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 第49章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第49章

作者:人生若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7:34:32 来源:免费小说

  谁知道撒下去之后,这些种子倒是生长的生机勃勃,赵九福见了有些心动,就没让他爹都霍霍了,反倒是留下大部分过了夏。

  到了秋天,山脚下那一片也变得金灿灿的,那些没有人照顾的稻苗居然生长的不过,虽然产量低,但其中有无人照料的缘故在。

  不说别的,光是这随地就能生长,生命力堪比野草的性能就足够赵九福主意了,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他们陈家村附近可就有不少的荒地,若是能开一开撒上种子,就算一亩地只产出一两百斤,那也是凭空多出来的收入啊。

  赵九福能看到这一点,经年种地的老人们自然也知道,老村长果然又来了一趟赵家,这一次老赵头没有直接松口,只是说粮种太少,这要分出去也不知道给谁好,不如打听打听粮种是从哪里来的,找好路子过去买岂不是更好。

  老村长一想也是,这粮种是赵九福找回来的,来路清白干净,自然很快就找到了来路,那地方距离新亭府可不近,看起来就是个穷山僻壤的地方。

  老村长是个有决断的人,很快就从村子里头组织成一个队伍来,出发去那边买粮种。这些人里头还有赵九福的两个哥哥赵老大和赵老二在内。

  村里头不是没有反对的声音,但老村长这一次却独断专行,他心中明白稻种的优良带来的好处,如果按照一年来算,他们走这么老远的一趟说不定还亏了钱。

  但村子里的人又不是只活这么一年,他们子子孙孙都能把这稻种种下去,这种子不挑地方,旱地也可以种植,一年年的下来肯定是能赚回来的。

  再者,赵九福那边早早的找过孙光宗帮忙,孙家的车队答应了带着他们一块儿出发,路过那地方等他们买够了种子,再把他们带回来。

  孙家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这样一来大家伙儿的安全还是能保障的,也就是路上吃喝花费,但万事就是如此,想要一点不出钱就拿到东西的好事儿哪儿能有。

  倒是有人提出过让赵九福去找孙家疏通,让他们带一些粮种回来就是。

  没等赵九福反驳,老村长就直接驳回去了,这次他们可不是要买一袋两袋的粮食,而是足够全村人明年用的粮种,赵九福难道还能让孙家做生意的时候只带着粮食回来不成?

  别说孙家平时并不做粮食的生意,就算他们做,这价格肯定也高出许多。再者,他们也没有这么大的脸,让赵九福去欠别人人情。

  虽然还有人叽叽歪歪,但最后陈家村组成的队伍还是出发了,经此一事,赵九福倒是真的开始反省自己,他不是小孩子了,斗米恩升米仇的道理应该要懂。

  陈家村的队伍是秋天离开的,按照时间他们能在两个月后回来,也不会耽误各家各户过年。在这一年的秋天,县学也迎来了一批新的学生。

  这一次来县学入学的新生生员只有三人,听说今年戴河镇的学子们考试失利,通过生员考试的并不多,这三人之中有一个人还是赵九福曾经的同窗,一样在胡秀才手底下读过书。

  按理来说被同一个先生教导过,他们应该比常人亲密一些才是,事实上因为胡秀才的偏爱,他手底下其余的学生对赵九福并不感冒,即使现在都进了县学都疏远的很。

  赵九福一开始还有心交好,见他并不放在心上也就不再上心,他向来不是暗中烂好心,能把自己热脸贴着冷屁股的人。

  又一年下来,赵九福已经把顾行之书房里头的书看了七七八八,他的记忆力极好,虽说不是过目不忘,但背诵和看书的速度也比常人快上许多。

  赵九福不但看了,觉得好的书都抄写了一本,这么一来他原本的小书架子就不够用了,也幸好如今老赵家房间够多,找一个干燥的小房间单独拉一个书架就是。

  老赵头对于儿子老是往家里头搬书的举动十分支持,不但老是偷偷给他银钱买书买笔墨纸砚,还亲自动手给他打了一个楠木的书架子。

  这书架子不但够大够结实,上头还雕刻着云纹,摸起来光滑润泽,看起来浑然一体,似乎连契结的地方也看不到,赵九福一看就喜欢上了,心底佩服自家老爹的手艺。

  书搬回来自然不能就这么放着,赵九福自己看,也让家里头大大小小的孩子都来看,只是叮嘱他们不能把书弄脏弄坏了,每一次没看完一本不能拿下一本。

  因为家里头出了一个读书人,赵九福又特别喜欢抓着侄子侄女教导,更或者是皇帝的一句夸赞带来的效果,赵家人上上下下不说有没有天分吧,至少是喜欢书的。

  喜欢书,他们就不会故意弄破弄乱书,但喜欢却不代表能看得进去,就像是赵老大的大儿子赵顺德,他当年跟赵九福读书的时候就坐不住,现在年纪大了,好不容易家里头已经给收好了亲事,哪里能安安心心的看一本书。

