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姨娘是个小画手 > 第129章

姨娘是个小画手 第129章

作者:浴火小熊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7:50:51 来源:免费小说

  皇帝咳嗽了几声,对高立臣笑道:“老高,我也没想到这次生病会一病不起。”

  高立臣心中酸楚,忍泪道:“陛下必能康复……”

  皇帝叹口气,“我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他一瞧老高这么个硬汉竟然在忍泪,目示小太监,小太监很快拿来巾帕等物。

  高立臣抹泪告罪,“臣失仪了,陛下恕罪。”

  皇帝又咳嗽几声,叫服侍的人都下去,怔怔看了会儿窗子,问高立臣,“你觉得,她会来看我么?”

  高立臣心里一咯噔,支吾片刻,含糊道:“韩道长向来是有情有义的。”

  皇帝看看高立臣,难掩失望,“也就你这个老实头,连句安慰我的假话都不会说。唉……”

  高立臣只得陪笑不语。

  皇帝静了一会儿,又说,“太子为人稳重,朝中暂无大事,大臣们,也都算尽心本分……”他说到这儿,咳然一笑,“多年前,我还曾腹诽韩尚书,已经如此富贵如此位高权重,为什么还要折腾,非要掺一脚,结果弄得自己身死名裂,韩国公子府风流云散,还连累了许多人,唉,近些年来,我也明白了。丽妃、娴妃虽有罪过,可罪不至死。但不处死她们,就会牵连到二郎,三郎。他们也都是我亲子,他们小时候我也曾抱过的,尤其二郎……唉,权势如虎,骑虎难下。先帝为我取名‘定洵’,唉,洵者,老实也!大概盼我这辈子老老实实的,我也确实一直老老实实的,可谁想到……便是你们,当年也没想到我会登大寳吧?”

  高立臣能说什么,只得陪着叹气,“别说天下大寳,至尊权位,陛下,就是平民小户也多有这种事,不然为何大周律法规定嫡长子继承七成家业呢?”

  皇帝像是觉得索然无味,叹了口气半天不吭声,他出了会儿神又道,“我才想起,我还忘了安排一件事。我死后,各藩属国必会派人来追悼,若是向帛琉岛国派人来了,记得派个人跟着回去,给季锋说,我早许他回来与父母家人团聚,别再固执了,这有什么呢?原是我派给他的差事,倒叫他骨肉分离,难回故土。若是他愿意叫子弟来大周长居,好好招待他们。”

  高立臣应了声“是”,皇帝长长呼气,又咳嗽了一阵,“你叫方书宇拟旨吧,拟好了给我看。”

  高立臣都应下,又劝皇帝,“陛下,您还是多休息吧。”

  皇帝跟高立臣说了半天话,神困体乏,微微喘息,昏睡过去。

  是夜,又发起烧。

  翌日皇帝醒来,宣已告老五六年的太医院刘医正入宫看诊。

  刘医正在太医院混了一辈子,退休时还是“医正”,连个院判都没混上,并非医术不济,而是说话实在令人厌烦,各宫妃子都不乐意叫他看病,只有几位太妃看重他。老太妃们宾天之后,刘医正基本就是混日子。

  这时皇帝指名要叫他来,宫中诸人,还有前来侍疾的太子、昌王和两位公主都觉讶异。

  刘医正问诊时,皇帝只留下高立臣与太子两人,叫其余人都到殿外去。

  等刘医正诊完了两边脉,皇帝问,“刘医正,若你每日以针灸刺穴,辅以汤药,我可能活到五月?”

