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富贵爸爸贫穷儿[七十年代] > 第23章

富贵爸爸贫穷儿[七十年代] 第23章

作者:芒鞋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7:51:11 来源:免费小说

  唐知综冷笑,“大家伙评评理,看我说的对不对,她叶英仗着年纪大就倚老卖老,背后说我多少坏话,我搭理过她没,本是同村人,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想给她留点面子,她倒得寸进尺了,真以为我唐知综胆小怕事不敢拿她咋样是不是?”说话间,他大步上前,扬手扇了叶英两耳光,“儿子教不好你替他受着,袒护孙子颠倒黑白你替他受着,我告诉你,往后苏家人再敢找我家人麻烦,我看你一次打你一次。”

  啪啪啪,两个耳光,特别响亮,人们看惊呆了,完全忘记了反应。

  唐知综甩了甩发麻的手,瞥到坡上的钱大抱着柴火下山来,立刻换上了慈父般的笑,“钱大,走咯,回家,以后谁敢打你告诉爸爸,大人不教的爸爸替他们教,不会教的爸爸先教他们。”显而易见,叶英属于后者,人们不禁若有所思。

  叶英双颊通红,像被火烤过似的滚烫,嘴里蔓出股血腥味,顺着喉咙下流,她尖叫声,脑袋像要爆炸似的再也扛不住了,歪身倒在了李翠兰肩头。

  她有过装晕的前例,哪怕这次真晕也没人相信,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儿子拐人家媳妇,孙子打人家儿子,酒鬼憋得住有鬼了,没人同情叶英挨了打,牵着自家孩子该回家的回家去了,晚霞渐渐褪去,看热闹的人很快都散了,李翠兰单手托着叶英防止她摔在地上,胳膊不住地抵她,示意她够了,奈何许久叶英都没睁眼,她将其往外推了推,“好了,人都走了。”

  叶英软塌塌的朝地倒去,李翠兰心惊,急忙扶住她,喊前边的苏国良,“爸,不好了,妈晕了。”

  是真的晕,不是故意装的。

  然而又怎样,去找唐知综?不说唐知综认不认,翻出旧账他们就别想讨着好,谁让叶英太过张扬到处说人坏话的,真闹到唐家,村里所有唐家人都会帮唐知综的。

  “嚷嚷啥,晕了扶回家不就好了?非要弄得人尽皆知是不是?”叶英是他婆娘,她遭人扇耳光苏国良也没面子,尤其是唐知综说得有理有据令人无从反驳,他婆娘就是蹦哒得太欢得意忘了行,活该被打。

  没人关心叶英是真晕还是假晕,唐知综替酒鬼出了口恶气,浑身畅快,以他的脾气早收拾叶英了,哪儿会等到现在,坏人不分老幼尊卑,该出手时就出手。

  他走路慢腾腾的,保管室外站着几个男人等着听树林发生了啥,见他眉开眼笑的,就问他,“树林出啥事了,看苏家人都跑过去了。”

  “狗蛋被人踹到坡下,她找着人赔医药费就乱咬人呗。”他说得云淡风轻,回头催钱大跟上,“你说你,想读书就明明白白说出来,偷偷摸摸学有意思吗,我唐知综的儿子,再穷不至于穷得连学费都交不起.....”

  唐知国站在树下,听到有人喊他名字了,不是老幺的声音,他就没管,反正老幺有个啥事,绝对扯着嗓门就喊帮忙,他没喊就说明没他啥事,而和老幺没关,自然和他也没啥关系,听老幺说两句话吹牛的老毛病就来了,他咳了咳,“钱大咋了?”

  “还能咋了,想学知识,天天站教室外捡野课,遭人揍了呗。”唐知综指名道姓的补充,“遭狗蛋他们围殴了,身上青青紫紫的可恐怖了,回家不敢和我说,要不是我火眼金睛,没准你侄子被人打死扔到山里喂狼都没人知道。”

  唐知国:“......”最后的腔调,隐隐有点熟悉,他正欲回想,但听唐知综说,“大哥,我不管,钱大是你侄子,你得替他出头,要不然别人以为我唐家人都是窝囊废。”

  孩子打架哪有大人掺和的,以大欺小算什么话,唐知国拒绝的话到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口,老幺难得振作起来,钱大有个好歹,他哪儿承受得了,毕竟是自己兄弟,总不能真看着他酗酒度日吧,他想了想,“改天我找苏卫山问问情况。”

  “你得凶点,苏家人奸诈狡猾,你好言好语和他们说人家以为你开玩笑不当回事。”唐知综好心提醒,回头告诉钱大,“有你大伯给你撑腰,看谁敢打你,如果你大伯忙,记得喊你石磊哥和石林哥,知道吗?”

