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奶爸回到乡村搞养殖 > 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棚总价

奶爸回到乡村搞养殖 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棚总价

作者:花间一壶清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1 09:04:12 来源:88小说

关于温室大棚草莓的种植,蒋非需要考虑的除了大棚类型的选择与建造,还需要考虑草莓的种植方式。

草莓在大棚中种植的方式有两种,即土壤栽培和无土栽培。

大棚土壤种植草莓最常遇到的问题有两个:草莓重茬、土壤板结。

重茬也叫连作,是指在一块田地上连续栽种同一种作物。

一般同一种或同一科作物在同一块地连续种三茬或三年以上,就容易得重茬病。

重茬病会造成作物烂根、死棵、僵苗、不发根以及作物产量低、品质差等现象。

土壤板结是土壤在长期的种植中,使用化学肥料等,导致土壤的结构发生了变化。

出现板结现象的土壤,土壤团粒结构被破坏,通透性差,肥料利用率低,作物根系不发达。

在农村长大的蒋非,对这些问题知道得很清楚。

以前家里种花生、黄豆、赤豆、红薯等,用的都是轮作的方式。

就是同一块地每年种植不一样的作物,轮换着来,能有效规避重茬障碍。

而温室大棚,蒋非是专门用来种植反季节草莓的,轮作不适用。

要是用无土栽培,倒是不用担心重茬、土壤板结、土壤酸化等一系列问题。

草莓的无土栽培主要是采用基质栽培,常用的基质有椰糠、草炭等。

基质就是类似于土的性质,本身没有什么营养成分。

草莓生长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是来自水肥一体化的灌溉系统。

基质主要起到的固定草莓苗的作用,都放置在相应的容器里面。

基质可以重复使用,种植结束后把它们拿出进行晾晒消毒就可以进行第二次使用,3-5年更换一次就可以了。

用基质栽培草莓,没有了重茬问题和土壤板结问题,还能充分、合理利用大棚内的土地及空间,可实现立体栽培。

但无土栽培的设备投资大,需要配置基质和水肥一体化灌溉设施,用电多,肥料费用高。

蒋非衡量了一下,种植反季节草莓还是用无土栽培好。

虽然需要投入的资金比较多,但无土栽培可以实现立体栽培,跟土壤栽培相比,同样的面积可以种植的草莓更多。

而且草莓无土栽培没有土壤,没有灰尘飘在空中,干净、卫生、环境好,游客的采摘体验感会更好。

确定了下来,蒋非选了个周末去县城找建造大棚的公司,顺便带妈妈和女儿买几套冬天的衣服。

同去的还有蒋文康,他在家里待得有些无聊,听到他们去县城,便一块过去走走看看。

车上,陈小梅看着坐在副驾驶座的蒋文康,说道:“大康,你回家来之后,脸色好看了不少,还是家里的水土饭菜养人啊。”

“叔叔胖了,脸上肉肉的,跟我一样。”星星捏了捏自己肉乎乎的脸。

“星星,叔叔的胖跟你不一样,你那是婴儿肥,是可爱,叔叔这是肥肉。”

蒋文康拍了下脸颊上的肉:“我比工作时胖了快有二十斤了,每天吃好喝好睡好,整个人都胖了一圈。”

“唉,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要运动起来减减肥才行。”

“大康,你现在多重?”蒋非问道。

“刚好160斤,昨天早上起床称的。”

蒋文康身高178,体重160斤,因为平时不运动,看起来身上的肉多,坐着时肚子上的赘肉明显。

“是该动起来,减不减肥另说,至少运动起来可以把肌肉和线条练一下,看起来肉不会松松垮垮的。”蒋非往旁边看了一眼。

“嗯,我明天就行动。”蒋文康握着拳头说道。

“我也胖,我也要运动。”星星伸手戳了戳自己身上的肉肉。

“星星不胖,星星这是可爱。”

陈小梅搂过孙女,有点小肉肉的星星抱起来舒服,揉起来舒服,看着可爱又招人喜欢,她可稀罕了。

一路聊着天,四人到了县城。

蒋非先开车送妈妈和女儿到服装购物商城。

“妈,星星,你们慢慢逛,我办完了事过来接你们去吃午饭。”蒋非说道。

“嗯,你和大康去吧。”

