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四合院之激情岁月 > 第两百四十二章 跟未来的世界船王见面

有了棒埂的消息,秦淮茹终于安心了。

可是棒埂为什么会有钱跟粮票?

秦淮茹不敢去想,也不愿细想或许这就是鸵鸟心态吧。

只是她不在疯了似的,每天下班,一有时间就到处找儿子。

阎解成晚上吃过饭,不知在哪弄的偏房,吃下后就要找于丽实验一下。

突然,于丽胃里翻涌,捂着嘴跑了出去。

这·······

难道看我恶心?

阎解成觉得整个世界都变成灰暗的了。

于丽手扶着墙,干呕了半天。

算了算日子,心里升起一股子不好的念头。

应该是怀了,只是阎解成是个太监,这孩子的爸爸是谁,呼之欲出。

还好,还好。

自己忽悠了阎解成,不然这孩子还真的不好解释。

故作镇定的于丽,重新回到屋里。

“阎解成,你要当爸爸了。”

前一秒,阎解成还陷入了深深的自卑,下一秒,惊喜从天而降。

“你说什么?”

“我没听清。”

看着阎解成没出息的样子,于丽深吸一口气:“我说恭喜你,你要当爸爸了。”

嘴上说着恭喜,心里则是瞧不起,这样的阎解成不赔给孩子当爸爸。

跟孩子的亲生爸爸相比,相差十万八千里。

阎解成兴奋的把住于丽的双肩,激动的吐沫星子都喷出来了。

“我一击必中,哈哈,一击必中。”

于丽抹去了脸上的口水,笑道:“是啊。”

阎解成:“你坐着,来,坐着。”

自言自语的阎解成:“不行,我得把这个好消息公布出去。”

还没等于丽说什么呢,阎解成就跑了出去。

于丽突然一瞬间,觉得对不起阎解成。

不过,也只是一瞬间的愧疚。

于丽是个极其自私的人。

阎解成啊,阎解成,大不了等孩子的爸爸回来,他们父子相认以后,让孩子爸爸给你多一些补偿。

“老大,你捡钱了?”

阎解成:“爸于丽怀孕了。”

“我要当爸爸了。”

“你要当爷爷了。”

阎解成不行的事儿,没人知道,这种丑事,阎解成是不会四处宣扬的。

阎埠贵:“好,没白花钱给你娶媳妇。”

嗯,到了什么时候阎埠贵都不忘,算计。

“既然你媳妇怀孕了,房钱你就先不用给了!

阎解成:“爸,谢谢你。”

阎埠贵:“别兴奋的太早了,我的意思是暂时不用给,等孩子生下来以后,你还是要给我的。”

孩子的爸爸这边一切都不知道。

今天保雨港找到沈弼,想要用现有的轮船抵押跟汇丰贷款。

“保,用你们的话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我今天约了李氏集团的李先生,正准备要给你打电话,你就来了。”

保雨港:“李氏集团?”

沈弼:“李氏金店的东家,对了,他们还涉足地产行业······”

沈弼把李氏集团的情况,告诉了保雨港,在提醒他,这不是个简单的年轻人。

身价,财富,都超过了你保雨港。

保雨港:“沈先生,你说的京城娄家,是不是娄半城?”

保雨港来香江之前,是内地的银行家。

对于京城大名鼎鼎的娄半城,他听闻过。

沈弼:“就是你想的那个人,那个家族。”

“娄家的女婿,不简单啊。”

沈弼:“我的消息是,娄家的财富,以及他自己的财富,全都带来了香江。”

嗅觉敏锐的他,对于即将见面,保雨港很期待。

他出生在浙江宁波一个小商人家庭,父亲是一个小商人。

但他的母亲是名门闺秀,经常跟孩子们讲家祖先的创业史,保深受震撼!

