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穿越后,我有四个孝顺儿子 > 第14章

穿越后,我有四个孝顺儿子 第14章

作者:易楠苏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7:52:18 来源:免费小说

  林云舒一家挑了个吉日搬了进去。

  这些日子,严春娘跟着林云舒学做菜,她本就是伶俐人,对做菜一道很有悟性,又很勤奋,已经学会了三十几道菜,刀工也很有长进。

  第一天开张,老二老三不放心,特地请了假留在家里帮忙。

  小四原本也想请假,但林云舒不同意。因为二月份他就要下场考试了。这孩子恨不得一天只睡两个时辰,林云舒好几次起夜,都瞧见他房里亮着灯。怎么劝他都不听。

  林云舒不想耽误他学习。只说已经找了族人帮忙。

  小四见到几位堂兄真的过来帮忙,这才安心去上课了。

  为了大家能早日知晓顾家饭馆的名头,林云舒早在开业之前,就在县城周遭传了消息。

  纸太贵,而族中的纸还没造好,她专门找了些爱八卦的人给他们十文钱,请他们到处传。此时农忙已过,地里的麦种都已种下,没有旁的休闲余乐,客人说城外十里的那个路口开了家饭馆,一传十,十传百,没几天就传遍城中大街小巷。

  林云舒新盖的房子是根据两世的记忆杂糅的。

  一进门就是饭馆大堂,专门用来招待客人。想进内院可以从大堂穿堂而过,也可以从右侧门进入。

  厨师已经有了,林云舒特地从族里叫了三个十六七岁的青年帮忙。其中有一个还是族长的三儿子顾永辉。这小子瞧着就很机灵。之前在镇上一家客栈当过店小二。接待人很有一手。

  原先林云舒也没想让他跳槽过来帮她的。可族长不放心,担心他们一家不知道怎么应付泼皮无赖,就将这个最机灵的三儿子派过来。

  小二和厨师都有了。只剩下酒水了,林云舒搜罗了附近几个镇子的美酒。每样取些过来,供客人挑选。

  这些酒家都是长期跟饭店客栈合作的,价格倒也公道。

  腊月初一这天,林云舒的饭馆正式开业。

  她之前就给县衙里认识的人都下了帖子。

  李瑾萱是县令夫人自然不好亲自上门,但她早已请夫君在这日送上重礼。

  师爷,张二猛带着几位同僚前来送礼,而后又很给面子留下吃饭。

  书院放假,书生们途经此处,闻到里面香气扑鼻的饭菜,纷纷驻足。

  一张四方桌,**滚烫的羊肉锅子摆在桌子正中间,中间有个碗口大的圆形竹管将热气浓烟吸进去,直通屋顶,锅子底下跟桌子相嵌的地方是灶台,时不时有人在下面添火,其他三面坐着客人,自己动手添些新鲜蔬菜。

  沾着酱,吃进嘴里,什么寒风冷气都消散了,只余下过瘾二字。

  顾永辉笑眯眯地上前招呼,“几位客人是一起还是分开座?”

  这里的桌子有大有小。最大的可以坐十二人。

  “我们一起。”其中一人指着那锅子道,“给我们也上这样一个锅子。也跟他一样要两样汤。”

  原来那锅中间用个阴阳八卦隔开。一红一白,红的那个上面飘着茱萸,显然是辛辣口味。白的那个还有几根骨头,汤水浓稠,显然是清淡口味。

  顾永辉朝后面喊了一嗓子,“十号台要鸳鸯锅。”

