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 第25章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第25章

作者:人生若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7:34:32 来源:免费小说

  第46章 强买强卖

  赵老四也是走南闯北过的人,他没有贸贸然的冲到最前头查看,反倒是慢慢靠近那群人,围观了一会儿就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

  原来从戴河镇往新亭府走会路过一个叫做大槐村的地方,不错,就是那个位于洪文县,因为出了一个不孝子导致整个村子都被官府出发的那个地方。

  自从出了那件事,原本还算是富裕的大槐村一落千丈,可不是吗,成年的男子不是被发配边疆了,就是挨了板子不能起身,壮年的女子也是如此,最后安然无恙的居然大多是老弱病残以及未成年的孩子,一下子将大槐村的境遇拉低了许多。

  壮劳力都倒下了,村子的待遇也大不如前,现在连进城门都难,动不动就会被人刁难,平时亲戚之间走动都不受欢迎,十里八乡恨不得跟他们划清界限,似乎就认定了大槐村的人都是不孝之人,恨不得跟他们断绝关系,甚至还有几个出嫁的女儿被休了回来。

  若说那不孝之人是罪有应得的话,那么村里头其他的人家确实是无妄之灾,一开始他们也不是没有阻拦过的,只是没想到事情会变得这么严重。

  无论如何,日子却还是要过,只是壮劳力倒下之后,剩下的老弱病残种田就有些力不从心,尤其是这一年他们大槐村拿到的种子都是最差的,要交的赋税却更多。

  大槐村的人被逼到了极点,又不敢怨县太爷和知府大人,只得想着法子赚钱,至少不能让家里头的孩子饿死不是。

  如今这一出就是大槐村人想出来的办法,他们把通往新亭府的路给拦了,说是拦了,倒不是直接挖开了,或者用什么石头拦起来之类的,而是让几个孩子老人在路中间跪着。

  一看见有马车过来,这些人就直接跪在了路中间,有一个老太太还直接躺了下来,马车自然不可能直接从他们身上粘过去,只得停下来。

  这一停下来可不就走不得了,老人孩子一块儿围过来,倒是也不敢抢东西,只是一个劲的卖东西给他们,卖的还是那种一看就是用地里头青草随便编织的挂件。

  这年头哪门哪户没点编东西的手艺,别说这种简陋的挂件了,就是认认真真用竹子编出来的竹筐也不值钱啊,这草叶子编出来的东西放一放就黄了,可以说一文不值。

  大槐村的人就围在路口,几个孩子踩着草鞋一个劲的抱着他们的腿,老人就拿着东西塞进他们的手里头:“后生,你们买一些,一个就要三文钱,也不贵,就当买一个吉利。”

  那车队的镖师脸都黑了,大声骂道:“我呸,你们大槐村的东西还说什么吉利,别到时候把霉运都沾到我们身上了,快滚开,不然别怪我不客气了!”

  那老人的脸上闪过一丝难堪,却还是围着他不让开,继续说道:“后生,就只要三文钱,真的不贵,你们买十个我们就让开,不然你们就别想过去。”

  镖师显然也是第一次遇见这样的事情,心中气的不行,又不敢真的动手,这要是真的劫匪的话他反倒是不怕,打杀了也没事,但问题面前的人不但又老又残,说到底却还是大槐村的良民,他真要是动手的话万一出了人命可麻烦的很。

  带队的队长心中也憋屈的很,但还是想着尽快解决了好赶路,这次带着的人可都是赶考的学生,这要是耽搁了他们的时间可不是三十文钱能解决的。

  这么想着,带队的人冷冷说道:“看在你们老的老,小的小份上,我也不跟你们计较,这是十文钱,你们拿着就赶紧把路让开,否则闹大了你们也讨不到好。”

  后头的镖师也大声骂道:“可不是吗,你们大槐村的名声早就臭了,要是让衙门知道你们在拦路打劫的话,说不定剩下的这些人也得去蹲大牢。”

  那老人看着有些瑟缩,脸上又露出几分羞耻的神色来,最后却还是收下了那十文钱,将手中五个小挂件塞给那队长,这才带着孩子让开了路。

  队长瞧了一眼手中的东西,直接给甩在了地上,带着几分不屑说道:“真是晦气。”

  很快车队就慢慢往前走,车轮子从那些挂件上碾过,很快那些草编的挂件就成了碎片,跟地面的烂泥纠缠在了一起,再也不能分开。

  赵老四回到车上把这事情一说,胡明河的大哥先不痛快了,骂道:“这大槐村的人真是阴魂不散了,他们居然还有脸出来闹事,哼,我看就应该报官给他们一点好看。”

  胡明河的态度倒是比他大哥略好一些,摇头说道:“看着都是老人孩子,怕也是日子过不下去了,这才不得不出来。”

  胡大哥却还是不痛快的说道:“那也不能出来碍着别人啊,多晦气,咱们这可是要去考府试呢,万一沾着他们村的霉运怎么办?”