  钱大给面子的应了声,唐知综又大声说,“想读书就光明正大的读,爸爸勒紧裤腰带不吃不喝都要送你去学校,不能遭人看扁了,要不然外人以为咱唐家穷得连个孩子都供不起呢。”

  唐知国:“......”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他们唐家就是穷得供不起孩子读书!

  他懒得和唐知综理掰这个,左右唐知综手里不差钱,几兄弟里最富裕的就是唐知综,全村人穷也穷不到他头上。

  唐家人都知道的事实有许多人不知道,那句不吃不喝要供娃读书的决心在村里传遍了,知青们最为动容,知识就是力量,随着国家发展人才是不可或缺的战斗力,知青们不禁想到唐知综描绘的高楼大厦,街上遍体小汽车的时代,想当然的以为唐知综培养儿子是为了更好的建设祖国,有这样思想觉悟的同志,怎么能不帮他,知青们奔走相告,有钱的给钱,没钱的送纸和笔,统一给卢力,由他转交给唐知综。

  回到家的唐知综在石磊石林跟前好好吹嘘自己的表现,听得石磊石林就差跪下拜师学艺了,敢当众扇叶英巴掌还不留下话柄,他幺叔太厉害了吧。

  石林虚心取经,“幺叔,你咋打人的?”

  “摆事实讲道理,对方不肯听就直接动手打,枪杆子里出政权,你幺叔是和伟人学的。”唐知综眼神充满了正义。

  “幺叔,苏家人会不会找你麻烦啊?”

  “他们要有那个胆我还能站在这?”他给唐知国上了眼药水,以唐知国拧巴纠结的性格,再不情愿也会气势汹汹找苏卫山说这件事,有唐知国做靠山,苏家人怕他还来不及,哪有胆找他麻烦,这就叫背靠大树好乘凉,说到这,他幽幽盯着唐石林,“你得好好谢谢我,我不拦着,叶英把你爸喊过去,他非打死你不可。”

  唐知国性格太刚直,对儿子严苛,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甭管啥原因,只要石磊石林和人打架,回到家就得吃条子,遇到叶英是非曲直由她说了算的人,唐知国更上火,揍得唐石林下不了床都有可能。

  那样的人,容易遭人利用做枪使。

  唐石林侥幸地躲过顿打,吐出口浊气,“谢谢幺叔,以后你喊我干啥我就干啥。”

  “嗯,回去吧,明天逢集,我买肉回来咱打牙祭。”唐知综兜里有钱,刨开钱大的学费还有剩,趁着春光明媚,不吃肉补身体怎么行,他站在屋檐下,目送唐石磊他们离开,转身回屋时,院坝外有人喊他,“知综同志,知综同志。”

  是卢力,唐知综走出去,“卢力同志,你咋来了?”

  卢力粗略的望了眼敞开的屋子,堂屋购置了桌椅板凳,院坝里晒着柴火,灶房飘着青烟,比起他上次来,这次明显有了烟火气,不抛弃不放弃,知综同志真的打起精神重新生活了,他把手里的竹篮子给唐知综,“钱大读书,知青房凑了点学费,你明天给钱大报名吧。”卢力没数有多少钱,不过给钱的多是未婚知青,结了婚的知青要攒钱养娃,给的多是本子,有两本书籍。

  “我怎么好意思要,你们已经帮助我很多了。”

  卢力慌张,“你收着啊,能帮助是孩子走进学堂读书认字是我们的荣幸,钱我们是心甘情愿给的,你别有思想负担,不会喊你还的。”读书人骨子里都有股傲气,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知综同志真的和以前不同了,卢力把篮子塞给唐知综,“天快黑了我就先走了啊,鼓励钱大好好读书,争取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志存高远,立于何地都不会迷失方向,下乡前,他老师和他说的话,希望能激励钱大。