  话落,将单子递给他们。

  这年代纸太过昂贵,林云舒自然不能像前世火锅店那样浪费,采用还是点餐形式。

  客人报菜名和数量,顾永辉记下,而后跟他们一一合对。

  虽是腊月,但蔬菜还是有的。

  林云舒盖房子就让他们挖了一间地窖。里面储存各种新鲜蔬菜。不过也仅限于萝卜,白菜之类的。

  像小青菜都是将灶房里的热气通往隔壁房间充当地龙,在土炕上摆上几个花盆,洒些青菜种子,长到一尺长就拔掉。

  一开始,小青菜总是长不到一尺长叶子就开始发黄,但经过老大的不断实验,只要每隔两个时辰吸一回热气,就能长成最鲜嫩的小青菜。

  除了小青菜,老大还种了芹菜、西芹、菠菜、香菜、茼蒿之类的蔬菜。这些反季蔬菜还有个名字叫洞子货。

  不过只靠这些蔬菜是远远不够的。林云舒还发了些黄豆芽和绿豆芽,又做了些豆制品,甚至有猪血鸡血鸭血之类的。

  当然各种肉类也是必不可少的。

  虽然这个年代不允许吃牛肉,但是老牛年老干不动了经过官府瞧过之后,还是允许宰杀的。

  林云舒就赶巧买了一头。这种老牛,肉很紧,不好做成肥牛卷,她只好用大料卤了做卤味。卤牛肉味道更劲道,客人要多少切多少。

  这样冷的天,十几个同窗围在热气腾腾的锅子边,涮着自己喜欢吃的菜,比什么都舒坦。

  第15章

  除去锅子,饭店还提供各种炒菜,价格也是相当实惠。菜式大部分都是北方口味,偶尔也夹杂着几道南方菜。这些都没什么特别的。

  最妙的是套餐饭。十文就可以吃到两素一荤外加两个馒头和一碗素汤。

  十五文就可以吃到三素两荤外加两个馒头和一碗素汤。要是想吃米饭只需再加一文即可。怎么都比点菜划算。

  那些单独过来吃饭的书生瞧见这搭配,相当是满意。当场就有人说以后的午饭再也不用将就了。

  除了吃食,饭店还提供住宿。第一进共有十二间房,全是提供给客人住的。

  东侧六间房通了地龙,西侧六间房没有。里面布置倒是没甚差别。东侧一晚上两百文,西侧一晚上收一百文。这定价是比照城中客栈来的。他们开店时间比自己长,价格一定是经过反复核算才定下来的,必定是稳赚不赔的。她也没必要为了跟他们抢客源,就将价格定太低。

  而且打价格战只会是两败俱伤,反倒不如一开始就定同等价格。

  同样的价格,比的是服务。

  林云舒给饭馆的定位对象是书生以及过往客商。这些人的消费水平属于中等偏上,所以房间一定要舒爽干净,配的东西也要有一定的档次,不能太寒酸也不能太奢侈。

  像棉被都是今年的新棉花,外面的被套也都是细棉布。桌椅板凳更是请老木匠定做的。当然,房内还专门熏了淡雅的香味。

  热水更是刚入住就会送到。一进院和二进院之间还专门设立了一间澡堂。左边是男间,右侧是女间。每到戊时准时提供热水。如果不放心,也可以将木桶抬入房中。

  为了建这两进院子,林云舒不仅将手头的银子花得一干二净,还向族长借了十两。

  亏本赚噱头,她是办不到了。但她开业前三天还是给了优惠,消费满一两银子,住宿即可享受半价优惠。

  那十几个书生吃一顿就花了三两银子,可以有三间房子打半折。

  正巧有几个书生嫌书院伙食不够好,出来打打牙祭。听到这里房费有优惠,当晚便在这边歇下了。

  鹿山书院的宿舍都是两人一间,条件极为简朴。那些住不惯的少爷们就会选择住在城中。这样一来,就得耽误不少时间。现在有这么一家饭馆,离书院仅二里远,条件不输城中客栈。不到几日功夫,那六间通了地龙的房间就被定完。

