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姨娘是个小画手 > 第47章

姨娘是个小画手 第47章

作者:浴火小熊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7:50:51 来源:免费小说

  另外四坊街巷上茶肆酒楼很多,听戏说书的地方也是不少。

  瑶光虽一穿越就住在京城腹地,还出入京城了几回今天还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种繁华呢。她暗暗评估着大周帝国的商业中心街道能并行四辆马车全都铺了青石,街道两旁的店铺前面有盖着石板的下水沟打扫得十分干净,许多店铺在自家门前放了搁着花盆花架,还有的摆了应季的水缸里面养着小莲花小莲蓬并几尾小金鱼,店铺前门一水地是黑木槅扇玻璃,大多是两层楼,最高的有四层,那楼隔着老远便看到上面彩旗招展,杏黄底旗招上用红色丝线绣着“芸香楼”。

  瑶光并没着急去芸香楼,而是慢慢欣赏观察街道两边的店铺,琳琅满目的货品,还有来来往往的行人。她很庆幸这古代商业街倒没像现代某些街道领导那样规定全街道的店连油漆带装修带店招、匾额都得搞成一个式样的。

  各具特色多好呀,就像我们每个人长得不一样,凭什么规定每个店铺得长得一样呢?

  比如,这家点心店的店招上就不写字,而是画了一朵大大的桃花,旁边一只燕子一只蜜蜂,店名则叫“桃香居”,是一家点心店。

  因为要开点心店,瑶光和薛娘子就叫车夫停下来,想尝尝这家店的点心。不过车夫见门口人太多,只能将车停在对面一间茶楼前。

  竹叶看到门口排着长龙,但在门另一边却有个伙计招呼拿竹签子来的客人,便道:“娘子,这定是有人预定了,拿了竹签子来取点心的。”

  瑶光和薛娘子对视一眼,均想,这办法倒是挺好。以后我们生意若也能这么红火,也这么做才好。

  薛娘子见排的队太长,便给了竹叶五百钱,“你去打听下他们家点心那几样出名,待会儿见有人拿着点心出来,给人家钱看看可有愿意卖给我们几块的。贵些也无妨。”

  竹叶接了钱,领着小竹去了。瑶光和薛娘子带着吴嬷嬷进了茶楼,又给两个车夫一些钱,叫他们买了茶点在车上等着。

  茶楼的伙计见两个女冠领了一个老嬷嬷进店来,也不刻意慇勤招待,只将她们领进一楼一个靠窗的桌上。

  薛娘子叫了一壶茉莉香片并一咸一甜两样点心。不一会儿伙计把茶点端上来,竹叶也领着蹦蹦跳跳的小竹回来了,提着一包点心。

  薛娘子奇道:“怎么五百钱买了这许多?”京城的点心铺子价钱虽不至于比肩太清宫那种独家垄断的,但应该也不会便宜太多。

  小竹笑眯眯的,手里还拿了块糕在吃,“竹叶姐姐说我急着要吃,几个大哥哥大姐姐就给我们了。”

  薛娘子瑶光无可奈何,原来是靠卖萌骗来的。

  瑶光照例先看包装,见是比太清宫那种包装好不到哪儿去的,几乎是同一式样,几层细麻纸包着摞成一摞的点心块,包成一个立方之后再在上面夹一张四方红纸,纸上印的是他们店旗招上的桃、燕子和蜜蜂并“桃香居”三个圆润的字,下面还有一行小字“止此一家别无分号”。

  想来桃香居的“桃燕蜂”图案是在古代类似商标一样的东西。

  瑶光暗暗在心中记了一笔,打开纸包,见里面堆了四五种点心,竹叶分别说了名,众人品尝起来。

  点心味道不错,但也最多只能得个“优良”的评级。

  瑶光请吴嬷嬷吃点心喝茶,自己看着对面店铺客似云来,渐渐有点后悔将两千多两银子用来买了翠谷别院。

  “照姐姐,我们可是该在京城买个铺子?”瑶光心想,凭我的手艺,做点酥皮蛋挞、网红蛋糕、肉松饼,再卖点珍珠奶茶,这生意怎么能比这家平平无奇的点心店差呢?

