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 第5章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第5章

作者:人生若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7:34:32 来源:免费小说

  赵九福对初级养生毫无兴趣,觉得那就是跟打太极的效果查不了多少,不过有总比没有好吧,他这么安慰自己,至少这值得五十个金元宝呢!

  第8章 先生,我愿意

  虽然在抽奖上经受了打击,但第二天一早起床,赵九福还是觉得神清气爽,小孩子的恢复能提不是盖的,睡得好吃得好,身体就特别棒。

  如今他已经习惯了早上天不亮就起床,也不用老陈氏进来掀被子了,自己早早的穿好衣服走出去,为了他读书上学的事情,老陈氏将家里头的早饭分成两次做。

  出门之前,赵九福想了想还是看了眼那个白玉童,这名字倒是起的十分诗情画意的,但确实是太不给力,他一觉睡到大天亮,结果里头估计就一两滴灵泉。

  赵九福直接倒进嘴巴里头,连一点水的味道都没尝到,如果不是见识过系统的不凡,赵九福几乎要以为这是自己的错觉了。

  喝完了两滴灵泉水,果然还是毫无效果,赵九福也对此不抱希望,吃完早饭跟着老赵头就出门了。

  虽说是大清早,他们去城里头的路上人居然不少,有些是去赶集买东西的,有些是挑着家里头吃不完的新鲜蔬果售卖,纷纷都跟老赵头打招呼。

  老赵头是老木匠,手工活十分不错,因为是外来户的缘故,他在村子里头做活的时候总是收少几个钱,如今果然换来极好的人缘。

  托了父母的福,赵九福虽然自小不大出门,但来来往往的叔伯婶婶都乐意招呼夸他几句,一路走来倒是也不寂寞,反倒是显出几分热闹来。

  等到了私塾门口,赵九福看着亲爹额头上的热汗,忍不住劝道:“爹,明天我还是自己来上学吧,反正路上也有村子里头的叔叔婶婶在,总不会让我走丢了。”

  老赵头却笑了一下,既喜欢儿子的孝顺体贴,又说道:“说好了爹陪你走一段时间,等你走熟了再说,左右现在也不是农忙时节,闲着也是闲着,爹到镇上还能去找找活儿。”

  赵九福又没能劝住他,只得自己走进了私塾,他到的时间分外早,大部分学生这会儿还没过来,正应了读书时候的通勤原理,原始离得近的反倒是来得晚。

  赵九福拿出抹布擦拭了一下桌子,又去把胡秀才的桌案也擦了擦,这才打开书本大声朗读起来,他的记性确实是不错,但书一日不背再好的记性也不顶事儿。

  日子就这么不咸不淡的过着,赵九福每日照旧积攒着积分,家里头能拿到三个,应付一下生存所需,学校里头能拿到五个,这一次他不再花费三十积分来抽奖了,奖品实在是太鸡肋了,还不如多攒一攒,两百天的功夫就能攒到一千个积分,好歹能买一个金元宝呢!

  五岁的孩子,能够踏踏实实坐下来读书的已经殊为不易,而像赵九福这般聪明,私底下却格外刻苦的孩子越发难得。

  胡秀才一开始给他开小灶不过是因为爱才心切,觉得这样的孩子不应该跟着大家伙儿读书,平白无故的浪费了时间。

  但是慢慢的,他倒是越发的看重赵九福了,聪明的孩子不少见,但聪明却还能下狠功夫的孩子,却不是那么多,通常一个人聪明的,就想要耍一下小机灵,自以为学会了就不肯再花时间,他那个孙子就是如此,打了打过骂也骂了还是毫无作用。

  一开始他还想着,这孩子是不是被家里头说过了,所以才在学堂里头表现的分外好一些,但随后一次他见着赵九福的亲爹,谈了几句才知道,原来这孩子回家之后还那般用功。

  胡秀才可不知道赵九福的身子里面装着个大人,只以为这孩子天生就这么自律。

  一开始他还觉得赵九福聪明是聪明,就是有点爱现,每天都要让他问一个问题,能回答出来就兴高采烈的,如今却不这么想了。爱表现怎么了,只要孩子不跳脱够稳重,平时还能够踏踏实实的读书,有荣誉感也是好事儿啊,有这心思才能上进。

