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 第37章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第37章

作者:人生若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7:34:32 来源:免费小说

  孔教谕虽然一直郁郁寡欢,但每个月的月考他也还是较为重视的,不但会亲自出题,批卷的时候也会亲自出马,主要是他想看看手底下有没有拥有天分之人。

  县学虽然是官学,但这些生员里头,最后能考中举人的最多只有一半,能考中进士的更加少之又少,也就怪不得孔教谕平时不花多少在他们身上。

  几个训导纷纷阅卷,将自己觉得不错的拎出来放到一边,觉得特别差,或者比上一次岁考成绩下滑的,就放到另一边。

  孔教谕不关心那些成绩下滑的,只是走过来将他们觉得好的部分拎出来,只是这一看就皱了眉头,心中略微有些失望。

  县学里头确实是有几个不错的人才,但对他来说却远远不够。

  忽然,孙训导拿着一张卷子看了又看,最后发出一声叫好,见其余人朝他看来,孙训导笑摸着自己的长须,点头说道:“孔教谕不如来看一看这份卷子?”

  孔教谕倒是被吸引了注意力,他是知道这个孙老牛的性格,这就是一头迂腐的老牛头,对县学的学生要求尤其严格,正因为如此他的口碑一直很差,与教过学生的关系也不大好。

  但论真材实料,孔教谕却觉得这位孙训导比其余两人好一些,若不是年纪太大,这位要去上京赶考的话,说不定还能有几分可能性。

  能让孙训导推荐的,这个人的卷子必定写的不错,孔教谕这般想着,走过来低头去看,这第一眼看见的就是笔迹工整的字体。

  “这字写得一般。”孔教谕平心而论,这手字是还入不了他的眼的。

  孙训导却说道:“若是其他人的字,确实是写得一般,但这孩子才十岁稚龄,手腕无力,能写出这般的字来已经不错。”

  这么一说,孔教谕果然没有再挑刺,毕竟写毛笔字对手腕的腕力要求极高,十岁的孩子还未长成,能写出这样子的字体来,可见已经是没少花功夫了。

  这么一想,孔教谕原本的三分认真也变成了七分,这一次他出的题目其实是比较偏的,但这位生员的答案却十分全面,通篇看下来文笔通畅,更难得的是那一分面面俱到。

  赵九福若是知道自己当年写策论的习惯带过来,喜欢把角角落落,凡是能踩点的都踩到希望拿分的习惯带过来,这会儿还让孔教谕看的喜欢,说不定还会感慨一声上辈子没白活。

  “确实是不错,你们也过来看看。”孔教谕看完之后,脸色果然好了许多,招手示意旁边的两位训导也过来看一看。

  胡训导原本就喜欢赵九福,毕竟这是他族兄的弟子,两人说起来还有几分香火请在,而他侄子胡明河与赵九福的关系也不错,看了便说道:“不错不错,这孩子向来是个稳妥的。”

  三人齐声夸赞,另一头的顾训导倒是也来了兴趣,凑过来看了几眼,就嗤笑了一声说道:“你们一个个都夸他,我还以为是什么旷世杰作,原来就是个故作老成的小毛孩儿啊。”

  这话说的可不客气,孙训导一直跟顾训导关系差,这会儿又是他第一个夸的赵九福,顿时拍案而起:“姓顾的,你什么意思?这文章难道不好,不稳妥?”

  顾训导却哈哈笑道:“好自然是还成的,稳妥也确实是稳妥,这般学下去将来考中一个举人还是能成的,不过你们都说了,这孩子才十岁,写的文字四平八稳的,一点年轻人的朝气都没有,难道不觉得少了一些年少傲气?”

  孙训导听了气得不成,指着他骂道:“我呸,赵九福稳稳当当难道还有错了,你以为人人都跟你似的,书不好好读,字不好好写,偏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没正行才好吗?”

  顾训导一点儿没把他的话听到耳朵里头,还故意掏了掏耳屎,淡淡说道:“老孙头,你别动气,待会儿气着了自己,孔教谕还得怪我说话不中听。”

  孔教谕也知道这两人的关系,无奈的叹了口气劝道:“行啦行啦,都少说两句,顾训导,你知道自己说话不中听,平时就少说两句,难得县学里头来了个读书还成的孩子,难道你还嫌弃人家太用功不成。”

  顾训导倒是没跟自己的顶头上司吵,笑着说道:“行行行,我听您的,不过这孩子读书是灵光,其他的不知道行不行,别只顾着读书成了书呆子,这样的人将来就算是考中了进士,在官场上也容易吃亏,我也是为了孩子好啊。”

  孙训导嗤笑道:“说得好像你当过官似的。”