  薛娘子见瑶光满面惆怅,顺着她目光一看就明白她在想什么了,劝慰道:“妹子,咱们一步步来吧。且不说京城这地界八大坊哪间铺子都得五千两银子打底,若没有点门路后台,便拿着银子咱们也买不到的。况且,我们从未开过铺子,就算太妃她老人家知道了,借出一个铺子给我们,恐怕也做不好呀。”

  瑶光想想也是,“是我好高骛远了。咱们先争取把梨溪山的铺子做起来吧。”

  吃过茶点,瑶光吩咐车夫在此等着便好,那芸香楼离这儿不远。

  今日出来之前瑶光就跟大家说过,下午若得了空必会去逛逛的,于是每个人都带了些钱出来。这下众人都兴奋起来,就连小竹也赶快叫竹叶把她装钱的钱袋从包袱里拿出来给她挂到脖子上。

  吉庆坊这条长街上除了这些门厅宽阔光亮的店铺,还有许多推着车挑着担子的小商小贩,有卖炒豆炒花生的,捏糖人的,卖各种甜浆的,还有人扛着根扎了麦秸秆的竹竿,上面插了许多彩纸做的小风车,风一吹呼呼啦啦,风车上还装着小旗子。

  只一会儿工夫,小竹的钱就花完了。

  她倒也满足,一手举着小风车,一手拿着一个白素贞、小青、许仙单人站在一只小船上的糖人,嘴里噙着一块芝麻酥糖,喜滋滋的。

  到了芸香楼,瑶光放眼一看,就知道这店铺和别的店不大一样,店员全是妇人,并不穿统一式样的衣服,而是在左胸口挂着薄木牌烫字名牌,名牌上除了名字还有职位。

  瑶光和薛娘子这次来,主要是想看看她们做的东西究竟芸香楼卖多少钱,还有,最近流行趋势是什么。现在瑶光有了别院,就有了场地,她们就能再把小作坊再开起来了。

  一行五人进了店铺,一位三十上下的店娘子忙来招呼:“几位炼师好。不知几位想看点什么?本店一楼卖的是各式香膏、养颜面脂,胭脂水粉螺子黛,还有合好的香丸香饼,精巧的香炉香囊;二楼是江南新进的绫罗绸缎,新巧纱花绒花,珠宝首饰和闺中玩物;几位逛得累了,三楼有各式茶点,俱是雅间,若想解乏,还可以到四楼,店里有修面修眉的师傅,捏脚松骨的也有。”

  薛娘子道:“我们随便看看,你自便。”那店娘子便不多言,笑着走开,“几位若用得着小人,只管招呼。”

  薛娘子从前陪着她的几位学生来过这芸香楼多次了,早见怪不怪,瑶光却颇为惊异,这店堂设计也和现代的百货公司太像了!一楼卖化妆品护肤品和香水,二楼卖时装,三楼是餐饮,四楼是休闲娱乐。

  再一细看,果然,不同品牌化妆品护肤品各有柜台!还有柜姐!

  瑶光在现代已经三十多岁了,渐渐感受到地心引力的恶意,什么贵妇护肤品都用过,还尝试过医疗美容,每隔一阵子去打个激光啊什么的,穿越之后,她一夜之间年轻了十几岁,皮肤是年轻了,可想要保持这种状态,也知道是不可能的。哪怕是韩瑶光版用的那些瓶子一看就不便宜的霜啊膏啊,她试过了,觉得最多也就起个保湿滋润的作用。

  但她颇想得开,我都一夜年轻十几岁了,没去动刀子也没打针,还想怎么样啊?知足吧。于是对于护肤品的追求就没在现代时那种劲头了。反正这里也不可能有黑科技搞出来什么腊梅霜、鱼子酱精华了,因此也没仔细去看,只想走马观花瞧瞧。

  她是这么打算的,可芸香楼的“柜姐”们却都看着她两眼发亮。

  瑶光薛娘子竹叶(吴嬷嬷太老,小竹太小,都不是靶向消费者)虽然是女道士打扮,但是柜姐们知道,能在京城出家的女道士就没几个穷的!她们和现代柜姐一样练早就火眼金睛,可比刚才那茶楼里的伙计懂行得多,上下一打量,就知道灵慧祠这套行头不便宜——头上是碧玉莲花冠,腰间挂着两枚印章是鸡油田黄,身上青黑两色的道袍用的料子全是绫纱——这一身至少要百两银子!且田黄印章有价无市,不是一般人能搞到的!