  刘医正皱眉,寻思半天,老老实实道:“五月,臣不敢保证,四月,倒是有五六分把握,只要遵医嘱,到三月是妥妥的。”

  太子大恸,几乎当即就要掉下泪,皇帝却极严厉地叫他,“为父为何要苦苦支撑?你难道不明白?哭什么?哭有用么?你该庆幸,现在四海升平,风调雨顺。”

  太子立刻行礼,道:“是儿臣无能。”可说完这句话,依旧眼泪汪汪的。

  皇帝再板不起脸,叫太子小名,“近芳,你来。”太子今年二十五岁,早已娶妻生子,可在父母眼中,依旧是孩子。

  皇帝携着太子的手道:“不是你无能,是爹爹以为自己还能活个一二十年呢。唉,你以后若遇大事不能决断,先去问你端王叔。他心地善良,为人大度,又有才能,他像你这么大时已经平过南疆渤海之乱,还去过陇西赈灾除疫,见过许多民间疾苦,也知道底下官员的套路。若再不行,可问曹、方二人。西山大营刘启正,也是我的人。”

  太子忍不住落泪,皇帝拍拍他的肩膀,“你去吧。从明日起,你替我问政监国。”

  太子监国后,景和帝病情一度有所好转,宫中以贵妃为首,宫妃们日夜祷告,宣和公主还联合宗室女冠,在水月祠、明月道院、齐云道院和太清宫灵慧祠为皇帝祈福祝祷。

  三月三时,皇帝虽未病愈,但仍然依惯例在宫中设宴,宴请宗室勋贵,文武大臣。许多人甚至觉着,景和帝会好转起来。

  但没想到四月中旬,皇帝的病情再次严重,一度昏迷了近五日。

  皇帝这次昏迷时,太子衣不解带侍疾,实在太累了,就趴在皇帝病床边睡着。

  半梦半醒间,忽然听到皇帝喃喃而言,太子惊醒过来,只听皇帝迷迷糊糊,在念一句诗,轻唤了几声“父皇”,皇帝又沉沉昏迷了。

  从这时到五月初,皇帝昏迷的时间倒比清醒的时间更长。

  五月初六那天傍晚,皇帝忽然间清醒了,叫人为他沐浴修面。

  太子惊喜交加,高立臣却暗暗去看刘医正,刘医正对他默默点了点头,两人都知道,这一次,怕是回光返照了。高立臣忙叫崔旺将几位大臣和端王、庐陵王、宣和公主等人都叫来。

  皇帝特意叫人将他胡须都剃干净,还要了镜子看了一会儿,叹道,“幸好她没来。不然见到我这样子,老态龙钟的,嗐!”

  高立臣笑道,“陛下着相了。韩道长跟臣说过,一片叶子,新生时有茁壮之美,变成落叶时,也有落叶之美。”

  太子不解其意,忙去看高立臣,只见他做个手势,便假装没听到这些话。

  过了一会儿,殿外有小太监道,“端王殿下来了。”

  皇帝叫进,见了端王,端详他几眼道,“六弟,你也老了。可得好好保养身体啊。唉,我跟她说,要跟穆宗大圣皇帝比肩的,这可好,穆宗皇帝活到八十多岁,我只这一样就输了。”

  端王哽咽难言,只握着皇帝的手道:“四哥……”

  皇帝又说,“我把太子托付给你了。”

  端王忍泪道:“必不负陛下,尽心辅佐太子。”

  皇帝想了想,又低声说,“要是季承晦回来了,你可别去为难人家。”

  端王哭笑不得,“是。”

  皇帝交待完,又叫太子过来,“我灵堂前挂的画像,你高叔叔和端王叔都知道是哪一幅,千万别弄错了。”

  太子这时已泣不成声,点头答应,皇帝又交待他,“你当皇帝后,当详读穆宗皇帝列传,以穆宗皇帝为榜样,怜惜小民。还有一事,京郊水月祠收养扶助孤女弃婴,我每月以‘太极宫道士定寻’的名义捐赠五十两银子,我死了以后,你别忘了,替我继续捐上。”

  景和三十二年五月初六,景和帝薨于太极殿。庙号仁宗。

  仁宗皇帝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先后平定云州与金帐国接壤之地,肃逐小赫支部侵扰,重画国境,建云州镇抚司,后与金帐国互通贸易,其后平南疆茜香国之乱,渤海之乱。之后的近三十年中,大周四海升平,民富国强。