  所有人中唯一有过正经官职的孔教谕脸色也沉了下来,孙训导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连忙叉开话题说道:“大人,不如我们再看看其他的卷子,这几人写的也不错。”

  孔教谕也很快恢复过来,三个人继续看卷子,似乎把顾训导一个人撇开到了一边,顾训导似乎也不在意,继续施施然的看自己的部分。

  他的审美显然与其他三位截然不同,字写的特别好的,即使文章不好,他也乐意多看看,他认为文章写的好的,通常是辞藻华丽,至于是不是写到点子上他并不关心,总体来说就是个十分任性的人。

  等阅卷结束,顾训导早早的就走了,他一走,孙训导就开始抱怨了:“教谕,这人每次来也帮不上什么忙,不如以后别喊他来阅卷了,还不如我自己多看几分。”

  就是胡训导也忍不住说道:“可不是吗,他看过的卷子,咱们都得重新再看一遍。”

  孔教谕却摇头说道:“顾训导此人,才学还是有的,只是人有些……罢了,以后你们多担待一些,此事我心中有数。”

  他这么一说,孙训导胡训导便知道他必定不会依着他们的话来做了,也是,顾训导虽然只是个举人,但背后靠着的是整个顾家,顾家的势力可不是一个小小的教谕得罪的起的。

  “叮咚,恭喜阿福,贺喜阿福,县学月考第三名,获得300积分奖励,请阿福再接再厉勇夺第一。”万亨的播报一如既往的准时。

  听见第三名,赵九福倒是愣了一下,不是因为这个名词不好,而是因为太好了,毕竟他才入县学一个月,县学这么多人,他能拿到第三的位置实在是不容易。

  大约是注意到赵九福的自满,万亨提醒道:“请阿福正视现在的对手。”

  蓦地,赵九福醒过神来,认识到他这句话里面的意思,每一年院试最优秀的那一批人才,其实大部分都是入了州学,府学,退而求其次来县学的并不多,看他们的生员就知道了。

  但即使是这样的一群生员之中,赵九福想要得到第一名也是不容易的。

  此次县学的第一名是一位叫做徐晖的生员,赵九福与他并不熟悉,只知道这位徐晖颇有几分清高,是典型的两边人都不搭理,独来独往的很。

  而第二名却是赵九福的熟人,孙家的孙光宗,看来不只是孙耀祖才学出众,他的弟弟也不遑多让,孙老爷想让自家从豪富之家变成诗书传家的愿望,说不定真的能在这两位身上完成。这位知道第三名是赵九福之后,还笑着来与他打了招呼,暗地里说孟志明气得饭都没吃,只因为原先第三名通常是他,现在却被一个新来的压了一头。

  孟志明确实是很生气,他这次不但没有拿到第三名,连第四名,第五名,第六名都没拿到,而是直接下滑到了十名之外!

  要知道这一位虽然喜欢寻花问柳,但学问却一直做的不错,不然只是靠着孟家的势力也不能让他保留增生的名额在县学读书。

  但生气也无济于事,毕竟这要是只下滑一名的话,他还能怪赵九福,但是一下子落下这么多名,连带着孙训导都专门找他谈话,问他到底还有没有心继续读书。

  孟志明心里头想什么没有人知道,只是人却越来越沉默,原本玩得好的几个人也不搭理了,赵九福一开始还怕他来找自己麻烦,后头见他虽然脾气越发古怪,却没有继续找茬的意思,反倒是把这事儿放在了脑后。

  当下让赵九福最期待的一件事,是后面有一天都是御射乐课组成的,要知道他入学一个月,原本是有这么一天的,但偏偏那一天顾训导生病请假,直接被取消了。

  来到这个世界多年,赵九福还从未接触过御射乐三科,对此自然十分期待,别的不说,光是御马这一项就让他兴致勃勃,就算他不能买到好马,劣质马总是可以弄到的吧。

  大约是他太过于兴奋了,以至于赵炳生都看不过去,奇怪的问道:“阿福,你这么高兴做什么,赶马车有什么好学的?”

  “赶?赶马车?”赵九福惊讶的问道。

  赵炳生更加奇怪了,反问道:“是啊,说是御射,但县学简陋,上下统共就一匹可用的老马,射箭就让我们拿着弓箭对着靶子练习,御马就不用想了,怕把老马累坏了,就在车架子上摆摆姿势,学好了才能套上老马试试看。”

  赵九福听的整个人寒毛都竖起来了,这,这还是他期待的御射吗,跟他幻想的怎么完全不一样啊,古代的马匹有这么珍贵吗,好像他穿越至今,确实是没见过几匹马,通常百姓们使用的都是牛车,驴车之类的!

