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奶爸回到乡村搞养殖 > 第一百五十六章 采摘园工资

奶爸回到乡村搞养殖 第一百五十六章 采摘园工资

作者:花间一壶清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1 09:04:12 来源:88小说

陈小梅和蒋非把买的年货搬进屋里放好。

齐春花搭手跟着搬了一些。

“这两只小鸟也是买的吗?看着挺像金丝雀的,是金丝雀吗?”齐春花看着鸟笼里的小鸟问道。

野生的金丝雀通常是绿色或橄榄色的,而眼前的两只,羽毛是嫩黄色的,翅膀上带着点白色。

齐春花看着不太确定。

“是金丝雀,小非买的。”

陈小梅泡了一壶茶过来,指指整理东西的儿子:“说是人工培育出来的品种,叫声比野生的金丝雀好听。”

“原来是人工培育的品种啊,我就说看着很像金丝雀,又跟平时见到的颜色不太一样。”齐春花看着两只说道。

“培育出来的颜色很多,我看店里有好些颜色鲜艳打眼的。”

陈小梅招呼齐春花坐下喝茶,接着说道:“但小非应该是听着叫声挑的。”

“说起颜色鲜艳打眼的鸟儿,我之前在抖音上看到的,有一大爷花两百多块钱买了一只羽毛彩色好看的鸟儿。”

齐春花喝了一口茶:“结果洗了一个澡,鸟儿羽毛的颜色一直褪,最后变成了一只灰头土脸的鸟儿。”

“我知道是啥原因,小鸟的羽毛是染色上去的,它本身长得不太好看。”陈小梅接话道。

“对,那鸟贩开价五百一只的,说什么手头紧,两百多卖了,还送了一个鸟笼。”

齐春花说道:“那大爷还以为自己赚了呢,没想到花两百买来的鸟只值三四十块钱。”

陈小梅想了一下:“我们看的不是同一个,我看的那个开价要一千,吹得可厉害了……”

蒋非整理着年货,听两人聊得兴起。

把买回来的糖果、瓜子、饼干等归类放进柜子里。

他端了比较大盆的金桔放到电视机柜旁边的地上。

鸿运当头、蝴蝶兰、朱顶红和水仙花,都是比较小盆的,分别放在电视机旁和桌子上。

摆放好了之后,蒋非给它们浇了下水,修了下底下的叶子,摆了个好看的造型。

【恭喜你获得积分 2,继续加油哦!】

看到养殖系统页面上的消息,他顺便看了一下观赏鸟类养殖那栏。

【观赏鸟类养殖已开启】

【养殖任务:养殖1对金丝雀】

【养殖奖励:治愈系歌声】

【备注:它们的后代也有一定几率获得治愈系歌声哦!】

【养殖一对金丝雀(已完成)】

蒋非走过去瞧了瞧笼子里的金丝雀,它们都是两个多月大的小鸟,还只会小叫。

跟很多鸟儿相比,金丝雀开口的时间比较晚,一般破壳了20-25天才会开口鸣叫。

因为幼鸟只有到这个阶段,鸣管发育成熟了,才能发出鸣叫的声音。

这时候的叫声属于小叫。

一般情况下,金丝雀都是在六、七个月成熟阶段的时段才会大叫,嗓音变得洪亮。

如果缺乏营养的话,有可能导致金丝雀大叫时间推迟。

换毛周期不顺畅,也有可能延迟它们的大叫时间。

两只金丝雀在笼子里都不怎么活动,不知道是本身胆子小,还是到了陌生环境不适应。

蒋非搬了凳子在鸟笼旁坐了下来,用动物亲和力感知了一下它们的情绪,它们确实是到了新环境不适应。

他试着向它们释放善意。

蒋非能感觉到两只金丝雀的焦躁不安有了缓解,情绪慢慢安定平稳下来。

它们开始在笼子里走动了。

蒋非给它们的食盆放了饲料,饮水盆装了水。

金丝雀平时除了吃饲料外,还可以喂小米、谷子、切碎的菜叶、一些水果。

现在刚开始养,还是给它们吃饲料安全,跟婴幼儿添加辅食一样,以后可以慢慢尝试着给它们吃。

蒋非逗了好一会儿金丝雀,它们并不怎么肯叫。

“小梅,你在家吗?”