父亲常年走商,但对几个孩子的教育,丝毫不敢松懈。

很早的时候,他就将两个小儿子送去叶氏中兴小学学习。

当时,叶氏中兴小学是宁波有名的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学风浓郁。

在这里,保雨港遇到了自己的启蒙老师。

丁伯荣老师成立了“中兴学生自治会”,下设多个部门,选出为大家服务的“小公仆”,由学生管理学生。

老师操办《钟声》墙报,并选择保雨港为墙报的“小公仆”。

借此机会,保雨港露了一手,墙报文章写得生动、精彩,让大家叹为观止。

因此,大家追捧保雨港为“秀才”,也被老师引荐给学校,成为学校的撰稿人。

从这件事,就能看出保雨港是很有才华的一个人。

在大家眼里,他学习名列前茅,又有才华,妥妥的学霸,因此人缘特别好。

几个孩子中,父亲也最喜欢他,对他疼爱有加。

当然,他也有私心。

儿子远比自己聪明,他虽希望儿子能继承他的衣钵,可他又不想儿子仅局限于一个小小的鞋铺。

保雨港初中毕业后,父亲觉得是时候送儿子去社会闯一闯了。

可是,不过还是想继续读书。

他明白,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没有高学历,再厉害都白搭。

双方僵持不下,最后只能各退一步,保雨港白天在汉口开燕梳行当学徒,晚上上夜校。

然而,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即使努力,也无济于事!

后来,他辗转到了重庆。

在这里,他没有按照父亲的意愿继续进大学深造,而是自做主张跑到一家银行当了一名小职员。

1938年,他来到上海工作,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在银行里积累的经验,在7年短短的时间里,他就从普通职员升到了衡阳银行经理。

重庆分行经理,直到最后的sh市银行副总经理,前面的路途可谓一帆风顺。

但在这时,他却辞职了,因为在这个方面没有兴趣,亲友对此都迷惑不解。

45年因为沪海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三教九流齐聚一堂。

当时,经过战乱,生活物资紧缺,买东西成了“抢东西”,全拼手速。

加上当时法币滥印,直接导致通货膨胀,市场一片混乱。

有人调侃道,去餐厅消费,一定要先付钱,否则很可能吃完,价钱又翻了一倍。

因为保雨港是银行的高管,至此混乱之际,他还为此赔上了自己的阑尾。

当时,沪海有个有权有势的人。

他经常带着大批保镖,到处惹事,百姓们敢怒不敢言。

一天傍晚,无冕市长的两位手下找上门,开门见山就说:

“保行长,我们老板想请您帮忙周转一笔钱。老板说了,请您明天到家中商量一下这件事。”

对方人多势众,保雨港只好硬着头皮先答应下来。

“既然你们老板这么看得起保某,我岂敢不识相?

回去告诉你们老板,我明天一定去府上拜访。”

结果,一回到家,保雨港就跟妻子说,自己阑尾炎发作。

妻子吓得马上给医生打电话,医生从里到外检查了一番,愣是没发现阑尾有啥问题。

保雨港一口咬定,就是阑尾炎犯了,希望明天医生马上为他手术,割掉阑尾。

医生搞不懂,但只好照做,就这样,保雨港搭上一条阑尾,躲过了无冕市长的邀约。

随着通货膨胀和挤兑风潮变本加厉,银行成了大家的出气筒!

48年,新的货币方案出世,废除法币发行金圆券,搜聚民间金银。

保雨港敏锐察觉到,此时的上海已经不是他的容身之地了,得立即转移地方!

1949年3月,保雨港辞职,带着一家老小逃往香江。

当时的香江,各大行业已被英资企业垄断,银行也成了汇丰、渣打、大通三大银行的地盘。

要想进入他们的地盘,堪比登天。

汇丰银行有不成文的规定,外国人进来,可以光明正大走正门,但华夏人只能走后门。

甚至,他们不屑于与华夏人做生意。

华夏人要向汇丰借钱,得一波三折,先通过洋行,再由洋行转借。

剩下的一部分银行,掌握在广东人手中,但也是家族企业,外人根本很难打入。

保雨港四面楚歌,无法再啃老本行,只好转业生存。

不顾家人的劝阻,还是走上“行船跑马三分险”的海运。

晚上,李海军让郑爱国开车,按照沈弼给的地址,去了对方家里。

沈弼这边,也带着保雨港回到家里。

亲自下厨煎牛排,做沙拉,来招待李抗战。

保雨港看着亲自下厨的沈弼后,对李抗战更加好奇了。能让高傲的沈弼亲自动手招待,这种高规格的待遇,他保雨港自认是享受不到的。

因为,李抗战在他的心里,地位再次加重。

李抗战带来了红酒,与美食。

“李,你来了。”

