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美妇门前是非多 > 第67章

美妇门前是非多 第67章

作者:贡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7:45:11 来源:免费小说

  赵慧茹:自投罗网就是你!

  淳于明:罗文茵这等相貌,孤怎么舍得让赵国君臣缚了她送至元国呢?自当保下她,娶至游离国,好好宠着。

  众臣:罗家女长成这样,天生就是一个祸害!今日不灭她,她明日就能灭了赵国!

  罗文茵旁若无人走至殿前,拜下去道:“皇上金安!”

  “免礼!”张子畅面无表情道:“罗夫人求见,是为了巴王爷之事么?”

  “正是。”罗文茵站直身子道:“皇上,昨日巴王爷和浪荡子起冲突之事,全是淳于太子一手操纵安排,为的是离间赵国和元国,他好从中得利。”

  说着转过身,指着淳于明。

  群臣哗然。

  淳于明一惊,恼声道:“罗夫人为了不想远嫁,这般血口喷人,实是不妥。”

  罗文茵扬声道:“我有人证,有物证。”

  说着朝张子畅道:“请皇上宣李将军和崔将军进殿!”

  李汝安和崔元舟候在殿外,待得林公公出来宣他们进去,便一个提了包裹,一个押了两个人,一道进了殿。

  淳于明本来笃定,待见得李汝安押了两人进殿,脸上乍然变色。

  李汝安指着押进殿其中一人禀道:“皇上,此人乃驿站官员亲属蔡武,经臣查问,承认得了淳于太子好处,听命于淳于太子,昨日特意在罗夫人经过路上,煽动浪荡子攻打巴王爷。”

  崔元舟也当殿翻开包裹,现出一条中了箭的手臂,禀道:“皇上,此是巴王爷手臂。”

  “巴王爷中了毒箭,自断手臂而走,被罗夫人派人拣得此手臂。”

  “经白御医查验,手臂上箭矢淬了蛇毒,臣恰好在淳于太子身边护卫身上搜得蛇毒筒子,且经臣查验,这支箭所射方向并力度角度,乃左撇子才能射出之箭,而淳于太子身边这个护卫正是左撇子。”

  罗文茵扬声道:“淳于太子着人煽动浪荡子攻打巴王爷,再让护卫站在高处用毒箭射中巴王爷,令得巴王爷自断手臂逃离赵国,意图离间赵国和元国,从中混水摸鱼,用心歹毒。”

  群臣脸现惊异,窃窃私语。

  淳于明心内暗暗吃惊,这位罗夫人不单美貌,还如此聪慧。才一晚功夫,竟让人查得如此清楚!也是孤大意了,没有令这护卫先行出城,没有让人及时杀了这位蔡武。

  他心下思索自辩之词,脸上便现怒意道:“罗夫人,你也素不简单,巴王爷在你马车前被浪荡子围攻,你自知脱不了干系,却让李将军和崔将军为你出面,硬绑了两人进殿,自说自话,说这两人是本太子所指使。本太子身在赵国,不保自己安全,却去做这等事,不怕身死赵国吗?”

  罗文茵指责道:“淳于太子非是不怕身死赵国,而是欺我赵国无人,以为如此做,能瞒天过海。只料不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凡走过路过做过,必有痕迹。现下人证物证皆在,何必再诡辩?”

  淳于明冷笑道:“夫人不想远嫁直说便可,何必害了巴王爷之后,又来害本太子呢?挑得元国和赵国不和,现又陷害本太子,想让游离国和赵国离心,夫人其心可诛。”

  罗文茵叹息道:“淳于太子是不到黄河心不死了,这会还嘴硬,想要陷我于不义境地。”

  张子畅在上面听他们争论,终于开口道:“宣杨世浩!”