  “不行不行,我不能要...”唐知综要把篮子还回去,卢力拔腿就跑,生怕速度慢了被唐知综追上,喜在原地的唐知综嘴角快笑歪了,手扒了扒篮子里各式各样的布袋子,惊喜的发现有块布包裹的钱出乎意料的多,他急忙捂紧,喜滋滋的奔回了屋。

  有钱人的世界果然是他想象不到的,随便拔根毛下来,别说钱大这学期的学费,到高中的学费都凑齐了,到底是谁这么富裕爱扶贫呢?除了温柔可爱的刘春玲还有谁?

  家里没煤油灯,他关上门,偷偷蹲在窗户边,借着朦朦胧胧的夜色数钱,嘴里不忘向酒鬼讨好处:“我替你收拾苏家人了,为钱大报了仇,明天又送钱大去读书,送个陶瓷罐给我不亏吧,陶瓷罐废柴,再送两捆柴。”

  酒鬼躲在身体的哪儿唐知综不知道,两人约好了和平共处原则:互相尊重灵魂自由和性格三观,互不侵犯,互不干涉行为处事,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他做了好人好事,酒鬼就送礼答谢他,送啥看酒鬼心情,虽然这点让唐知综不爽,根据这几次经验来看,酒鬼挺人性的,基本他做的事越多,礼就越丰厚,未免孩子们发现锅碗瓢盆啥的从天而降,酒鬼送礼改到了晚上,所以天蒙蒙亮唐知综就起了,穿好衣服去隔壁堂屋,楠木桌下多了个灰褐色陶瓷罐,墙角堆着两捆柴,不多不少,正是他所要求的。

  作者有话要说:下本《家祭无忘告乃翁》请期待

  第34章 争气

  尽管是酒鬼赠的,在唐知综心里是靠他辛苦付出换来的成果,他去灶房舀碗水,手指蘸水后均匀地洒到柴捆上,又抹在脸上和脖子处,完了拖着柴捆出去,扯着嗓门喊,“起床了起床了,老子都去山里捡了两捆柴了,你们咋还睡着哟。”

  屋里睡得正香的三兄弟:“......”

  天泛着白光,缭绕的云雾笼罩着远处山头,三兄弟揉着眼睛拉开门,眼神定格在唐知综满头大汗的脸上,以及他双手拖着的柴捆上,迷迷糊糊的没反应过来,钱大是老大脑子转得快些比两人先反应过来,他诧异地睁大眼,“爸爸,你去山里捡的?”

  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他爸扯猪草都要喊石磊哥背背篓的,两捆柴咋弄回来的?

  唐知综不满他口气,严肃道,“不是去山里捡的难道是去偷的啊,还不赶紧帮忙,要累死我啊,小兔崽子,老子在外累死累活,你们倒舒服,睡得像头猪似的。”他擦着汗,气喘吁吁,步伐颤颤巍巍的随时会倒地似的,钱大急忙弯腰帮忙,柴捆有点湿,常年去山里捡柴的他自然知道原因,山里露气重,清晨的柴火都是湿哒哒的。

  他爸真去山里了。

  钱大帮着拖去灶房,“爸爸,是不是很累,赶紧回屋躺着,我给你煮糖开水去。”山里弯弯绕绕多,他爸能找着路回来就不容易,捡了整整两捆柴,恐怕天不亮就进山了吧,想到他爸两手拖着柴慢吞吞走在山路的情形,钱大心里不是滋味,觉得和昨天发生的事有关,苏家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欺负挑衅,他爸是忍无可忍了才决定发愤图强的。

  “爸爸,你去床上躺着,我烧好开水喊你。”

  难得听钱大发自真心的关心他,唐知综挺受用,抖了抖湿哒哒的衣服,单手拽着绑柴棍的草绳,“躺啥躺啊,赶紧煮饭去,吃了饭我送你去学校报名,别人能读书你也能,再苦再累都不会叫你被人比下去了。”读书好啊,书中自有黄金屋,钱大读了书,往后就多个人帮他挣钱了。

