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富贵爸爸贫穷儿[七十年代] > 第142章

富贵爸爸贫穷儿[七十年代] 第142章

作者:芒鞋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7:51:11 来源:免费小说

  第132章 开工

  樊文忠是从基层升到市里的,工作的事苏姗姗不了解,在家樊文忠说不上话,冯灿英说啥就是啥,年轻那会夫妻俩经常吵架,慢慢的达成共识,男主外女主内,关系和睦了许多,尤其在对待自己的问题上,樊文忠更是听冯灿英的。

  高中毕业,苏姗姗想去单位工作,起初樊文忠是赞成的,后来就不答应,说她年纪小没经验,好单位不肯收她,差点的单位又丢脸,要她在家帮冯灿英料理家务活。

  说起那些事苏姗姗曾不忿过,否则不会偷偷学电力知识溜进施工队,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她不想窝在家里蹉跎青春,想投入革命事业中,为社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唐知综抓着她的手,沿着低矮的房屋往国营饭店走,街上两侧的景色远不及苏姗姗眼里的风景动人,唐知综低头,定定的望着她瞳孔里的自己,笑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由此可见,你舅舅的眼光太过狭隘了,妇女能顶半边天,你舅舅看不起你,以后遇到事问我,我支持你。”

  怎么说两人也是建立长久合作伙伴关系的朋友,往后得互相扶持,互相帮衬,他自认眼光要比樊文忠看得长远。

  苏姗姗的视线落在两人交叠的手上,渐渐有笑容在脸上绽开,“好。”

  “咱先吃饭,回去后商量结婚的事,毕竟第一次结婚,该隆重的不能敷衍了。”国营饭店就在路口,唐知综牵着苏姗姗进去,走了两步感觉旁边的苏姗姗没跟上,唐知综疑惑地回眸,苏姗姗解释,“不用照顾我的情绪,我不在意的。”

  唐知综想起那句‘第一次结婚’,妈的,忘记他是二婚,托酒鬼的福,有前妻,有孩子。

  “那就大办吧。”他这辈子就结这么一次婚,苏姗姗不在意他在意,摆酒席是村里人结婚的习俗,在很多人眼里,领不领证没关系,只要摆了酒席两人就是名正言顺的夫妻,以防日后抢财产冯灿英不认他,摆酒席是必须的。

  至于摆多少桌是个问题。

  照唐知综的意思,摆个几桌,请县里和公社有头有脸的人喝个酒就行,喝不喝酒无所谓,礼钱到了就行,哪晓得高翠华嫌太过简单,说要宴请所有亲戚朋友,把苏姗姗介绍给他们认识。

  说白了,就是想显摆自己幺儿媳妇是城里人。

  人多得安排住宿,唐知综嫌麻烦,但高翠华兴冲冲的,说凡事她安排不用唐知综操心,包括余秀菊和周凤都热心起来,说是帮着招呼亲戚,不用唐知综操劳。

  意思是办,周围亲戚朋友该请的都请。

  唐知综懒得揣测两人想些啥,比起摆酒席,去市里告诉珊珊舅舅舅妈更重要,顺便把发电厂要用的旧设备拖出来,改造成新的,增加使用寿命,等暖和点发电厂就开始动工了,他和黎翔说,黎翔难掩惊讶,“发电的原理你搞懂了?”

  建发电厂不是建房子,打地基就往上垒墙,黎翔怀疑唐知综脑子是不是进水了,这么复杂的工程量说动工就动工,好玩呢。

  唐知综双手插在裤兜里,眉眼得瑟,“有什么难的,我参观过市郊的发电厂,供电量大,占地面积广,运作的机器设备多,眼下金铭县时机不成熟,能建多大的发电厂就建多大的,以后再慢慢想办法。”

  发电厂建起来后还得试运行,全县供电还有得等,远的不说,光是电桩电线电表箱等设备县里也达不到。

  建发电厂就是要市里看看,即使没有市里支持,金铭县想发展不是发展不了,事在人为。

  “你在摸着石头过河?”

