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长安 > 第43章

长安 第43章

作者:启夫微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7:43:10 来源:免费小说

  “祖母,”姜怡宁绞尽脑汁地打腹稿,小心翼翼地措辞,“怡宁不想怀疑长安妹妹的居心。今日遭遇恶事一时激愤,若有什么言辞不当冒犯了长安妹妹……还请祖母不要怪罪。”

  她这么一说,长公主的这颗心就软成了水:“祖母哪里会怪你?你受了这般大的委屈,一时激愤口不择言也是常理之中的。长安不是那等计较的性子,便是挨你几句骂,也不至于会跟你计较的……”

  “不,祖母!”姜怡宁双目通红,抓浮木一般紧紧抓着长公主的袖子,“她怪我!她肯定恨死我!她方才在司马府便说过不会放过我,要叫我好看!祖母!”

  “不会的,你且安心,有祖母在。”

  “祖母你根本不知,”姜怡宁的妆化成一团,往日最是爱美的性子,今日似乎也顾不得的模样哀哀地哭诉道,“孙女当真与长安妹妹闹翻了脸。在司马府孙女遭遇了那等事儿,孙女顾不得等发怒的长安妹妹。丢下她,独自一人先行回了府……”

  长公主拍着她的后背安慰:“罢了罢了,长安懂事,定然不会怪罪你的……”

  “那若是怪罪呢?”姜怡宁依靠在长公主怀里,梨花带雨地哀泣道,“祖母,怡宁如今可怎么办呐?我不想嫁给那个蛮汉,他又老又丑……”

  长公主心都快疼揪起来:“不嫁不嫁!只要祖母不同意,谁也别想碰你一根毫毛!”

  “可是,怡宁在光天化日之下被那个蛮汉抱了!”她捂着胸口一阵一阵的呕,一幅吐又吐不出来的模样就往地上倒去,小脸上煞白一片。

  长公主吓得不轻,赶紧把人搂在怀里,惊叫地唤人去传太医。

  姜怡宁一面哭一面呕,几番折腾,两眼一翻就在长公主的怀里昏了过去。长公主心口都吓出毛病来,景庭院里的下人立马乱作一团。传太医的跌跌撞撞,扶人的七手八脚。孙嬷嬷亲自上来从长公主的手上借走姜怡宁,才把局面稳下来。

  “莫慌,先传太医来!”孙嬷嬷扶着自家主子,心道这算什么事儿!

  传太医的人一奔出院子,骑上快马便往宫里去。

  景庭院这边四五个丫鬟背着姜怡宁,把人直接安置在了长公主正屋的偏房。这边人才安置下来,外头又有个小丫头匆匆来报,说是郡主回来了。

  长公主心里这口气梗着下不去,挥挥手便道:“去,将郡主请过来。”

  长安身上的碎衣物方才已经换过了,妆容发髻也重新梳妆。此时经过一路上沉默,她早已冷静下来。此时看着满头大汗急得不行的小丫鬟,她扭头瞥了一眼周和以。王爷眼波流转,淡淡道:“……你看本王作甚?且去瞧瞧。”

  长安默默转头:“……嗯。”

  虽然还不知长公主为何焦急找她,但今日这事儿,非常有必要与长公主详谈。长安心里拿捏着待会儿该用的措辞,身后周和以不慌不忙地也跟上来。

  小丫鬟为难地看着周和以,嗫嚅地说:“殿下,府中私事儿,不便于外人在。”

  周和以一抬眉:“嗯?”

  小丫鬟脸瞬间涨得通红,磕磕绊绊的解释:“怡宁主子昏倒在景庭院,孙嬷嬷如今亲自在照看。长公主也有些不大好,殿下这个时候过去,府上是当真不便。”

  “哦?”周和以冷冷勾起了嘴角,“姜怡宁昏了?”