  赶在其他大佬们发家致富前,自己多多准备,日后有机会和大佬们面对面喝茶也不枉他辛苦几年。

  “爸爸,我不读书了,我帮你扯猪草,喊队长给我算工分。”钱大低着头,语气强硬。

  “干啥不读。”唐知综拉长了脸道,“你以为扯猪草轻松,好多草看着绿油油的,猪不吃,有些草猪吃了会拉肚子,有些吃了会死,你以为扯猪草随便扯啊。”他摊开手给钱大看他黑漆漆的手指,“脏不脏,扯猪草沾的草浆,洗不掉就成这样了。”

  唐知综多爱干净钱大深有体会,早晚必须洗脸刷牙,隔几天必须洗澡,同件衣服不会穿超过四天,这样的人,双手竟被弄得这么脏,他侧着身跨进灶房,闷闷道,“我扯猪草爸爸就能不干活了。”

  “滚蛋,你那点工分养得活咱全家?不饿死就谢天谢地了,你去读书,学知识后进城找个工作,爸爸跟着你进城吃供应粮不好哦,非得留在村里,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唐知综算了算年份,现在71年,离农民进城打工有好几年呢,这几年多学点知识储备着,将来机会来了不至于两眼抓瞎。

  尤其学费不由他出,不读白不读啊,难道要他把知青们众筹的学费还回去?

  想都别想。

  把柴推到角落,后边权二和酒幺拖着柴缓慢移动,人不大,力气却不小,秉着一视同仁的态度,唐知综说道,“钱大到岁数了该读书,你们再大点爸爸也送你们读书,知识就是力量...”

  力量酒幺听过好多次,兴奋地问,“爸爸,学了知识干活就不累了吗?”

  唐知综愣住,“某种程度来说是这样。”有了知识,即使偷懒也能找个清新脱俗的理由,就像他,动动嘴皮子就有人上赶着给钱,没读书的人可没这个脑子。

  酒幺激动道,“那我要读书。”他双眼亮晶晶的,恨不得马上去学校上课,唐知综噎住,“等你长到钱大这么高爸爸就送你去学校。”总不能把孩子们都送去学校他自个儿漫山遍野的扯猪草吧,怎么都要留两个在身边端茶倒水啥的。

  聊到读书,唐知综很有发言权,整个生产队,就他是初中毕业,而他同龄人有的读过几天书,有的大字不识,唐知综文化程度很拿得出手,这也是醋厂愿意招他为学徒工的原因,真是个文盲,别说学徒工,拉货的岗位都不给你。

  丽华村小学是早些年建的,几间教室,周围住的农民,老师们有课教课,没课就下地干活,本质和农民差不多,酒鬼初中毕业后,小学校长问他要不要教书,酒鬼嫌和孩子打交道烦,毅然决然的拒绝了,有了钱大后,校长又来找过他,酒鬼仍然没答应。

  酒鬼的说法是:我自己儿子都没教凭啥教别人,钱不多,没课还得干活,多辛苦他坚持不了。

  之后校长就再没来过了,吃过早饭,他甩空手的去保管室找唐大壮请假,说是要给钱大报名读书,他请的整天假,唐大壮道,“报名半个小时就够了,请啥假啊,去了就回来。”请假没工分,唐大壮是为唐知综考虑,耽误半个小时别人不会说啥,请啥假啊。

  唐知综道,“我请整天,我答应带权二他们赶集,说话得算话。”

  他有板有眼的,唐大壮不知咋说,后边来人拿锄头拿镰刀,他得守着分发锄具,完了要去公社开会,没时间和唐知综磨叽,说道,“要去就去,你今天请假今天的工分就没有,别到时候找我哭哭啼啼。”

  唐知综眉开眼笑地诶了声,喊上钱大他们就走了,学费是以学期收的,唐知综揪着这学期过去快两个月,硬是要校长少收了他几毛钱,之后带着酒幺他们赶集,买肉买鸡蛋买衣服买鞋子,花钱如流水,酒幺很是担忧,“爸爸,我读书还有钱交学费吗?”又大了岁,酒幺的词汇量丰富了很多,唐知综保证,“有。”

