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 第66章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第66章

作者:人生若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7:34:32 来源:免费小说

  可是魏宏的运气不大好,进京路上就得病了,勉强考了两场就坚持不住直接昏迷了,所以他与这一次的会试完全无缘,倒是也谈不上怪谁。

  可白静轩就不同了,他名声虽然不大,但顾行之却曾提过白家跟吏部尚书陆家的关系,白静轩这个四元的名头到底真不真无人知晓,但之前陆家却是放出过一些这位白公子的风声,无一不是将他夸到云中。

  一朝会试白静轩不但没有考中会元,反倒是落到了第十名,可想而知他心中会如何的懊恼,而在会试之后白静轩不断开办文会,有意无意的将赵九福排斥在外也是情理之中。

  赵九福眯了眯眼睛,先把这个人的名字记下了,暗道以后定要小心提防。

  第125章 殿试

  一般人都知道会试之后还得参加殿试,但很多人其实不知道,在殿试之前,会试之后还有一场复试,所谓的复试也是在宫中举行的,但这时候皇帝一般不会露面。

  这场复试主要是以防万一,毕竟会试虽然严谨,但是谁知道会不会搀着沙子呢,再者若是有身体有疾或者心理素质实在是不过关的,也可能会被刷下去。

  赵九福对于复试自然是毫无压力,考试之余他还有心情打量了一番宫廷。

  前头就曾提过大周朝的皇帝是马背上出生,一开始那几年还颇有几分重武轻文的意思,这种粗犷的行事作风一直影响到后头几代皇帝,大周朝的宫廷看着也少了几分精致奢华。

  考完复试从宫中离开的时候,赵九福就看见一辆富丽堂皇的马车等候在宫门口。

  既然都是考中进士的人了,大部分人都是有马车接送的,但在一辆辆马车之中这一辆车也绝对是最突出显眼的,一下子与周边的马车区分开来。

  后一刻,赵九福就看见白静轩施施然的朝着马车走去,两人的名次差距不大,离开宫门的先后差距也不多,这位白静轩十分坦然的越过了前头的九位考生。

  踩着书童放下来的小板凳上了车,上车之后这位并不立刻离开,反倒是笑着探出头来问道:“赵举人,可要我送你一程?”

  赵九福眉头微微一动,虽然这位白公子脸上带着笑意,但他可不觉得这话是善意,一来他方才的举动带着几分轻蔑,二来是赵举人这称呼实在是不合时宜。

  虽说现在他们尚未正式成为进士,但谁都知道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赵九福眯了眯眼睛,他虽然不想树敌,但也不至于让人欺上门来:“多谢白举人的好意了,只是家中马车已经安排妥当,倒是要辜负白举人的一番好心。”

  白静轩的脸色顿时冷了下来,白家在广西可以说是土皇帝一般的存在,白静轩又是家里头的嫡出幼子,不只长得好人也机灵,从小到大自然过的是人人奉承的日子。

  即使是进京之后,因为妻子的缘故他也从未碰过壁,此次白静轩只以为自己能够一举拿下头名,谁知道这会元的名头竟是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子取走了。

  若头名是大名鼎鼎的魏宏,白静轩恐怕还不会这般嫉妒和气愤,但偏偏头名是个小地方的家伙,这让心高气傲,一直以来顺风顺水的白静轩如何咽得下这口气。

  这若是在广西的话,恐怕赵九福不出几日就要意外一场,只可惜现在是京城,在岳父的警告下他不得不收敛一些,这才不过是让人孤立赵九福罢了。

  白静轩顿时冷笑一声,脸色有些阴沉的看着赵九福,口中冷冷说道:“看来赵举人是看不上我白家的马车了,既然如此就告辞了。”

  赵九福觉得这位有些莫名奇妙,这样的性格未来在官场也不知道要怎么混,不过想想他的家世地位,又觉得有些情理之中。

  不过白家的手再长,也是不可能从广西伸进京城的,至于白静轩的妻族陆家,赵九福更加不担心,身为吏部尚书,那位陆大人不可能为一个孙女婿专程来跟他过不去。

  赵九福只是将自己对白静轩的警惕心提高了几分,暗道自己还未进入官场却惹到了一个小肚鸡肠的男人,实在也是一件倒霉的事情。

  想到这里赵九福忍不住摸了摸脖子上的幸运符,这幸运符一如既往的安安静静,大约在它的作用效果之内,是不觉得这种事情算倒霉的。

  倒是驾车的赵老四有些担心,低声问道:“阿福,方才那人是不是在找你麻烦。”

  赵九福笑着安慰道:“无事,不过是不服气我得了会元而已。”

