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奶爸回到乡村搞养殖 > 第二百五十九章 捉王八

奶爸回到乡村搞养殖 第二百五十九章 捉王八

作者:花间一壶清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1 09:04:12 来源:88小说

雷子轻手轻脚地在蒋非旁边坐了下来,看着刚下塘的鳖苗在水里游来游去。

“好多小王八啊!”雷子压低了声音感叹。

“雷子哥哥,你这话听着像在骂人。”

白露看向塘里,赞同地点头:“不过,确实是好多小王八啊。”

她转头看向星星,说道:“星星,你知道吗?我们平常摸鱼捉螃蟹的小溪里也有王八的。”

“啊?那我下了这么多次水,怎么没见着它们?”

星星疑惑了,不止她没见到过,也没听小伙伴们说过见到它们。

“因为它们的数量很少很少,所以我们基本看不到。”

雷子在一旁解释道:“我爷爷说以前小溪里的王八多,他们还会下去捉。”

“哇,下溪里捉王八,听起来很好玩。”

星星挨到爸爸身边:“爸爸,你有捉过吗?”

蒋非点了点头。

“怎么捉到的?跟捉螃蟹一样吗?”

“它们会藏在石头下面吗?”

“我知道它们会打洞,伸手进洞里抓会被咬吗?”

“要怎么找到它们的洞……”

小朋友们七嘴八舌地问了一连串的问题。

“嘘!我们换个地方说。”蒋非带他们回了家。

小朋友们容易说着说着就忘了环境,激动起来,在塘边太吵了。

他们在客厅里排排坐,眼睛亮晶晶地看着蒋非。

他们最喜欢听大人讲以前的事了。

上山爬树掏鸟窝、下溪捉鱼虾泥鳅螃蟹、到田里钓青蛙、挖红薯煮田螺过家家……他们都爱听。

还百听不厌,尤其是听蒋非讲。

不管他们问什么问题,蒋非都会耐心回答。

不会像爷爷奶奶那样,多问几句,他们回答不上来,就会说小孩子哪有那么多问题,自个儿玩去。

蒋非想了一下,说道:“我小的时候,小溪里是有不少甲鱼。”

“但村里的小溪不多,山里的小溪比较多,甲鱼是一种非常小心谨慎的动物,喜欢安静不被人打扰。”

“如果经常被人打扰,它们就会迁走……”

蒋非要捉甲鱼,都是去山里的小溪找。

甲鱼是水陆两栖动物,它们用肺呼吸,不能长时间潜水。

基本在水里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就要像鳄鱼一样探鼻出水面换换气。

有时运气好,可以蹲守到它们探出头来“呼吸换气”。

它们会把吻部和眼部突出水面,四脚伸开,在水面半天不动,自由自在的呼吸新鲜空气。

此外,甲鱼吐泡泡方式有明显特征,可以沿着溪边走,看有没有甲鱼在活动吐泡。

它们在水底的时候,会因为呼吸和爬动,产生一连串的小气泡。

它们吐的气泡密集且呈双行带状或呈圈状,大小不等。

甲鱼在水中的时候,可以通过冒头和气泡特征判断。

它们时常会出水活动,爬到陆地上来。

也可以在水边观察它们爬过的浅滩、泥地表面,基本都会留下浅浅的痕迹。

甲鱼的爪子在背甲两边,形成的痕迹就是两条爬过的痕迹。

两个痕迹距越宽,说明甲鱼越大。

有时在溪边看到了甲鱼爬过的痕迹,还能顺藤摸瓜找到它们下的蛋,即王八蛋。

甲鱼的蛋是正圆形的,体形很小,比鹌鹑蛋还小一点,大的直径只有2厘米左右。

发现了甲鱼的踪迹,要捉住它们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蒋非和小伙伴那时候基本是靠徒手捉的。

