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奶爸回到乡村搞养殖 > 第一百一十九章 这俩怕不是德鲁伊吧!

“大嫂,小非,坐这边啊,就差你们俩了。”

蒋志杰招呼金妙和蒋非坐下。

两人坐下后,蒋志杰向大家介绍了一下秦易扬,没说是女儿的男朋友,只说是女儿朋友国庆过来玩的。

秦易扬平时是个活泼开朗的人,但第一次来女朋友家里见她的家人,还是在知道他们对自己不满意的前提下,有些拘谨和紧张了。

秦易扬今年三十岁,比蒋文妍大五岁。

两人是一个公司的,秦易扬是暖通工程师,蒋文妍是公司里的文员,认识三年了,在一起一年多。

一顿饭下来,蒋非瞧着他四叔四婶对秦易扬的态度还行,不像还没见到人时那么抵触。仟千仦哾

这是见着人之后觉得不错,同意了?

态度转变未免太快了吧。

吃完饭后,蒋文妍知道父母、伯娘他们看过人之后,肯定要讨论讨论的,主动提出带着秦易扬到村里散散步,把场地留给他们。

“志杰,家梦,看你们这意思,是同意了?怎么这么快,发生了什么我们不知道的?”

金妙第一个问了出来,吃着饭看他们俩这表现,她心里咯噔了一下,该不会好的不灵坏的灵,侄女未婚怀了?

“我们之前反对,只是不想小妍远嫁,今早小妍才跟我们说,小扬父母都已过世,也没有兄弟,只有一个妹妹,早结婚了。”

蒋志杰说道:“要是两人能成,结婚后也不会回冰城老家生活,准备在香山买房安定下来。”

“父母双亡,妹妹已嫁,他又常年在香山工作,确实不太可能回冰城定居,怎么这么重要的信息,小妍之前不说呢?”

金妙一听,松了一口气,不是坏消息就成。

蒋志杰看了李家梦一眼,因为之前老婆和女儿打电话沟通,每次讲不了几句,不是老婆生气挂电话,就是女儿生气挂电话,不能心平气和好好说。

他自己也没有跟女儿好好聊过,认为女儿的感情问题,还是跟妈妈说比较方便。

一看蒋志杰和李家梦尴尬的表情,得了,不用说,大家都知道了。

“小扬父母不在了,小妍跟他结婚的话,不会有婆媳相处问题,但也意味着以后小妍怀孕生子都没有婆婆照顾、帮忙。”

“大康也不小了,过一两年讨了媳妇,紧接着孩子来了,你们可就有的忙了,两头都要顾。”

金妙经历过了,孙子出生以后,她带了三年多,直到孩子上幼儿园了,才换成孩子爷爷过去城里负责接送。

幼儿园之后,小学低年级也得负责接送,这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最起码得十年八年的。

还没算上二胎,等二胎来了,她还得过去帮忙带孩子。

没办法,孩子总得有人带,他们不带,就得儿媳带,儿子一人挣钱养家太难了。

“唉,哪有十全十美的,儿女债啊,好不容易把他们养大了,还得操心他们的下一代。”李家梦叹了口气说道。

他们聊着聊着就把话题扯远了,蒋非和蒋文康搬了小凳子,坐在一旁喝茶去了。

星星在月光下追着萤火虫奔跑。

进入十月份,基本看不到萤火虫的踪影了,只偶尔能在溪边的草丛见到零星几只。

野外的萤火虫,寿命一般只有3-7天,少数活的长一点的,也不过是二三十天。

它们给我们带来了亮丽的色彩,可自身生命却是短暂的。

萤火虫从卵到幼虫,到蛹,再到成虫,差不多要历经一年的时间才能孕育出来,只为了短暂的“闪亮”。

一阵清凉的夜风轻轻掠过,树叶发出沙沙声,远处稻田里的禾苗随风摇摆。

聊到八点多,蒋文妍和秦易扬回来了。

两人加入进来,又聊了半个多小时,看着时间不早了,金妙、陈小梅等人起身站了起来,该回家洗洗睡了。

“三哥,我们明天去你山上摘捻子,好几年没吃到过自己摘的捻子了。”离开前,蒋文妍对蒋非说道。

“行啊,山上除了捻子,还有拿藤果、酒饭团、锥栗,随便摘。”蒋非笑道。

“我们走了,你们早点休息。”

