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 第62章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第62章

作者:人生若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7:34:32 来源:免费小说

  顾行之觉得这话说的有趣,忍不住伸手又要去捏赵九福的脸,但这一次赵九福身手矫捷的多开,还带着几分得意瞧着他。

  顾行之默默地收回了自己的手,笑着说道:“得了,有的吃就赶紧吃,反正现在我还养得起,等将来你出息了我再去吃回来就是了。”

  于是赵九福就在这栋宅子住了下来,这宅子面积不大,但因为位置好环境十分适合读书,僻静不说也安全,从来看不到杂七杂八的人。

  唯有一个不好就是买菜不方便,赵老四出去走了好几趟才弄清楚京城的格局,东贵西富北贫南贱,他们的房子靠近东边,但属于比较外围的位置。

  这地方附近住的都是达官显贵,他们这样的人家平时花用都是人家送上门来的,压根不需要自家人出门采买,就算是有小官需要日日采买的,也是仆人们早早的出门去买。

  从这栋宅子一直往北边走就是平民区,那边一路上有好几个菜市场,越是往北边走居住的老百姓越是贫穷,据说最靠北的地方就是一片贫民窟,而南边就更乱一些,是下九流的集合地,赵老四单单一个人也不敢随意往那边去的。

  吃喝拉撒的事情赵老四从来不让弟弟操心,走了两趟就都熟悉了,还带着青竹也熟悉了一番,毕竟等赵九福考试过后,不管成绩如何他都是得回乡的。

  距离会试的时间已经不长,赵九福也不再分心勤学苦读,期间只是去拜访了一次孙家,那一次孙耀祖不在家,只是与孙光宗一块儿喝了一杯茶,聊了聊此次会试的事情。

  赵九福出门的次数屈指可数也是有原因的,在他搬进这栋宅子之后顾行之也住了进来,这位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不喜欢顾家,三天两头都住在这块。

  用顾行之的话说就是,既然徒弟都要去参加会试了,他总得好好教导教导,只是白日要当差只得晚上多看着点,不如住过来更加方便。

  顾家那边的反应更加奇怪,背后有没有劝说过赵九福不知道,但顾行之住过来第二天,顾家一个小管家带着人送了棉被衣服过来,连锅碗瓢盆,甚至是顾行之用习惯的夜壶都送过来了,那架势倒像是早就做好了准备。

  赵九福旁边看着,一开始还以为顾家也赞同顾行之住过来,但有一日听见顾鼎麒和顾行之说话,才知道他们不是赞同,是拿着这位没办法。

  顾鼎麒是跟着顾行之回来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去衙门找了亲爹,两人一前一后的进来脸色也不大好看,当然,不好看的主要是顾鼎麒。

  赵九福原本在屋子里头读书,临时出来活动一下筋骨就瞧见两人回来了,连忙笑着说道:“老师,大师兄。”

  顾鼎麒的年纪比赵九福大了八岁,顾睿麒也比他大了五岁,两人既然是顾行之的亲儿子,那么赵九福自然得称呼一声师兄的。

  顾鼎麒看了他一眼,带着几分不痛快说道:“爹每日都来教你读书,你怎么不在屋子里头用功,还在外头院子玩耍?”

  顾鼎麒这年纪早早就已经结婚生子,据说儿子都有五岁大了,这会儿他拧着眉头的样子倒是有几分顾老爷子的模样。

  赵九福没料到他一开口就有这么重的怨气,但也只是好声好气的解释道:“师兄,我不是在院子里头玩耍,只是看书看累了出来活动一下筋骨。”

  顾鼎麒还要挑刺,却听见顾行之冷哼一声,顿时只得收敛了自己的态度,只是进屋之前还是瞪了一眼赵九福,眼中明显是带着几分嫉恨的。

  两人进了屋子,赵九福就下意识的给上了茶,这是他那几年照顾自家老师习惯了的,顾行之大约是年轻的时候水酒喝得太多身体不好,所以时时刻刻都喝一些温水才舒服一些。

  顾行之喝了温水果然脸色也好了一些,开口说道:“你出去活动吧,我跟他说几句。”

  赵九福果然就去院子里头活动了,他无心去听里头的动静,但在灵泉的改造下身体各项功能都比一般人灵敏,便隐隐约约听见了里头的对话。

  顾行之喝了水,看了一眼身前的儿子叹了口气,开口问道:“这么多年了,你怎么还跟个孩子似的,看来老头子的本事你没学到半分。”

  顾鼎麒的脸色更加难看了,他是顾行之十六岁就生下来的长子,那时候正是顾行之最年轻气盛的时候,与家中夫人老娘的关系都不好,对这个长子也管的很少。

  那时候家里的闹得不行,最后还是顾老爷子看不下去发了话,将顾鼎麒养在了自己的身边,只是顾鼎麒没遗传到亲爹的才华,倒是把他执拗的脾气遗传到了。

  对于这个儿子,顾行之也是有几分愧疚在的,毕竟当年的事情实在是怪不得孩子,只是那时候他想不开:“说吧,今天过来找我有什么事情?”

