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穿越后,我有四个孝顺儿子 > 第42章

穿越后,我有四个孝顺儿子 第42章

作者:易楠苏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7:52:18 来源:免费小说

  “是啊,所以我要写一本严谨点的。”老二理所当然道。

  林云舒抚了抚额,“你就没有旁的想干的?比如说娘给你钱,你自己开家新铺子?”

  老大搬着凳子坐过来,“娘,要不让二弟担任掌柜吧。他比我能干,更……”

  林云舒抬了抬手,“不行。他能干,你也不差。干啥要让着他呀。兄友弟恭也不是这么来的。你忙你的。”

  老大哦了一声,乖乖去忙了。

  老二咧嘴笑,“娘,我不跟大哥抢活。就算我想开铺子,咱西风县也没人出售店面呀。没地儿给我开啊。”

  林云舒想想也是。饭馆这片地界已经盖完了。城中的铺子都在黄家和陆家名下,他们开得好好的,也不可能转卖出去。

  写么?虽然不稳定,可家里也不缺他一口吃的,再说这也算是正经事,便也由着他了。

  老二解决心头一件大事,喜得眉开眼笑。

  何知远得知顾二郎不跟自己去青州,虽也有些遗憾,可人各有志也没勉强,顺嘴问一句,“那你接下来打算做什么?”

  老二将自己打算说了。

  对读书人而言,写并不算正经行业,反而是在浪费精力。

  何知远特地拜访林云舒,对先生如此纵着顾二郎,心里颇有几分不是滋味。

  “先生,你为何如此惯着他?”难不成真是慈母多败儿吗?可他也没见先生这几个儿子不成器啊。何知远百思不得其解。

  林云舒自小就被父母宠着长大的,要星星不给月亮,虽然她前世的生命很短暂,却活得很幸福很充实。

  她没有当过母亲,她以前世父母为榜样,像包容她那样去包容这些孩子,她抿了抿嘴,“老二无心科举,写也能勉强填饱肚子,也没什么不好。一味的严苛固然能让儿女活成他人心目中的样子。可他心里未必真快活。人生在世,短短几十载。也许来一场意外,人就没了。当然要开心地活,只要不做违法的事情,经济条件又允许,为何不由他顺着本心呢?”

  她自小到大,喜欢什么就会用尽一切努力去争取,就算最终还是得不到,她也不会后悔。

  何知远深深看了眼林云舒,想到父母为了让自己成材,早早就结束了他的童年,四岁起就到族学读书,刮风下雨都不改。

  他现在表面看着风光,可身上的压力却是更大了。整个家族都抗在他一人肩上,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每走一步,他都要经过深思熟虑,经过成百上千次演练,不能出一丁点事。

  这样真的很辛苦。

  何知远心头微酸,“我读了三十多年的书。得过数十位先生指点。却从未得过他们一句夸奖。反而跟着先生学了十几日的画,先生就三不五时夸我。先生比任何人都懂育才之道。”

  一开始他跟着她学习,只是为了政绩,但跟她学了半个月的画,他每天的心情都是极为愉悦。

  她总能在他身上找到别人察觉不到的优点,而后毫不吝啬用这世上最动听的词来赞美他。

  渐渐的他,他不自觉忽视她的性别,打心底里尊敬这位先生。

  以前他也就是觉得她很聪慧,很健谈。却没想到她心思比谁都灵巧。在世人都为功名汲汲争取之时,她反倒自由自在地过着悠闲的生活。

  也许有人会觉得她不思进取,可他却认为,她此举是大智若愚。

  就像握沙子,世人都拼命想要握住掌心的沙子。只有她懂得松开,她手中的沙子反而是最多的。

  林云舒也是到了古代,才知晓古人为何会将功名利禄看得如此之重。

  当所有人都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谁不想争着当人上人?