  胡明河无奈的摇了摇头,笑道:“大哥,什么时候你也跟娘似的神神叨叨的。”

  胡大哥还振振有词的说道:“这都是关键时候,小弟你都考了两次府试了,都是运气不好才没过,都说事不过三,这次你肯定能过的,可不能碰了他们的道儿。”

  胡明河脸上闪过一丝尴尬,这会儿对面的丁子豪忽然打开门帘朝外头看了一眼,淡淡说道:“能出现这样大不孝的人,可见此地的教化做的不好。”

  这话一出,胡明河和胡大哥的脸色都不大好了,虽说大槐村是洪文县的人,而不是他们戴河镇的,但论教化的话岂不是都一个知府大人名下的。

  尤其是丁子豪说话的口气,简直是站在高处看着底下的人,说一句你们都不成。

  赵九福回头看了一眼那些老人孩子,他们并没有直接离开,而是在原地等着下一波的人,也是,十文钱能做什么呢,买回来的粮食都不够这么多人吃一顿的。

  赵九福视力极好,还能看见这些老人孩子个个身上都带着伤,也是,并不是每一个车队都如他们这般客气的,有些人不管不顾动手的话,还不是老人孩子们吃亏。

  赵九福甚至有一种现在下车去给他们一些银钱的冲动,但他还是按住了自己这个心思。大槐村的下场让他再一次正视这个世界,这是一个连坐才是常态的世界,一个人代表的并不是自己,还有自己的亲朋好友,他的父母亲人,甚至还有族人和邻居。

  大槐村为何会越来越没落,不只是官府的处罚,还有与他们相关所有人的漠视和远离,可以想象那些媳妇婆娘的娘家是如何的作态。

  赵九福忽然想到,若是将来有一天自己做出了什么祸事,也是会影响到所有他关心的人。

  赵老四见弟弟忽然沉默下来,过了一会儿就偷偷问他:“阿福,怎么了,瞧你似乎有心事的样子,你是觉得那些人可怜吗?”

  赵九福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作恶的人已经伏诛,现在留下来的这些人何其无辜。”

  赵老四旁观左右,见车厢里的那四个人各自看书不说话,车把手似乎也没在听他们说话,这才靠在他耳边说道:“阿福,事情不能这么想,你想啊,能把爹娘都饿死的,难道是一日两日就能做到的事情,再说了,现在也不是灾荒年间,如果村里人愿意搭把手的话,那两个老人怎么可能会活活饿死?”

  “这些人或许不是罪犯,但可不是完全无辜,好,也许那些孩子是无辜的,但那些老人呢,老人家在村子里总是说的上话的,当初为什么不管不顾?”赵老四又说道。

  赵老四的想法其实才是现在主流的想法,这时候可没有关起门来过日子的潮流,乡里乡亲的通常有事都会相互搭把手才是。

  赵老四见他若有所思的样子,继续说道:“你想想咱们陈家村,就算没这事儿的时候谁家敢这么欺负老一辈的?不说孝顺,至少大面子得过得去,不然村长和族老们不说,旁边的邻居也看不过去要出来说话呢。”

  赵九福琢磨了一下确实是如此,陈家村算是风气极好,村民们也十分看重名声的地方,几百户人家确实也有混子,但却是不敢做的过分,小偷小摸的事情也极少。

  赵九福虽然出门的时间少,但也知道村里头的老人是有地位的,就算是有些媳妇跟婆婆不对付相互对骂,但通常也就是骂几句罢了,虐待老人是不敢的。

  赵老四见他似乎明白过来了,才笑着说道:“所以啊,他们现在看着可怜,当年也是造了孽的,上头没把他们一块儿流放打板子,已经是格外开恩了。”

  “毕竟不孝这事情可不能纵容,不然的话天底下的儿子都把老爹老娘饿死了,咱们以后老了可不得也受罪,圣上肯定是考虑到这一点,才罚了那么多人。”