  赵九福继续默默的读书,抬头一看,正巧看见胡秀才意味深长又满是慈爱的眼神,他忍不住哆嗦了一下,暗道最近先生也不知道怎么了,看他的眼神跟看肉包子似的。

  想到肉包子,赵九福舔了舔嘴角,暗道家里头还是太穷了一些,虽说隔三差五还能尝到一丝肉味,但他从小到大就吃过一次老赵头给买的肉包子,还是放了许多白菜的。

  还是得好好积攒积分,别的不说,金元宝拿出来,至少能让家里头天天吃肉吧,最好是大肥肉,煮的油汪汪的,一口咬下去满口都是肥腻的汁液才成。

  赵九福这么想着,又有些不满足每天五个积分了,琢磨着怎么样才能多积攒一些,只是他现在总不可能去考试,就算是考了也考不过的。

  正琢磨着呢,这一日放学时分,胡秀才忽然把他叫住了,开口说道:“阿福,明日休沐,老夫要去见几个故交好友,你可要一块儿去?”

  赵九福眼睛一亮,这可是天大的好机会啊,胡秀才的朋友至少是跟他差不多学识的吧,别的不提,多来五个积分也是好事儿:“先生,学生想去,不过学生过去合适吗?”

  胡秀才微微一笑,摸了摸他的脑袋说道:“这有什么不合适的,你愿意去就明日早些过来,跟家里头也说一声,若是时间太久的话,明日你就暂住在这里。”

  赵九福连声说道:“先生,学生愿意。”

  等他回家把这事儿一说,老赵头倒是高兴起来,笑呵呵的说道:“还是阿福争气,胡秀才这是喜欢咱们阿福,这才会带着他去见故交啊。”

  老陈氏却有些忧心忡忡的说道:“那我是不是得去把阿福过年时候穿的好衣裳找出来,只穿平时的衣裳是不是太寒酸了一些,胡秀才的朋友应该都是读书人吧。”

  老赵头一听,还觉得十分有道理:“对对,得收拾的齐整一些。”

  赵九福囧囧的看着那件被翻出来的红棉袄,先不说现在天气都还没凉快下来,光是这颜色就有些吓人了,他连忙拦住老陈氏:“娘,先生是带着我去见故交,他们都是读书人,见面估计也是吟诗作对,我穿的跟个红包似的过去不合适。”

  老陈氏却说道:“这有什么不合适的,小孩子就是穿的红红火火才喜庆,就这块红布头还是你娘当年的嫁妆呢,都是好布,放了这些年颜色也鲜艳,放心,娘不会让你大夏天穿着棉袄出门,待会儿我喊你两个嫂子一起,把外头的面扯下来做成单衫。”

  赵九福阻止了她喊人的举动,连忙说道:“娘,读书人就喜欢青衫长褂,红衣服不合适。”

  老陈氏皱着眉头说道:“读书人还不喜欢鲜亮的颜色吗,娘看唱戏的都喜欢穿红衣服啊,状元楼可不就是穿红衣裳的,还带着大红花呢。”

  赵九福只得解释道:“戏文不能当真,本朝的状元楼也不带大红花。”

  在他的再三劝阻下,老陈氏好歹是放弃了这个想法,只是等到第二天出门的时候,老陈氏差点没把他的童子髻梳出一朵花儿来。

  就是老赵头都不太淡定,送着儿子到门口的时候忍不住嘱咐:“阿福,进去之后听你先生的话,到了外头可不比在学堂里面,别随便说话,听你先生的,先生愿意带你出去是看重你,可不能瞎捣乱坏了你先生的面子,这样以后他可就不带你出去了。”

  赵九福一一答应下来,一直到这时候他才恍然发觉,原来这个念头的人对读书人的尊敬是深入骨髓的,胡秀才只是带着他去见几个老朋友,在老赵头和老陈氏的心中,却像是他要去做一件十分值得骄傲的大事儿似的。

  想到一路走来老赵头洋洋得意的跟人提起这件事的样子,赵九福微微叹了口气,开始觉得自己认真读书也不一定要是为了积分。实际上,读书给他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不提别的,就是家中老爹老娘的精神头都好了。

  赵九福一走进私塾,就瞧见胡志勇在门口不远处等着呢,看见他进来就迎了上来,叽叽喳喳的说道:“阿福,你来啦,哎,今天幸亏你也来了,不然我一个人跟着爷爷出门的话,可不得无聊死,你可不知道,爷爷那些朋友都是读书人,每次都是吟诗作对,要不就是写字画画,说的话我一句都听不懂,简直无聊透顶。”

  赵九福笑着问了一句:“你以前跟着胡先生参加过这种聚会吗?”