  相比起来他弟弟赵顺义是真的喜欢看书,虽然他脑子不如亲哥哥聪明,但胜在有恒心,除了赵老二的两个女儿,反倒是他看书最多一些,比下头赵老大赵老三咬牙送去读书的赵顺荣和赵顺昌还好一些,这两个读书其实没啥天分,即使家里头老人硬逼着而已。

  正因为如此,老赵头和几个儿子也没指望家里头能再出一个读书人,只想着让他们多读几天书,以后前程也好一些。

  赵九福如今读书忙,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抓着侄子侄女读书,愿意来的,他就多教导一些,不愿意来的,也就轻轻放过,于是乎这个书房里头来的最多的人,除了赵顺义就是温柔了。

  第92章 准备考试

  顾行之这一两年养出了一个新的爱好,就是走到哪儿手里头都把玩着一颗鸡油黄,原本这颗石头是用来当纸镇的,比起把玩用的手把件个头大了一些,但顾行之显然并不介意。

  这块石头原本就出色,如今被他把玩了一年越发的温润,在阳光下一眼看去就像是能够流动一般,看的县学里头其他的训导颇为眼红。

  这一日也是如此,顾训导一边把玩着鸡油黄蜜蜡,溜达了一圈回到书房,就瞧见自己的小弟子还在用功,他忍不住笑道:“你整日的看书,这些书也快倒背如流了吧。”

  赵九福谦虚的说道:“倒是没有倒背如流,不过确实是能够背出来了,先生,不如你考考我,看我今日学的如何?”

  顾训导微微挑眉,扑哧笑道:“也不知道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喜欢被人考校,既然你不怕被人考,那我今日就出一个难题来考一考你。”

  赵九福不但不害怕反倒是露出了兴致勃勃的神态来,实在是县学不如家里,他总不能天天缠着四个先生一人问他一个问题吧,既然拜了师,只能辛苦一下顾训导了。

  顾训导略一思考,果然给他出了一个难题,赵九福微微皱眉很快就答了上来,师徒两个来了兴致,就在小小的书房里头你来我往的对答。

  赵九福是拜师之后才发现的,顾训导虽然功名只是举人,但是他的才华恐怕不会比孔教谕低,甚至更胜一筹,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位先生一直没有继续考。

  很快,十个积分就落到了赵九福的口袋里头,赵九福心中有些可惜,系统的积分计算中,功名好像是十分重要的参考标准,即使顾训导的才学十分出众,但最后只能奖励十分。

  不过现在他的积分奖励的越来越多,再也不会遇到小时候那种为了三个积分不得不折腰的事情了,脱离了积分控制之后,赵九福反倒是更加能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之中。

  顾训导的遍布四书五经天文地理,偏偏即使他因为赵九福必定不知道的那一题,赵九福皱着眉头演算了一番也给出了答案来。

  到了最后,顾训导忍不住露出一个笑容来,十分满意的看着自己的弟子,觉得这孩子收的实在是不亏:“不错不错,虽然还有几分不足之处,但比为师年幼的时候强多了。”

  赵九福与他熟悉了,这会儿笑着打诨:“这不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吗,先生您说是不是。”

  顾行之的回答是直接给了他一个脑镚儿,似笑非笑的说道:“你这厚脸皮跟谁学的?”

  赵九福笑嘻嘻的说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跟谁学的先生您能不知道吗?”

  两人插科打诨了一会儿,顾行之才严肃了一下脸色,开口问道:“后年的乡试,你可有准备下场?”

  乡试三年一次,都是在八月份的时候举行,如今距离下一场乡试满打满算其实只有一年半的时间了,那时候赵九福正好十三岁,若是不去参加的话就得再等三年。

  赵九福进县学之后已经错过了一次,这一次他私心里是想要去试试看的,不管能不能中至少知道一下乡试的情况,积累一下经验也是好的。

  不过他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转而问道:“老师,您心里头怎么看?”