  长安的脸色也凝重起来。

  小丫鬟左看看长安,右看看周和以,不知这两位在打什么哑谜。见都这般直白的解释了这位殿下似乎也没有离去的意思,只能巴巴地求助于长安。

  长安想着方才三个贴身丫鬟的话,再想想厢房里的遭遇,脸上眨眼间便敷上了一层冰。

  “不必了,”长安冷声道,“殿下往后便是府上姑爷,没有他听不得的话。”

  周和以闻言看似没反应,表情其实愉悦了许多。

  两人于是跟着小丫鬟一起,疾步往景庭院赶去。

  早在等着的长公主听闻长安是周和以送回来的,且这位殿下还跟着一道过来,顿时头疼得直捏额角:“罢了,请溧阳王去花厅。”

  事实上,姜怡宁虽没有直言出事儿有长安的手笔,但姜怡宁一昏长公主不免想的多。于是越琢磨,越免不了会想歪。怡宁跟长安之间多多少少的猫腻,长公主其实并非不知。只是她心道两个孩子都是好孩子,家中人丁单薄,两人都无其他姊妹,若能多多处一处,总会有情分在的。长公主根本没料到这俩孩子的矛盾会闹得这般难看,怡宁这是差一点点被长安的一时激愤给毁了啊!

  心中几番碾转,长公主心口犹如裹了一团火,烧得她坐立难安。

  灌了几口凉茶下肚,她劝自己不要冲动,且听长安如何说。可她越是等,越心躁。本就是暴脾气,等听门房传来消息,长安拉周和以回来撑腰的举动叫人不由得多想。转头瞥了眼榻上昏迷还眉心紧蹙的姜怡宁,她心中的天平,不由自主地偏向了姜怡宁。

  等花厅的下人前来报信,长安已经到了,长公主才吐出一口气起了身。

  被姜怡宁这般一吓唬,长公主脸色也难看。

  皱着眉被孙嬷嬷扶上上首主位,长公主扭头看向长安,淡淡道:“回来了?”

  长安心中一咯噔,敏锐察觉到长公主的语气不对。看来姜怡宁先她一步回来,做了不少事儿。

  长安对上长公主隐隐带着审视的目光,眼神不由暗了暗:“祖母。”

  “坐吧,站着作甚?”长公主摆摆手,一幅很疲惫的模样。

  长安本来有一肚子话要说,此时觉得没有必要了。看长公主这个意思,她显然已站在了姜怡宁那一边。大半年的承欢膝下,长安又并非铁石心肠之人,是真心拿长公主当长辈看。如今长公主的这个样子这个态度,叫长安很是失望。

  周和以冷眼看着,嘴角一翘,表情忽地似笑非笑了起来。

  这姜家惯来就是如此,上辈子也是养孙女大过亲孙女。这辈子陈二花便是早来了六年,性子也大方了许多,依旧抵不过自小教养的姜怡宁。不是说长公主这般行径可笑,但这姜家对二愣子来说,确实不算是个好地方。

  “姑母似乎有话要对长安说?”周和以素来不是个会给人脸的,他任性妄为惯了,“这般神情,似乎长安犯了大错?”

  长安心中失望之后,再看长公主的目光也免不了透露出一丝冷淡:“看祖母的这神情,似乎已给孙女定了罪?”

  “长安……”

  长公主别过眼,有些不敢直视长安的双眼,“怡宁在司马家落水这事儿,你怎么说?”

  长安虽说料到了姜怡宁不会说什么好话,却没想到长公主居然毫不犹豫地就讲这事儿怀疑到她的身上。老实说,再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有点受伤:“宴席正是热闹的时候,怡宁妹妹悄悄离席,不知去向。长安怕她出事儿,立即领人出去寻。”

  领人?

  长公主闻言眼睛一动,没说话。

  须臾,她嗓音更沙哑了些:“这么说,怡宁这事儿司马家的人都知道了?”

  长安想着司马家主事的几个媳妇儿都知道了,犹豫了一下,点头:“不过司马家的长媳将在场之人的嘴全堵了,怡宁发生的事情不会有其他人知道。司马家长媳亲口承诺,不日便会将那个副将调离京城,这辈子不会入京。”

  长公主一愣:“当真?”