  唐知综不否认,照图纸的要求,建发电厂不是啥难事,有多少设备紧着用,之后花钱去其他地方买,私人小作坊也能开到全国连锁何况是政府产业,唐知综问黎翔,“你想不想来?”

  黎翔凝眉,“你不担心出事?”

  “按步骤来能吃啥事,黎翔同志,最近不是牵电线装电表箱吗,我琢磨着全县挑几个能吃苦的人跟着你,你不用特意教他们,只要他们在旁边看就行了。”技术人员缺乏,找不到就自己培养,实践比理论更强,唐知综有信心把发电厂日后运作落实。

  黎翔颔着下颚,神色忽然变得凝重起来,“唐队长,你要清楚,他们没有经验,触电就是失去生命的事,死了人你负得起责吗?”

  “所以先让他们跟着你多学多看,任何事业都有风险,不能因为危险就不去做,黎翔同志,你们的事业伟大之处便在这。”培养电工是韩涛的意思,选址位置确定后,韩涛要他劝黎翔带几个徒弟,唐知综听说过黎翔的心结,迟迟没有开口,其实用不着黎翔教,他们在旁边看照样能学会。

  偷师,学得更快。

  黎翔垂头,幽深晦暗的眼眸被纤长的睫毛盖住,他轻轻问了句,“你建发电厂是为了啥?”

  在这之前,他以为唐知综随口说说,他整天吊儿郎当的,就是外出选址,也摆出那副欣赏湖光山色的表情,他以为唐知综是帮县里领导跑腿,表面做做样子,包括给张大勇他们介绍对象,极力想把人留下来也是在帮县里领导做事,他眼里的唐知综,不像个有大仁大义带头搞发展建设的人。

  因为从唐知综说建发电厂到选址过了很长时间,这样他才帮忙考察应付的,不成想唐知综来真的,建发电厂容易,后期运作难,如果发生电泄露的话,会死很多人。

  唐知综义正言辞,“为了金铭县的老百姓,市里不重视我们就自己搞,我不怕和你说实话,发电厂建起来想短时间就给全县各公社通电是不可能的,我是要他们有个盼头,发电厂有了,通电是早晚的事,心里有希望,做事才提得起精神。”

  不是他吹牛,只要不发生天灾,今年金铭县的粮食产量肯定会翻倍。

  黎翔抬头,幽暗的眼神闪过复杂的情绪,不相信唐知综胸有沟壑,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

  “我懂你迈不过心里那道坎,我说过,你不用刻意教,像平时忙你的事就成,所谓高手在民间,我挑的人,保管跟得上你的节奏。”

  唐知综仔细向宋长青问过了,谨慎点,装好电表箱,电死人的可能不大。

  “随你。”黎翔声音轻得像阵风,没和唐知综争论半句,自顾去书房看书了。

  领证的事情对他们的生活没啥影响,翌日清晨,唐知综又去了趟县城,和韩涛仔细商量了建发电厂的细节,走的时候不忘提醒韩涛解决拖拉机的事,说好建发电厂拖拉机就是他的,不能反悔。

  唐知综走后,韩涛就召集各个局的开会,讨论建发电厂的事,最先跳出来反对的是方腾冲,他态度很明确,“你不向市里请示,市里不给拨款,建发电厂难道要县里自个掏钱,咱们县啥情况年前不是和韩书记汇报过了吗,哪儿有钱?”

