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最近江湖有点苏 > 第75章

最近江湖有点苏 第75章

作者:衣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7:43:08 来源:免费小说

  然而这些人只是群臣一隅,一眼看去,只见锦袍相间,光华粲然,官威赫赫。

  听见新的动静,众人纷纷将目光朝这边投来。

  看见陈云昭是孤身一人至,交头接耳之声,窃窃而响。

  岳明夷趁机清声道:“孙太傅,你散步谣言,说五殿下结党营私,图谋不轨,有谋逆之心。然而今日如何啊?你前呼后拥,侍仆千百,还把赤旄营副都尉左怀元也唤到身畔,而五皇子担忧陛下圣体,纵孤身一人,也以礼觐见。你可曾见过这样的结党营私、谋逆之人?”

  四下哄起喁喁之声,赞同者众。

  陈云昭冠幅齐整,面上有些憔悴,挂着一个儿子该为父亲缠绵病榻而有的清消之容。

  在百官中间,一步步走近安定殿,振衣下拜,对着紧闭殿门,扬声道:“有劳通传,儿子不孝,因父皇之令,不敢擅来长安。然而近日长怀忧虑,寤寐难眠,皆因担忧父皇圣体之故,恳请父皇传召,儿子只远远看一眼,知道父皇圣体安泰,甘愿引颈受斧斤之罪。”

  他言辞恳切,声泪俱下,伏拜殿前,额头一撞,便是隐隐一个红印。

  四下里安静无声,众人或感之、或敬之、或默默相对。

  唯有一人的脚步声,还在慢慢往前。

  陈云昭在抬起头的瞬间,泪眼朦胧中,看见孙卓阳朝自己投过来一个带着笑意的眼神。

  他立刻会思过来,这个眼神并非对自己!而是在看他身后人的人。

  霎时间,眼前又浮现燕无恤手中光华璀璨的金印。

  一晃、一晃……

  那不是铜印,分明是一品大将军金印!

  唯公卿、王侯、大将军,可携兵器过昭德门。

  他已经投靠孙卓阳了!

  这个念头像携风裹骤雨的闪电一样,抽鞭子般狠狠抽在脑海里。

  陈云昭浑身发僵,如坠冰窟,绝望的看着燕无恤的脚步一步、一步越过他,走向了孙卓阳。

  第93章 逆乾坤重蹈覆辙

  燕无恤夺下十二楼, 根本就是为了给自己资本,引诱孙卓阳拉拢, 并藉此非常之时的投靠, 赚取高官厚禄。

  理顺了这个动机,陈云昭感觉浑身血液都冰凉, 心跳也停滞一般,眼睁睁望着燕无恤走到孙卓阳身侧,并回过头来, 丝毫不避他质问的眼神,甚至对他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

  孙卓阳手中出现一物,乃是一个令符。

  他已逾花甲之年,然因常年军旅,背脊依旧挺直, 持着那令符问:“好一个循规蹈矩, 不结党营私的五皇子。那你怎么会有京城南军卫尉姚怀兴的令符?”

  他目亮如电, 又望向岳明夷:“如若在下没有记错的话,姚怀兴是丞相门生罢?”

  这个令符,是苏缨下落不明时, 陈云昭欲施恩交给燕无恤的。

  燕无恤最后也没有去找救兵,这枚令符的下落也随着孙卓阳骤然发难、皇帝的突然“病重”而被陈云昭所忽略。

  不料, 此刻却出现在孙卓阳的手上, 成了他“结党营私”的罪证。

  他慢慢站起身来,脸色苍白,目凝寒光, 望向燕无恤。

  燕无恤面无表情负手立于孙卓阳身侧,目光虽对着他,却不知在思索什么。

  “匹夫,你……无耻之尤!”陈云昭忍不住破口而出,面上肌肉抽搐了一下,又窒然噤声,片刻后方道:“我不认识此令牌,不知是哪里的奸邪小人,陷害于我。”

  正在此时,安定殿内忽响起极轻的脚步声。

  随着一串内监奔来,众人肃然静默,就连孙卓阳都收敛态度,敛裾默对殿内。

  陈云昭面色惨白如纸,视线抬起,见殿堂忽大敞,殿内匝地黑金纹玄玉砖,两排仙鹤回颈落地宫灯,蟠龙缠绕玉柱,黼黻铺陈于地。顺着其上绵密、翻复的花纹,一直看到头,内监宫娥拥着危坐龙座之上的苍老君王。

