居然嫌贵,只好指着下面那个架子,态度敷衍道,“这是毛边纸,一刀二十文。”

  林云舒又指着那名家字帖问,“这多少钱一副?”

  小二拿下面一副,“这个要便宜些,一百文即可。”

  林云舒坚持要上面这个。

  小二提醒她,“这是当朝书法大家王少之的字帖。一副要三百文。”他将三百文咬得极重。

  林云舒听出来了,却还是忍着心疼要了,另外再加两刀普通一点的纸,付了钱,林云舒跨着篮子家去了。

  刚出城门口,迎面就碰上顾守业,对方正送人进城,在城门外歇息。林云舒上前跟他打招呼。

  顾守业拍着胸口,“大嫂,你可算是回来了。这些日子,永伯每隔两天便进城打听你的情况,他听衙役说你正在照顾县令夫人。真的假的?”

  “是真的,我帮县令夫人接完生。夫人体弱,她留我在府上帮她调理。事情已了,我就回了。”林云舒又问,“我家老二老三回来了吗?”

  原本她应该亲自去镖局问问的,可她显然低估这双小脚,才走了这么点路,已经快要站不稳了。只能向顾守业打听。

  顾守业摇头,“没有。他们去江南,一来一回起码得三四个月?哪那么快就回来呢。”

  林云舒一想也是。她坐在小马扎上跟他有一答没一答说话。

  到了申时,驴车陆陆续续坐满了人。

  林云舒两个月不在村里,顾永伯又三不五时往县城跑,大家一打听也都知道她在县衙给县令夫人接生的理。

  这会子见她回来,一个个都好奇起来。

  林云舒除了没说接生方法,其余倒是如实告之。她才不会放过宣扬机会。

  左右大家只知道县令夫人胎相不好,又不知道她是剖腹接的生。就算那些稳婆知道了,也只以为她运气好。

  毕竟在临生前,胎儿动作会越发频繁,或许自己就能将死结解开也说不定。

  大伙盛赞她接生本事了得。林云舒微微一笑,嘴上却是谦虚不已。

  第10章

  到了顾家村,顾永伯和严春娘迎上来。两人眼眶发红。

  老大更是差点给亲娘跪下,“娘,你怎么才回来啊?”

  要是外人或许会觉得老大一个大男人哭挺没骨气,但林云舒却很能理解。

  前世父母出事后,每每想起父母,她恨不得随他们一块离开。那种孤单和痛苦真是不足外人道也。

  林云舒轻拍了下他手臂,嗔道,“多大的人了还哭鼻子。”

  老大不好意思地侧过身擦眼泪。

  林云舒又看向旁边的严春娘,对方虽没有老大那么夸张,但眼底也满满都是担忧。

  林云舒看了眼院子,“家里都好吧?”

  严春娘连连点头,“好着呢。我每天都去地里拔草。”

  林云舒微微皱眉,看向老大,“你呢?”

  老大扶着亲娘到堂屋坐下,从房间里拿出一个布袋子递到母亲面前,“娘,这些都是我卖饴糖挣来的。”

  林云舒接过来,份量还不轻,微微有些惊讶,将布袋子往旁边的簸箕一倒,全是铜板,整数是五串,剩下的就是一些铜板,有三四十个。

  老大激动地搓着手,又从高几上拿一个篓子,里面放着好几种饴糖。有的是糖浆,有的是蜂窝煤似的硬糖,他献宝似地夸道,“娘,这些都是春娘做出来的。这个硬糖卖得最好。老人孩子都喜欢吃。”

  这糖浆也就罢了,没有拉糖前,就是这种。她瞅着夏天不易储存,才做成饴糖。倒是这蜂窝煤硬糖出乎林云舒意料。这种糖看着硬,吃起来却是松软酥脆,有种入口即化的感觉。

  林云舒看向严春娘的目光带着点欣赏,她可没教对方做这种糖,严春娘居然能无师自通,这融会贯通的本事了得啊。

  严春娘收到婆婆那欣慰的眼神,羞红了脸,嘴里谦虚道,“是夫君从别家铺子买回来,我试了好几次做出来的。”

  林云舒将五贯钱收了,剩下的零钱全给了严春娘,“奖励你的。”

  严春娘绝对是喜出望外的,她嘴唇抿得紧紧的,颤抖着声音问,“真是给我的?”

