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 第10章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 第10章

作者:人生若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7:34:32 来源:免费小说

  第17章 教书太难

  大约是上辈子过得太艰难,以至于赵九福养成了对自己的东西十分爱惜的性格,不管是现在用的笔墨纸砚,还是其他东西都是如此,这是因为上辈子所有的东西,都不容易得到的缘故,即使这辈子他成了家里头最受宠的那一个,这个习惯也没有改过来。

  就是因为这样,虽然系统十分坑爹,出产的东西好看不好用,赵九福还是竭尽所能的利用起来。就像是白玉童,好歹还有一个养生的效果吧,虽说洗经伐髓是不用想了,但养生效果肯定还是有的吧,至少喝了这么大半年,赵九福自己觉得身体好了一些。

  未免出现磕了药的效果,赵九福也不敢大口大口喝灵泉了,每天还是照旧只服用四滴灵泉,其余的就积攒起来,偶尔往家里头的水缸里头放一回。

  效果一时半会儿看不出来,但大约是心理作用,他总觉得爹娘的身体也好了一些,以前老是腰酸背痛的,如今哀叹的时候也少了许多。

  赵九福关注了一段时间就没有再盯着看,实在是效果微乎其微,他总不可能啥事儿不干光盯着白玉童的效果的。

  比起这个来,多积攒一些积分才是正事儿,别的不说,要是能有一千积分的话,他好歹能攒到一个金元宝不是?

  可惜除了日常生存积分之外,每天赵九福也就只能从胡秀才那边拿到五个积分,之前胡秀才会友的好事儿再也没有发生过。

  看着一日日上涨的积分,赵九福微微叹了口气,虽然还没正经的从系统买到过东西,但别的不提,至少不用每天早上一睁眼,就得担心自己的生存积分了不是。

  不过抱着蚊子再小也是肉的心态,赵九福每天还是要刷遍家里头的三个积分才停止,弄得老赵头和老陈氏私底下嘀咕,自家孩子就是喜欢读书,这不是,上了学之后劲头就更足了。

  腊月二十这日,陈家村这边下了一场好大的雪,一夜起来,村里头的屋子,道路,甚至远处的山峰都变成了白色,整一个成了白雪世界。

  赵九福已经不用去学堂了,毕竟先生也得过年,靠近年关的时候他们是有一个月的假期的,就是用来走亲戚的。

  不过即使如此,在家的时候赵九福也没忘了念书,他不但自己念,还把在家的几个侄子都抓过来一起念,除了年关时候因为酒楼更忙,不得不留在城里头继续当学徒的赵顺德,其余的孩子有一个算一个都没逃过。

  老陈氏生的不少,下一代的孩子就更多,赵老大家现在就有四个孩子,三男一女,除了还在城里头的赵顺德之外,只有比赵九福还要小两岁,今年说话都还不利索的赵顺荣逃过一劫。赵老二一家都在城里头且不说,赵老三这边赵顺昌没逃开,就连六岁的赵桂花也得去。

  除了赵九福之外,这些还都是真小孩啊,虽然都知道读书好,但哪一个都待不住,在屋子里头念了几句新鲜劲头过去了,就忍不住想要跑出去玩儿。

  赵九福就说了:“之前不是你们说想要读书的吗,现在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能因为想要出去玩就浪费了,玩什么时候不能玩,但读书的话,等我开始上学,就不会有这么多时间了。”

  这么一说,年纪大一些的赵顺义倒是忍住了,他今年已经十岁知道一些好歹了,也知道若是能多认得几个字的话,将来出去找活儿也容易。

  但才七岁的赵顺昌却嚷嚷道:“我还是不学了,看着那些字就头晕,小叔,我带桂花出去玩儿了,你就教二哥和二姐去吧。”

  说完这话,赵顺昌拉着赵桂花就嗒嗒嗒的跑远了,赵九福只得把心思放到剩下的两个侄子侄女身上。赵顺义花了心思,好歹能记住一些,但赵菊花的心思却不在这里。

  好容易熬了一会儿,赵菊花就说了:“小叔,我是女孩子学了字也没啥用,不如你就教二哥吧,我过去帮奶奶和娘干活儿,快过年了,家里头事情多,我也不能躲懒。”

  于是就只留下赵九福和赵顺义两个大眼瞪小眼,赵九福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到这位二侄子身上,但是从早到晚的,赵顺义能记住的也就是那么几个字。

  等几天下来,赵九福也不得不承认,这孩子估计是没啥读书的天分,能认得字将来谋一份工作就不错了,赵顺义估计也知道自己脑子不太灵光,连着几天都有些灰心丧气。

  原本老赵头和老陈氏都看好自家小儿子教人读书呢,结果过了几天只剩下赵顺义一个人了,每天问他背了什么书还是磕磕碰碰的,一点儿也没有儿子那时候的灵光。

  就是赵顺义的亲娘小陈氏,也忍不住私底下跟赵老大说道:“你看咱儿子背书的样子,哪有当初小叔那么厉害,哎,看来这读书还真不是每个人都能读的。”