  很快的,杨世浩便带了五人进殿。

  淳于明一瞧,脸色终于灰败了起来。

  这五人却是游离国安置在赵国的奸细。

  杨世浩行过礼之后,方道:“元国之前内乱,新帝去年才登基,国力大大不如以前,这番前来赵国,确有求和之心,但游离国八年前和赵国一战之后,这几年一直试探赵国,突然访赵,自令人警惕。”

  “在两国使者进赵国前,皇上便命臣诸人先行安排布置,撒网放饵,想借机挖出元国和游离国安放在赵国的奸细。”

  “巴王爷带了公主巴青前来赵国,一心联姻,行为便谨慎许多,虽派人递了消息给奸细,却没有打算祸乱赵国。淳于太子就不同了,自以为聪明,不把诸人放在眼里,让身边的人递了消息给奸细,吩咐这些奸细四处刺探各府消息,监视罗夫人和巴王爷,煽动浪荡子闹事。”

  “如今臣已捉住游离国这些奸细,证据确凿,可当殿再行审问。”

  “罗夫人因美色,数次被指责乃是祸乱源头,实则不过是被算计的棋子。”

  群臣闻言,瞬间肃静。

  赵慧茹也哑口无言。

  待杨世浩禀完,张子畅这才看向淳于明,冷声问道:“淳于太子还有何话说?”

  淳于明知道大势已去,再多的诡辩也无用了,当即叹道:“陛下好手段!”

  张子畅淡淡道:“淳于太子若愿伏罪,当殿写下悔过书,朕可保你全尸,到时着人把你尸体送归游离国安葬。”

  淳于明神色渐渐恢复正常,“陛下,巴王爷已回国,料着很快会发兵攻打赵国,如今陛下杀了我,将会引致游离国也发兵攻打赵国,两国夹击之下,赵国焉能抵抗?”

  “若陛下放我回国,我可劝说父皇和赵国交好,助赵国一把,联手打下元国。”

  淳于明拱一拱手,“国势如棋,当以大局为重,陛下说呢?”

  张子畅看淳于明一眼,这才道:“淳于太子果然擅长攻心,一番话下来,颇让人动容。只是可惜,朕并不愿放虎归山。”

  淳于明听着这话,忙又道:“陛下,用我一人,换两国安宁,有何不可?陛下执意杀我,换得的,却是战乱。”

  张子畅斥道:“淳于太子,游离国无时无刻不骚扰边境,探试赵国虚实,朕放你回去,游离国为了你一人性命,便愿从比俯首称臣,不再发动战争么?你这是高估自己的价值了。且,你为了保命,自不惜许下诺言,但朕岂会信你?”

  他说着,突然提高声音,“金殿护卫何在?”

  “臣在!”数人从殿角涌出,至殿中央听命。

  张子畅一挥手:“把淳于太子拉出殿外,砍了,即刻呈上头来。”

  “领命!”金殿护卫瞬间上前,反剪淳于明双手,倾刻就拖了出去。

  淳于明叫骂声不断传来。

  满殿静寂,群臣不敢出声。

  张子畅再令人把游离国奸细诸人押下去,这才看向一边的赵慧茹,冷肃道:“皇后还要令朕缚起罗夫人,送至元国任巴王爷或杀或剐么?”

  赵慧茹低头道:“臣妾不敢!”

  张子畅冷笑道:“皇后有什么不敢的?适才不是当殿传话,让朕听从母后之命么?朕一时有些错觉,还以为母后垂帘听政,皇后是辅政大臣了?”

  赵慧茹微微发抖,恭身道:“母后还等着臣妾回话,臣妾这便告退。”

  张子畅冷淡道:“告诉母后,朝政诸事,朕自会决断,以后无须费心。”

  赵慧茹张惶下去了。

  赵氏一族全部垂着头,心下暗惊,皇上今日当殿发作皇后娘娘,又让太后娘娘无须费心朝政,是不是说明,风向真的要变了?

  此时却有老臣突然跪地,泣道:“皇上,这番杀了淳于明,只怕游离国很快会攻打赵国,赵国又要陷入战争中了。”

  张子畅斥道:“卿是说,朕不杀淳于明,游离国就不会攻打赵国了?此前数十年,游离国何时不在准备攻打赵国?淳于明这番到赵,卿以为他真是和谈而来么?不过试探赵国虚实,察看赵国京都一切罢了。”

  老臣泣道:“可若不杀他,或能再保赵国几年安宁,如今杀了,倾刻就是战争。”

  张子畅冷笑道:“卿确实老了,只会存妄想,以为不杀淳于明就天下太平了?殊不知,淳于明本就打算一回国,即时就攻打赵国。”

  说着话,金殿护卫捧了一只木头匣子上来,揭开放在殿中,禀道:“皇上,淳于明的头在此!”