  着玄端,戴冠,面遮冕旒,背脊微微伛偻,神态依旧威严。

  皇帝安坐安定殿内,毫无病态。

  至此时,陈云昭才确定,长安这番乱局,并非是孙卓阳一手遮天挟持帝王欲图自立。

  帝王并非毫不知情,甚至,也有可能是他授意的。

  群臣下拜,山呼万岁,丞相孙卓阳位居三公不拜,只微微躬身。

  只有两个人一动不动,腰悬大将军金印的燕无恤站在原地,默默出神,视线没有往天子处看一眼。

  陈云昭一动不动站在原地,下意识寻找李揽洲的身影,却无所获。

  再往丞相,岳明夷脸转向前面对天子,并不看他。

  陈云昭失神片刻,眼神转暗,缓缓朝前走去,独自一人,一步迈入日光未经的薄寒大殿之中,撩开衣摆,肃然端整下摆。声音在空旷殿堂中有些回音,听来平静得不真实。

  “儿子拜见父皇,见父皇龙体安康,终可解儿朝夕悬忧之心了。”

  丹墀危悬,皇帝启口,声音传自冕旒后,仿若自天上来。

  “你终日忧悬的,是忧朕病笃,还是忧朕康泰?”

  陈云昭哪堪承受这等诛心之言,伏叩于地,身自筛筛:“父皇垂训,是以利刃戮儿臣之心,儿臣怎敢有如此无君无父,大逆不道之想!儿臣万死难当!”

  皇帝问:“你既纯孝忠厚,为何暗结从党,收买义士,身在白玉京,心在长安城,把手伸到朕眼皮底下捣鬼?”

  陈云昭身形一凝,微微抬首,额上密密尽是冷汗。

  “儿臣万万不敢,此太傅构陷之言,万望父皇不要偏听偏信。”陈云昭蓦的直起上身,指孙卓阳道:“他才是结党营私,欲图不轨之人,他放任幽州刺史孙止水与北方戎狄暗通款曲,排除异己,戕害忠良,藉修筑白玉京、太玄宫诸事掠夺民财,中饱私囊,为争权夺势无所不为,儿臣只愿为父皇一清座下,不愿此人致使父皇圣名受损,请父皇明鉴!”

  陈云昭说罢,深深叩首。

  站在丞相身后的御史大夫闻其言,思忖片刻,两步出群官之列,御前再拜:“回禀陛下,五皇子殿下所言非虚,臣也有一本要奏。太傅手握幽、并两州兵马,无陛下御旨,擅自从边关撤兵,倘戎狄借机南下,长驱直入,数日便可兵临长安,此岂非破国之祸?太傅肆意妄为至此,与叛国无异,请陛下明鉴。”

  一时,丞相身后的诸多官员均出列随在御史大夫之后。

  唯丞相岳明夷站在原地不动,垂首望地,一言不发。

  面对指摘,孙卓阳跪拜在地,无片言辩解,只颤声道:“陛下……老臣一片忠心,陛下是知道的啊。”

  大殿里,静默了良久。

  呼吸可闻,落针可闻。

  故皇帝猛抬手狠拍龙椅之响,譬如雷霆乍闻。

  “逆子!放肆!”他厉声吼道:“你看看你身后跪的这些人,你还说没有捣鬼,没有结党营私?”

  面朝群臣训斥:“尔等食君之禄,不思忠君,与贼子篡逆,罪同谋逆!”便即下令“左右,除五皇子外,其余都拉下去,当即斩首,缉捕家人,等候朕的发落。”

  天威惊变,众人瑟瑟发抖,陈云昭浑身发颤,臣属呼号辩解,满堂嘈杂混乱,瞬间便有人吓晕过去。

  当即便有侍卫进来拿人,拖着被吓瘫的官员欲出门去,就在这时,丞相岳明夷挺身而出,大声道;“且慢!”

  丞相一向柔顺懦弱,这一声却刚劲有力,掷地有声,即便是皇帝,都怔了一怔。

  丞相仰视天颜,他从胡须开始,一点一点颤抖,直至浑身都在抖。

  然他目光直视于前,丝毫不避,颤巍巍道:“陛下,御史大夫长孙修,已是三朝元老了,他是什么样的人,您不知道吗?御史大夫适才不过是直言相谏,俱陈是非,我朝自开国以来,广开言路,海纳百川,方有天下归附、翰墨文章之盛。陛下,偏听则暗,兼听则明,杀戮言官,非圣君之相啊!”