  后世常将仁宗与穆宗和开国大帝视为大周最杰出的几位皇帝。

  仁宗皇帝梓宫由太子送入地宫后,太子才见到他临终前专门提到的那幅画像。

  画中的仁宗皇帝是道士打扮,穿着一身半新不旧的烟青色道袍,手持一把木剑,眉目含笑,和太子素常见到的样子迥然不同。

  太子惊讶地看了这画像好一会儿,认出画中皇帝拿的木剑他也曾见过的。幼年时他教他武功,用的也是这种剑身是圆柱形,剑尖也圆溜溜的木剑。

  这幅画上几乎没有提任何字,只在一侧画了一个浅绿色小圆圈,圈中写了一个“可”字。不知何意。

  按照大周的规矩,皇帝大行,停灵之后,太子还要在地宫外的灵棚追思七日,每日入地宫在先帝灵前追思。

  第三天晚上,太子坐在灵棚内的蒲团之上昏昏欲睡,忽然间听到地宫中有隐隐哭泣之声,急忙站起来,“你们听到了么?”

  太监宫女们都懵然摇头。

  太子提着一盏风灯进入地宫,那哭声越来越清晰,但不知为什么,他并不感到害怕。

  一个浑身黑衣的女子站先帝梓宫前,听到他的脚步回过头,怔怔看了他几眼,泪水静静流下来,她眨了眨眼睛,勉强微笑,“你是定寻的儿子?”

  太子顿时知道了她是谁,他试探问,“你是……韩道长?”

  她含泪问,“他走的时候,安详么?”

  太子说了大行皇帝弥留之际的事,她听着,不断流泪,听到皇帝叫端王不要为难季承晦时,她流着泪笑道,“唉,他们以为我一直和季承晦在那个岛国上么?不是的。我回到了我的世界,难以传递信息。”

  太子忙追问,“你真是韩玄玑道长?”

  她点点头,抹掉眼泪,“是。”

  “可是——”太子不敢相信。

  他幼年时听父亲讲过这位女道士的事。在他五六岁时,他的二哥告诉他,父皇书案抽屉里藏着一个小盒子,里面是极好玩的玩意。他傻乎乎的,真就偷偷去翻出了那个盒子,里面确实装着好玩的小玩意儿,是一对一拉开就会自动合拢的小泥人,一个是道士,一个是长狐狸尾巴的女子。等再长大了些,他才知道这女子是狐女。当时他只觉得这小泥人极有趣,忍不住反覆拉动,结果一不小心,小人儿肚子里的机扣给抻坏了,再也合不到一起了,他急得大哭,惊动了太监,父皇来了,见到坏掉的小泥人儿又惊又怒,他更怕了,反而不敢再哭出声。他一出生就没了母亲,先由娴妃抚养,后来娴妃又有孕,又交给丽妃抚养,他隐隐知道自己和哥哥们不太一样,但到了这一刻,才知道究竟是哪里不一样。

  可父皇震怒之后又忽然变得温柔,把他抱在膝上擦擦泪,跟他讲起这小泥人的来历——“是我的好友韩道长亲手做的,送给我的。我已经好几年没见着她了,也不知道她过得好不好。”

  那是他第一次和父皇这么亲热,他坐在他腿上,问了他很多关于这位韩道长的事情,韩道长善画,力大无穷,曾经在京城大门外暴打过坏人,她心肠很好,在水月祠帮着嘉城姑祖照顾弃婴孤女,还教她们养羊纺毛线,做羊毛毡娃娃……隔天是休沐日,父皇就带着他去了水月祠。

  在水月祠中,父皇曾问他,是谁告诉他抽屉中有小泥人儿的,他只笑而不答。从这之后,父皇将他交给淑太妃抚养,又叫了一个向来无子的妃嫔搬去淑太妃那里一同照顾,宫中的太监宫女们才对他变了副脸孔。

  可以说,他因祸得福。

  “可是……”太子看着眼前这女子,“您怎么会……看起来仍这般年轻呢?”