  方腾冲如果处在韩涛的位置自然会大力支持建发电厂,毕竟想往上升就得靠政绩,全市总共两个发电厂,金铭县真建起发电厂的话,往后在市里也算有地位的了。

  前提他得是韩涛,事实并不是,故而方腾冲不赞成。

  郑江海也反对,县里许多公路坑坑洼洼的,想要发展,得把路修好,路都不通,即使发电厂建起来也牵不到各个公社生产队啊,郑江海主张先修公路。

  两人不赞成,韩涛看向县长,县长和方腾冲是同个阵营的,自然不支持。

  剩下公安局和教育局的,公安局局长没啥野心,他过几年就退了,只想老实本分的过完这几年,建不建发电厂对他来说没什么影响,秦爱国则赞成,理由是教育要发展,想培养更多祖国建设需要的人才,建发电厂势在必行,如今挨家挨户点的煤油灯,用量有限度,限制了很多孩子读书的时间,发电厂建起来就不同了,挨家挨户通上电,孩子们夜里也能读书学习,埋头苦读,早晚会长成祖国的脊梁。

  方腾冲撇着嘴一副不想听的样子,秦爱国支持是为了私心,各个县的教育局都是没存在感的部门,秦爱国升上来后,硬是有赶超财政局的趋势,方腾冲想想就不爽,“县里没钱。”

  四个字足以囊括他所有的心情。

  “方腾冲同志,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这两年县里收支不景气是事实,也不是一分钱都拿不出来,大不了这两年勒紧裤腰带辛苦点,等两年就好了。”韩涛说道。

  方腾冲不给他面子,“等两年好不起来呢,假如出现外县水灾的情况,县里要如何应对,人民群众温饱尚且是问题,如何能好高骛远追求其他,花都县财力雄厚都没想过建发电厂,咱们县有啥实力啊,韩书记,我明白你想为人民做点实事的心情,但要联系实际情况,咱们县各方面太过薄弱,建发电厂没用。”

  方腾冲评估过了,县里没这方面的技术工,没这方面的设备,更没资金,建发电厂就是天方夜谭。

  他不清楚韩涛怎么想着搞这种事,花都县政府都没人搞,他们搞注定会以失败告终,到时候市里追责,韩涛降职就算了,他们也得跟着遭殃,不划算。

  这次会议不欢而散,韩涛承认方腾冲说到关键了,金铭县太穷,温饱是重中之重,建发电厂该往后推,然而不建发电厂,金铭县在市领导眼里就是个落后的县城,不会引起重视的。

  于是,他特地下乡去找唐知综,这个为了拖拉机提议建发电厂的男人。

  唐知综在组织人上山砍树,石磊打家具的名声出去了,木头不够用,唐知综就组织人上山,山是集体人民群众的,山里的树自然也是,他和村民们说了,石磊要多少树得向队上给钱,年底的时候拿出来分,尽管在村民们眼里树不值钱,谁家要砍就砍,但石磊的情况特殊,他打家具要的量多,挣了钱自该分点出来。

  村民们纷纷说不用,没听说过哪个生产队有这样的规矩,说出去太见外了,唐知综却坚持要让石磊分点钱出来,不过由村民们负责砍树,砍了树还得尽量找树苗栽上。

  村民们自然乐意,想到石磊挣的钱有他们的份儿,不要人交代,到处托亲戚朋友帮石磊介绍生意,宣传石磊打的家具如何如何好,周围几个公社就没人不知道石磊名字的,短短几天,找石磊打家具的人排号都排到50多号了。

  韩涛到唐知综家,只看到院坝里堆满了木头,村民们在收拾院坝里的树叶,唐知综则站在屋檐下指挥,忙得热火朝天的,韩涛越过他们走向唐知综,“唐知综同志,你还真是没闲着呢。”

  院坝里灰扑扑的,吸入鼻间,韩涛有点不舒服,捂着口鼻直接进了堂屋。

  唐知综注意到他,高兴地呵了声,尖着嗓门喊,“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啊,韩书记,你等等啊,我和他们说说。”

  木头留给石磊打家具,树枝树叶堆着晒干了当柴烧,唐知综交代他们把树枝堆到屋后墙边,喜滋滋进了堂屋,“韩书记,你怎么来了啊。”

  韩涛扫了眼布置得干净整洁的堂屋,木质家具简单清雅,眉头舒展开来,“我来问问你发电厂的事,县里已经开过会了,不同意建发电厂。”

  “啥?”唐知综掏了掏耳朵,“不用意?....好啊...”他也嫌麻烦,最开始建发电厂是想要那个拖拉机,如今发现苏姗姗舅舅是市长,出门开会坐小汽车,比较而言,他眼皮子太浅了,怎么能为拖拉机就乱出馊主意呢,起码得为小汽车而奋斗。

  韩涛:“......”