  赵老四顿时气得骂道:“自己没本事就知道嫉妒别人,还进士老爷呢,这心胸气度连我们这些普通人都不如,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头去了。”

  赵九福哈哈一笑,觉得自家四哥说的话十分动听。

  回到家中,赵九福照旧开始锻炼身体,不过与往常不同的是,锻炼完毕之后他喝的不是清茶,而是清水,这水正是从升级后的潭水中取出的。

  不得不说升级后的潭水作用就是厉害,赵九福从小到大身体已经被原本的灵泉滋养的十分健康,但第一次一瓶子升级后潭水下肚,第二天起来的时候赵九福身上都出了一层灰蒙蒙的东西,看着就像是许久没有洗澡才长出来的老泥。

  当时赵九福吓了一跳,还以为自己泉水喝得太多喝出毛病来了,等洗完澡仔细一看倒是安心了,这泉水洗经伐髓的作用更好,这会儿身体排除的杂质都是日积月累积攒在他身体之中的,排出杂质之后他只觉得更加神清气爽。

  唯有一个不好就是,排出杂质之后他的皮肤变得越发的细腻,赵九福从小就饮用灵泉,他原本的皮肤就是极好的,再加上年纪还小,即使每天锻炼晒太阳,肤色也能用温润如白玉来形容,而现在更是连一丝一毫的杂质都看不到。

  若是女子的话这会儿怕是欣喜若狂,但作为一个男人,赵九福自问不需要这种连瑕疵都消失的肤色,所以当下就把自己锻炼的时间增加了一倍,还专门挑日头好的时候做。

  赵老四不知道他心里头的想法,还劝过几回:“阿福,殿试马上就要开始了,你可别把自己晒黑了,到时候皇帝一眼都看不到你。”

  赵九福哭笑不得,不过这灵泉潭水的效果立竿见影,他是不敢直接给家里人使用,于是还是按照之前的法子偷偷放进水缸里头,一稀释灵泉的效果就细微许多,赵老四这段日子只觉得自己容易出汗,一点没怀疑老泥为什么会变多这件事。

  即使在赵九福的努力下,参加殿试这一日他的皮肤依旧白嫩无暇,虽说大周朝主要流行的审美不是面若好女,傅粉簪花,但不管谁来看,都会觉得这位新晋考生长得实在是好。

  这一点连上了年纪的朱大学士也不能避免,一群考生陆陆续续的走进保和殿,朱大学士第一眼看见的就是赵九福,实在是这位的样貌太出挑了。

  殿试只考策问,应试者在黎明时分就得入宫,历经点名、散卷、赞拜、行礼等礼节之后才能开始颁发策题,朱大学士特意起了个早前来观察,这一看倒是对自己之前的决定有了几分信心,无他,他选中的会元赵九福坦然自若,看着可比实际年纪沉稳许多。

  不得不说有时候长得好的人就是占便宜,若是赵九福形容猥琐,样貌丑陋,恐怕朱大学士这会儿就得后悔不跌,但见他长得风度翩翩,不看文章便有了几分满意。

  赵九福自然不知道朱大学士的心思,实际上他们这群人只远远的看过一眼这位大学士,因为后头出了疫病的事情,朱大学士婉拒了所有人的拜访。

  这会儿的赵九福正忙着审题,在看见试题的时候,赵九福心中就有些了然,看来皇帝对这一次的疫病十分不满,尤其是不满有些人传言此次疫病乃是天降横祸,只因为对他这位在位的皇帝有所不满,甚至一度还有人让他下罪己诏。