  当初要不是已经送了大儿子去城里头,花了不少银子,小陈氏其实也动过送二儿子去读书的心思,现在看来得亏没花这个钱,不然也是打了水漂。

  其实要说起来,赵顺义也不是真的那么差,就是普通孩子的记性和天分,最多只能说没啥天分,只是有一个赵九福珠玉在前,倒是显得他越发蠢笨起来,这孩子也是倒了血霉了。

  相比起来,赵九福其实觉得三房那边的赵顺昌脑子更灵活一些,只是这孩子现在七岁了也没个定性,整天撒丫子出去乱玩,跑的都不见踪影,他想抓也抓不回来。

  一开始他还出去找过几次,后头见他自己不上心,赵老三和邓氏也不当一回事儿,也就把这事儿放下了,专心每天就教赵顺义读书。

  他却不知道,邓氏在屋子里头还抱怨过这事儿呢,抓着赵顺昌几个说道:“你们小叔也真是的,他自己才去学堂一年,能读出个什么来,也就是爹娘两个疼他才夸奖几句,他还当了真了,还说什么教你们,可别到时候教出来的都是错的,记住了反倒是让人笑话。”

  邓氏自从连续生了两个女儿,自己觉得在赵家直不起腰杆子来,对于唯一的儿子赵顺昌分外的看重,心里头觉得这事儿不靠谱,就在儿子面前一番说道。

  赵顺昌原本就玩心大,又听见他娘这么说,哪里还会真的用心读书,不是想办法溜出去玩耍,就是三心两意,没几天就把赵九福的耐心折腾光了。

  相比起来,赵桂花倒是有心识得几个字,她年纪虽然小,却是比邓氏和赵顺昌知道一些好歹,只可惜邓氏重男轻女,老陈氏也差不多,对她并不十分看重。

  赵顺昌想要拖着她一块儿出去玩,赵桂花也没有任何拒绝的余地,只得委委屈屈的跟着出门了,心里头怨念的很。

  这事儿赵九福不知道,但老陈氏却知道一二的,有一日又看见赵九福出门抓赵顺昌回来读书,就把人直接叫住了:“阿福啊,你想要教你那些侄子侄女读书是好事儿,但牛不吃草按着他的头也没用,阿义虽然笨了点,好歹还用心。”

  赵九福微微叹了口气,他没听懂老陈氏话里头的意思,还说道:“就是想着教一个人也是教,多教几个人也是教,能识字总是好的。”

  老陈氏却撇了撇嘴说道:“等阿昌长大了,知道好歹了,自己就会找到你,现在啊你整天抓他也没用,还不如多看着阿义一些,让他脑子快些开窍。”

  赵九福原本也觉得烦了,听了这话自然不会坚持,索性回头去教赵顺义了。

  赵顺义确实不是读书的料,但胜在一个踏实听话也用功,赵九福看了一段时间,觉得直接用胡秀才的教书办法估计不行,自己慢慢的琢磨出一套来。

  这一套法子看似笨,却是针对赵顺义量身定制的,别的不提,至少十分适合他,对比之前的浑浑噩噩,赵顺义果然觉得清晰了一些。

  虽说每日要记住的东西少了一些,但贵在一个实用,还能跟赵顺义熟悉的东西联系起来,这么一来自然比死记硬背来得好,赵顺义又有了几分自信。

  经过这事儿,赵九福也就把赵顺昌的事情忘在了脑后,倒是老陈氏私底下跟老赵头说道了几句:“当初就不该听老三的话,给他娶了邓氏回来,那三媳妇就一张脸能看,小肚鸡肠不说,目光也短浅的很,阿福多好的心思,在她眼里就跟要害了阿昌似的。”

  老赵头都是比她看得开,说道:“这媳妇娶都娶回来了,这些年也没犯什么错,孩子都给老三生了三个了,还说这些做什么。”

  老陈氏叹了口气,又说道:“我就会看不惯她那样儿,整天不想着点好的,光动歪心思了,得亏后头连生了两个女儿,这要是儿子的话肯定比现在还要折腾。你看着吧,现在是她自己拦着,以后有她后悔的时候,我就是怕她耽误了阿昌这孩子。”

  “阿昌是她儿子,老三都不管,我们当爷爷奶奶的也少管,免得不讨好还沾了一身腥。”老赵头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又说了一句,“咱们俩啊,知道好好顾着阿福就行了,他们都成家立业了,孩子都那么大了,哪里还用咱们操心。”