  赵九福其实是明白这个道理的,只是之前看着那些老人孩子可怜才有些同情,这会儿微微一笑,说道:“四哥,我明白的,你不用担心我。”

  赵老四摸了摸他的头发,笑着说道:“我就是怕你想不开,读书人就是比我们普通人想法多,我怕你钻牛角里头出不来,你不在意就好。”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还记得大槐村的事情吗

  就是饿死父母的不孝子~

  其实这是历史上的真实事件哦,当时惩罚比若初写的还要厉害,古代人对于不孝的容忍度其实是非常低的,当然也有那种不孝顺的,不被惩罚通常是父母不愿意上告;

  真要告发的话确实是一告一个准儿~

  第47章 新亭府

  除了大槐村这边的意外,之后的旅途倒是顺顺利利,赵九福等人在路上的客栈歇了一晚上,第二天就到了新亭府。

  新亭府在大周朝不算有名,属于那种不起眼的地方,既不是穷山恶水出刁民的地方,也不是经常天灾**需要救济的地方,更不是鱼米之乡能够成为大周朝粮库的地方。

  各方面条件平平就导致新亭府的经济也不够发达,至少城墙没有赵九福想象中的那么高,城里头虽然也热闹,却也没有他想象中那么繁华。

  当然,论繁华的话古代的城市是不能跟现代比的,第一个人口数量和房屋的高度就差距很大,赵九福倒是有些想去京城,看看古代的首都会不会特别一些。

  新亭府与戴河镇不同,但凡外人要进城门就得付出两文钱的人头费,赵九福琢磨着大约这是为了让百姓们安安分分的留在家里头种田,别都跑到城里头找活计。

  等他们全部进城之后,车队的人倒是过来问了:“诸位,新亭府已经到了,不知是直接送大家伙儿去客栈,还是各位另有安排。”

  来这边的考生显然早就做好准备的,大半的人都表示可以直接去客栈住一晚,明天打听了新亭府的情况再说,毕竟车队常驻的客栈至少还是安全的。

  像是丁子豪这种在新亭府有亲戚的,自然是提出来他自己去亲戚家就可以了。

  赵九福原本也打算去客栈,谁知道他还未开口说话,赵老四倒是说了:“我们也自行安排,这几日多谢几位照顾了。”

  赵九福不明所以的看向自家四哥,低声问道:“四哥,你在府城有熟悉的客栈吗?”

  人生地不熟的,虽说大周朝的治安还可以,但谁知道会不会遇到黑店呢,跟着车队的人至少还有点保障,不过赵老四要是有认识的人的话自然另说。

  赵老四脸上闪过一丝异样的神色,拉着赵九福走出一段路才神神秘秘的说道:“阿福,待会儿你就知道了,放心,四哥总不会害你。”

  这一点赵九福还是相信的,他跟着赵老四一路往前走,赵老四显然对新亭府十分熟悉,左拐右拐就拐进了一条小巷子,这巷子看着十分清净,两边似乎都是民居。

  赵老四径直走到最里面的一栋民宅前头,这栋宅子并没有挂着匾额,只是两扇刷着红色油漆的木门守着宅邸,大约是常年没有人看顾的原因,门上的木漆已经有些脱落了。

  赵九福惊讶的看着赵老四拿出一把钥匙来,三俩下就打开了门上的铁锁进去了,见他愣在那里还说道:“阿福,快进来呀。”

  赵九福跟着走了进去,一进门就忍不住问道:“四哥,这,这宅子是你的?”

  赵老四似乎有些不好意思的抓了抓头发,才解释道:“也不算是我的,是你四嫂的,不过这宅子买了之后也没住几日,我们俩就回陈家村了,待会儿我还得收拾一下。”

  赵九福挑了挑眉头,四嫂的房子,新亭府的房子虽然比不得那些大城市,但这么一栋宅子也得至少一百两,看来他家四嫂确实是深藏不漏。

  不过四哥四嫂既然不愿意说,赵九福也就没有多问,两个人撩起袖子一块儿开始收拾。这个宅子位置偏僻,里面的房屋面积也不算太大,只有一进四间房的样子。

  屋子里头地面都是用青石铺成的,院子里头还有一口甜水井,赵老四夫妻离开的时候盖上了井盖,这会儿打开了就能用。

  很快他们就收拾完了院子,又打扫出两个房间来,赵老四一边收拾一边说道:“住在客栈哪里有住在家里头安静,再说了,自家做饭自己吃也方便,不用操心吃到什么不干不净的东西,阿福,这几天你就在这里住着,我给你买菜做饭。”

  赵九福还从未见过家里头的男人做饭,笑着问道:“四哥,你会做饭吗?”