  顾行之眯了眯眼睛,淡淡说道:“你是县学的第一名,如今蝉联第一已经有两年之久,若是你都不敢去下场一试,那让其他人怎么办。”

  话虽如此,要知道上一个蝉联第一的徐晖第一次参加乡试就惨败而归,赵九福不会小看自己,但也从来不会麻木自信:“既然老师不反对,那我必然是要去试一试的。”

  顾行之见他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忍不住又给了一个脑镚儿,笑着说道:“小狐狸,你心里头是不是早就打算下场试试看了,口中还故意问我的话。”

  赵九福却没有被戳穿心思的不好意思,反倒是振振有词的说道:“我猜着老师的心思,肯定是希望我下场试试看的,自己个人也想去试试,不过老师万一不希望我去的话,那我肯定还是得听老师的。”

  自从有了师徒名义之后,顾行之对他极好,虽然不至于体贴入微吧,但作为一个老师肯定是合格的,不说别的,就是赵九福抚琴的手艺都提升了不少。

  这样一个老师是绝对不会故意害自己的,若是他十分激烈的反对自己参加这一次乡试,那么肯定是有什么原因在,赵九福自然也会听从。

  顾行之再一次被取悦了,口中却还是骂道:“真是个小滑头。”

  赵九福心中无奈,只得再接再厉的拍马屁,实在是自家这位师傅有点幼稚,有时候就跟个小孩儿似的得要别人捧着哄着,赵九福有时候会想,是不是他家师娘受不了所以才没跟来。

  师徒俩说定了一年半以后就会参加乡试,这时候快到过年了,距离县学放假也就是一个月的时间,春假又有一个月,算起来赵九福用来备考的时间也不长。

  顾行之并不是个传统的好老师,看他在县学里头的表现就知道了,能跟上的都是天才,跟不上的在他眼中就是蠢材,根本不需要搭理。

  但是现在,顾行之却为赵九福整理出一套备考的资料来,说是资料也不尽然,其实是顾行之自己总结了前三届乡试的考题而来的。

  不止如此,从这一日开始,赵九福每日都要做一篇策论交给顾行之,顾行之这一次可没有丝毫留情,写的稳妥了,他骂老生常谈毫无新意,写的创新了,他骂狗屁不通。

  这个时候赵九福才理解为什么当年孙训导那么讨厌顾训导,实在是这家伙毒舌起来不是人,不带一个脏字都能说得别人无地自容。

  也幸好赵九福不是真正的稚龄小孩,不然的话这样子的打击真不是一般人能够接受的,也就是他脸皮厚才能撑下来,换成自尊心特别强烈的人还不得恨死他。

  不得不说,顾行之的方法虽然简单粗暴,却确实在短时间内让赵九福飞快的适应进步着,以前他也看书,也学习,但更像是在慢慢的积累沉淀,而现在却在顾行之的带领下飞奔的朝着前面,只要走慢一点就有毒舌的皮鞭等着。

  这种高强度的学习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至少县学里头的同窗们就不行,在他们看来顾训导这不是故意折腾自己的弟子吗,谁家读书这么卖命的。

  但在赵九福看来却觉得不错,这种高强度的学习优点多多,上辈子不管是中考还是高考,不都是经历过这么一段黑暗的岁月,更别提读研考博之前的日子了,他早就已经习惯了。

  顾行之一开始布置大量的作业,其中也带着几分测试和试探的意思在,若是赵九福真的受不了做不完,他后面就准备降低一些密度。

  谁知道出乎他预料的是,这孩子不但不叫苦喊累,反倒是适应良好,甚至有几次都超额的完成了他不知的内容,要知道县学里头的课业也不轻松,有些生员光是那个就应付不来。

  顾行之觉得自己已经是不知道第几次对小徒弟刮目相看了,赵九福越是出色,他越是想看看这孩子的极限在哪里,这才出现了之前的那一幕。

  赵九福若是知道自己的勤奋努力才获得了更多的作业,不知道会不会放慢一些脚步,他的心中有一个野望,院试的第一名奖励惊人,那么作为更高一级的考试乡试又会如何呢?