“沈先生,希望李某没来迟。”

沈弼笑着:“刚刚好。”

李抗战:“我给你带来了你喜欢的红酒,还有你上次赞不绝口的京城烤鸭。”

俩人说说笑笑,进了屋里。

沈弼给李抗战介绍道:“这是保雨港,保先生。”

“这位就是李氏集团的,李先生。”

未来的香江两大巨鳄的首次见面,在沈弼的促成下,在其家里见到了彼此。

保雨港给李抗战的第一感觉,面相和善。

保雨港也看着这个比自己女儿,只比自己大女儿,年长三岁的年轻,心里震撼的无以复加。

双方很绅士的握手。

“李抗战。”

“保雨港。”

沈弼:“来,我们坐下,边吃边聊。”

李抗战主动提及:“我来香江后,听说过保先生。”

“保先生做生意跟其他人不一样,我很欣赏保先生不贪图眼前的利益,没有与其他航运公司一样,坐地起价。”

保雨港:“呵呵,我这点小手段,怕是李先生已经看穿了。”

保雨港承认,眼前的年轻人,很厉害,眼光独到,自己没有趁机抬价,而是继续底价租船,为了的就算是长久的利益。

海运有淡旺季,他这种长租,在淡季的时候,船也不会停下来。

整体的看,他不仅赚了钱,还赚了好名声。

李抗战:“不,保先生别误会,我是真心觉得,您是个信得过的商人,商人,就应该注重信誉,这是商人的根本。”

“生存之道。”

俩人聊了一会儿,对于如何经商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倒是生出来惺惺相惜的感受。

沈弼这个时候接茬:“保先生想要购买他的第三条轮船,只是他的第二条轮船,就用了第一条抵押贷款。”

“现在,这笔贷款,不太好解决。”

保雨港:“可否,先贷款给我的,等我船买回来,在抵押给汇丰。”

沈弼:“原则上是不可以的,你也知道我的竞争对手正在等着我犯错。”

“但要是有个有身份,有财富的人给你担保,那就不同了。”

“如果你能找到这个人,我愿意帮你去跟董事交涉。”

“但,我想没人愿意担保,因为,一旦出现了任何意外,就是鸡飞蛋打的结局。”

保雨港很苦恼,如今只有沈弼愿意跟华夏人做生意,为华夏人贷款。

他找不到其他人来帮自己了。

“行船跑马三分险”自己认识的人怕是,不会有人愿意帮自己。

李抗战:“不知保先生,接不接受投资。”

保雨港看着李抗战:“投资?”

李抗战点头:“对,投资!”

“我愿意出资,收购保先生的公司股份,这样一来保先生解决了眼前的难题,同时公司也在发展壮大。”

“虽然您出售了手里的股份,但相应的,您的公司,您的船运,也得到了扩充,公司的市值也增加了。”

“这对您来说是两全其美的办法。”

“当然,我也只是一个提议,您可以回去好好考虑一番,如果您有意的话,我们再约谈。”

保雨港点点头。

公司是自己一手创立的,要是让外人插入其中,心里还是有些不放心的。

但他不否认,李抗战的提议很有吸引力。

保雨港现在最缺的是什么?

是资金,如果错过了最佳发展时机,以后想要称霸海上,将会更加困难重重。

一句话,他浪费不气。

“好,我回去定会认真考虑李先生的建议。”

沈弼家里的佣人,这个时候把烤鸭端上来。

沈弼:“来,尝尝李先生的烤鸭。”

保雨港:“霍,正宗。”

“我还是十几年前在内地的时候,吃过。”

李抗战:“喜欢就好。”

接下来就是单纯的聊天,只是李抗战对于时局发展的独到见解,让沈弼跟保雨港觉得,这个年轻人深不可测。

特别李抗战对于香江的经济,股市,以及炙手可热的房地产的分析,这二人大受震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