  “那,那乐呢?”赵九福瑟瑟发抖的问。

  赵炳生没意识到自己伤害了年轻学弟的心,继续说道:“乐啊,乐倒是还成,只是琴瑟太贵了,我就学了一个笛子,不过我大概是没啥天分,学了两年多还是吹得不成调子,顾训导都不耐烦搭理我,这样也好,反正科考又不考笛子。”

  第70章 为难

  在这一天的“体育课”开始之前,赵九福对御射的兴趣都被打掉了大半,剩下的一小半还是赵炳生说过,这位顾训导是个实实在在的音乐天才,听说整个戴河镇都有名。

  赵九福上辈子也曾想过学音乐,但小时候没钱,长大了没空闲,不得已只得放弃了这个伟大的愿望,这么多年下来也没能实现,没想到穿越了一朝反倒是成了必修课。

  赵炳生不理解赵九福的这种期待,就像是赵九福不理解这家伙为什么能够十几天洗一次脚,每天起床能够不洗脸就出门一样,这是属于时代的距离。

  这一日,赵九福出门之前特意多喝了一杯灵泉,打算以精神满满的状态去迎接满怀希望的课程,直到他第一次看到那位顾训导。

  顾训导年过而立,正好是男人最好的年纪,他的长相不说风度翩翩英俊潇洒吧,至少也眉清目秀,但这位往那边一站,整个人就带着一股子浪荡的气息。

  顾训导的浪荡与孟志明的浪荡可不同,这位衣袋宽松,长发只是虚虚的扎在脑后,这幅装扮在前朝并不奇怪,但本朝文人通常走严肃派画风,就显得他特立独行了一些。

  “你就是赵九福?”顾训导慢慢问道,撩起眼皮子看了一眼赵九福。

  这位训导长着一双丹凤眼,撩起眼皮看人的时候都带着三分风采,赵九福却没有欣赏的心情,心中奇怪他为啥会先问自己:“顾训导,学生正是赵九福。”

  顾训导微微挑眉,忽然笑了一下,伸手抬起赵九福的脸颊看了看,“长得不错,怎么这么小小的年纪,就跟个老头儿似的无趣。”

  赵九福下意识的倒退一步,再抬头就看见顾训导一副促狭的样子,要是还不知道自己被捉弄就见鬼了,他拧着眉头看着他,不明白这家伙为什么要捉弄他。

  顾训导上课的方式也十分粗狂,或者是说随性,比如早上是乐,他就让学过的自己在那边吹拉弹唱,看见谁不会就过去指点一下。

  临了站到了几个刚入学的生员面前,问道:“你们可有心仪的乐器?”

  赵九福心中一惊,这问题不就是小学时期问未来要成为什么人吗,让他更加意外的是,其余几个人似乎早就做好了准备,纷纷开口回答。

  比如胡明河,他就直接了当的回答道:“顾先生,学生年幼时候学过洞箫,还算能够入门,如今打算继续选修洞箫。”

  很快这问题就只剩下赵九福还没有答案,看见他略有几分纠结的样子,这位顾训导倒是并没有着急,反倒是说道:“若是没有心仪乐器的话,大可以跟我一块儿去试一试各种乐器,看准了再说,不然以后换乐器也是麻烦。”

  赵九福心中听的一喜,连忙红着脸说道:“劳烦顾先生了。”

  顾训导二话不说,直接带着他进了乐器库,说是乐器库,但听说这个仓库里头的乐器大部分都是顾训导自己带来的,毕竟县学实在是穷,买不起太好的乐器,学生们自己平时联系的乐器都是自己买的,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家境不行的学生选的都是笛子箫之类的乐器。

  就因为这个,乐器库平时也是顾训导的地盘,外加上他与其他两位训导的关系不好,来县学的时候宁愿留在这个没窗口的小房间里头,也不乐意去他们共有的休息室。

  赵九福这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么多的乐器,只觉得琳琅满目,看的眼花缭乱更加不好选择了,他对乐器的了解不多,只能勉强认出琴瑟这些常见的。

  顾训导也不管他,自己走进去坐在一个小桌案之前,坐下来就开始弹琴,他弹奏的不是赵九福熟悉的曲子,但却有一种说不出的好听。

  赵九福一开始还能分心看乐器,后面就沉浸在琴声之中,古人云:“八音之中,惟弦为最,而琴为之首”。以前赵九福并未有什么感触,此时此刻却感受到了古代琴音的魅力。

  顾训导不知何时停下了手指,看着赵九福微微闪神的模样,他笑着说道:“琴者靠天地之声,通神明,惊鬼神,能弹琴者,其他乐器皆可。”

  赵九福回过神来就听见了这句话,也明白了这位顾训导似乎对琴十分遵从,这话若是现代人听见的话,估计光是钢琴和古琴就得厮杀的天昏地暗。

  但是不得不说,第一次直观的面对琴的音色,那种不同于现代乐器的清越、古朴、圆浑让他耳目一新,更难得的是这琴的声音又带着特别的穿透力和质感,用通俗的话说就是音域很宽广,能够便显出你想要的情感,不管是悠闲舒缓还是刚烈粗粝都可以驾驭。

  顾训导一看他的脸色就知道他喜欢,挑眉说道:“虽然你还小,但好歹也是个男人,做事情能不能别磨磨蹭蹭?”