  现在的积蓄进城买房都不是问题,学费算啥啊。就算没钱,他不会想办法挣哦,酒幺就是杞人忧天。

  各个生产队的人忙活春种了,挖田,垄田,撒秧,赶集的人少了起来,故而多是镇上的人在溜达,唐知综挺喜欢繁华地带的,有机会的话搬到镇上住他也乐意,但唐大壮要他去醋厂的事给他提了醒,常在路边走哪有不湿鞋,醋厂的人好多认识他,被认出来就麻烦了,所以丰田镇尽量少来,他去供销社买好必需品,然后又买了十多个包子,这才依依不舍的牵着孩子们回去了,以后还是去县里吧,街道更宽,物资更齐全,陌生人多,不怕有人认出他来。

  唐知综走路慢,背着个背篓,走会儿歇会儿,越走越疲倦,昏昏欲睡的,走到村头就走不动了,搁下背篓,坐在石墩休息,酒幺扒着背篓,扯着嗓门喊,“石磊哥,石磊哥,快来哦。”

  唐知综给予赞许的眼神,这孩子,机灵有眼力见,拍马屁又拍得恰到好处,不读书可惜了。

  唐知综大手大脚惯了,次次赶集买肉是必不可少的,面上搭着几件新衣,唐石磊看得羡慕,“给钱大买的?”他爸总骂他是幺叔的狗腿子,殊不知他觉得狗腿子不够好,做儿子才爽呢,想吃肉就吃肉,想穿新衣服就穿新衣服,幺叔从不打儿子,这点他爸就差远了。

  “钱大读书,总不能天天穿破破烂烂的吧,天气暖了,给他买了两套春装,背篓底下有肉,待会提到你家去,记得提醒你妈晚上煮,庆祝钱大入学的。”唐知综怕自己不把话说明白,转身余秀菊就煮来吃了,余秀菊不像唐知国老实,他晕倒在床的几天,高翠华给钱喊她买肉包包子,肉馅多的包子她们自己留着吃,馅儿少的就给他们送来,唐知综记性好,到现在都记着呢。

  “好吶。”唐石磊抓起背篓,双手穿过绳子,“挺沉的,幺叔咋背回来的,以后赶集我送你去吧,累着你咋办?”

  唐知综肩膀又酸又疼,有点后悔自己花钱讨苦吃了,揉了揉肩,望着不远处田里说话的唐知国和苏卫山,笑了,“成,以后我赶集喊你,你爸不会说你耽误干活吧?”

  “不会。”唐石磊回答得斩钉截铁。

  叔侄两有说有笑的,田里警告苏卫山好好管教儿子的唐知国脸色沉了下来,自己一把屎一把养大的娃尽便宜别人了,想想就憋屈,脸色不由得又黑了两分。

  他面前的苏卫山吓得直打哆嗦,“我收拾过狗蛋了,他以后绝对不敢打钱大他们,知国哥,你要不相信我喊狗蛋来你看,屁股上的红印没消呢。”

  叔侄两黏黏糊糊的进了竹林,依稀看得见模糊的身影,唐知国收回视线,板着脸说,“打没打是你家的事我不管,咱两家的恩怨众所周知,撕破脸谁怕谁还不知道,往后我再听说你们家谁找老幺家麻烦,就不是好言好语和你说了。”唐知国脸盘大,皮肤黑,面相有点凶,尤其生气的时候,很像过年贴门上的门神,苏卫山认怂,再三保证说不会,就差没对天发誓了。

  瞧瞧他妈惹的啥事,明知唐家人不好惹偏要惹,不是活该吗?

  认为叶英活该的不在少数,酒鬼活得够苦了,锅碗瓢盆都买不起的人要送娃进学校学知识,供个学生多难啊,像唐知综又懒又好吃的人,不是被逼得走投无路怎么可能花钱送孩子读书,有钱留着买肉吃不好啊?