  林云舒寻思着要不要再盖些房子。不过也只是想想,她现在手头很紧,还真不好冒然做这个决定。

  饭店在开到第十天,生意彻底红火起来。

  比起锅子和客房,最先火起来的居然是他们特地为书生们推出来的套餐。许多书生吃着都觉得好。

  林云舒瞧见里面的商机,当即就让老大编几款样式不同的食盒,然后她选一个最好看的作为模子,送回族里,让族人帮着编。

  鹿山书院一共有三百多个学生。大部分都是秀才,最低也是童生。

  当然也不是绝对的,由于它是由富户、学者筹款,朝廷赐敕额、书籍,委派教官,是半民半官性质的地方教育组织。所以也有些家境富裕的商人之子进来读书。

  书院的伙食都是教官家眷帮着做的,使尽浑身解数,做出来的味道也仅仅只是凑合,哪里比得上林云舒开的这饭馆。

  书生们在这边吃好,回去跟别的同伴们说,一来二去,几乎所有书生都知道两里外的十字路口开了家饭馆,味美价廉。

  有的好奇,有的嘴馋,有的想打打牙祭。总之每到饭点,这饭馆就挤得人山人海。

  虽然不至于打起来,但不免有些口舌之争,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林云舒就想到外卖,提供送货上门服务。

  她让顾永辉找食客登记,可以免费送上门。当然如果包月,十文钱的盒饭只要两百七十文,相当于便宜了三十文。

  十五文的盒饭只要四百文,便宜了整整五十文。

  许多书生都心动了。当即跟顾永辉定餐,交了伙食费。林云舒接过名册一瞧,居然有两百人。

  这么多人,只靠店里这几个人手根本不够用。林云舒又回族里,招了几个大娘帮严春娘打下手。她们手脚勤快,在家都是做惯了洗菜、择菜、切菜这等活计。

  教过一遍,很快就上手了。做完两顿饭,就有驴车送她们回去。村里也没什么人说闲话。

  每日到了饭点,饭馆的几个伙计就会将盒饭拉到书院门口,按照名册上定的名字核对规格送到各人手上。当然这么多人也记不住。

  饭馆就给所有定饭的人发放自己做的牌子,上面都有编号,甲乙丙丁之类的。伙计就根据牌子发盒饭。

  吃完饭,书生们将食盒送到门口,让伙计们带回来。

  就这么送了十天,刨除人工费,食材费,光盒饭就净赚六两银子。这样一个月就能有十八两。要是过往客商前来吃饭和十二间房子的住宿费,一个月纯利也有四十多两。一年算下来就有五百两。去掉三成税,还能有三百五十两。足够他们一家子过极好的生活了。

  只是生意好了,人手却严重不足。

  别的倒还好说,只是厨子和掌柜却是必不可少的。

  现在灶房里只有严春娘一个厨子,其余都是帮厨。纵使不用她切菜,可掌勺是她。

  只干了十天,她就有些撑不住了。林云舒只能从牙婆手里买了两个四十来岁的婆子。

  这两人家境都不好,一因为因为丈夫烂赌,另一个婆家嫌弃她克死儿子,身世都很可怜。

  林云舒让严春娘教她们几样家常菜。学成后,帮忙做盒饭。严春娘身上的担子倒是轻了不少。

  厨子容易搞定。掌柜却是难寻。

  原本以林云舒的能力能担任掌柜,可她天生不喜欢弄这些烦杂事务。

  干了十来天,她眼前全是一笔笔账,脑袋就像快要爆炸了似的。

  但是掌柜之位,事关重大,能力不行或是不能信任都不能用。

  这天晌午,伙计们将空食盒送回,大家一起围在院子里的水井边洗这些盘子和食盒。外面大堂迎来几位大娘。

  瞧着她们身上穿的衣服以及通身气派不像是农家人。

  顾永辉心中虽有所怀疑,却还是笑着上前招呼,“几位客官,想吃点什么?”

  其中一位大娘瞧着墙上列的单子,“听说你们店推出十文盒饭可是真的?”

  顾永辉点头,“是真的。”

  那大娘笑道,“那给我们每人来一份。”

  旁边一位大娘有点胖,当即就道,“我要十五文的那种。快点上吧。”

  顾永辉点头应是。

  不到几息功夫,盒饭就送上来了。

  这速度极快,几位大娘有点傻眼,“你们这盒饭该不会是剩菜吧?”

  顾永辉当即皱眉,“不是。我们盒饭都是用大锅炒的。炒好后就在灶上温着。有客人要,我们直接盛就可以了。”

  几位大娘这才松了一口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