……

蒋文康、蒋文妍和秦易扬上山摘野果。

走到山脚时,他们拐了个弯,进了蒋非家的院子。

院子里,蒋非和星星并排坐在门前的石凳上吃早餐。

两人的早餐是一碗煮米粉,加了肉丸、瘦肉、西红柿和生菜,色香味俱全。

“要来一碗吗?锅里还有。”蒋非跟他们打了声招呼,顺便问道。

蒋文妍摇了摇头,拍了拍肚子:“我妈早上做了腌面和三及第汤,吃得好饱,再好吃都吃不下了。”

“你们等我一下,我等会也山上。”蒋非说道。

“行,你们慢慢吃,我们去外面走一圈,消消食,要不然连捻子都吃不下了。”

蒋文妍三人沿着小路往村尾走去,晃悠了一圈回来,和蒋非星星一块上山去。

几人一边摘一边吃。

蒋文康、蒋文妍试着找回了小时候满山跑着摘捻子的快乐和美好。

秦易扬则看什么都觉得稀奇,这里的植物跟他老家有很大区别。

捻子、拿藤果、酒饭团、锥栗等野果,他不仅没吃过,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秦易扬吃着捻子,不时拿出手机拍照。

不止植物,这里的好些鸟儿他也是第一次见到。

一个最南,一个最北,差异太大了,他觉得眼睛都要看不过来了。

到了摘拿藤果和酒饭团的地方,蒋文妍三人采摘的热情高涨。

蒋非最近已经吃得有些厌了,摘下一个吃完,找了棵大树,蹭到树阴下,背靠着树干玩手机。

星星也对拿藤果和酒饭团不感兴趣了,跑到爸爸身边坐下,招手喊道:“球球,快过来,这边凉快。”

狗子摇着尾巴跑了过去,躺在星星前面的草地上滚来滚去。

玩累了,狗子伸出舌头喘粗气,老老实实趴在一旁休息。

蒋非玩了一会手机,感觉头顶上有什么东西在啄自己的头发。

抬头一看,原来不是错觉,有五六只鹌鹑飞到了树上。

其中一只正站在比较低的树枝上,一下一下啄着他的头发。

蒋非伸手按住鹌鹑的爪子,它并没有挣扎,他便顺手把它揪了下来,放在腿上。

鹌鹑踩着他的腿走来走去,树上的几只鹌鹑也飞了下来,在他周边玩耍起来。

蒋非把跳到自己身上的鹌鹑拨下去,一转头,看到八哥不知道啥时候凑过来了。

八哥一向不太喜欢靠近他,但它喜欢球球,也喜欢星星。

星星蹲着给趴在地上的球球梳理毛发,清理它身上沾着的草屑和苍耳子。

八哥一会跳到球球的背上,一会扑棱着翅膀,攀爬到星星的手臂上。

蒋非试探着朝八哥伸出了手,八哥头一歪,躲开了。

他一收回手,八哥立马又跳回了球球的背上。

蒋文妍三人摘了不少拿藤果和酒饭团,正准备找个阴凉的地方慢慢品尝。

然后他们便看到了围绕在蒋非和星星身边的鸟儿,还有毫无违和感加入其中的狗子。

这父女俩怕不是德鲁伊吧!

蒋文妍三人看得啧啧称奇,在附近找了个宽阔、阴凉的地方坐下,也不过去打扰、破坏了。

“哥,在家的感觉真好啊,多待几天,我都不想出去工作了。”蒋文妍侧头对她哥说道。

蒋文康非常有同感,回家来的第一天,他就这么想了。

想到工作中的压力,工资又不高,买不起房,他真的有一股冲动,想不顾一切地辞职了,回到家里来。

工作七八年了,他也存下了一点钱,可以在县城盘个店面,做点小本生意。

现在他还没结婚,爸妈也还不算老。

要是现在都不敢去尝试,以后上有老下有小,就完全没有机会了。

“是啊,能待在家里的感觉太美好了,唉,我也不想出去。”蒋文康跟着感叹。

兄妹俩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秦易扬在一旁听着他们聊的内容,内心倒是没有太多感触。