  第18章 意外之喜

  一对一和一对多的效果显然是不同的,赵九福每天除了自己读书之外,其他时间都花在了赵顺义身上,一开始赵顺义还磕磕碰碰不自信,慢慢的居然也开始走上正轨了。

  这一日,赵九福照旧抽查了赵顺义的功课,比起前些日子来,赵顺义的功课好了不知道多少倍,至少不会越背声音越小,先把自己的气势都弄丢了。

  虽说赵顺义年纪比自家小叔还大了七岁,但他从小就是个温顺憨厚的性子,也愿意听赵九福的话,两人倒是也算相得益彰。

  等他背的差不多了,赵九福也不吝啬自己的夸赞,笑着说道:“不错,阿义,你现在已经背的很好的,可见这些时日没少努力。”

  作为家中二子,又是温吞吞的性格,赵顺义在赵老大家中也是不受重视的那一个,被夸赞更是难得的事情,这会儿被这么一夸,脸颊都变得红彤彤了。

  赵九福却觉得这孩子其他都好,就是有些不自信,不然光是这个自制能力就能甩开其他孩子一条街,他想了想又说道:“前面这些你已经背下来了,笔顺也记住了,不如今天开始我教你写字吧。”

  赵九福向来是个行动派,说了这事儿就找出一直毛笔来,那是他以前用的一直,笔头稍微有点秃,但并不影响写字,只是写出来会有些不好看而已。

  赵顺义脸颊涨的更红了,支支吾吾的说道:“小叔,要不我还是先在地上写吧,不然浪费了纸张,这些纸张可不便宜。”

  赵九福笑了笑,开口说道:“这个当然,一开始写字少有直接用纸张的,不过也不用在地上,你在这块板子上写,那是我以前启蒙的时候特意打的。”

  那是赵九福刚开始学写字的时候,让老赵头磨出来的一块木板,只上了清漆,平滑并且耐耗,赵九福一直用了两三个月,等抽奖抽到了用不完的纸张才开始停用。

  赵顺义一听也没有拒绝,一边死死的把赵九福说的话记住,一边笨手笨脚的开始写字。

  赵九福有心调整他不太对的姿势,但他的个头太矮了,才将将到赵顺义的胸口处,想要握着他的手纠正是不可能了,只能垫着脚尖儿开口指导。

  这么一连练了好几日,陆陆续续有人上门来求春联来了。

  原本是没有人想到让赵九福写春联的,毕竟他去学堂才一年了,能顶什么事儿?只是赵家的春联却是赵九福亲手写的,乍一看居然还不错,至少齐齐整整跟街上卖的也差不离。

  乡下人看不懂书法,只觉得看着齐整就是好的,再说春联去买的话至少也得十文钱一对,家里头贴上三对就是三十文,但是买红纸的话十文钱就有厚厚一叠了。

  老陈氏对自家幺儿特别自信,早早的买了许多红纸回家裁好,就等着让赵九福去写。

  赵九福倒是也不怯场,直接挥笔写下了几对春联,老陈氏一看,顿时笑着说道:“我家阿福就是能干,这得给家里头省了多少钱啊。”

  说完就乐滋滋的带着两个媳妇孙女贴春联去了,这次一点儿也不小气,不但正房贴了,门口贴了,就连几个儿子媳妇的门口也贴了各一对。

  贴了还不算,偶尔有人来串门,老陈氏还会不经意的说道:“瞧见没有,这是我家阿福写的,可见读书还是有用的,至少给家里头省了买春联的钱不是。”

  那人一听,仔细一看也觉得不错,就问了:“阿福真是能干了,这才学了多久啊就写的这么好了,可见天生就是个读书的料,大嫂子,要不你让他给我家也写一写?”

  老陈氏自然不会推辞,有了第一个人上门,陈家村的人陆陆续续也找上门来了,毕竟这一来一去能省下不少呢,有便宜不占的都是王八蛋。

  来的人太多了,赵九福索性就把自己的书桌搬到了院子里头,有人过来就直接挥笔就写,他一年来不间断的锻炼还是有用的,至少看起来动作十分顺畅。

  原本有只是来凑热闹的人,一看他这个姿势也乐了,交头接耳的说道:“哎,这赵家小子还真有两下子啊,至少我是写不出这字儿来。”

  “人家可是花了钱读的书能不学到一点真本事,哎,我也回家带点红纸来,写的真不错。”

  也有人跟赵九福提要求了:“阿福啊,你给我家写点吉利的,我不图别的,就想地里头收成好,明年也能过一个好年。”

  “行。”赵九福好歹装了一肚子的东西,想了一会儿就落笔了,“上联:福旺财旺运气旺,下联:家兴人兴事业兴,横批:喜气盈门。”

  那人一看就满意了,笑着说道:“不错不错,听起来就喜气的很。”

  又有一人挤进来说道:“阿福,给我也写一个喜气一点的,不过可不能一模一样啊。”

  赵九福又笑着点了点头,说道:“行,叔你看着。上联:迎新春事事如意,下联:接鸿福步步高升,横批:好事临门,怎么样?”