  顾鼎麒心中憋着气,开口说道:“爹,我到底是不是你亲儿子,我也要参加这次会试,为何你只顾着外头的弟子,也不管管你亲儿子。”

  原本顾行之对他即将参加会试的事情不管不顾,顾鼎麒心中憋屈却也没有那么生气,谁知道有朝一日赵九福进了京城,顾行之一反常态竟是住到了这边,恨不得天天都指教那家伙。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顾鼎麒心中恼怒的不行,这才有了今日这一出,要不是他爹在戴河镇待了不满十年,他都要以为赵九福是他的私生子了。

  顾行之放下自己的茶杯,开口问道:“我说你学识还未到家,此次参加会试十分危险,你听过我的话了吗?”

  顾鼎麒脸色又是一黑,拧着自己的眉头说道:“爹,我比那赵九福大了八岁,这些年来也是勤学苦读,难道还比不得一个乡野来的小子?”

  顾行之最不喜欢的就是儿子这一点,顿时冷冷说道:“你口中乡野来的小子连中四元,从小便有读书的天分,而你当年性情顽劣,让你读书背书都得花心思。”

  不等顾鼎麒反驳,顾行之又说道:“国子监的事情我不想重提,你既然不愿意听我的话,又何必因为我来教导别人而生气。”

  顾鼎麒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也露出几分心虚来,顾行之微微叹了口气,难得好声好气的对儿子说:“你若是想听我的话,不如此次放弃下场,从国子监回来跟着我苦读三年,那时候也更有把握一些,我们这样的人家,那些人脉又有何用处。”

  顾鼎麒却显然不是这么想的,他从一开始的气愤变得沉默起来,顾行之哪里不知道这孩子的想法,又叹了口气说道:“罢了,你向来也不乐意听我的。”

  “若是此次不中的话,我便想想办法给你谋一官半职,你也已经当爹了,以后的日子总不能一直这么混下去,别老是听你娘撺掇,她一个妇道人家头发长见识短。”

  “爹!”比起常年不在家的亲爹,顾鼎麒自然跟亲娘更加亲近一些,这会儿听见这话难免有些义愤,“娘说的也没错,明明是顾家的东西凭什么……”

  “闭嘴!”顾行之冷喝道,“男子汉大丈夫,你想要什么就自己去拼,自己去挣,若是没有这个本事就给我忍着,你还嫉妒阿福,光是担当这一点你比他就远远不如。”

  顾鼎麒终于受不了父亲的责骂,推开房门就跑了出去,路过还在外头活动筋骨的赵九福时,他忍不住冷哼一声,总有一天他会让爹知道,他才是更有才华的那一个!

  赵九福觉得自己是被迁怒了,不过这一次他倒是看出来顾行之家中确实是大有问题,不提别的,光是听他的话便知道,那位顾三夫人怕不是什么善茬。

  第118章 会试

  赵九福去参加会试的时候,是顾行之亲自送出门的,如果不是今日不是休沐他说不准还会跟上,这种时候赵九福倒是十分能理解顾家兄弟对他的态度,设身处地的想想,若是自己的亲爹疼爱弟子,对自己不管不顾的话他也会心生怨言。

  不过现在作为收益的这一方,他若是还要说顾行之的不好就太不知感恩了。

  会试的作弊检查比以前任何一次都要严格,明明是二月份还带着冰冷的天气,入场的考生却只能穿着单衫,带夹层的衣服是一律不许带的。

  赵九福进京之前就知道这个,所以他的衣服是老陈氏带着几个媳妇特制过的,虽然也是单衫一摸就知道没有夹层,但实际上用动物的皮毛细细编织过,有些像是现代的羊毛衫,虽然样子长得不太好看但却实用保暖。

  因为系统灵泉的改造,赵九福其实并不是那么怕冷的人,但这会儿他也穿着足足五件单衫,这是会试衣服的最高限制了。

  进了贡院之后,京城的考场显然比新亭府的更大,看起来似乎也比较新,至少一眼看去并未有那种破损的号房出现,可见朝廷对这一块还是十分看重的。

  赵九福顺着人流往里头走的时候,临到进门之前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落入他眼中的是赵老四和青竹期盼中带着几分担心的眼神。