他父母过世得早,后来带大他和妹妹的爷爷也过世了。

没有了牵挂,他和妹妹已经有好多年没有回去过了,估计房子周围的草都长得比人高了。

偶尔也会想起小时候的事情,想念家乡。

但秦易扬清楚地知道家乡并没有他记忆中那么美好。

只是小时候不懂,觉得村里人都很好,长大了再回想起来,才明白不是那么回事。

更何况多年过去,更是物是人非,一切都变了样。

所以跟着女朋友回了家,看到她有父母可孝顺,亲戚邻里和睦,他是很羡慕的。

一行人在山上待了一个上午,野果吃了个够,蒋文妍三人都喊着吃饱了,午饭都不想吃了。

“说起吃,我们晚上搞个烧烤怎么样?坐在院子里赏着月亮,喝着冰镇啤酒吃烧烤。”下山的路上,蒋文康忽然说道。

蒋非他们都没有接话。

“怎么,你们觉得不好嘛?我就是想再一块儿聚个餐,热闹热闹。”蒋文康左右一看,气氛有一瞬间的尴尬。

“我只是觉得院子里没有空调,吃烧烤有点热,加上我最近有点上火,不太想吃热气的。”蒋文妍说道。

“吃鱼生怎么样?”

蒋非提议完,转头看向秦易扬,问道:“小扬吃过鱼生吗?”

秦易扬摇了摇头,他听女朋友说起过几次,但从未吃过。

蒋文妍一听堂哥这么问,马上明白他是担心自己男朋友吃不惯鱼生。

鱼生就是生鱼片,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得了吃生鱼片的。

“实在吃不了鱼生的话,还可以喝鱼粥,我们这里的鱼生很有名的,可以试试吧?”蒋文妍问男朋友。

“可以,我没问题。”秦易扬笑着点点头。

“那就这么说定了,晚上一块吃鱼生,外面的鱼生不正宗,我平时都不在外面吃。”蒋文妍说道。

看到蒋文康也点头同意了,蒋非说道:“行,过来我家吃吧,我下午去买鱼和配料。”

“那就麻烦三哥了。”

“一家人不说麻烦,你们好好玩,晚上过来吃就行了。”

……

晚上要吃鱼生,蒋非下午骑着摩托车去买鱼,没有去市场里买,而是专门跑了一趟隔壁村子,买了两条人家养在鱼塘里的草鱼,一条有三斤左右。

“鱼买回来了,我来片鱼吧,你的刀功不行。”

陈小梅接过儿子手里的袋子,转身进了厨房,把鱼给处理了。

做鱼生的鱼片,对刀功要求非常高,要处理得很细致,一个细节没有弄好,都有可能影响到最终的口感。

因为要吃生鱼片,在处理过程中,鱼肉不能受到污染。

陈小梅仔细把砧板、刀、装鱼片的盘子等洗干净,再用开水烫过。

搞定刀具等,才开始处理鱼,用刀背把它敲晕,剥掉鱼鳃,把鱼倒吊起来放血。

鱼的血一定要放干净,不然做出的鱼肉发红,有腥气。

等到血放干净时,再刮净鱼鳞,开膛除去内脏,取下两侧鱼肉,脱去鱼皮,剔出鱼骨,揩干血水。

然后把鱼肉鱼皮朝下放在砧板上,用刀斜着下刀,将鱼肉切成薄如纸张的鱼片。

手法高超的师傅切出来的鱼片,厚度只有2毫米,其色淡红,透明如玉。

鱼肚处的肉较薄,不能切片,就切成细长的丝。

蒋非从橱柜下层翻出小碟子,洗干净,开始准备佐料。

吃鱼生,要准备的佐料是非常多的:大蒜泥、糯米酸醋、花生油、腌蒜片、生葱梗、生姜丝、青椒圈、炒花生米、薄荷叶、香菜……

其中花生油必须是用自家种的花生榨出来的纯净花生油。

鱼生的香味很大程度上取绝于用油,纯净花生油的香味是其它的油代替不了的。

大蒜泥和米醋要准备的量多,要备够一大碗。

它们搅拌在一起就成了蒜蓉醋,鱼片在吃之前要浸在里面一分钟,用以杀死生鱼里的细菌,还能去腥腻。

还要特别准备高浓度的酒,那是吃鱼生必不可少的。

他们一般会买长乐烧,吃完一口鱼生,就要喝点长乐烧。

如果说醋是杀菌的防道门,那么酒就是吃鱼生的保险柜。

真正的作用有几分,蒋非也不知道,反正吃鱼生,大家都是这么做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