  再看几人气度,当下判断出了,那个肤白美貌的是主,另外一位是副,恐怕还是随行女冠,小的那个应该从前是丫鬟。

  能有随行女冠的绝不会是一般人!

  古代柜姐们像嗅到了血腥味的鲨鱼一样激动起来,当即拿出了和现代柜姐毫无差别的热情微笑,慇勤招呼瑶光,“炼师,我们家的莲花夏霜要试试么?”

  “炼师,来看看我们家新制的莹雪香粉,色泽匀净晶莹,粉质细腻轻薄,用了十七种名贵药材、香料以静秋山的高山雪水炼制,正适合这季节用!”

  “炼师,我们家的花露水只要一滴放在沐浴的水中,洗完澡后清凉无汗!”

  “炼师我们家的口脂……”

  瑶光恍惚间回到了现代shopping mall,很快抵挡不住柜姐们的热情,先买了两罐先前韩瑶光1.0版留给她的那种护肤霜。当时她用着觉得保湿功能不错,现在听柜姐一说里面还有灵芝、黄芪、党参、珍珠等等好东西……啊,就当买以中药成分为卖点的国货了!来两瓶吧。

  接着她又没忍住,买了一盒“冰晶霜花粉”——没办法,包装太漂亮了啊!这粉不是散粉,压成了一个椭圆蛋型,跟瑶光知道的鸭蛋粉有点像,触之滑腻如孩儿面,蛋上还压出一个正梳妆的美人轮廓!这枚“粉蛋”还是浅紫色的!是那种浅到了近乎白的浅,太美了。这样的“粉中美人”当然不能住在茅草屋里,装粉蛋的盒子也很漂亮,是个天青色椭圆瓷盒,那种颜色美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周世宗柴荣说的“雨过天晴云破处”的那种颜色,清明澄净。

  这么漂亮,当然不便宜。一盒要三两四钱银子。

  芸香楼的柜台也和现代柜台十分相似,一水的铁梨木玻璃柜,货品陈列在里面,一旁放着小小的棱锥形木牌价签。

  瑶光没想到自己到了古代还会有砍手的冲动,刚在自责呢,又被推荐了数种胭脂、口脂、唇膏……

  她实在没想到古代口红的色号也能这么全,起的名字还都个顶个地好听,粉色系的叫“樱雪”“牡丹娇”“蔷薇架下”,紫色系的有“藕榭听雨”,“菱洲一梦”“梅子霜冻”,至于正红、大红色的品种就更多了,名字都十分喜庆,当然,各色口红也和现代口红一样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色号鬼打墙。

  但是,这些口红的包装不能跟现代口红比,几乎全都是放在小瓷盒子里的,要用指头尖儿蘸着涂。而且膏体质地较硬,上唇效果基本都是哑光或屋面丝绒,即使最滋润的也没能力打造“果冻唇”“玻璃唇”。

  胭脂的种类相对更多些,还有和瑶光用过的颜料相似的一张一张的四方小帖子式的,得用水化开了才能用,也有和口脂口红一样装在小瓷盒子里的,用的时候拿小棉棒或是簪子蘸取一点儿点在唇上或是放在手心跟面脂揉和好了涂在脸上。

  许多胭脂也能起到口红的功效,一物双效。但瑶光只有在最懒最着急出门的时候才会干把口红也当腮红涂的事,对双效胭脂并不感冒。

  竟然没有一种是压成粉饼或者粉蛋的?

  瑶光有些疑惑,刚才那鸭蛋粉应该也有胭脂吧?难道这时代还没发明出类似的产品?