  自她嫁过来,都是婆婆管的家。夫妻俩平日里种地,手里根本摸不到钱。除了偶尔买东西,婆婆也都是算准了价给的。这还是她头一回收到钱,而且还是奖励,属于他们这一房的。

  林云舒笑了笑,“自然。”

  严春娘满脸欣喜收下。顾永伯瞧她欢喜傻了,提醒她,“快去灶房给咱娘炒两个菜。咱娘肯定饿了。”

  林云舒之前在城外等人时买了一个包子,那味道着实一般。她勉强填饱肚子。

  严春娘如梦方醒,忙不迭站起来,咧嘴笑,“娘,我这就去,你等着。”

  林云舒瞧着严春娘那欢快的背影,冲老大揶揄道,“瞧瞧你媳妇真容易满足,几十个大子就能让她乐疯了。”

  老大嘿嘿直笑,想了想,顺着她的话头附和道,“都是娘眼光好,替儿子娶了个贤妻。”

  林云舒诧异不已,老大平时里做得多说得少,今日竟夸赞起人来了。真是让人刮目相看。看来老大只是缺少机会锻炼,并不是天生就是一副笨嘴拙舌。

  老大被亲娘看得有些羞囧,想了想他娘这两个月不在家,必定辛苦,忙走到她身后,给她捏肩捶背。

  林云舒一开始有点不习惯,但她这些日子的确是累了,便也坦然受了,顾永伯手法不轻不重,比她前世买的那头等舱按摩得还要舒服。

  林云舒闭上眼假寐,“你这两个月卖糖有没有碰上难缠的顾客?”

  做生意什么样的人都能遇到,老大自然也不例外,他也没讲那些糟心事,捡了些有趣的小事说与亲娘听。

  逗得林云舒捂嘴笑,“真的?你要二十文三斤,她问你八文钱一斤卖不卖?”

  “可不是嘛。”老大憨厚挠头,“我都被她问傻了。”他心虚地缩了缩脖子,“我当场就说了不卖。后来其他人都指着我俩笑,我这才反应过来。”

  林云舒眼泪都快下来了,拍着桌子直乐,一个犯傻一个真傻,合该谈成一笔生意。

  老大红了脸,“后来那大娘买了三斤。我送了她两小块。”

  林云舒笑罢,筋骨也疏散,她站起来将铜钱收回自己屋,没一会儿又出来,“我去你花婶家一趟。马上回来。”

  老大目送亲娘离开家门,转身到灶房陪他媳妇说话。

  林云舒到达花媒婆家,一家人正在吃饭,一番客套后,林云舒将她叫出来。

  十两银子递到面前,花媒婆嘴张得像井口那么大,原先叼在嘴里的馒头就这么掉在地上,她一下子就愣住了,接着她咽了两三口唾沫,嗓子像是发干似的。

  她直愣愣地看着那银子,用手狠狠掐了下手背,颤抖着嘴唇,不确定地问,“真的是给我的?”

  林云舒点头,“咱们说好的,你帮我介绍生意,我付你一成。”

  之前她让花媒婆打听的时候,就说过会分对方一成。

  做人做事贵在一个诚字,既然她许诺会给花媒婆好处,就得办到。

  花媒婆抿了抿唇,她是真没想到林云舒居然这么舍得。摸着良心说,若是她辛苦接生,她未必肯拿出十两银子分给别人。

  可林云舒就舍得!

  花媒婆激动半天,心里对林云舒前所未有的敬佩,眼眶也不自觉湿润起来,“永伯娘,你是个办大事的人。以后你有什么事尽管说。我就是豁出老命也帮你办成。”

  林云舒被她逗笑了,将银子塞给她,故作嫌弃道,“行啦。我就是让你给我介绍生意,不是让你跟人打架的。没必要说这么狠的话。”

  花媒婆满腔激动被她一句话打散,破涕为笑,“我一定会尽心的。”

  林云舒催促道,“那你回去吃饭吧。我还有事,就不耽误你了。”

  花媒婆目送林云舒离开,心里做了个决定,她要送小儿子去族里读书。

  以前总觉得读书没用,顾守庭念了那么多年书,连个秀才也没考上,何苦浪费那个时间。可现在不一样了。林云舒现在就是她榜样。既然榜样曾将四个儿子都送到学堂读书,那肯定有她的道理。

  林云舒自然不知晓花媒婆的想法,出了院子,她径直走到族长家。

  族长刚吃完饭,站在院子里消食,听到林云舒的来意,整个人惊讶不已,“盖这房子花费不低啊。”

  “前段时间得了一笔钱,想着不如开家饭馆,也好每日都有进账。不必坐吃山空。”

  族长深以为然,接过她递过来的简易图,捏着扳指略微算了算,“你这看起来是两进院子,可你光房间就有十五之多,占地一亩三,比那三进还要大,起码得要一百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