他们下水靠近时,胆小的甲鱼受惊后会钻入泥沙中一动不动。

此时要用双脚在甲鱼的沉没区踩探,当触到既不是石头、又非泥沙的硬物碍脚时。

再弯腰用手沿脚摸清是何物。

确认是踩上甲鱼时,在它的两只后腿与腹部的结合处,有两个凹坑。

用双手的拇指与食指刚好能抠住,把甲鱼拿出水面。

未出水面的甲鱼,一般不咬人。

但出水的甲鱼会拼命挣扎,头向后仰,张开大嘴往后咬。

那时村里的大人还会放须笼去捕甲鱼。

用竹子或柳条编成肚大脖细的须笼。

再用竹条编绕一个漏斗状的须笼头,在其漏斗的内侧,留出一些末端尖锐的竹条。

甲鱼可以爬进去,但不能够爬出来,跟地笼有些像。

在须笼里放上猪肝等腥味大的饵料,用绳子拴好,放入有甲鱼出没的水域。

跟下地笼一样,等到第二天清晨再去取。

这些是普通人捉甲鱼的方法,野生甲鱼比较多的那几年,还有专门打甲鱼的人。

打甲鱼是一门手艺活,既要懂得它们在水中生活的习性,更要做到眼尖手快。

他们都是肩扛甲鱼枪,游走于溪流湖泊江河处。

甲鱼枪,现在大多是用玻璃钢做得枪身,枪身的托处装一转轮。

转轮是用来收放钓线的,竿头装上吊葫芦,钓线的一头系上钓砣。

钓砣往上每隔寸把扣一副钩,一副钩是对应的两把,每杆枪有六把或八把钩。

最开始还没有专门的甲鱼枪卖,他们都是自己动手制作的。

打甲鱼的师傅扛着枪一会静站,一会慢步行走,眼睛注视着水里的动静,仔细地观察。

如果有甲鱼露头换气,他们马上就会把枪一甩。

要是水面风平浪静,打甲鱼的人还有一招可以把它们引出来。

他们会在岸上人为制造出响声和动静。

甲鱼在水中听到声音,喜欢露头探望。

引诱水下甲鱼浮出水面后,便可快速出枪制服。

他们简单地目测一下距离后,马上抓着钓杆使劲一甩,柔中带刚。

钓线上的钓坨带着钩就会以相当大的速度砸向目标。

可以听到线在空气中划过时,嗖嗖的声音。

但甲鱼枪并不是要百分百的打在甲鱼的身上的。

当它受到惊吓时,它会快速地下沉。

只要甩出去的钩子超过了甲鱼露头的地方就行。

然后快速地收动线轮,同时枪杆左右两边大幅度摆动,增加勾甲鱼的机率。

一旦杆子有动静就直接收线拉回,就会有稳稳的收获。

二十几年前,有人以打甲鱼为主业。

曾经流传着“一杆甲鱼枪,养活一家人”的言论,可见当时的甲鱼市场是很繁荣的。

而市场上的甲鱼,基本都是从溪流湖泊河流捉来的野生甲鱼。

那时候的水里资源丰富。

除了有专门打甲鱼的人,还有人晚上拿着手电筒去照青蛙夹黄鳝,也有人晚上背着电瓶去电鱼。

那时鸟儿也多,经常能在村里看到拿着气枪打鸟的猎人。

蒋非从怎么在水里和陆地上找甲鱼,讲到捉甲鱼的方法,再讲到以前打甲鱼的人。

小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

蒋非讲完了,他们还意犹未尽。

“蒋叔叔,你有甲鱼枪吗?”

雷子对甲鱼枪很感兴趣,他想象了一下肩上背着枪打甲鱼的画面,觉得特别酷。

蒋非摇了摇头,说道:“没有,我用过,但没那技术。”

“蒋叔叔,你说最初没有甲鱼枪买的时候,用的都是自制的。”

白露期待地问道:“做甲鱼枪要用到什么材料,我们可以制作出来吗?”

蒋非又摇了摇头:“我只见过几次手工制作的甲鱼枪,不知道具体怎么做。”

“再说了,现在的小溪连甲鱼的踪影都看不到了,你们有了甲鱼枪也没啥用处。”

“蒋叔叔,你吃过王八蛋吗?”雷子好奇地问道。

众人:“……”

蒋非瞥了雷子一眼,答道:“吃过几次,它们下蛋后会埋在泥沙里,看到了爬过的踪迹,在泥沙里挖到的。”

甲鱼蛋很小,蛋壳很薄,挖和洗的时候都要特别小心,不小心一个用力就会弄破蛋壳。

因为蛋壳比较薄,放在光下,透明感很强,看起来晶莹剔透。

田鼠、老鼠是甲鱼蛋的克星,它们通过嗅觉很容易闻到甲鱼蛋的气味。

蒋非有一次挖到甲鱼蛋,被它们吃得只剩下蛋壳了。

“爸爸,甲鱼的蛋吃起来什么味道?”星星紧接着问道。

“就是蛋的味道的,蛋黄挺香的,但有点腥。”