  现在疫病虽然已经彻底解决,但皇帝的这口恶气显然还未消除,不然的话不会直接把此次疫病是否天谴来作为策论题目。

  赵九福视力很好,很快就看到左右的考生额头都冒出了冷汗,显然为这个题目觉得头疼,想想也是,朝中既然有人提出天谴一说,这就代表皇帝对朝廷的控制力并不那么全面。

  赵九福一边慢慢的磨墨,一边心中开始思考,当今天子是难得从太子变成皇帝的人,但是他在位其实还不到十年,也就是说当初他是快三十岁才登基为皇帝的。

  一开始这位天子也并不是太子,他是先帝的十二子,出生的时候先帝都已经五十六了,一开始是被排除在帝位争夺战之外的,但是知道先帝实在是活得太久了呢。

  先帝末年那些阴差阳错暂且不提,但赵九福却曾听老师顾行之提起过,当年的太子能够坐稳位置,与他后宫之中几位妃子的娘家不无关系。

  但正是因为这个,皇帝登基之后备受牵制,这些年来一直致力于摆脱束缚,看现在朝堂的情况就知道他应该是成功了大半,还剩下的这些人迟早也会被收拾干净。

  赵九福觉得这些人十分不明智,既然皇帝已经登基,还是一位年轻力壮,精明能干的皇帝,那你还在他眼皮子底下蹦跶那不是自己找死吧。

  这一次不但拿出疫病一事,还牵扯到了皇帝几个兄弟的死说是天谴,这皇帝要是能咽下这口气才奇怪了,若是他肯定也是咽不下去的。

  磨完墨之后,赵九福也想明白自己要如何下手了,直接痛骂天谴一说太过粗暴,他决定从疫病的来源,防治以及避免来说。

  这一点对其他考生来说或许很难,毕竟这年头即使是大夫也不一定能说出疾病预防的一二三点来,但是赵九福不同,他可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之上。

  拿定了主意之后赵九福下笔如有神,一时之间倒是忘了周围的人,全心全意开始写策论。

  就在他全身心都投入到考试之中的时候,忽然保和殿变得更加安静了,唯有一个脚步声伴随着书生们写字的声音,踩着众人的心跳走了进来。

  第126章 帝王家

  古代人对于帝王的尊敬和畏惧是现代人永远无法对比的,那是君权皇权统治之下,千百年积攒下来威仪。除非是末代君王或者权倾朝野的权臣,否则其他人在面对皇帝的时候,心理上便有一个天然的尊敬在。

  大周现在的皇帝显然不是末代皇帝,即使是朝中元老也不敢跟他直接发生冲突,所以在他踩着脚步一个个路过考生的时候,那些考生实在是很难忽略他的存在。

  被匆匆略过的人还好一些,他们只要深深吸一口气就能勉强当做不在意,而被皇帝重点关注的那几人就惨了,有一个紧张的差点写错字。

  皇帝却没有丝毫照顾这群考生的意思,该走走,该停停,停下来的时候还会低头去看考生的答卷,虽说没有当场点评,但也给足了心理压力。

  此时皇帝看的就是白静轩的考卷,不得不说白静轩为人不成,心理素质倒是不错,至少表现的十分沉稳,在皇帝出现的时候脸色都没有变一下。

  能做到这一点跟他经常与位高权重的人接触是分不开的,白静轩只想要抓住这一次的好机会,若能趁着此次在皇帝面前大大露脸,一举将状元的名头夺走自然更好。

  不得不说论揣摩皇帝的心思,大部分考生都是可以做到的,比如皇帝一路走过来看到的卷子,大部分都是直言疫病与天谴毫无关系。

  白静轩也不例外,他的卷子上头不但大力谴责提出天谴之人,还对皇帝一番歌功颂德,乍一看不知道的还以为写的什么颂文,而不是策论。

  皇帝在他身边停留了一会儿,并未露出丝毫不同的脸色,但跟随着皇帝的公公却知道这位的心情并未愉悦起来,至少这位考生的卷子怕不是那么讨好。

  正如这位心腹太监揣测的,皇帝确实是心中不悦,白静轩文采出众,写的确实是十分不错,但一番歌功颂德太过了就像是阿谀奉承,再者,别以为他不知道那事儿那刘家老头子是掺和了一手的,哼,这姓白的倒是都喜欢两面三刀。

  心中对白家的人不喜,但皇帝也知道白家的重要性,所以在白静轩身边停留的时间略久了一些,随后才走到其余人那边观察。

  作为会试的头名,赵九福自然也会被照顾到,事实上在他中会元之后皇帝就把他摸了个底朝天,新亭府戴河镇人士,曾经还因为孝顺被他亲口称赞过,家世简单,履历清白,唯一与朝中的练习就是顾行之的弟子。

  光是这些就足以让皇帝多注意这位年纪轻轻的会元郎,孝顺的人好啊,他最喜欢孝顺的孩子。再到今日一看,这赵九福确实是年轻,长相也俊秀的有些过分,难怪朱大学士也在他面前夸过几句,光看相貌跟那顾家三郎倒是一脉相承。