  张子畅便环视群臣道:“封锁淳于明已死的消息,若消息泄露,唯众卿是问。”

  “扣押游离国使者诸人,封锁诸人消息来路。”

  “向外传消息,说淳于明在金殿求娶罗夫人,朕已允之。朕特许淳于明宿于宫内,只待择了吉日,就让他和罗夫人成亲,彼时再送他们夫妇出城回国。”

  他再喊了一名善仿书的大臣上前,吩咐道:“模仿淳于明手书,照常递书信往游离国。”

  大臣应下,退到一边。

  张子畅又喊一声:“李将军!”

  李汝安上前道:“臣在!”

  张子畅沉声道:“李将军听命,即刻整顿兵马,以待讨伐游离国。”

  李汝安恭身应下,“遵命!”

  张子畅再喊道:“蒋大人上前!”

  户部侍郎蒋大人忙上前听命。

  张子畅道:“即日备办粮草,配合李将军行军所需。”

  蒋大人苦着脸,却不敢违抗,只能应下。

  罗文茵静静站在殿角,看着张子畅华倾刻间杀了淳于明,发作皇后,驳斥老臣,指派李汝安等准备出战,一派英姿,一时心摇神驰。

  没错,她喜欢的,是这样子有决断的皇帝。

  她处境如此,若要育宝宝,当挑当世最优秀之人。

  若不然,异日下场更惨。

  之前一直犹豫不决,是因为只看到皇帝柔情一面,未知他威武一面,总无法真正爱慕。

  此时此刻,她才真正锁定了目标。

  皇帝相貌俊俏,殿后体贴柔情,殿前杀伐果断,外貌基因性格全无问题。

  若与皇帝相合,相信能育得优质宝宝。

  第66章

  下了朝,张子畅把李汝安喊至养心殿,另外商议排兵遣将诸计划。

  李汝安至此才发现,皇帝陛下并不是临时起意要攻打游离国,在淳于明入赵之前,张子畅就已有所计划,只差一个说服群臣的借口而已。

  游离国狼子野心,数十年如一日骚扰赵国边境,隔几年便发动一次战争,从不肯消停。

  八年前李汝安领兵攻伐游离国,当时大胜,本可以继续进攻,一举歼灭游离国残余兵马,令得游离国真正臣服,却因李汝安追敌失踪,让游离国残部得了喘息之机,得以逃潜。

  当时崔元舟身为副将,临时掌了兵马,未敢继续追打,而是领了兵马回京复命。

  恰好先帝身体渐渐不如前,群臣不和,党派纷争,国力不继,再伐游离国之计划便搁下了。

  之后数年,游离国得了时机休整,渐渐又再萌生野心,不时试探赵国底线,在边境发动大大小小数场战争。

  张子畅两年前登位,便开始计划再伐游离国之事,因派了杨世浩出使南姜诸国,绘制游离国周边地图,以备出战时有个战线参考。

  李汝安上次归来,进宫和张子畅一番深谈,便知皇帝心有雄图大略。

  皇帝正当壮年,一心要在自己有生之年,平息边境数十年纷争,让元国并游离国臣报纳贡。

  只是此等雄心,须得国库盈满,大将在侧,时机契合,方能实行。

  当下张子畅把地图摊在案上,和李汝安讨论进攻游离国的路线。

  李汝安指着浣月国的位置道:“皇上,臣在浣月国八年,帮着国舅练兵,扶植了几个得力之人,且又探得浣月国有一条小路,直达游离国京都。彼时大军出发,臣会派心腹人,暗召彼日扶植那几个人相见,若得他们之助,可让小队人马入浣月国,从浣月国潜入游离国京都。待臣大军至,里应外合,则事半功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