  赵老四笑嘻嘻的说道:“我怎么可能不会,刚出来的时候还在酒楼里头打过下手呢,要不是后来没干成,说不定现在我还是当家的大厨子了。”

  这话赵九福一开始不相信,但等吃到这一顿赵老四做的晚饭之后倒是信了,绝对是色香味俱全,比老陈氏也差不到哪里去了。

  赵九福吃了之后忍不住夸道:“四哥,你还真有当厨子的天分,你这手艺绝了。”

  赵老四笑嘻嘻的说道:“可不是吗,分家搬出去之后,我家的饭菜都是我煮的。”

  说完这话赵老四微微一顿,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赵九福,又笑嘻嘻的交代:“阿福,这话你听听就好了,回家可别告诉咱娘啊。”

  赵九福一下子反应过来这话的意思了,赵老四做饭是好吃,但乡下人家做饭洗衣服都是女人的活儿,要是让老陈氏知道四儿子家的事情都是老四自己干,老四媳妇却不做的话可不得了,说不定真的会过去骂人的。

  赵老四见他没答应,还继续说道:“你也知道的,你四嫂的身体不好,我就想着既然我也能做那就做了呗,我是个男人,总不能连自己婆娘都照顾不好。”

  不得不说,在古代世界赵老四这样的男人才是稀少的,偏偏这样的事情被别人知道了不但不会夸他,反倒是会骂他没骨气是个耙耳朵。

  赵九福倒是适应良好,还笑着打趣道:“四哥,我知道了,肯定不会告诉其他人的,不过你也放心,娘这些年都不太爱管你们的事情了。”

  赵老四摸了摸自己的鼻子,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那你是没见过娘生气的样子,你是他的宝贝蛋儿,她从来都不会对你发脾气。”

  赵九福呵呵,他怎么可能没见过,当年他刚产生的时候老陈氏还在坐月子,小陈氏倒是孝顺,偏偏邓氏老是阴阳怪气的,结果老陈氏不顾自己坐月子的事情冲出去就是一顿大骂,还让赵老三直接把邓氏送回家去,一直到邓氏爹娘亲自过来低头认错才算是完了。

  也就是那次之后,三嫂邓氏虽然还是会叽叽歪歪,但在他面前,在老陈氏和老赵头面前却不敢多说什么,可见也是吓坏了。

  当然那都是以前的事情了,自从他慢慢长大开始读书,老陈氏确实是越来越不管其他几个儿子的事情了,一来是心思全用到了他身上,二来也是被他跟老赵头开解的。

  赵老四交代完这事儿就手脚麻利的开始收拾碗筷,没让赵九福动手就把东西都收拾好了,可见平时在家里头肯定是没少干的。

  赵九福在旁边看着就笑了:“四哥,四嫂有你这样的相公也是有福了。”

  赵老四一边刷锅一边说道:“哪里是她有福气,我能娶到她是我有福气。她一个大家小姐能嫁给我,愿意陪着我回陈家村过苦日子,我也该对她好一些。”

  说完这话,赵老四又停了一下,转身问道:“阿福,看到这房子你就不想问问你四嫂的身世?既然我都带你来了,就不怕你知道。”

  赵九福却说道:“四哥愿意告诉我的话,我就愿意听,你不愿意说的话,我也无所谓,我只知道四哥人很好,四嫂也很好,这就足够了。”

  赵老四嘿嘿一笑,似乎有些想要说出口,但不知道为什么又忍住了,最后只是说道:“这些年你四嫂吃了不少苦头,脸上也破了相,难得她自己看得开,也舍得那些荣华富贵。”

  “你四嫂跟我回陈家村的时候说了,不想再提以前的事情,过往种种就当是一场噩梦都忘了就罢了,不需要再提。”赵老四想到温柔现在的模样,又有些心疼又有些欣慰,“我还怕她不习惯陈家村的生活,原打算她要是不习惯的话就回新亭府来,没想到在陈家村那边她反倒是更高兴,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身体也好了一些。”

  要知道温柔一开始到陈家村的时候,那身体看着就是见风倒的模样,哪家不都说赵老四的新媳妇看着是个病秧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