  这师徒俩沉浸在学海无涯之中,日子只觉得过得飞快,却不知道赵家人看着赵九福担心的很,以前虽然也读书,但自家阿福也不至于这么辛苦啊。

  但是现在天不亮就得起来,天色黑了还看见他在涂写,一度老陈氏都想进去哄他早些安睡,却被老赵头一把拦住了。

  老赵头他们都是知道赵九福打算参加下一届乡试的,这会儿儿子这般用功,老赵头是既心痛又骄傲:“这是孩子自己选的路,你就别去添乱了。”

  老陈氏只得说道:“读书也不能这么拼命啊,这几日看着都瘦了。”

  老赵头却说:“瘦了就瘦了,你多煮一些滋补的给他补补身体就是了,但读书是大事儿,咱们不能拖后腿。”

  老陈氏一听也是,于是第二天就开始折腾起滋补品来,她的手艺不错,也不吝惜银子,没一天重样的煲汤烧肉给儿子吃,直把赵九福吃的满嘴流油。

  其实赵九福看着清瘦了一些,但精神却不错,顾行之是想要锤炼弟子,又不是真的要害他,布置功课的多少还是有分寸在的。

  再者他还有白玉灵泉这个金手指在,不愁身体调养不好,但全天下的父母估计都一个样,看着儿子就觉得瘦,生怕他们吃不饱吃不好,恨不得将最好的东西都塞进他们的嘴巴。看着老陈氏忙忙碌碌,赵九福痛并快乐着,他亲娘的手艺实在是太好了。

  第93章 再战

  赵九福坐在马车上,身边是胡明河和赵炳生两人,这会儿大家都没有心思看书,一个个恨不得拿着蒲扇一直用力,即使如此空气中的热潮还是源源不断的涌进来。

  他们正在赶考的路上,这一届的乡试就在新亭府进行,倒是省了新亭府内的生员奔波太远,但这一年的秋天却分外的热,秋老虎的威名让人望而生畏。

  胡明河是三人之中体质最差的一个,这会儿他浑身都湿透了,只穿着一件单衣也无济于事,忍不住说道:“不如我还是去车前坐着吧,这也太热了,真让人吃不消。”

  赵九福却一把拉住他,劝道:“可别,你现在浑身是汗,车前有风,这要是吹了风着凉了可不好,你再忍忍,旁边的窗都开着呢,马车里头其实也不闷。”

  赵炳生好歹是三年之前参加过一次乡试的,也跟着一起劝道:“可不是吗,你可别觉得外头有风就凉快,现在日头毒辣的很,在外面别说纳凉了,别把你晒成人干就不错了。”

  胡明河平时是好脾气的人,这会儿也忍不住有些心浮气躁:“这样不行那也不行,我真是得热死了,哎,今年这天气怎么这么热。”

  老天爷就是这么热,他们凡人又有什么办法来改变,赵九福其实也热,不过他忍耐力比旁边两人好了许多,主要是体质也好所以才扛得住。

  见胡明河坐立不安的样子,赵九福拿出自己随身带着的葫芦来:“我娘给我准备的酸梅汤还有一些,虽然没有冰镇过但也爽口,你们要不要喝一点。”

  胡明河忙不迭的答应下来,拿着自己的水壶接了大半杯,他的水壶早就空了,这一口酸梅汤下去只觉得十分痛快,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连马车里头的闷热都好了一些:“阿福,你娘做的酸梅汤味道真不错,炳生,你也喝一些吧。”

  赵炳生笑着也喝了一些,两人都觉得闷热的感觉好了一些,这其实也并不都是错觉,赵九福的酸梅汤里头加了许多灵泉,虽然大半天过去灵泉的作用也散去了大半,但剩下的这些还是有些安神静心的作用在,这才让两人好过了一些。

  赵九福见他们都喝完了,这才打开车厢问道:“四哥,你要不要喝一口?”

  赶着他们这辆牛车的可不就是赵老四,他自认皮糙肉厚不怕晒太阳,所以一开始就没往车厢里头去,觉得里头比外头还热。

  听见弟弟的关心,赵老四笑着接过来喝了两口,这才说道:“果然还是咱家自己产的梅子味道正,现如今在外头喝他们的酸梅汤,都觉得不如咱娘煮的好。”

  赵九福微微一笑,可不是吗,要知道后山的果树他可没少洒灵泉,这吸收了灵泉长出来的果子,能不比一般的果子好吗。

  这几年老赵家可算是顺风顺水,每一年的果林都是大丰收,小部分新鲜的卖出去,大部分做成蜜饯卖出去,收入后者是大头,就这么两年下来,他大侄子赵顺德成亲的时候,赵老大都能拿出银子来造了一栋大青石屋子,都能比得上老赵家的祖屋了。

  家里头过得好,赵九福读书也就更加专心,他看着赵老四被晒得满脸通红的样子,忍不住有些担心:“四哥,不如你还是到车厢里头去吧,反正也坐得下。”

  赵老四却说道:“还是别了,你两个同窗都没带人,光我进去也不大好,再说了,这地里头抢收的时候可比现在热多了,还得干活,那时候我不也好好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