陈小梅挥了挥手,在门口买了一串糖葫芦,拿着让星星咬了一个,自己跟着咬了一个。

看着两人进了服装购物商城,蒋非开车拐进另外一条街道。

县城里建造大棚的公司都集中在这里了,一条街道上有四家,都隔得很近。

上次来县城买除草机和翻土机,他已经到这几家建造大棚的公司了解过价钱了。

停好车,蒋非和蒋文康从车上下来。

蒋非径直进了街道的第二家店铺。

蒋非说明来意后,接待员领着他和蒋文康去了接待顾客的隔间,泡茶招待,拿了几个册子过来。

连栋膜大棚的配套设施很多,可以根据种植的作物所需来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

蒋非详细说了土地的基本情况,以及是用来无土栽培反季节草莓的,让他看看需要的配套设施都有哪些。

接待员打开连栋膜大棚的册子,一一解释里面的配套设施用途,给出建议,再让蒋非做决定。

除了配套的设施,还要根据土地的基本情况来确定建造的长度、宽度等,还有温室主体结构、覆盖材料等需要确认。

全部确定好,接待员打开计算器噼里啪啦一通算,平均下来每平米造价130元。

蒋非准备建三亩的连栋膜大棚,算下来大概要二十六万。

蒋文康坐在一旁喝茶,听着三哥和接待员交谈。

听到每平米造价要130元,他心里感叹了一下有点贵。

等听到建造三亩要二十六万时,他握着茶杯的手抖了一下。

妈呀,这也太贵了!

单独说每平米造价多少多少,蒋文康的心里还没个整体的概念。

他拿出手机,点开计算器一算,一亩地按667平米算,就要八万六千多,三亩可不就是要二十六万嘛。

蒋文康看了下三哥的神情。

蒋非只是点了点头,继续跟接待员说起还要建的春秋大棚来。

二十六万的价格,蒋非心里有数,他都已经算过了。

春秋大棚就简单多了,塑料薄膜、镀锌圆管骨架,加个卷膜器就可以搞定了。

没有其它配套设施什么的,只是一个简易的塑料大棚。

他选用镀锌圆管骨架算是比较耐用的了,还有直接用竹竿做支架的,价格便宜。

但毕竟一分钱一分货,竹竿的不耐用,总是换来换去也麻烦。

接待员很快给出了价格,每平米35元,一亩的话要两万三千多。

蒋非准备建六亩春秋大棚,用来种应季草莓、树莓、桑葚等。

六亩春秋大棚算下来要十四万。

全部加起来要四十万,蒋非也在心里感叹了一句,真贵!

蒋文康听着,心里感慨万千。

他未成年时就跟着堂叔出门打工,今年刚好是第十个年头,好不容易存下了十几万。

这笔钱,蒋文康都舍不得拿出来花。

之前他虽说想在县城里盘个店面做小本生意,可每次一想到要把它们花出去,心里都很舍不得。

再一看三哥,一下子拿出四十万来建大棚,淡定得很。

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手里有钱,还能赚钱,有底气就是不一样。

谈妥了,蒋非和蒋文康从大棚建造公司出来。

蒋非开车到服装购物商城门口,打了个电话给妈妈。

过了一会,陈小梅一手提着大包小包,一手牵着星星出来了。

“爸爸,你看,我的衣服帽子上有独角兽耶~”

星星手上也提着一个袋子,她拿出里面的衣服,展开揪起衣服的帽子。

蒋非看了一下,那是一件摇粒绒外套,粉红色的,是星星最爱的公主颜色了。

“现在小孩子的衣服都设计得可可爱爱的,就这款的衣服,帽子还有狮子、鲨鱼、猫头鹰、熊猫。”

陈小梅说道:“每一件都好可爱,我和星星犹豫了好久,每一件都想买回家。”

“那是肯定的,这个年纪的孩子喜欢可可爱爱的东西,自己也可可爱爱的。”

蒋非说着,打开其它袋子看了看,星星的外套、裤子、裙子、鞋子、小背包、发饰、公仔……

他一个个打开,除了一件羽绒服,其它全部都是星星的。

“妈,怎么都是星星的,你都没买自己的?”蒋非问道。

“买了啊,那件羽绒服不是啊,我的衣服够穿,买那么多干嘛,放着浪费了,还会放坏。”

陈小梅摆摆手,结束这个话题,问道:“中午去哪里吃饭?”

