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穿越后,我有四个孝顺儿子 > 第59章

穿越后,我有四个孝顺儿子 第59章

作者:易楠苏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7:52:18 来源:免费小说

  顾永季抱拳,看着她的宫装猜测对方的身份,“正是在下,不知公主驾到有失远迎。”

  佳慧公主手抬了抬,“免礼。”

  三人起身,佳慧公主看着小四道,“崔宛毓是你什么人?”

  小四拱手,“回公主的话,是在下内子。”

  佳慧公主点头,“她既是你娘子,那我便叮嘱你几句。自家的娘子要看好,别成天惦记别人的相公。”

  小四微怒,“请公主慎言,我娘子自嫁进我顾家,一直恪守本份,孝顺婆母,友爱乡邻,不曾有任何越距行为。公主乃千岁,乃朝廷命妇,如何空口白牙污蔑她人名声?”

  佳慧公主挑了挑眉,也不与他争辩,“你娘子在闺阁中便已青睐我的驸马。我俩成亲,她还与他书信往来,丝毫不知羞耻。”

  佳慧公主的驸马不就是李明彦吗?他在崔家读书时,倒是听人提过一耳朵,说他是夫人外甥。既是亲戚,那他娘子心仪李明彦,倒也有可能。

  只是他心有怀疑,却不能让别人作实这件事,当下便道,“我娘子与驸马是表兄妹,偶尔有书信来往也很正常。《周易》有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佳慧公主爱夫心切,切忌无端猜疑,就将人定罪。这样驸马也会觉得公主不信任他。”

  佳慧公主拧着眉。是这样吗?所以驸马所说他待崔宛毓是妹妹,是真的了?

  她深深看着小四一眼,转身离开。

  蓝衣公子不明白公主怎么就走了,瞪了屋内三人一眼,忙跟了上去。

  等人走了,张大郎瞧了小四一眼,动了动着嘴唇。

  小四见他欲言又止,主动寻问,“怎么了?”

  张大郎也不知道该不该说,只是瞧见他好像真的一点也不知道,讪笑道,“我之前参加过聚会,听人提起过,佳慧公主的驸马好像跟崔家姑娘有过婚约,也不知是真是假。”

  小四抬起头来看着他,“都是些流言蜚语,怎能当真?来,喝茶。”

  老大却有些愤怒,“这些人真是吃饱了撑的,居然凭白无故污人清白。真是可恶。”

  张大郎在京城待了四年,受了无数回气,心境已经变了,说了句肺腑之言,“京城人多事非也多。姑且听听,不能当真。”

  回到家,陈继昌来找他,“你是怎么打算的?想留在京城吗?”

  以小四榜眼的身份,入翰林是轻而义举的事情。可是见过张大郎,他反而不想留在京城了,“我想外放。京城水太深。我待在这里不合适。”

  陈继昌颇为认同,“你跟张宝珠的事情迟早是个隐患。外放也好。”

  小四深以为然。虽然圣上是个好人,但他俩怎么说也是曾经的情敌,天天在你眼前晃荡,瞧着也堵心。再加上京城局势越来越复杂,他更不想待了。

  “只是我到底是榜眼。坚持外放会不会适得其反?”