  胡志勇点了点头,又说道:“去过好几次,不过一点儿也不好玩,他们光喝茶,连点心都没有,有时候还有别的孩子在,不过他们都不可以跟我玩儿。”

  说到这里,胡志勇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低声说道:“阿福,待会儿你要是见到一个瘦瘦高高的,长得特别白的小子的话,千万别理他,那个人可讨厌了。”

  赵九福还没领会这话里头的意思,就听见胡秀才严肃的声音:“志勇,你又在那边胡说八道什么,别带坏了你师弟。”

  胡志勇吐了吐舌头,给了赵九福一个你懂的眼神,笑嘻嘻的跑到胡秀才身边去了。

  不得不说,胡秀才其实也是疼爱这个孙子的,虽说不听话又贪玩,但他在家里头也是这般严肃,其他的孙子孙女跟他都不亲近,反倒是显出胡志勇的好来,于是这会儿他也就没有追究,一手一个拉着俩孩子,说道:“走吧。”

  第9章 老夫考考你

  赵九福曾经看过古代的电视电影,里头对于文人聚会的场面津津乐道,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文人骚客曲水流觞,青山绿水之间,文人们穿着长袖襦衫,或者高歌一曲,或者吟诗作词,总归是十分高大上的,让人心生向往。

  然而实际上,赵九福跟着胡秀才囧囧的坐上了牛车,是的,马车这样高级的出行工具,不是一般的老百姓可以拥有的。

  他们这边并没有马场,仅有的马匹都是客商从边疆贩卖过来的,价格昂贵不说,马匹也不适应当地的气候,通常来说没有人自找麻烦去买马。

  胡秀才这匹拉扯的牛已经上了年纪,老牛拉着车架慢吞吞的往前走,周围的人群但凡是走的快一些的,都能十分迅速的超过他们。

  赵九福坐在车厢门口,看着周围人的视而不见,看着胡秀才的淡然镇定,就知道这已经是常态了,他托着自己的下巴,暗道果然坐车什么的,都是奢望。

  牛车就这么慢吞吞的走了大约一个时辰,他们从天蒙蒙了出门,一直到天空大亮才到了踏青的地方,那是一个普普通通,放到现代几乎都没有人要去多看一眼的石亭子。

  这石亭子既没有雕栏画壁,也没有秀丽风景,就这么平平凡凡的位于一条小河边,唯一可取之处大约是比较亲近,周围并没有民妇在那边洗衣服洗菜。

  胡秀才到的时间显然不算早,亭子里头已经坐着好几个中年男人了,他们无一例外都穿着青衫长褂,可见这确实是读书人最常见的穿戴了。

  一看见胡秀才下车,其中一人就高声喊道:“胡兄可算是来了,你要是再磨磨蹭蹭不来,我们都要以为你不是男儿郎,而是出门必定要打扮的美娇娥了。”

  胡秀才一听也不生气,显然与这几个人的关系十分不错,他哈哈笑着走进亭子,一边走一边说道:“以为我是你们呢,我可是带着两个孩子一道儿来的,哪像你们这么方便。”

  那人一听,也说道:“怪道你今天还坐着老牛车过来,这车不行,走路还比它快。”

  “这个是你孙子我认得,另一个是谁,莫不是你家又添了一个孙儿?”又有人好奇的问。

  胡秀才拉过赵九福,解释道:“这是我年初才收下的弟子,为人颇有几分聪慧,这才带过来让你们瞧一瞧。”

  在场的人都跟他熟悉,知道胡秀才的性格十分严厉,以前带着亲孙子出来他们不奇怪,这次特意带着一个小弟子,看着还是个五六岁的小孩儿,顿时有些惊讶起来。

  几个人面面相觑,其中一个秀才就笑着说道:“既然你说好,自然肯定是好的,小娃娃,你叫什么名字,书读到了哪里了?”

  旁边的胡志勇一听见他们的话,顿时露出一个挤眉弄眼的神色来,一副一看的样子。

  赵九福倒是一点儿也不怯场,先做了一个揖礼,然后才说道:“几位先生,学生赵九福,如今已经跟着先生学了三字经和百家姓,如今正在读千字文。”

  那人原本是随口一问,听见这话倒是有些惊讶起来,摸了摸自己的胡须说道:“你才读了不到半年的书,这么就到了千字文,老胡啊,你这就有些拔苗助长了,不会是生搬硬套吧。”

  胡秀才却冷哼一声,说道:“是不是你们且考一考就是了,不过要是我学生回答的好,这见面礼可不能少了去。”

  那人哈哈一笑,也来了几分兴致,他是知道胡秀才这人的,便问道:“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你顺着往后背诵一段看。”

  赵九福背着一双小手,口齿清晰伶俐,背起来十分顺畅:“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那位一直没有喊停下,赵九福就一直背下去。