听到院子外面传来喊声,陈小梅起身,走到大门口,应道:“在的,你直接进来哈。”

王云打开院子门走了进来,跟陈小梅和齐春花打了个招呼。

“太好了,小非也在。”

王云笑着对蒋非说道:“我本来是想进来问问你妈妈,你什么有空的。”

“王婶,坐下喝茶。”

蒋非给她倒了一杯茶:“找我有什么事吗?”

“是这样的,我听说采摘园春节后要招人干活,我想问问招人有什么要求,你看我合不合适?”

“锄地、种菜、拔草、浇水、施肥、收菜,我都能干的,手脚勤快,干活绝对不偷懒。”

王云一口气把想好的话说了出来。

“先说要干的活儿吧,基本上就是你刚才说的那些,负责蔬菜、水果的种植和管理。”

蒋非接着说道:“要求的话,要多年从事农业活动的,对蔬菜或水果的种植、管理有经验,身体素质好,服从工作安排。”

“我可以!”

王云指着自己说道:“从小种田、种地长大的,经验都有,我身体素质很好的,也肯定服从安排。”

“你招我吧,我可以便宜一点。”

蒋非:“……”

王婶,你知不知道自己这种行为很卷啊!

“欸,王云,你还没问工资多少呢?万一……对吧?”齐春花在一旁打趣道。

“哈哈,对,不要急,先说清楚,小非这两天才确定下来的,我都还不知道呢。”陈小梅笑道。

“先说工作时间的问题,一天八小时,但具体时间要根据季节和工作内容来安排。”

毕竟大夏天的时候,不能让人下午两三点去种菜、浇水。

就算她们可以,蔬菜和水果也要表示不行的。

夏天的晴朗天气,都是要早上六七点去干农活,错开中午和下午那段最热的时间,晚上做晚一点。

夏天晚上,天黑得迟,通常七点钟还很亮,大家下午干农活,都是晚出晚归。

“不包吃不包住,有双休,但不一定安排在周末,要轮流着休假。”

“工资一个月四千,扣除社保到手三千六。”

县里的普遍工资,交完五险一金,到手三四千,蒋非也是按着这个标准来的。

他有在办理开采摘园的手续,还在走流程,春节后能办完,到时招聘的员工能够交社保。

按着市里发布的职工社会保险缴费标准,依缴费基数最低来算,一个月要交1236.26元,其中单位交838.86元,个人交397.40元。

蒋非一说完,王云、齐春花和陈小梅都准备开口。

“我知道你们要问啥,不交社保的话,工资四千,然后单位负责交的八百多会加到工资里。”

蒋非这么算,是考虑到村里的实际问题。

像他妈妈这个年纪的,很多一辈子都在村里干农活,没有出门打过工,从没交过职工社保。

王云也是,今年都五十一岁了,现在才开始交社保不现实。

前两年有出政策,针对农村里的这些人,差不多到退休年龄,但又没有买过社保或者买的年数不够的。

买过社保,但不够年数的,可以一次性补齐费用。

要是购买的年限短,觉得一次性补齐费用多,不愿补的,可以跟没有买过社保的一样,选择一次交几万到十几万的费用,分为一档、二挡、三挡……

到了退休年龄,会根据交的费用档次来每月发放养老金。

“所以就是不包吃不包住,选择不交社保的话,一个月有四千八,那很不错啊。”

齐春花算了一下,吃住在家里很方便,走路不用十分钟。

她听儿子说过,他上班要走路十分钟到地铁站,坐地铁,再转公交,路上要花一个多小时。

还说这时长算一般的了,公司大把上班路上花一个多小时的。

一个月四千八啊,齐春花听了很是心动。

但也只能是心动,不能是行动了,因为她身体不允许她行动。

一天八小时的农活,轻松的还好说,重一点的活儿,三四天下来,她身体就吃不消了。

齐春花年轻时很拼,那时家里穷,也不得不拼,很多人都是这样过来的。

落下了不少病根,生活条件好了之后,终于不用那么拼了,上了年纪,她更加爱惜自己的身体。

不值当为了赚点钱把自己身体累垮,搞不好到时连看病钱都不够。

王云也觉得很不错,她急切地说道:“小非,工资、干活时长、工作内容,我都没问题。”