  “千真万确,”长安一双眼睛澄澈如星辰,丝毫没有愧疚与心绪,“长安与怡宁姐姐虽无血缘关系,但她毕竟是姜家姊妹。长安与她打断骨头连着筋,她出了事儿,我与姜家不会得半分好,自然要仔细名声。”

  话音一落,长公主面上极快地闪过一丝尴尬。

  她仓促低下头,端起手边茶盏装作饮茶的避开长安的眼睛。想想,她又想到姜怡宁哭得天崩地裂的模样,不顾长安欲言又止,直接无力道:“这般自然是好。但长安,怡宁回来便昏迷不醒了。她今日受了这般大的侮辱,刺激大了有些受不住,此时太医在照看着呢。若她有任何不当之处,你便看在祖母的面子上,莫要与她计较了……”

  “可是……”

  长安正准备说自己被锁之事,那边长公主已经站起身,一幅乏了的模样:“好了,到此为止。”

  “……想必长安你今日也累坏了。”

  长公主径自道,“下去歇着吧。”

  作者有话要说: 周和以:呵~

  ☆、第五十七章

  “祖母, 孙女想知道, 姜怡宁回来到底说过什么?”

  长安忽然站起了身,“孙女倒是想问问她,在司马府上一声不吭地离席, 落水出事儿是她自找。为何偏偏要锁孙女休憩厢房的门?支走孙女身边的下人?”

  正准备离开的长公主脚步倏地顿住, 扭头看向素来柔和如今满面冰霜的长安。

  虽说大多情况下会长安都会选择以和为贵, 但被人欺负到头上来, 她也并非软糯包子, “孙女休憩的厢房那位中了药的公子与怡宁姐姐是何种关系?她的这番作为到底是何种居心?可有看在姐妹一场的份上与我有半分善意?”

  “你这是何意?!”锁厢房的门?厢房里藏了男子?长公主瞪大了眼, 骇得差点没一脚踩空从台阶上栽下去。

  “红月,红菱,红雪。将你们今日在司马府所见所闻, 一字不差地说与祖母听。”

  红月, 红菱,红雪便是长安今日带去司马府上的贴身下人。回来的路上,听说了主子的遭遇,早已憋了一肚子火气。三人面面相觑之后,小碎步上前。

  这三人是当初长公主亲自拨到长安身边伺候的,品性,规矩都是顶好不过的。此时三人扑通地跪成一排, 低着头,言辞清晰地将自己被姜怡宁支走的经过给复述了一遍。红雪还着重强调她本不愿离了长安身边,但怡宁主子正在气头上,非叫她走不可。

  话音一落, 长公主的心中便翻起了滔天的波澜,这可跟怡宁回来的说辞是完全相反的。

  她转过身审视长安。比起怡宁回来时狼狈不堪,仿佛天都塌下来,长安则镇定整洁得多。且不说怡宁有没有做那等恶毒之事,就算怡宁一时激愤,长安怕是也没吃亏。否则依十九的这乖戾性子,可不得闹翻天?

  两番全然不同的说辞,长公主也说不清信谁。怡宁是自幼养在膝下,不说自小就知书达理,心地善良。便是再怨恨长安占了她的位置,自个儿多有偏颇的行径也未曾叫她有多怨言这一点,长公主心里就十分心疼她。长安呢,也是个好孩子。乡野中长大,入了公主府也未曾被府上富贵迷了眼。性子恬淡温和,做事磊落妥帖……

  至于在厢房里藏男人锁门的这件事,双方各执一词。长公主琢磨着琢磨着,还是有些不大信。

  不是说长安在信口开河,当着十九的面儿,长安再怎么恼火怡宁,也不会说出这样离谱的谎话。但若说信怡宁真做了这等糊涂事,其实也不是。坏了长安的名声,于怡宁本身又有何好处?两人都是姜家的姑娘,一个的名声臭了,另一个难道还能议到好的亲事?长公主自认手把手教出来的孙女不是那等没脑子的人,所以这当中必然有误会。

  于是抬起眼帘,凌厉的目光瞪向长安身侧的李嬷嬷。

  李嬷嬷背脊一绷,站了出来。其实,她早就想就姜怡宁的事给长公主好好说道说道。从宫里回来,到这次外出做客,怡宁主子的所作所为,当真是越来越叫人失望。此时站出来,她言辞犀利地就将在司马府上发生的种种给从头到尾都讲述了一遍。