  倒是胡秀才忍不住护犊子了,开口说道:“背一段就得了,难道还要我弟子从头背到尾巴,他倒是能背诵出来,但也会口干舌燥啊。”

  那人哈哈一笑,看了胡秀才一眼,直接从怀中掏出一个小荷包来,那荷包上头绣着几颗青竹,绣工十分不错,看起来很精致。

  他笑着拍了拍赵九福的肩头,点头说道:“背的不错,这是老夫给你的见面礼,好好收着吧,可别让你先生说我小气了。”

  赵九福看了一眼胡秀才,见他点头才把东西收了起来。

  后头又有一人看着有趣,走过来也笑着问道:“听说你已经开始读千字文了,那读到哪一段了?”

  赵九福就如实回答道:“回先生,已经读到了外受傅训,入奉母仪。”

  那人点了点头,忽然抽问道:“那你可还知道临深履薄,夙兴温凊的意思?”

  赵九福心底松了口气,因为胡秀才怕他贪多嚼不烂,所以词意都是跟着背诵的进度来的,不然的话有些老师喜欢先让你通篇背下来再讲解,他可真的回答不上来。

  “回先生,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那样小心谨慎;要早起晚睡,侍候父母让他们感到冬暖夏凉。”说到这里,赵九福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也就是读书人为人处世要谨慎小心,回家也得孝顺父母。”

  对面那文人听了,果然十分满意的哈哈大笑起来,忍不住摸了摸赵九福的脑袋,爱才心喜的说道:“你回答的不错。不过临深履薄四个字,出自《诗经小雅小旻》一篇。其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圣人为人处世、言行举止非常谨慎,因为圣人懂得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的道理。一句话一旦说出来,再想收回去就不可能了。人所以长了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一张嘴就是让人多看多听少说。行为上也是一样,一定要谨慎又谨慎。”那人仔细的讲解道。

  赵九福听的津津有味,他还未读诗经,上辈子也就知道一个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以这会儿听起来觉得很惊奇,一篇简单的孩童启蒙千字文,里头却也有许多典故。

  所以说现代人穿越到古代,想要登高一呼成为文豪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些历史典故都藏在千万本书里头,没有寒窗苦读数十年,想要完全掌握是不可能的事情。

  赵九福一边听着,一边开始吾日三省吾身,默默的将自己这段时间生出来的几分小骄傲彻底的打压了下去,他也就是仗着两世为人,不然想要超过学堂里头的小萝卜头都难。

  眼看着自家弟子眼底生出许多佩服,胡秀才不乐意了,冷哼一声说道:“就你爱现,阿福才五岁的人,难道你还指望他能把诗经都背出来?”

  那人哈哈一笑,指着他说道:“你这是嫉妒我知道的多。”

  胡秀才却转身对着赵九福说道:“阿福,你可知道夙兴温凊这句话的由来,这其实可以分成夙兴夜寐与冬温夏凊两句话,夙兴的意思是早早起床,夜寐的意思是晚点儿就寝,这句话出自《诗经大雅抑》,诗曰: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维民之章。”

  胡秀才显然对诗经也不太熟悉,看的之前解答那人哈哈大笑起来,指着他说道:“我说你,老了老了还较真了,不就是怕你徒弟看上了老夫吗。”

  他也不管胡秀才的别扭,从怀中摸了摸,好一会儿才摸出一个荷包来,比起之前那人特意准备的荷包,他的就简单许多只是个素色的:“来,这是老夫的见面礼,可别嫌薄。”

  赵九福自然再一次接过来感谢,其余几个人都来凑了热闹,纷纷对他开始提问,问的倒是并不太难,毕竟谁也不会刁难一个五岁的孩子。

  赵九福收了一堆的见面礼,每一个都是用荷包装着的,显然这些人也是有备而来,准备好了给孩子们的见面礼,其中有一个怀中还藏着不少,不知道是不是古代人出门都是如此。

  一圈轮流下来,赵九福几乎都乐开花了,不说他书袋里头的那些荷包,就是系统一直叮叮当当的提醒声音都让人开心不已。

  除去拜师成功的那一次,这还是赵九福第一次收到这么多积分,这些人的学识大约是跟胡秀才相差无几,一个个不是秀才就是童生,每一个问题都有五分积分可拿。

  赵九福兴致昂扬,以至于看在胡志勇的眼中,都觉得自己的这位小师弟发疯了,不然的话怎么会有人喜欢跟那些人说话呢,每句话他几乎都听不懂,只觉得云里雾里,时间更加难熬了,也不知道小师弟到底是在高兴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