  赵九福抬头看了他一眼,暗道这位顾训导对自己的态度是不是有些不耐烦,还是说他为人处世就是如此。被他一问,赵九福也就不再犹豫,既然没有其他更喜欢的乐器,那么选择琴也没有什么不好:“顾先生,学生决定学习琴了。”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话,顾训导露出一个笑容来,但怎么看都带着几分促狭:“选定了?选定了就好好练,我可不会松松手让你随便糊弄过去。”

  赵九福自然点头,下一刻就瞧见顾训导扔给他一本书,先说道:“碰琴弦之前,先把这本书背下来,别到时候琴的一二三点都得我来说,我可没有那个功夫。”

  赵九福无奈,幸好他现在记忆力好,背下一本书倒是也不难,只可惜今日是没办法碰琴了,除此之外他还得自己去物色一把琴。

  于是这一日的上午,别的生员都在吹拉弹唱,其中还有一个很另类的选了二胡,赵九福就在乐器库里头默默背书,偶尔顾训导来了兴致还会给他伴奏一曲。

  这位顾训导估计不大喜欢自己,赵九福第三次被他挑剔自己背书的姿势的时候,内心默默的这么想着。

  到了下午,赵九福这种想法就更加强烈了,御射两科是连在一起上的,首先是射,然后才是御,射箭果然如赵炳生所言,一个一个排队上场,用的弓箭材料是最常见的柳树,力道还没到一旦,换算一下大约也就是一百斤左右的拉力。

  但即使如此,大部分生员还是拉不满弓弦,也怪不得顾训导不重视,实在是这一批的学生不太行,仅有几个能够拉开的,射出去的弓箭也是歪歪扭扭。

  顾训导懒懒散散的靠在一边,如果不是方才他直接拉开了一旦的弓箭,并且正中红心,力可透靶,赵九福几乎以为这位不过是站在旁边做样子了。

  赵九福是生员之中年纪最小的一个,但他的力气却不那么小,这一点从他写的字就能看出来,若是腕力不行的话,现在他的字也写不到那种程度。

  毕竟是农家子出生,他平时也会帮着做一些事情,更有灵泉时时刻刻的改造身体,赵九福的身子板绝对比一般同龄人都结实,上手之后也并未觉得这弓箭很沉。

  他试着拉了一下,果然能够拉开弓弦,就反复照着方才顾训导说得话调整自己的动作,他的视力极好,很快就尝试着射出第一箭。

  很显然的,他并不是什么卓越的运动天才,第一箭不出预料的脱靶了,一直偏到了隔壁的箭靶后头,不过距离倒是不错,至少不像某些生员似的掉在了半路上。

  赵九福一声不吭继续排队,抽出下一支弓箭开始尝试,每个生员一次课有十次尝试的机会,不过能够射中的人少之又少,而射中靶心的人更是绝无仅有。

  顾训导在旁边看着,注意力难免落到赵九福身上,见这孩子丝毫没有焦躁,射偏了也不气恼,但每一次重新射箭都会进步一些,倒是正有几分刮目相看。

  不过这孩子确实是老成了一些,早上怎么逗弄都不生气,下午怎么挫败也不气恼,这不像是个孩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新瓶装老油呢。

  顾训导心中觉得有趣,后头就特意指点了一些,赵九福得了指点,竟然有两次射中了箭靶,虽然位置还是偏了一些,但比起其他人来十分不错了。

  射之后就是御,赵九福特意了解之后才知道,古代人口中的御,并不一定是指骑马,当然,大部分地方是包括骑马的,但是他们戴河镇马匹太少,就有点尴尬了。

  所谓的御,原始的意思应该是驾驶马车的技术,这其中是有一些讲究的,比如鸣和鸾,说的是行车时和鸾之声相应,过君表指的是经过天子的表位有礼仪……

  御之一字,更多的是针对战场之上,作战马车的架势规矩,但是时至今日慢慢演变,自然也慢慢不同起来,尤其是南方文风盛行,不喜欢粗鲁之事,能骑马的都少,更被提能够驾车的了,在课上生员们兴致缺缺,仅有几个认真的也就是看在顾训导在旁的面子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