  顾忌着周和以还在,她有些方面其实已经说得很含蓄了。但长公主却还是受不了,只觉得老脸都被扒下来。瞥了眼周和以,她脸刷地一下子黑得彻底。

  尤其周和以挥了一下手,几个人被丢了进来。

  这几个人都是从司马家弄来的,此时一丢出来。几句话一逼问,长公主其实已经信了长安。只是听旁人说起亲自教养长大的孙女所做之事,她心中委实不好受。

  李嬷嬷若是懂事儿,这时候是劝慰也好和稀泥也罢,都能叫她好受些。然而这一股脑儿的全是对怡宁的指责,兰心难道是越老越糊涂了不成?外人还在呢就这般辱骂主子?长公主是委实没料到李嬷嬷会说得如此难听,此时不由心生反感。

  她怒而抓起手边的杯盏狠狠砸在地上,啪地一声脆响,屋里所有人瞬间鸦雀无声。

  “闭嘴!”

  李嬷嬷胸口一滞,抬眼看向她。

  长公主高立在上首,暴怒地睥睨着下首之人,尤其是李嬷嬷。平素温和的眼睛里覆满冰霜与怒气,她冷呵道:“今日之事,本宫会亲自彻查清楚,都不必再说了!”

  李嬷嬷脸色倏地一变,反应过来,今日这般行为怕是触犯了主子的忌讳。她头皮发麻,这段时日被掉离主子身边,她竟是忘了。怡宁主子哪怕没了姜家的血缘,也是主子从一团儿大养到如今亭亭玉立,哪里是才回府不到一年的长安主子能比的!坏了事儿了!

  李嬷嬷心中不安,长安这暴脾气就已然被长公主回护的态度给激了。

  她本没指望长公主会对她有多疼爱,但这般一遇事便发现偏颇的感觉当真叫人恶心。长安不是个软脾气,你虚情假意,我便也懒得敷衍。她本就生得美艳,此时横眉冷对的,瞧着颇为咄咄逼人。

  长公主扶着下人的手,很是失望地看向长安。她本以为长安是个懂事儿的,可如今这是要作甚?将家中的丑事都摆到明面上来,当着十九的面儿揭发怡宁的恶事。这般的意气用事,果真是缺了体统教导!

  祖孙俩彼此冷冷对峙,再没了往日和睦亲密的模样。屋里伺候的下人们大气都不敢出,噤若寒蝉,恨不得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不必再说?”陷入死寂的气氛被周和以一声嗤笑打破。

  他淡淡地放下了手中杯盏,挑起一边眉头站起了身。虽说料到了这位姑祖母会有这般反应,亲眼所见还是有些接受不了。许是今生定了长安,上辈子比这更过的事儿他都无动于衷,这辈子却火冒三丈。

  “姑祖母可知姜怡宁之所以这般胆大妄为,是从何处得来的底气?”他迈开长腿几步走到长安的身边,侧目又瞥到了长安脖子上的红印子,眼里血气就冒上来,“若是姑祖母不疼爱长安,不若让她早些出嫁。嫁到本王府上,她便不用姓姜了。”

  “你!”长公主顿时火冒三丈,“这是本宫的家事,十九还是莫掺和的好!”

  “掺和?姑祖母你说笑了。”周和以似笑非笑,“长安既然定了本王,本王也不愿换王妃。如此,本王又哪里算得上外人?”

  “尚未出嫁,姜家之事还轮不到你插嘴!”长公主控制不住脾气,失态到指着周和以鼻子怒喝,“溧阳王如此行事,不觉得羞愧吗?”

  “不羞愧,若真叫人欺辱了本王的未来王妃,那才是羞愧!”

  周和以不想跟个铁了心护短的老婆子纠缠,这件事,长安受了委屈,他必然要替她讨回公道。今日不管姜怡宁是装病还是真病,闹也要闹出个结果来!若这件事都叫她蒙混过去,往后她一时兴起,要了长安的命,那岂不是也无处可说?

  忆起上辈子那个姜长安被沉了塘,姜怡宁的溧阳王妃还还稳坐如山,周和以对长公主的公道就不抱希望。不过上辈子被沉塘的那般轻易,多少与他不作为有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