  赵九福深深吸了口气,上进赶考花费至少得在一百两银子左右,他们一路上吃喝不那么苛刻的话消费更多,对于如今的赵家来说这个不算是负担,但他这一次出行也是带着全家人的希望,若是名落孙山的话他们口中不说,心里头还不知道多失落。

  贡院的号房也不大,这一点跟乡试的是差不离的,赵九福等人被搜身之后又发放了三根蜡烛,等他们进了号房的门,后头便有人将号房给上了锁。

  期间你吃喝拉撒都得在号房里头解决,不到考试结束这个锁是不会打开的,即使发生了天灾**也是如此,所以古代科举实打实是有生命危险的一场考试。

  赵九福扫了一眼号房里头的东西,除了两块木板之外就是方才给的蜡烛可以说是十分简陋了,这样的情况赵九福在乡试的时候就经历过一次,反倒是不那么惊讶。

  如今天气还冷,倒是不用担心有蛇虫鼠蚁,赵九福擦拭了一番模板之后,就把自己多穿的两件衣裳脱了下来,打算到时候一个叠起来当枕头,一条就当被子。

  又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人从外头将试卷递了进来,贡院的门上有一个小窗口,此后几日他们考试用的试卷,吃喝的食物都会从此递送。

  会试的考试制度与乡试极为类似,也是连续三场,每场三日,第一场考试的内容依旧围绕着四书文,这一次赵九福审卷之后就发现是四书义三道,经义四道。

  在抵达京城之后,顾行之曾与弟子提起过这一任的主考官,大周朝的惯例会试的时候有一正三副的主考官,以进士出身之大学士,尚书以下,副都御史以官,由礼部提名皇帝钦命特派,而这一次的主考官是朱大学士,而副考官则是来自于礼部吏部和翰林院。

  朱大学士在民间名声不盛,但在朝中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这位大学士出生一般,在他之前朱家也不过是个诗书传家的小家族,但是他凭着一己之力将朱家提拔成了如今这个显赫的样子,如今这位朱大学士已经年近七十。

  古代人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朱大学士这个年纪已经不算小了,再有一个居所他的身体近些年也不大好,已经有告老还乡的意思。

  作为历经两朝的老臣,这位朱大学士虽然未曾做出过什么惊天动地的意思,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在,皇帝对他还是有几分优待的,尤其是这位也算是知情识趣。

  原本主持会试这般费时费力的事情是不会让朱大学士来的,但顾行之说过,这位大学士很可能在今年告老还乡,皇帝想表示一下自己对老臣的宽容大度,所以才会让他来主持。

  正因为如此,这位朱大学士绝不会为难他们这一届的考生,只盼着这一次的会试能够安安稳稳的过去,能够最后为家族累积一些人脉自然好,若是不行的话至少也能得安稳。

  这一点从他出的试题之中不难看出,这几道四书五经题简直像是标准模板出来的,不偏不倚十分标准,不是说这样的题目不好,对于根脚扎实的考生而言这种题目更好发挥。

  赵九福审题之后没有急着回答,一边磨墨一边心中琢磨着回答的方式,用顾行之的话说就是,这位朱大学士胆子还没有老鼠大,恨不得将谨小慎微贴在脑门上。

  既然是这样的人,肯定是不会喜欢出格的言论的,赵九福虽然有一肚子的现代理论,但也没打算写出一篇主考官注定不喜欢的文章来。

  出头不急于一时,但若是这次会试不能过的话,他连在皇帝面前露脸的机会都没有,还白白耽误了自家四哥小半年的时间陪考。

  定了大致风格之后破题就容易许多,赵九福原本学识就十分扎实,勤学苦读数十年不说,跟着顾行之之后也学到了更多,甚至他还看过许许多多的古籍和前人注疏。

  这就是有一个出身大族好老师的便利了,不说人脉,光是这些书就不是一般读书人可以接触到的,赵九福有时候也觉得自己幸运。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摸了摸脖子上的幸运符,这东西在进场之前他收到了系统之中,这会儿却又拿出来挂上了,这会儿又瞄了一眼幸运符的简介。

  “商品介绍:产自修真世界的符篆作品,金丹真人亲手绘制,能让佩戴者被幸运所眷顾,可抵挡三次金丹期真人的全力攻击,三次之后符篆失效。”