  她问了柜姐,便有人为她解惑,胭脂、口脂得加油脂、蜂蜡后颜色才能均匀,若做成粉状或是压成粉饼,一是不容易推开,画在脸上颜色不匀,涂出来像猴屁股一样,二是容易裂,卖相不好。因此只有使便宜货的人才买干胭脂。

  一个柜姐笑说,她娘有一盒胭脂是嫁人那天带去婆家的,到现在还用着呢,都碎成渣了。

  瑶光仔细想了想,古代的妇女们就算是小康人家,也不会像现代女人那样爽肤水、精华、乳液、防晒、眼霜这么涂了好几层再上妆,上妆还有妆前乳、粉底、遮瑕的步骤,然后才上胭脂,涂了胭脂之后还要再来层定妆散粉或者定妆喷雾,之后还有高光、修容……

  基本上,大多数古代妇女上妆就两个步骤:啪啪往脸上涂□□,然后再啪啪涂胭脂,接着画眉毛,涂红嘴唇,再在脸上笑靥呀,画个额黄啊,就完事了。京剧里常见的那种媒婆妆面其实就是普通人家的妇女在大日子里的常用妆面了。

  只有那些有钱又讲究的妇女才能在上妆前涂面脂、香膏,然后用《红楼梦》里宝玉帮平儿理妆时用的那种胭脂膏子点唇和涂胭脂,再讲究点的,能再上一层散粉。

  至于上妆用的工具,那就更寒碜了。什么海绵蛋、气垫、眼影刷腮红刷就别想了,基本是靠两只手来完成。好一点的粉扑是用一层丝绵套子装上棉花絮做的,或者是一层锦缎上缝一层绒布。

  还有,柜姐们又讲了,“炼师,若要散粉不会受潮后轻易成团,就得在里面加铅粉,那东西可不好!”

  瑶光听了手一抖,差点把手里的胭脂膏掉地上——铅粉!

  对啊她怎么把这个给忘了!好多穿越女主宫斗文里不都说了么?!某某小主极碧池地对另一个小主笑道,“妹妹这茉莉粉是极好的,轻白红香,可就是爱成团!”穿越小主温文尔雅笑道,“是不及姐姐的粉好。”心里却嘿嘿冷笑,你用了加了铅粉的化妆品!看你这一胎能不能保得住!

  还有还有!古罗马帝国当年多牛掰啊,怎么就突然盛极而衰了呢?后来考古学家发现,古罗马人不知那根筋抽了,也可能是火山灰水泥用完了?改用铅管在罗马城内输水,结果市民们平均智商都降低了,还生出好多弱智儿……

  一个柜姐见瑶光脸色都变了,赶紧说:“炼师,自从容仙公主力陈铅粉危害,就再没脂粉坊往粉中加铅粉了。我们芸香楼更是有几位专通此道的掌柜,凡是能摆进芸香楼的脂粉膏子,都尽是好的。保管您用了觉着好。”说着递给瑶光一只紫竹小方盒子,“炼师若拿不定主意,不若先带这个唇脂小样回去试试,若觉得好,下次来时再买呀!”

  瑶光看那盒子做的十分精致,不过铜钱大小,打磨得光溜莹润,盒面上刻着一枝梅花,就接在手里,打开之后,只见膏体是熟透了的梅子似的紫红,气味香甜倒似玫瑰,心里就喜欢了,“多谢你了。”说罢递给竹叶。

  竹叶提了一个秋香色双宫丝绣八仙宝器的包袱皮,就把包袱放在柜台上打开,在柜姐的帮助下将这小盒子和先前买的几样东西一起重新放好,正放着呢,又走来几个柜姐,每人拿了几样小巧的小样,也有胭脂水粉也有香脂香膏头油,都往竹叶的包袱上搁,“炼师也试试我们家的东西!”

  瑶光一看顷刻间堆了一小堆各式各样的瓶子盒子,有些不好意思。她一共才买了三样东西,现在收的小样倒快十样了。

  我怎么就被认作是壕了呢?她不由讪讪看向薛娘子。

  薛娘子忍着笑,去二楼的时候才提点了瑶光几句。

  这芸香楼的店娘子们都是人精,瑶光穿戴的都是好货,气质不凡,一看就知道是不缺钱的,刚才一见她听说散粉中含铅立即变色,就猜出她是个不常出门的。

  人傻,且钱多。多好的潜在靶向顾客啊!赶快大力发展成我的专属顾客!

  和京城中许多服务贵妇的店铺一样,芸香楼的店娘子们是拿佣金的,卖出去的东西越多钱拿得越多,上不封顶。

  瑶光默默叹气,想起自己没穿越前也是这个吊样。别说有钱之后了,还是穷学生的时候,每次春假结束她都会拿假期在景点摆摊赚小学生的钱去买一支喜欢的口红犒劳自己。

  成名之后这个消费倾向更不得了,各大品牌一年两次换季前都会联系她——“韩小姐,新款来了!您要来看预售么?”