  明明可能在翰林院入职,为何要外放?如果有心人在皇上面前挑拨,认为他此举是做贼心虚,反而将自己与张宝珠置于危险之地。

  小四跟陈继昌商定许久,由王崇哲来打压他最好。

  王崇哲在会试之后就一直抛来橄榄枝,他不想加入太后党,一直谢绝对方的邀请。

  将苏惜惜治好后,他故意传出话,说苏惜惜只是得了皮肤病,将老鸨得罪得死死地。那老鸨失了一位财神,添油加醋在王崇哲面前说他坏话。

  果然王崇哲回去后就求父亲将小四加入外放名单。

  巧的是,崔宗惟也帮了忙,推荐小四担任盐俭县县令之职。两个臣子都推选他外放再加上皇上也确实不想见他,也就顺势批准了。

  小四心愿达成,原想把自己的打算跟崔宗惟和盘托出,但是想到崔宛毓,他犹豫了,只模拟两可解释了一句。

  成功授官,陈继昌前来为他们送行。

  出门在外最重要不过安全二字,老大被母亲千叮咛万嘱咐,特地找了镖队,一路护送他们到西风县。

  一路上,苏惜惜都戴着面幕,坐在马车,始终不曾下来见人。

  七夕这天,一行人到了饭馆,全家都跑出来迎接。

  林云舒视线落到马车上,小声问小四,“是那姑娘吗?”

  由于陆家后院一直由陆太太把持,小四并没有将信直接寄到陆家,而是寄到饭馆,让母亲转交陆兄。

  陆文放怕林云舒误会,就将他有一妹妹,年幼时走失之事和盘托出。

  陆文放尚在新婚期,自然不可能赶往京城,又恐妹妹继续遭罪,只好托小四将人赎回。

  小四点头,“是她。”

  苏惜惜下了马车,就被林云舒安置到客房。

  大家瞧着这一幕,都有些惊讶。

  老二碰了碰小四的胳膊,声音有点冷,“这姑娘是谁?”

  小四不好明说,含糊不轻道,“是我请回来的客人。”

  凌凌和严春娘都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小四。好像在说他怎么能这样。

  只是四周那么多人,到底不好责备。

  林云舒去灶房给老大和小四亲自准备吃食。其他人沿着抄手游廊往里走。

  进了二院,都是自家人,就没那么多顾忌了。

  小四被老三扯着领子进了堂屋,准备进行三堂会审,“你小子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弟妹有哪点对不起你,你居然这么对她?”

  结婚才半年有余,他就敢纳妾,这是人干的事吗?

  小四被他扣得太紧,竟连一个字都蹦不出来。

  老二坐在椅子上,同样不认同,“小四,你年纪小,受不住诱惑可以理解。但是你不能这么干啊。你得了崔家那么多恩惠,刚考上功名,你就打人家的脸。你这样做不厚道啊?”

  严春娘从外面进来,狠狠瞪着立在一旁的相公,“相公,你怎么也不知道拦着点?眼见着四弟犯糊涂?”

  老大见他们一个个七嘴八舌,直接就给小四扣了帽子,对小四予以同情,上前扯开老三的手,却不想对方手劲太大,根本扯不动。只好先解释,“不是。那姑娘跟小四没关系。”

  老三丢开手,小四差点站不稳,手捂着脖子,脸庞紫涨,咳得撕心裂肺,老大忙上前帮他顺背。

  老二用谴责的目光瞪着老三,“让你手劲小点,这是你四弟,不是你仇人。”

  老三嘿嘿直笑,颠颠跑上前,朝小四一阵嘘寒问暖,“小四啊,你怎么样?勒死了没?”

  小四朝他翻了个白眼,“死不了。”

  老三冲着老二一乐,“二哥,你看我还是有分寸的。”

  不理会这个傻缺,老二急于知晓,“那姑娘到底是谁啊?你为什么带她来咱家。”

  小四解释,“是陆兄的妹妹。我无意中遇到的。”

  众人这才恍然,原来是误会一场。

  老二猛拍额头,“糟了,刚刚在外面,那么多瞧见了,一定是误会了。不行,我得去解释。”

  小四忙把人拦住,“也不知陆家是否愿意认回她。你们先别往外说。”

  “不行啊。四弟妹要是误会你,该怎么办?”老二像看傻子似的看着他。

  小二扯着唇,有些自嘲。她误会?

  “没事。她不会误会的。”她根本不在意自己,就算真的误会,也不会放在心上。

  老二却以为他的潜台词是说,崔宛毓为人心思灵巧,又深明大义,不会乱吃醋,登时拍手赞叹,“大户人家的小姐就是大气。”

  这话倒引得凌凌不高兴,领着孩子进门,掐着腰瞪他,“顾二郎,你什么意思,我哪小气了?”