  “咦?”皇帝原本只是随意一看,这一低头却惊讶起来,忍不住多看了一会儿,越看越觉得符合心意,若不是记得此时还在保和殿之中,他怕是要忍不住拍案叫好了。

  原以为朱大学士不过是听了他的传话图吉利,没料到这会元倒是个有真材实料的,更难得的是他年纪轻轻涉猎颇广,更有一颗爱民如子的心。

  皇帝心中看得欢喜,脸上不陆身体却诚实的多停留了一会儿。身后的心腹太监立刻就发现这其中的些许不同,对赵九福也多了一份关注。

  殿试只持续一天,但考生们也不可能从黎明开始就考试,一直持续到夜幕时分才离开,这中间自然是需要休息和进餐的。

  不过考生们不能离开保和殿,进餐也是宫人们送过来的清水和食物。

  赵九福是闻到食物的香气才反应过来,他方才写的太过于专注以至于都忘了这里是殿试,这会儿水一喝,糕饼一吃,倒是发现已经饥肠辘辘了。

  不得不说宫中御厨的手艺十分不错,即使是送给他们这些新科进士的食物也十分不错,虽说因为送来的路比较远已经有些发凉,但吃起来可口不说,吃完之后嘴巴里头也不会留下任何的味道,一看就知道是为了殿试特意准备的。

  但就算是再好吃,赵九福也不敢吃多了,宫殿与外头不同,在宫里头要是人有三急的话十分麻烦,不说他们,就是长年累月在朝为官的大人们,每次上朝的时候为了避免麻烦,也是宁愿出门前少吃点少喝点的。

  在他进宫之前,顾行之还因为这个特意教导过弟子,比如出门之前可以吃点东西垫垫肚子,但尽量不要吃稀稠的东西,毕竟这东西吃了不饱腹,也容易让人想要如厕。

  其实对比前朝,大周皇帝已经体谅和人性化许多,毕竟前朝殿试的时候读书人得不吃不喝不如厕一整日,若是有人做不到那就是不合格。

  一直到日暮时分,考生们才开始交卷,他们交卷之后卷子会经受卷、掌卷、弥封等官收存,等到次日才会有读卷官来轮流传阅。

  短短的一日,赵九福离开宫廷的时候只觉得比会试九日加起来都累,走到外头只觉得手脚发软,这跟他一整天都几乎没站起身活动是有关系的。

  这一次那白静轩都没工夫来找他麻烦,赵老四和青竹把人搀扶到了车上,有些担心的问道:“阿福,是不是累着了?”

  赵九福摇了摇头,他的身体一直都很好,这会儿更多的还是心累:“无事,我们先回去。”

  “那你先靠着歇一会儿,很快就到家了。”赵老四又说了一句,心中想着可总算是考完了,等殿试结束自家弟弟就鲤鱼跃龙门,能够成为正正经经的官绅了。

  至阅卷日,皇帝亲自挑选的八位读卷官已经每人坐在一个桌子上等候读卷,这些卷子会轮流到每一位读卷官的面前,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想法打上标记。

  一般来说标记分成五种,○、△、、1、x,其中圆圈自然是最好的,读卷官看了心中觉得满意的,而大大的叉就表示不喜欢不中意。

  这一次会试录取的考生只有98人,这般一来读卷官的压力也大大减轻,甚至有些考官看得仔细的,一份卷子还会多看几次以确保无误。

  都是在朝为官的人,不说审美完全一致,但一篇文章文采如何还是能看得出来的,大部分意见也都统一,很少出现一个打了圈圈的卷子上,同时出现叉叉,反之亦然。

  因为一日要看的卷子多,所以这时候书法的重要性也凸显出来,有时候甚至书法写得好比文章写得好更重要,毕竟乌七八糟的卷子别人看都不想看。

  不过能到殿试这个阶段的考生,字一般而言都是不错的,不然会试也不能过。

  赵九福的卷子就这样在八位考官之中传阅,第一个考官乍看他的书法觉得有些眼熟,仔细一看又觉得颇具风骨十分悦目,又一看内容言之有物,很快就画上了一个圈圈。

  有了第一个圈圈之后,后头的考官第一印象就更好了,仔细看着内容也挑不出毛病来,看似新奇但讲的每一点似乎都对,第二位考官也利索的画了一个圈。

  一直到轮到第七位考官的时候,他看着前头六个圈圈心中吃惊,再仔细一看文章就明白了,此次的读卷官都是皇帝亲自选的,看文章的眼光自然也有偏向性。

  只是这考官却有自己的考虑,犹豫了一下还是停下了笔墨,开口说道:“这考生的卷子倒是让本官有些不知如何评定。”

  前头那考官过去一看,顿时笑着说道:“张大人,这考生的字写得好,文章也不错,言之有物思路清晰,胜过许多只知道阿谀奉承的人了。”

  发难的考官顿了一下,皱眉说道:“话不是这么说,这卷子看似言之有物,但上头所说之事谁也没有去做过,那又如何知道真假呢?”

  “万一此人不过是天马行空胡言乱语,只是写的一副有条有理的样子,反倒是将我等不熟行医治病之事的人糊弄过去,岂不是我等的罪过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