  这个“肥羊”的气质看来是不会变了。

  第58章 深入调查

  上楼的时候,瑶光听到竹叶提那个包袱里的各种小东西叮叮咣咣的,不由皱皱眉想,她要是做点包包不知能不能卖得出去。

  这时代的淑女贵妇们出门动辄跟着几个人,买再多东西都有人帮着抱,倒真是用不着holdall或是birkin那种不管是职业女性还是宝妈都觉得好用的大包包。

  但要是做些小巧精致的手提袋呢?比如新艺术时期那些手柄上镶着珠宝的手袋就像《伟大的盖茨比》电影中淑女们用来搭配日常衣服和礼服的小袋子?

  她思维又发散了,回着头看竹叶打定主意回家后先给竹叶做一个好用的拎包。里面分层,或者就用包袱改造也行。啊,现在不是夏季了么?弄个草编包也挺好啊!哦哦,对了对了,冬天搞个皮草包包毛绒绒的,拎着又暖和又可爱!小竹现在说“毛绒绒”还是说成“毛涌涌”……她想到这儿又“嘿嘿”笑了众人早就习惯了她这个神游物外的样子,谁都不说什么。

  上到二楼之前,瑶光跟薛娘子说“照姐姐待会儿我要是再控制不住要买东西你就咳嗽!”

  薛娘子笑道:“我为什么要咳嗽啊?买就买吧!咱们要知道京城时兴什么,总不能光凭看的。”说罢握握瑶光的手“我要是看到和我心意的东西,我也买。”又对竹叶和吴嬷嬷说,“你们要看中什么也只管买去我和瑶光给你们出一半钱!”

  竹叶吴嬷嬷连道不敢,却知道薛娘子言出必行,脸上都带着喜色。

  这一层的柜台布置也和一楼不同,却依旧和现在百货公司很像,四周一溜精品店似的小屋子,打着槅扇,具有一定**性,分门别类放着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店堂中间呈品字形放着三架屏风,将空间分隔开,其中放着座椅茶几,几案上供着鲜花香炉,供人休息。且还真有人在休息。

  瑶光当初和元康郡主在白云观逛花园的时候觉得人家非常娇弱,后来和薛娘子熟络了说起此事,薛娘子却道像她们这种能连着步行近半小时也不用休息的才是异类呢。

  想想也是可怜。古代的富贵人家的女子并不常出门,从小养成习惯了,长大后即便有机会也不爱走动,最多练练五禽戏、八段锦之类的养生拳术,这还是比较有运动意识的。

  她灵慧祠里两位师侄,李静微爹是文官又是道德先锋,讲究“女子以贞静为第一美德”,她不爱动弹也就罢了,宋静守的爹可是武将,是将军——据太妃今天八卦,说长得好像昆仑奴一样黑——她有这样弓马娴熟的爹,家里在京郊还有马场,竟然也不爱动。啧。

  其实还有一个理由是这里女子都以白为美,坚信“一白遮百丑,一黑毁所有”,这时又没防晒霜,又没有烟酰胺、熊果苷,经常在室外运动不晒黑才怪!

  宋静守她爹觉得自己几个儿子都随了自己这黑铁碳皮子,好不容易生了个白净闺女,从小就跟她娘嘀咕“可不能让咱妞儿晒黑”。于是宋静守打小就没见过清明以后的太阳,每年等到重阳之后她才会再次走出室外。

  瑶光和薛娘子叫竹叶吴嬷嬷领着小竹随意逛,她们两人到了售卖摺扇、花笺的地方。

  一进门就看到了瑶光画的扇子——在正对门最显眼的博物架上放着一把团扇一把白纸摺扇,团扇上画的是一条紫红色斗鱼和几株水草,摺扇上画着一只知了趴在绿叶间,上书“凉风自然”四字,正是薛娘子手笔。

  再一看扇子旁的小木牌上标的价钱,两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轻呼一口气。

  一把团扇竟要一两五钱银子!摺扇更贵!二两!

  店娘子见她们盯着这扇子看,忙招呼道:“两位炼师,可要看看这扇子?这是我们芸香楼独家特有的,您二位瞧这画工,可是活灵活现?”她拿起团扇轻轻转动展示。

  一两五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