“嗯,我知道,这样吧,我先记下来,结果五天后告诉你。”蒋非想了一下说道。

“好,那你记得要考虑我啊,我身体素质好,干活快,会服从安排的。”王云再三说道。

蒋非连连点头,表示自己都记下来了。

王云觉得该说的都说了,便起身告辞走了。

齐春花喝完杯中的茶,也走了。

“小非,你觉得王云怎么样?”陈小梅收拾着茶桌问道。

“妈,你觉得呢,王云平时干农活那些,你比莪了解。”蒋非反问道。

“人挺勤快的、手脚利索,看她种的水田和菜地里的菜就知道了。”

同样是种田、种菜,可田里的水稻与水稻之间,菜地里的蔬菜与蔬菜之间,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勤快的人,抛秧后顾着施肥、放田水、打农药、拔稗草,把水稻照顾得很好。

不那么勤快的人,照顾起水稻来就没那么用心了,田里的稗草跟禾苗一样高。

村里谁勤快,谁懒惰,这么多年种田种地看下来,大家心里都清楚。

王云在村里算是勤快的了。

陈小梅叹了一口气,说道:“你多考虑她一下,能选就选她吧,就像她说的,她肯定会服从安排的。”

蒋非点了点头,雇人来采摘园干活,当然是优先考虑手脚利索,又听管的。

“奶奶~爸爸~”

星星午觉睡到三点半才醒,醒来后穿上鞋子,哒哒哒跑到客厅来。

“星星醒啦,来,喝点水润润嗓子。”蒋非倒了杯温水给女儿。

星星捧起杯子,咕噜咕噜地喝了下去:“奶奶,爸爸,白露姐姐有没有来找过我?”

“没有,你白露姐姐不在家,跟着她爷爷喝喜酒去了。”陈小梅在一旁说道。

刚才跟齐春花闲聊时说起的,爷孙俩去县城喝满月酒了。

“白露姐姐不在家啊,那我去找雷子哥哥他们玩。”

星星抓了一把放在桌子上的水果糖,挥了挥手:“奶奶拜拜,爸爸拜拜。”

“拜拜。”

陈小梅和蒋非看着时间还早,在家里搞起了卫生。

春节前要进行一次大扫除,床单、被罩、蚊帐、窗帘那些都要拆下来清洗。

蒋非拿了布和报纸抹玻璃,看到女儿跑出去一会,又跑了回来。

“怎么了,星星,没有找到雷子哥哥他们吗?”蒋非看着进来的女儿问道。

“找到了。”星星嘟着嘴说道。

“他们在干什么?”蒋非好奇地问道。

“在玩擦炮。”

“爸爸,你知道嘛,雷子哥哥往牛粪里扔擦炮!”

星星重点强调了一遍:“是牛粪!”

“雷子哥哥,晨晨哥哥,阿晓哥哥,他们站在一排,一起往牛粪里扔擦炮。”

“牛粪都被炸开了,可脏了!”

蒋非:“……”

他小时候也没少做。

春节前后,小店里的各种炮可受小孩子欢迎了。

最安全的是摔炮,不用点火,拿起一根往地上扔,就会听到“叭”的一声响,听个响而已,小孩子大多不爱玩。

他们玩的比较多的是擦炮。

往火柴盒或擦炮盒边上一摩擦,点燃冒烟了,就赶紧出手,听那“啪”地一声响,很好玩。

擦炮刚开始是一声响的,后来有了两响的,三响的,四响的,响数越多擦炮越长。

三响、四响的,玩个新鲜,后来小伙伴还是喜欢玩一响、两响的。

擦炮在他们手里能玩出一朵花来,用来炸牛粪是常规操作了。

要是想听巨大的声响效果,就点燃了擦炮之后,快速放进矿泉水瓶里,倒扣过来,“嘭”一声,听着很震撼。

还有更胆大的,点燃塞进矿泉水瓶里,再拧上盖子,能听到更大威力的声响。

那时候还买过“二踢脚”,威力更大,声音更响,不过危险性也更大,大人一般不让小孩子玩。

陈小梅看了不说话的儿子一眼,笑着朝孙女招了招手:“星星,咱不玩这些哈,过来陪奶奶擦桌子。”

“好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