“就近随便找一家餐馆吧。”蒋非说道。

蒋非几人都对县城还算熟悉,在附近走了走,很快找了一家合适的餐馆吃午饭。

吃完午饭,蒋非没多说什么,直接又带着她们去了服装购物商城,给妈妈选了几套冬装。

蒋文康跟着逛了逛,也给自己爸妈各买了一套衣服。

买完衣服,看着时间还早,蒋非四人随便在街上逛了逛。

“前面好热闹,好像在炸爆米花,要不要过去看看?”

蒋非问女儿,看她想不想过去凑个热闹。

“要去看。”星星点点头,拉着奶奶的手走在最前面。

炸爆米花前面围了很多人,大多是小孩子,特别热闹。

蒋非四人挤了过去。

他看到了熟悉的老式铁炉和鼓风机。.qqxsnew

现在炸爆米花的都是用电爆米花机,这种老式的工具极少见到了,快要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了。

别说星星了,就连雷子,可能都没有见过。

炸爆米花的是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一手摇着铁炉,一手摇着鼓风机。

铁炉浑身黑黝黝的,葫芦模样,鼓风机在摇动中发出呼噜呼噜的响声。

鼓风机里吹出来的风,吹动着铁炉下方的小火苗,小火苗往上窜起,节节攀升。

旁边围观的小朋友惊呼连连,他们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看得眼睛都不舍得眨一下,唯恐错过了精彩的一幕。

星星也是,瞪大了眼睛看着,觉得太惊奇了,一会看老爷爷摇铁炉和鼓风机的动作,一会看窜的老高的火苗,两只眼睛忙得很。

过了几分钟,老爷爷摇动的动作停了下来,鼓风机呼噜呼噜的声音随之停了下来,火苗瞬间小了,一下便灭了。

这是要起炉了。

“小朋友退后一点,害怕的捂住耳朵啊。”老爷爷朝围观的人群喊道。

没有见过的小朋友不知道即将要发生什么事情,慌张地退后两步,心里害怕,又担心错过了什么。

蒋非扫视了一下,小朋友有捂着眼睛的,有捂着耳朵的,有缩在大人身后的,有紧紧抱着身边小伙伴的,期待多过害怕。

老人将铁炉提了起来,放在一个长条布袋的口处。

然后脚下一用力,只听“砰”地一声响动,一股白烟蔓延开来。

小朋友们惊叫出声,等白烟散去,便看到地上多了一些爆米花,是崩落出来没有装进袋子里的。

蒋非看到小孩子都只顾着盯老人手里的布袋,没有人去捡地上的爆米花,不禁感叹果真是时代不同了。

他们小时候就等着炸爆米花的起炉那一刻。

还没等白烟消失,来不及看清更多,一帮小伙伴已经一窝蜂窜过去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只管捡了地上的爆米花往嘴里塞。

爆米花还热乎着,咬下去又脆又香。

用不了几秒钟,地上的爆米花就能被他们捡得一干二净。

“老爷爷,爆米花怎么卖啊?”

“两块钱一袋。”

大点的孩子纷纷掏出零花钱抢着买,小点的孩子都扭头缠着家长给买。

蒋非也给星星买了一袋,星星乐的要笑出一朵花来。

一炉爆米花很快卖完了,有好些小朋友没有抢到。

“老爷爷,我先排个队行不行,下一炉要有我的份。”

“老爷爷,我排第二。”

“老爷爷,……”

老人很快起了下一炉,买到了爆米花的也不肯走,继续杵在一旁围观,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了,都来看个稀奇。

毕竟现在还能看到这门手艺,太难得了。

蒋非也有十几年没有见过这场面了。

最后一次有手艺人进村来炸爆米花,应该是他还在读初中时候的事情了。

在那以前,每年冬天都要好些手艺人走街串巷,到村里炸爆米花,尤其是临近春节的那段时间。

村里的小孩会拿上一袋子玉米粒和当作燃料的玉米棒轴去炸爆米花。

每次他们一过来,都称得上是村中的盛事了,里三圈外三圈地围着,毫不夸张。

基本上全村的小孩子都出动了。

冬天比较闲,田地里没什么农活干,好些手艺人会走街串巷赚点钱补贴家用。

除了炸爆米花的,还有卖糖葫芦、修补铁盆铝盆、磨刀、补鞋修伞等各种手艺人进村。

又看完了一次,蒋非拉着还不太舍得走的星星离开了,到旁边买了一袋糖炒板栗。

在县城逛了半个下午,看时间差不多了,蒋非载着他们回家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