  不知道是不是官大的原因,韩涛站在屋里,整个屋子都在闪闪发光,光线明亮了很多,唐知综招呼韩涛坐下,不好说自己心里话,随口问道,“为啥不同意啊,县里没钱?查方腾冲的账啊,他做财政局局长这么多年,腰包鼓鼓的,肯定没少敛财。”别的不说,就说年前各个生产队交猪的事情,方腾冲肯定把猪拉到别的地方卖挣了差价的。

  不要问他为什么知道,因为他自己也是这么干的。

  “你以为说查账就查账呢,不仅仅是钱的问题,主要是县里情况不允许,咱们县的条件你是清楚的,好多公社人民饭都吃不饱......”

  唐知综很想说等吃饱饭再建发电厂就晚了,人们的需求不是在某方面达到满足后才生出其他需求的,而是在达到某种程度就有其他需求了,其实建发电厂和人民贫穷与否并不矛盾,就拿旅游地区举例子,很多风景秀丽的自然旅游区,很多是没发展起来的村庄,那儿的生活比大城市差远了,当地为啥还搞旅游业,除了挣钱不就希望当地百姓看到家乡的优点,努力建设成更美的地方吗,对那种地方,外来人的认可会提高他们自身信心,同样的土壤,同样的水种出来的庄稼,就感觉比以前吃着香。

  精神鼓舞不比物质差。

  当然,他不会这么和韩涛说,苏姗姗舅舅是市长,他不努力就能过得很好,既然这样,犯不着为自己揽事。

  “我相信不管什么原因都是为金铭县好,你放心,我绝对服从你们的安排,不建就不建。”他能省不少事,接下来就是夺家产,拿到家产后搬到市里过好日子,金铭县的事儿就让韩涛他们自己拿主意吧。

  韩涛沉思,深邃的眼眸幽幽盯着唐知综看,像要把唐知综看穿,和唐知综打过几次交道,不认为唐知综是个轻言放弃的人,突然这么爽快就退缩,完全不像以前的唐知综。

  扫盲时县里开会最开始也没通过,唐知综挨个和他们摆事实讲道理,说得众人服服帖帖的,此刻不蹦哒了,韩涛很不习惯。

  “你也认为方腾冲说得对?”韩涛问道。

  唐知综想了想,“立场不同,不能说对不对,你们领导的事我不好评价。”

  韩涛:“......”你以前没少评价啊。

  他看着唐知综,“你是不是发生啥事了?”看惯了欢脱洋溢的唐知综,猛地看他低眉顺目的样子,韩涛心里别扭,“有什么想法就说,身为人民干部,敢在众多市领导面前拍着胸脯说三五计划的人,绝对是胸有成竹之人。”

  三五计划,什么三五计划,他怎么不知道?

  倏地,唐知综浑身僵住,妈的,忘记年前他在台上吹过牛的,金铭县五年要成全市最强县,想到自己戴着一朵大红花,像个地主家的傻儿子乐呵的嘴脸他就恨不得抽自己两耳光,吹什么牛不好,偏偏吹五年计划,完不成他在苏姗姗舅舅面前多丢脸啊。

  不仅在苏姗姗舅舅面前丢脸,将来搬到市里,以冯灿英那个大嘴巴,肯定到处说他坏话,其他人没准以为他天生是个吹牛大王。

  外加软饭王,软饭王他承认,但被人指指点点的,搁谁都受不了啊。

  妈的,得为他吹过的牛负责,他不禁叹气,“哎,还能有啥,刚和苏姗姗同志领证,想清净几天呗,要我说啊,方腾冲就是年纪大胆子小害怕摊上事,他就不想想,咱们县有了发电厂是多风光的事,以后出去谁敢骂咱们穷,咱们直接甩他满身电,电得生不如死。”

  熟悉的语气,熟悉的嚣张,韩涛嘴角扬起一抹笑,纠正唐知综,“建发电厂是为了方便老百姓生活,不该作为报复他人的工具,眼下反对的人多,你有没有办法说服他们?”