  老二收起折扇,狗腿似地上前,舔着脸卖乖,“没有没有,我娘子一代女侠,怎么可能会小气呢。”

  凌凌哼了哼。

  顾家饭馆有不少帮工都是本家人,瞧见小四那欲言又止的样子,眼里立即闪着八卦,这两人一瞧就有问题呀。下工回去说与家人听。

  没多久,崔宛毓也知晓了。

  她紧紧抿着唇,死死盯着铜镜中娇美的面容,自嘲一笑,侧头看向旁边的许嬷嬷,责备中带着几分嘲讽,“嬷嬷,你还劝我好生跟他过日子。他就是这么待我的。竟如此迫不及待。”

  许嬷嬷默默叹气,“自古男儿多薄情,奶奶也该宽心才是。有个孩子,将来也能有个依靠。外面那些女人只能是妾。越不过你去的。”

  崔宛毓眼底闪着泪花,双手拍打桌面,“为何我的命这么苦?”

  室内一片沉默。

  许嬷嬷再劝,“奶奶,听嬷嬷的。待姑爷回来祭祖,你好生待他。也不求情谊相通,相敬如宾总能做到吧。姑爷高中榜眼,多少女人眼馋呢,你就别再犟着了。”

  崔宛毓将梳妆台上的梳子狠狠往地上一掷,“嬷嬷,任谁在婚礼上被人闹一场,都要生气。”

  许嬷嬷默默叹气,奶奶性子傲,最受不得被人折辱,偏偏成亲当天闹出那种事,后来又得知姑爷曾与皇后娘娘定过亲,还被人评头论足,说她长得不如张宝珠好看。

  过年时,两人吵了一架,不欢而散。

  已经过去好几个月。奶奶的气也该消了,要不然再温厚的人家也受不住她这坏脾气,极力劝说,“奶奶,姑爷之前一直在苦读,也不是故意冷落你。既然已经成亲,就要好好过日子。他给了梯子,你下来就是。何必揪住以前的事不放呢?”

  崔宛毓望着窗外那绿绿葱葱的老榆树。阳光透过缝隙洒入屋内。空气中却并不是花草香,反而带着家禽的粪便味儿。

  崔宛毓一度觉得恶心。

  这顾家村几乎家家都养家禽,每到夏天,风一吹,到处都是这个味儿。

  崔宛毓哪里闻过这个,几乎不怎么出屋。

  只是比起待在乡下,她更不愿去饭馆,整日迎来送往,简直有**份。

  许嬷嬷见她打着喷嚏,立即劝道,“若是跟着去上任,再也不用闻这些臭味了。”

  崔宛毓拿帕子的手一顿。

  第二日,小四自己骑着驴车回了村。

  崔宛毓被许嬷嬷一通劝,也不再跟他犟着,请他进来,问了他授了什么官职,得知是盐俭县,她脸上闪过一丝嫌恶。

  盐俭县地处河间府东北角,北面与金国接壤,东面靠海。哪比得上江南鸟语花香。

  崔宛毓有些不喜,并不想跟着去上任。许嬷嬷背着小四一个劲儿冲她使眼色,崔宛毓这才怏怏地问了,“你可愿带我一起去?”

  她语气敷衍,小四却还是有些惊奇,“你愿意跟去?”

  盐俭县可是河间府最穷的县,比东风县还不如。

  崔宛毓皱了皱鼻子,轻声哼了哼,“我更不想臭气熏天。”

  小四原以为她回心转意,却不想又是一番嫌弃之语。原本想跟她解释苏惜惜之事也没了兴致,淡淡地道,“两个月后出发,你想好带哪些人和仆从吧。”

  盐俭县前任县令年老致仕,还有两个月任满。他早去对前任有所不敬,倒像是要赶人家走,倒不如晚点再去。

  正巧族里还要祭祖,摆流水席,事务繁杂,办完再去也不迟。

  正想着,外头有人叫他。小四大步走了出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