  不得不说自从拿到了幸运符之后他的日子可算是顺风顺水,虽说之前他的运气也不算差,但带上之后运气似乎更好了一些。

  就说上京赶考之路吧,他们三个人不晕船不说,一路上也没有人生病,甚至没有遇到什么大风雨,就连孙管家也曾经说过他们这一次运气好,什么糟心事都没遇到。

  这个世界自然是没有金丹真人的,赵九福觉得这幸运符自己能用一辈子,虽说只是幸运加成但也十分不错,多少人想要好运气还没有呢。

  大约是有这种心理暗示在,赵九福下笔如有神,觉得自己比没带着幸运符的时候文思更加清晰,几乎可以用泉涌来形容。

  幸运符到底有多少幸运加成暂且不提,赵九福身体好,准备的也周全,更有系统这个作弊利器在,即使是他现在长高了在号房里头睡着觉得憋屈,但三天熬下来也不觉得为难。

  可这年头的读书人大部分都是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这两日的天气不算太冷,但在号房里头待着还是折腾人,第一场结束的时候竟然就有几人被抬了出去。

  赵老四在外头看的心惊胆战,他原本就不习惯北方的气候,想着弟弟在里头只能穿着单衫就更加觉得冷了,这会儿看见居然还有人是被抬着出来的脸色更不好看。

  青竹也担心,他一手抱着一个热乎乎的水壶,一边垫着脚尖往贡院里头看,希望能早一些看到自家少爷的身影。

  前头曾经说过赵九福的身高已经超越了赵老四,虽说他还是有些瘦削,但这会儿精神抖擞的样子在人群之中也是鹤立鸡群,至少赵老四和青竹是一眼就看到了。

  赵老四忙不迭的想要过去扶人,等走近了才发现赵九福的脸色居然还不错,比起身边那些面如土色,有些甚至带着青色的学子不知道好了多少。

  赵九福自然是不用他们扶的,不过拿过暖呼呼的热水喝了一口,倒是也觉得身体的疲乏解开了许多,身体里那股子冷气都消散了。

  三人回到家中,这次顾行之倒是没有过来,只是派人过来看了一眼,那人过来的时候还带着许多医药,显然也是担心弟子的身体状况。

  上一次乡试的时候天气从炎热乍变到冰凉,以至于很大一部分考生都生了病,这一次京城的天气倒是并未大变,一直保持着寒冷的温度。

  赵九福身体好撑得住,三天的考试对他来说不算什么,但许多考生一出考场就倒下了,这其中又有一大半都是外地的考生,他们或许是在赶考路上就得过病,或许是平日里无人精心照料吃睡的不好,而得病之后能不能请到大夫吃上药还是问题。

  这时候中医最让人诟病的地方就出来了,他见效慢,若是真的得了病发了烧,想要在短短两天之内痊愈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于是第二场考试开始的时候,来参加考试的考生便有了缺席,当然更多的考生还是会选择带病考试,毕竟三年一次的机会太过难得,除非是很惜命或者病的太严重,放弃的人还是少数,这一点赵九福感同身受。

  第119章 疫病

  第二场的考试论一、制五、诏、诰、章各一,这一场更多设计的其实是常说的应用文,考生们对制、诏、诰、章的熟悉程度了。

  赵九福再一次感激顾行之的教导,这些东西在县学的时候也会教到,但因为主要主持县学的几个人都是举人的缘故,其实他们自己也并不那么熟悉。

  古代平民为什么难以出读书人,正因为在通往读书人的路上布满荆棘,看得见的已经有许多,更别提这些看不见,却能在考试的时候为难你的小问题。

  如果没有顾行之的话,赵九福不得不在考试之前自己去研究这些东西,这时候书店里头可没有百科大全,说不定一直到进考场之前也只能学到一些皮毛。

  冰冷的天气也没有熄灭赵九福考试的熊熊烈火,只是让他难受的一点是这季节的会试居然是不给火炉的,要知道乡试的时候还给炭火,他们至少能吃点热乎的东西。

  但是会试的时候除了一碗水和一个大饼,再也没有多余的东西给这些考生,而这么冷的天气,做饭的地方也不在号房之内,可想而知到手的时候水都是冰凉的,饼子最厚的地方稍微还能有点热乎气,但也是硬邦邦的。

  可就是这般考生也不能不吃,毕竟谁也不可能不吃不喝三天两夜,天气冷外加睡得不好,吃的又是凉水凉食,也怪不得那么多考生生病了。

  赵九福倒是能用灵泉水来应急,灵泉水是一个常温的状态,对比外面的温度就是冬暖夏凉,虽然也不是热水但总比考场送的凉水好多了。

  更让他为难的大约是拉撒两世,考场是有给恭桶,但现在号房里头连炭火都没有,想要木炭铺一层去去味道都不行,也幸好他的除臭剂还剩下一丁点儿,撒一点下去至少味道没有那么浓郁,不像有些人为了不被熏到宁愿一直憋着不出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