  后来,太子听父亲讲过许多韩道长的事,她去了泉州,在泉州开画院收徒,有教无类,每年六月,只要想学画的人,哪怕是乞丐,都可以到她的画院学画,还赠送一日两餐。她在泉州教的徒弟,后来也考上了画院,做了画师。除了收徒,她还教很多孤女和从良的妓人画画,画扇子,画耳坠和彩妆盒子等等,让她们能有一技之长。泉州以海运兴盛,船上是不要女子的,因此即使本地富户也有“洗女”的风俗,洗女,就是生下女婴后溺死,自从韩道长到泉州后,洗女之风才渐渐禁绝,后来,善画女子还像江南绣女织女一样结社自立。

  太子清楚地记得,韩道长生于常泰二十四年,比父亲小近十岁,那么,她现在应该有五十岁了,可面前这女子,虽然形容憔悴,最多三十许。

  韩瑶光叹道,“因为我后来回到了我从前的世界,两个世界时间运转速度不同。”

  太子惊道:“什么?莫非——你真是天上天之人?”

  韩瑶光淡然一笑,“看来,你父亲跟你说了啊,是的,我是天上天来的女子。”

  太子惊愕震撼,急促呼吸了几下追问,“那么,景和十四年后,你再不见踪迹,是回天上天了么?”

  “不是。那一年,我去了茜香国为安慈太后立祠画壁,壁画完成时,我的一位旧友派人传讯给我,他在海上……”她微微停顿一下,笑道,“就是帛琉岛国国主季氏,他请我去看看那个岛国,又说岛上急需各种物资人才。你现在要做皇帝了,一定知道那几个小岛的位置和重要性,过往海运,全要经过那里,从前岛上一直被海盗霸占,过往船只都要交一笔钱才能保平安,季国主臣服于大周,于大周,于周遭小国,都是好事。我向定寻求助,他便让茜香国国主相助,给了大批药物、种子、工具,又带上工匠,从茜香国出海,月余之后才到了帛琉岛国。”

  “我并没打算在那岛上一直待着,可是,机缘巧合,我得窥天机,返回了我的世界。”她笑得很复杂,既有欣慰,又有些不舍,“天机稍纵即逝,季国主也找过我很久。我在我的世界中醒来后……唉,总而言之,我画了许多时间,终于找到可以往返两个世界的方法,在十年前,我曾回来过一次,和你父亲见过一面。”

  十年前……太子再次惊讶道,“近芳园?那一次,在近芳园里的人,是你?”

  “是我。”韩瑶光笑容渐渐苦涩,“我只是,没想到,你父亲他……他会这么早就……”她下巴轻轻抽搐,又淌下泪水。

  太子默默无言,他是极想安慰她的,如果韩道长是个五十许的人,他就可以如同那天安慰宣和姑姑一样搂着她的肩膀,轻轻拍拍她的肩背,可是,她这么年轻……又这么美貌。

  太子只好取了一炷香给她,“道长,我们一起给父亲上香吧。”

  香烟袅袅而升,灵前静悄悄的,忽然一阵轻风,将上升的青烟吹得轻轻扭动。

  太子心中一动,再侧首看向身旁的蒲团,韩瑶光已经不见了。

  他看着空空的蒲团,难以形容此刻心中的感想,原来,父亲所说的竟然全是真的。

  七日停灵完毕,太子返回宫中。很快,新帝登基,定年号为“隆昌”。

  隆昌帝二十五岁继位,在位二十七年,国泰民安。

  (请看作话)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注意一下啊,如果以后还有新番外,都放在这一章里了,我会改标题,现在是番外.1,如果加了新番外就变成番外.2,ok。

  完结了,我感觉自己好像出狱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