  唐知综扯猪草全村人赶到欣慰,至于送钱大读书...村里人都觉得他不够聪明,苏家明显故意挑衅,他不接招就是了,犯不着为堵口气送钱大读书,终究还是太年轻,性格急躁了点,受不得人激,做事只考虑眼下,不想想以后。他哪有钱供孩子读书,还不是用高翠华的钱?高翠华手底是有点钱,村里人没眼瞎,从唐知综结婚,盖房子,里里外外开销都是高翠华掏的钱,高翠华哪还有多少钱,加之正月里又遭了贼,恐怕更没钱给唐知综了,唐知综自己不省着点,迟早还得回到借粮借钱的日子。

  周凤怕的就是这个,她和唐知军说,“你找大哥说说老幺,有钱大抛小撒,没钱就到处赊账坑咱,咱又不是他爹他妈,凭啥毫无怨言的替他还债啊。”

  唐知军想想是这么个理,“待会我就去和大哥说,媳妇,你看到老幺的背篓没,装满了的,你说妈到底给了他多少钱。”细细回想家里遭贼的情形,他怀疑柴灰里的钱是不是他妈拿走的,要不然老幺铺张浪费的钱打哪儿来的,近期没听公社有人说老幺赊账的事啊。

  “妈给多少钱不会和咱说,有机会我问问大嫂,养老看病的费用几家人平摊,积蓄是不是该分咱点,多的不要,钱大读了书,石康也得读书吧。”虽说石康年纪小,还得等四五年,有的话说在前头比较好,免得到时候撕破脸难做人,他们这辈就不计较她偏心老幺了,但石康读书是大事,不能耽误他。

  周凤嫁给唐知军时攒了不少钱,但已经花得七七八八了,供石康读书的话,日子肯定紧巴巴的,无论如何得找高翠华哭穷。

  她的想法和余秀菊不谋而合,余秀菊是个勤快人,天不亮就起床给全家煮饭,早早就出门上工,冲着她勤快劲,唐大壮给她安排的是挑粪的活,工分算高的了,收工后她就急急忙回家煮饭,她不放心儿媳妇,粮食锁在自己屋,每顿吃啥,煮多少米都她说了算。

  她刚淘米倒进锅,石磊就提着块肉回来了,用不着说也知道唐知综买的,余秀菊涮了涮淘米的瓜瓢,把最后几粒米倒进锅盖上锅盖,盯着石磊手里的肉出了神,挑粪时有几个走在后边的妇女就明里暗里打听唐知综的家底,拐弯抹角询问唐知综手里的钱哪儿来的,余秀菊明白她们的意思,自己也犯嘀咕,往年高翠华会偷偷给唐知综钱不假,但每次给的不多,多是够唐知综喝酒而已,以致于隔不了多久唐知综就偷偷找高翠华哭穷。

  高翠华的想法她也懂,唐知综攒不住钱,手里有多少花多少,多给他钱的话他照样两天就没了,故而抠着每次少给点。

  而这次,高翠华似乎给了很多,年前到现在,唐知综手里没缺过钱,时不时去镇上买肉,平均半个月吃次肉的频率,和以前的地主生活差不多,更别说把钱大送去读书交的学费了,她猜测高翠华是不是把所有的钱全给唐知综了。

  逢唐知国从外边回来,余秀菊喊儿媳妇烧火,自己走了出去,小声和他说了唐知综买肉的事,“知国,你有没有问过妈,她是不是把棺材本全给老幺了?”

  唐知国刮裤脚的泥,说道,“有啥好问的,咱分了家,她的钱想给谁就给谁,妈的钱咱就甭惦记了,老幺肯重新做人比什么都强。”

  “她给老幺我没觉得啥,她总得给自己留条退路吧,她有个生病啥的,虽说咱几家凑钱,凑不出来咋办?自己手里有钱心不慌啊。”余秀菊想得多,高翠华把钱全给老幺,以后有个啥就得全靠她们几家,石磊结婚了,很快会有孩子,石林过两年也该找对象了,还有石森,花钱的地方多的是,总不能把钱全给高翠华花了吧。

  唐知国弯腰放裤脚,不以为意,“妈年纪大了就由着她吧,她心里不痛快,躺床上喊死喊活的更麻烦。”以前唐知国或许会怨恨高翠华给老幺钱,最近看老幺背着背篓扯猪草,他挺感慨的,或许以前就是老幺太穷了,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懒懒散散的过天算天,如今手里有了钱,整个人容光焕发,干活啥的比以前积极多了。

  穷久了会穷出病来,老幺没准就是那样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