“它的蛋白是不会凝固的,煮熟后还是胶质的半透明状,看到蛋黄凝固就是熟了。”

蒋非接着说道:“所以吃甲鱼蛋应该先把蛋壳剥开一个小口子,然后嘴巴凑到这个小口子上用力吸一口,将甲鱼蛋整个吸进嘴里。”

听到他的描述,雷子、阿晓、白露、星星等人都下意识咽了下口水。

“我们连甲鱼都看不到,更别提找它们的蛋了。”雷子叹了一口气。

“就是。”白露跟着点头。

“爸爸,我们塘里养的甲鱼,以后也会下蛋的吗?”星星问道。

“会,但可能要养上一两年,甚至更久,它们才会下蛋。”

用温室养甲鱼的话,它们的成长速度会快很多。

可以调控成最适宜它们生长的温度和环境,提高生长速度,缩短养殖周期。

蒋非这种养在外塘的,叫做彷野生养殖。

它们的生长会比较缓慢,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是甲鱼会冬眠。

甲鱼是一种变温动物,对周围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

它们的生活规律与外界温度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外界温度降至15c以下时,甲鱼便开始停食,潜伏在水底泥沙中冬眠。

冬眠期间,甲鱼不吃不动,不仅停止生长,还会因为自身消耗体重有所减轻。

自然条件下每年的10月份到次年的4月份都是甲鱼的冬眠期,长达半年之久。

但他这边稍微好点的是冬天来得迟,温度低于15c的时间不长。

这意味着甲鱼一年中需要冬眠的时间不长,能长得快一点。

当长时间无冷空气南下,阳光普照时,冬眠的甲鱼就会苏醒觅食。

当寒流南下,温度低于15c了,它们又会进入冬眠的状态。

“爸爸,那我们可以养几只甲鱼不卖,留着下蛋吃吗?”

星星期待,其他小朋友也期待地看着。

“行,到时请你们吃甲鱼蛋。”蒋非笑道。

“耶!”

“太好了,可以吃到王八蛋。”

“哈哈,甲鱼蛋、鳖蛋、王八蛋……”

……

打发完一帮小朋友,蒋非打开养殖系统的页面。

【养殖任务:养殖甲鱼】

【养殖奖励:???(正在计算中)】

【温馨提示:完成甲鱼养殖任务后,系统会平衡各方面因素,计算出可获得的养殖奖励。】

看到养殖奖励一栏依旧是三个问号,蒋非关闭了养殖系统的页面。

鳖苗入塘后,蒋非每天早、中、晚都去巡塘,观察它们在塘中的活动和摄食情况。

刚放养的两三天,鳖苗吃的饲料量很少。

一方面它们经过长途运输,体质有待恢复。

另一方面塘中水质经过育肥,有一些浮游动物等适口天然饵料可供它们摄食。

到了第四天,鳖苗的摄食情况开始正常起来。

蒋非固定在饵料台投喂饲料给它们吃,日投喂量是鳖苗总体质量的5%左右,分上午、下午两次投喂。

蒋非改建鱼塘为鳖塘、晒塘消毒、放水育肥、购买鳖苗、鳖苗入塘后适应下来。

在这段时间里,宋冬云家也在忙活。

他们在山上搭建鸡舍,扩大养鸡场规模,整体重新规划了一遍。

他们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决定把养鸡场建得完善一些,准备了配套的孵化室和育雏室。

宋冬云一家想抓住机会努力一把。

蒋非都把游客和大老板带到村里了,他们开养鸡场,在销路上有很大的优势。

而且,土鸡的价格相对稳定,他们不用担心等土鸡可以出栏了,价格会降下来很多。

宋冬云和老公还问了两个儿子要不要回来一起经营养鸡场。

到时养的鸡多了,他们俩肯定忙不过来。

儿子愿意回来,那就一家人一起。

如果儿子不愿意回来,他们准备招人。

宋冬云的大儿子已经结婚了,说要跟老婆商量一下,考虑几天。

她的小儿子今年二十五岁,单身,明确说了不会回来。

他还要继续在城市里享受一个人的生活,潇洒自由。

他还年轻,精力旺盛,喜欢大城市快节奏的生活。

宋冬云内心里是希望儿子回来的。

以前,村里的年轻人都在外面奋斗,大家都没有要儿女回家来发展的想法。

可现在不同了,回到村里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而且都能赚到钱。

宋冬云也盼着儿子能回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