  何知远,米秀才,小四,陈继昌,陆文放,每个人身背后都站着一个家族,“没有哪个家族是靠一两个人支撑起来的。要大家一起努力。”

  就像她不可能让族长将顾家兴旺的担子压到小四一人身上。

  他们必须在各行各业都培养出人才,方能让顾家根基深厚,慢慢站稳脚跟,不会被人轻易摧毁。

  何知远无奈苦笑。他父亲是举人,在族中话语权也是极大的。可他父亲跟许多人一样死守着三教九流的思想。

  就算日子过得再清苦,也不让族人做那些下九流的行当。

  族中人口增多,开销逐年增加,却不见培养出几个有用的人才。

  若父亲能有先生这般懂得变通,也许何家不会一直停滞不前了。

  第41章

  没几天,圣旨传来,何知远升任青州同知。

  新县令于半月后带着家小到任,两人交接完,何知远便带着妻儿由镖局一路护送到了青州。

  八月初,小四从驿馆接到陈继昌寄来的亲笔书信,说他在翰林院任庶吉士。

  信中还特地写道一则消息,今年十之**会选秀。

  陈继昌进了京,时常会写信回来,内容多半是京城发生的一些政事。

  小四眸光深远,“圣上登基七载,已至弱冠,却迟迟未成婚,朝中大臣天天吵吵着要立后,也无可厚非。”

  陆文放同样看完信件,冲小四挤眼,打趣他,“他这是特地提醒你。要想抱得美人,需尽早成亲,免得夜长梦多。”

  小四羞红着脸,心里却有一颗躁动小人在叫嚣着抓住这个机会,他耳尖微红支吾着,“可我今年才十七。”

  陆文放吊儿郎当地翘着二郎腿,微微有些嘚瑟,“十七怕什么?你若不想伤了身子,先把人娶进门。之后再圆房也成啊。”

  这话倒是说到小四心坎里去了。他捏着信纸,忍着激动之情,小声道,“待我回去禀告母亲再说。”

  陆文放点头,手指百无聊赖敲击着膝盖,嘴里还哼着小曲儿。

  小四这才发觉他今天心情格外好,将信纸收好,侧头看向他,“你有喜事?愿不愿意跟我一块分享?”

  陆文放嘴巴都快咧到耳朵后了,重重拍了小四肩膀一下,“当然可以。”他得意地一扬眉,“我终于不用娶我不喜欢的人了,这还不是喜事一桩。”

  小四眨巴了下眼,见他视线落到信件上,心领神会,“你是说她?”

  “如果她父母知道圣上要选秀,哪还看得上我一个小小秀才呀。”陆文放嘴角露出一丝讥讽的笑意。

  小四心头微酸。正常人知道未婚妻家要攀龙附凤,应该觉得羞辱才对。他却只有欢喜。看来他是真不喜欢那位姑娘。

  他心里又纳闷,这姑娘到底做了什么人神共愤的事情惹得陆文放如此厌恶?

  他这么想了,也就这么问了。

  陆文放却再次成了锯了嘴的葫芦--一言不发。

  小四便也不再问。

  很快放了学,陆文放有仆人接送,小四不愿做马车,就徒步往家走。

  老远就瞧见大嫂抱着虎子,二嫂在陪母亲练箭。

  弩箭远比弓箭来得方便,唯一的缺点就是装箭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好在母亲勤恳练习,装箭速度快上不少。

  眼见着母亲累了,小四拿出汗巾上前给母亲擦汗,“太阳还没下去,娘该回屋歇着才是。”

  凌凌捡完箭跑过来,“还不是你那好二哥,整天待在房里写东西。嫌弃我们娘俩吵。我们只好抱着孩子出来了。”

  林云舒擦完汗,将汗巾还给小四,方道,“也不能怪老二。虎子待在屋里就哭,那嗓门大得能掀翻屋顶。搁谁都受不了啊。你瞧瞧,他现在多精神啊。”

  虎子在严春娘怀里,却拼命挣扎着想要下地。

  九个月的小胖墩也挺重,便有些抱不住,轻声哄着。

  凌凌凑过来,将自己宝剑上的剑穗解下来,递到他手里,刚刚还咿咿呀呀的小家伙不动了,捏着穗子,稀罕个不停。

  小四抱过来,亲相了几口,“哎哟,这小胖墩可真招人稀罕。”

  虎子头也不抬,吐出一个泡泡,可怜极了。

  严春娘赶紧从自己的袖子里取出一块帕子给他擦嘴。

  小四这才注意到大嫂今天穿的居然是宽袖衫,平时为了作活方便,大嫂一直都是窄袖。难不成她为了方便照顾虎子,才特地换上的?