  后头一连串的写下来,居然一个重复的都没有,不说别人,老赵头和老陈氏都觉得惊讶了,等人都走光了,老陈氏忍不住问道:“阿福啊,你肚子里头怎么装了这么多的春联,有些我听都没听过,难道先生还教这个?”

  赵九福心中咯噔一下,意识到自己有些露馅了,只得解释道:“先生倒是没有特意教,但我想着回家肯定要写,所以特意找了书看,多记住了一些。”

  老陈氏这才拍着腿说道:“不愧是我儿子,就是机灵,哼,那些家伙都上门来让你写春联了,看他们以后还敢不敢说酸话。”

  因为老赵家只送了赵九福去读书,村里村外不是没有人说酸话,不是说他们夫妻俩偏心,就是说他们犯傻,送孩子读书那不就是浪费钱吗。

  老陈氏多要强的人,听见这话都得跟人撕扯一番,这会儿眼看着那些背地里说话的人也上门来求春联,顿时兴高采烈起来,看他们以后还敢不敢说话。

  赵九福笑了笑没有接话,他愿意好声好气的给人写春联,其实也有几分这个意思在。乡下人家读书的少,他们家情况又特别特殊。

  即使是赵九福自己,也不能说不知道老赵头和老陈氏的偏心的,更别提其他人了,因此只要是能给爹娘挣面子的事情,赵九福总是乐意去做。

  乡里乡亲的,上门里求春联自然不可能直接给钱,但陈家村的日子还算不错,村人们也都是要脸的,有些大方的会带上几个鸡蛋,就算是小气的,也愿意带上一把自家种的青菜。

  别看这些不值钱,一个村的东西加起来量可不少,足够赵家安安稳稳过个好年了。

  老陈氏清点了一下东西,也有些乐滋滋的:“咱家过年的鸡蛋都不用买了,老大家的,这些鸡蛋留在外头,年初一的时候个每个娃娃都煮一个糖水鸡蛋。”

  小陈氏一听也有些喜滋滋的,一个鸡蛋至少也得一文钱,平时可不敢这么造。

  另一头的邓氏这会儿也觉得读书好了,有些酸溜溜的说道:“还是小叔有本事,这几天的功夫收到多少鸡蛋青菜。”

  老陈氏不理会她酸溜溜的语气,继续说道:“可不是吗,要不是鸡蛋多我可舍不得,行啦,多放几个出来,初一索性大家都吃,免得有些人心里头惦记。”

  赵九福向来是不管家里头女人之间的官司的,老陈氏也不让他管,这会儿他还站在院子里头,把剩下的红纸铺好了之后喊道:“阿义,你过来写写看。”

  赵顺义原本在后头帮忙呢,听见这话连忙挥手说道:“不不不,小叔,我不行的,别弄坏了这些红纸,还是你来写吧。”

  赵九福却一把拽住赵顺义,笑着把他推到了书桌前,他自己站在一个小板凳上,倒是显得两个人的身高差不那么明显了:“不试试看怎么知道,再说了,原本就是多出来的红纸,就算是写坏了也不打紧。”

  赵顺义还是不敢下手,赵九福又说道:“我这几日看你写的字已经不错了,你是我亲手交出来的,我对你有信心,难道你自己没有?”

  赵顺义颇有几分赶鸭子上架的意思,好说歹说才终于下手,他太紧张了,以至于第一笔就写的不对,看起来有些歪歪扭扭的,赵顺义恨不得将脑袋塞进裤子里头。

  赵九福看了却点了点头,继续说道:“还不错,除了第一笔太紧张了,其他都写的挺好的,可见你在写字还是有些天分的,来,再写一副。”

  被夸了两句,赵顺义似乎有了一点自信心,鼓起勇气再写了一副,他的字比赵九福自然远远不如的,但撇是撇捺是捺,至少看得出来是完整的字。

  等他写完了,赵九福就笑着说道:“你看,这不就写的不错,大哥大嫂,你们过来看下,这可是阿义亲手写的春联。”

  里头的赵老大和小陈氏一听,立刻感兴趣的走了过来,两人齐齐一看,第一眼觉得这字跟小叔的差很多,但他们对儿子的期待值太低了,以至于再看的时候居然都觉得不错。

  赵老大先说了:“这写的是什么,写的是还不错啊,这一是一,二是二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