  唐知综嫌弃,“你是县委书记,你搞不定的人我有啥办法啊...”

  韩涛了解他的为人,“你要啥好处直接说...”

  “其实我还是很想为你分忧的。”

  韩涛:“......”果然有钱能使鬼推磨,唐知综完美诠释了这句话的含义。

  方腾冲是个老顽固,用不着太在意他,少数服从多数,搞定其他人,方腾冲自然没理由继续反对,而要搞定其他人,就得对症下药,故而关键在郑江海身上,郑江海事业心泛滥,年后把交通局的人又派到乡下修路了,可见他很想干出番成绩,既然这样,韩涛就帮帮他,修路和建发电厂共同干,郑江海不会不答应。

  听唐知综几句话,所有绊脚石几乎都搞定了,韩涛不得不佩服唐知综的能耐,天生就是做官的命。

  韩涛回去就找郑江海聊了半天,隔天又组织开会,如唐知综所料,公安局局长中立派,郑江海同意后,方腾冲就孤掌难鸣了。

  如此,建发电厂的事情就敲定了。

  虽说是县里决定,韩涛还是给市里写了文件,想征用市里的拖拉机,说是征用,其实是给唐知综的,唐知综搞来了发电厂的图纸,说是要监工,没有代步工具影响施工进程,市里出于这方面的考量,单独配了辆货车,负责拉货。

  发电厂运作是后期的,前期得把框架建起来,需要砖瓦,趁此机会,唐知综教石磊石林他们学开货车,拉货的时候就由石磊开车。

  除此之外,唐知综要韩涛挑几个十几岁的小伙子跟着黎翔偷师学艺,将来进发电厂上班。

  韩涛不敢马虎,挑了20多个年轻小伙,有厂里的学徒工,有单位介绍的,也有农村的,韩涛允诺他们的条件是以后进发电厂以正式工的待遇给工资,也就说,工作在乡下,领的是城里人的待遇,出于对唐知综的感激,韩涛在桃花村生产队挑了4个人,韩涛看中了石林,唐知综不干,石林是他栽培的厨师,去干电工多惨啊。

  石林没去,其他被选中的人就跟着黎翔他们天天跑,电桩两边架两个梯子,施工队的人操作,他们就趴着看,给施工队当免费劳动力,黎翔态度不冷不热的,半句不多说,倒是张大勇有同理心,他装电表箱的话会和他们讲些细节知识,慢慢的,张师傅的名字就传了出去。

  谁看到张大勇都会喊声张师傅,听得张大勇不好意思。

  而且人群浩浩荡荡的,都是男同志,像要出门打群架似的,远远看着很是壮观,十几岁的青少年脑子转得快,学习能力强,为了让他们多学点知识,唐知综要他们住进知青房,都是小伙子,挤房间里打地铺就行,知道张大勇好说话,他托张大勇吃了晚饭没事就教教他们,说不定,那些就是他以后手底下的人,教得越好,以后自己越轻松。

  张大勇听着意思不对,“你还真准备我要进发电厂上班?”

  他舍不得离开施工队,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东奔西跑的生活,待在发电厂多无聊啊。

  刚吃过晚饭,20几个小伙子们嚷嚷着去知青房,你搂着我,我搂着你,活力无限,从他们身上,唐知综看到自己十几岁的状态,在学校里待不住,每节课都想着出去打台球或者上网,成绩不好,老师没少请家长,然而没啥用,天天和几个狐朋狗友偷溜出学校玩......

  哪儿像眼前的年轻人,十几岁就知道努力奋发为祖国做贡献,想想自己,意识还是太薄弱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