  想到自打虎子生下来,大嫂就一直细心照顾,小四约莫猜到大嫂求子心切。心中暗暗想着,若他有了孩子,一定抱一个给大哥大嫂。

  吃完晚饭,林云舒有些累了,小四扶她回房歇息。

  到了房间,也不急着走,给亲娘捏腿肚子,“娘,你若是觉得站着累,就搬把椅子坐着练习。”

  林云舒噗嗤一声笑了,“那可不行。坐着练习是方便我的脚了,却会养成不好的习惯。再说了,准头也不一样。前儿个,我还打中活物了。加以时日,定能百发百中。”

  她脸颊红润,眉眼间全是兴奋之色。明明长了好几岁,但小四瞧着亲娘比几年前更自在了。眉间的褶子也少了几道,人也比以前精神。

  小四加重手上力道,低下头,吭哧半天才将陈继昌信中内容说了一遍,并提出想要早日完婚。

  听到这话,林云舒好一阵沉默,月国前五位君主选秀都是从官员家里选的,怎么这位皇帝居然要从民间选呢?

  “娘?娘?”小四声音自耳边传来,林云舒忙收回心神,侧头看向他,“你三哥还没成亲呢。长幼有序,这不合适吧?而且你才十七啊。”

  柳月晨要为母亲守孝二十七个月,这孝期还没过,自然不可能成亲。

  就算他越过老三,可他自己也未成年呀。居然就想着结婚了?

  她要是没穿越,也就算了,明明知道早婚不好,还让他俩结婚,这不是摧毁祖国花苗吗?

  小四有些局促,又有些紧张,红晕自耳根处蔓延,他磕磕绊绊来了一句,“娘,我们可以晚些圆房。”

  林云舒知道他对张宝珠格外上心,也没有为难,“那行。等你们都十八岁了再圆房。先将人娶进来,免得夜长梦多。”

  小四闹了个大红脸,心跳如鼓,却没有反驳母亲的话,心里甜滋滋的。

  既然已经答应小四,林云舒说到做到,第二日就托花媒婆去张家商量提前婚期。

  张老头拿出家中最好的茶水招待她。

  花媒婆老脸笑成一朵花,拉着张宝珠的手,好一通夸,随后又看向张老头,露出夸张地笑,“张大哥,我给你道喜来了。”

  张老头将孩子们都赶回屋里,背着手坐过来,“什么喜事?”

  张宝珠抿着嘴,直觉这事跟她有关,进了房,趴在墙根偷听。

  大堂里,张老头眼睛瞄着花媒婆带来的东西,心中隐隐盘算开了。

  “张大哥,秀才娘托我来,跟你商量婚期。”花媒婆指着自己带的一篮子东西,“你瞧这些,全是她自己个置办的。”

  张老头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落回了实处,心里乐开了花,不过他还是装模作样犹豫反问道,“哦,婚期定在哪一天呀?”

  花媒婆乐滋滋开口,“老婆子我专门找了个很灵的算命先生,算出下个月初八就是下半年最吉利的时候。”

  张老头眉头动了动,“这也太赶了吧?我家闺女又不是嫁不出去。怎么能这么急呢。”

  “张大哥,你这话说得就有点亏心了。你们两家可是去年就定的亲。下个月成亲,这隔着一年半年呢。这还能算早?那你叫只相看一眼,三天就过门的人家往哪搁呀?”

  张老头捏着茶杯,“我不是说婚事定得急。而是我们家还没置办多少嫁妆呢。你总不能让我一点陪嫁都没有,就这么光秃秃将女儿嫁出去吧?那不是惹人说嘴吗?”

  花媒婆抽了抽嘴角。谁不知道这老头是想让女儿高嫁,好多换些彩礼,现在这样说,八成是既要面子又要里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