  他泪眼朦胧,字字陈诉,襟怀切切,句句泣血,解紫绶金印于阶前,伛偻下拜,扣头不止。

  “老臣岳明夷,以我全家上下老小之命作担保,请陛下收回成命,饶御史大夫一干人等一命。”

  皇帝当即怒驳:“岳丞相,你以为朕不知道你暗中都做了什么?”

  指着他道:“你难道能脱离事外?你勾结皇嗣,请人请到白玉京去了,朕还活着呢,你竟意欲何为?!”

  岳明夷抬起头来,张了张嘴,唯有两行清泪,片言也说不出来。

  皇帝重拍俯首,怒喝:“还等什么,把这一干乱党都拿下!”

  岳明夷猛地吸气“老臣上不能谏君主,下不能安百官,觍为一国之相,今日当以我头颅,叩陈君王,望陛下三思!”

  说罢,猛地朝白玉丹墀撞去。

  眼看片刻之间,就要血溅宫台。

  忽而有一声朗笑响起,一道身影从百官之中走出,温厚绵长的力劲止住了岳明夷,拍晕了他。

  萧萧索索的黑影,出现在了夹道中间。

  “我有一语,试问陛下。”

  皇帝声音自殿中传来,问身侧之人:“这是谁?”

  内监答道:“这是孙太傅为陛下引荐的骠骑大将军,昨日已赐过印了。”

  皇帝语气稍缓,道:“传。”

  燕无恤安置晕倒丞相于阶前,不避讳百官惊诧目光,迎着天子巍巍之怒,穿过乱象叠起的玉台阶,一步迈入大殿。

  繁华宫阙的大门,幽暗得像猛兽张开的口,穹顶无所不至的阴影,瞬间将他纳入其中。

  乍逢此变,孙卓阳大惊失色,左顾右盼,给左怀元递颜色,然而左怀元亦是满脸懵懂,不知他究竟意欲何为。

  皇帝看他又迈了两步,天光至门扉而黯,宫灯烛火逐渐勾勒出他的面貌——玄衣一袭,身形矫健,腰束蹀躞带,四肢修长,容颜俊秀儒雅,孙卓阳称其武勇,然就此望之并不十分粗壮,长身静立,反倒像个文质彬彬的读书人。

  陈云昭缓缓撑起上身,他浑身如从水里捞出来一样,额发皆湿透了。他扭头看去,背着光,看不清燕无恤的表情,只见幢幢一黑影,临门轩,面天子,而止步。

  内监斥道:“无礼,见陛下还不下跪叩首。”

  燕无恤止步,道:“在下有三问,一问陛下,五皇子固然结党营私,孙卓阳只因长伴陛下,擅自撤军、遗祸戮民、耽于朋党、敛财筑城、祸国殃民便可毫不过问?

  “二问陛下,十年藉荡寇之机,挝杀无辜武人,无度掠夺民财,至民不聊生,修筑戎狄虎狼眈眈于北,为内耗自争,引兵灾于庶民,留百姓御贼寇,戮言官于堂上,视民如草芥,此行与夏桀商纣何异?

  “三问陛下,天子犯法,是否与庶民同罪?”

  字字落地,回荡殿中,无人来得及拦住,也无人可拦住。

  皇帝不自禁往后却了却身,眯起眼睛,像被这年轻人披携进门的光刺了目,玉冕旒轻轻摇晃,发出清脆的声音。

  他着实反应了好一会儿,方反应过来,此人竟于明殿之上,群臣之前,说了多少大逆不道,罪可千刀万剐的悖言!

  皇帝猛地立起身来,喉咙里发出嘶哑不成声的吼声,推翻眼前玉案,哐当一声巨响。天子愤怒得冕旒不住的摇晃颤动,手上青筋暴起,大张开口,却像一头不会言语的雄狮一样,因极度的暴怒只能发出“嗑、嗑”的声音。

  群官惊骇,孙卓阳面色骤改,竭吼道:“来人,速速拿下!”

  然而燕无恤即便手无寸铁,也不是寻常守卫拿得住的人。眨眼间,数人被击退,喀嚓闻碎骨响,身飞玉阶之外。

  逢此惊变,天子身侧重重守卫,金戈锐响,纷叠其前。

  “陛下息怒。”燕无恤的声音传自兵戈交叠之中,他夺得一柄长剑,身若游龙,穿插于同时围上来数十人中,尚有余力,语调不急不缓,整殿可闻“在下甘冒千刀万剐之罪,也要将此三问明陈君前,还乞陛下一一为庶民作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