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青叶抄 > 第54章

青叶抄 第54章

作者:吴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6 12:03:33 来源:免费小说

  袁来保领命而去,贵妃自屏风后转出来,皇帝复又取了狼毫在手,无意间瞧见贵妃面上隐隐的有些不安,重又搁下笔,正色道:“贵妃,朕叫你来,是要同你说,朕大限将至,不得不安排身后事了。朕眼下要写的,便是遗诏。”顿了顿,又道,“你的去处,无需担心,朕打算明日便关照二郎一声,叫他万不可因为那逆臣贼子的缘故而为难你,你出家也罢,回西域也好,届时都随你的意。”

  ☆、第123章 侯小叶子(六十)

  贵妃一下子没能明白过来,直楞了许久,待终于明白皇帝话里头的意思时,身子便跟着簌簌发起了抖,哆嗦着问:“我的玉哥儿呢?我的玉哥儿呢?我的玉哥儿不是打了胜仗,待善后事宜处理完毕后不日便能返京了么!”

  皇帝冷笑:“你可知道你的好儿子是凭什么手段回到京城、重又夺了兵权在手的?”将手中狼毫一摔,“此番来犯的鲜卑单于呼提拉手下有员大将,姓乌孙,名拊离,乃是你的亲侄儿。”

  贵妃离开西域已有三十余年,自来到京城后,便再也未回去过了,因此也不大晓得母家还有些什么人,子侄一辈的名字更是听都未听说过了,听闻皇帝如此说,只能愕然不语。

  皇帝见贵妃张着嘴,流着泪,一副似懂非懂的样子,又重重哼道:“鲜卑人突然来犯,是你好儿子的授意,而鲜卑人手下的数千人马乃至所需钱粮皆是他供给的。简而言之,此番是他伙同你的侄儿,勾结外贼来打朕的子民,夺朕的江山。”对天长笑一声,“乌孙靡朵儿,你母子两个真当朕是死的么?你跟了朕这一辈子,可曾见过朕被人如此算计过?被人玩弄于股掌之上过?又可曾蒙受过这样的奇耻大辱?朕此番不过是将计就计,叫他领兵远赴漠北,借他的手除去鲜卑人罢了!鲜卑人既已除去,他这心腹大患便不能再留。朕已于他的帐中安插了人手,二郎登基之日,便是他伏法之时!即便他命大,能躲过朕安插之人的刺杀,领兵杀回到京城,他也是师出无名的反贼一个!届时二郎将他所做下的欺君罔上,窝匪通敌一事公之于众,你以为,他能躲得过天下人的唾弃么?不得民心之人,即便造了反,还能做得成这个皇帝、坐得稳这个宝座么?”

  至此,贵妃终于全然明白,不由得泪流满面,颓然跪倒,再也无力辩驳,身上的力气仅够伸手抱住皇帝的两条腿,仅够仰首哀哀苦求:“陛下,陛下!是臣妾不好,是臣妾没有教好这个儿子,求陛下赐死臣妾,即便是活剐了臣妾,臣妾也不敢有一句怨言,只求留玉哥儿一条性命!他本性不坏,是一时糊涂才做错了事,求陛下念在臣妾此生只得了这一个儿子的份上留他一条性命!他在外征战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便是陛下,也统共只有这么几个儿子,太子如今又不在了……他有不好,陛下打他骂他罚他,将他关押起来软禁起来都成,为何动辄便要他死?”

  皇帝摇头冷哼:“他并不糊涂,只是色迷心窍罢了。想来你也是知晓的,他为了那个倭人姬妾,已连番抗旨多次,他何曾将朕这君与父放在眼里?你可知道,倭奴国的使团二十余人也皆为他所杀,刘贤一家子百十余口人也都惨死在了他的手中,他跟了朕一辈子,下场却只能是一根绳子吊死在家中……这样的人若是将来登上皇位,便是桀!便是纣!生出这样的儿子,朕也成了千古罪人!你还有脸来为他求情?朕还能为你日后着想打算,对你已是天大的恩情了!”

  不过片刻,贵妃的嗓子便哭得哑了,紧抓皇帝的衣摆不放,一面流泪,一面为怀玉哭求:“谁没有年少轻狂的时候?他不过是爱着那女子,想要护她爱她罢了!旁人若不去算计她,他为何又会对旁人发难?更何况,陛下不也是这般爱着先皇后的么!陛下!何时爱人也成了罪过?”

  皇帝暴喝:“住口!那来路不明的外邦女子岂可与朕的皇后相提并论!你也休要再狡辩!他已为那女子杀了无数的人,手上已沾染了无数无辜之人的鲜血,此番更是做下开门揖盗,引狼入室之事!我侯家江山将来总有一日要易姓藤原,断送在他这逆贼的手中!朕若不将他除去,如何有脸去见我侯家的列祖列宗!”

  “陛下!若是叫她走,叫她离开我的玉哥儿,陛下可能放过他这一回?此一事,可还能有转圜的余地?”

  皇帝冷哼:“倭奴国的使团便是想要带走那女子,才被他诛杀一光的,而刘贤也是为此事献计,次日被他杀光一家老小百余十口人。你的儿子向来极有主见,于此事上,你的脸面不见得比倭奴国的使臣、比朕还大!这个逆子,朕如何能够留他性命?”

  “那若是这女子不在了呢!若是她不在了,玉哥儿便不会一错再错,而那倭奴国的使臣及刘贤家人由臣妾去偿命,只求陛下能留他性命!”贵妃急切间喊出这一句话后,自己也愣了一愣,脑仁里嗡嗡作响时却还想到:我为何会说出这句话?若是她果真不在了,他即便得以活命,余生岂不是要像眼前这垂老之人一般苦痛么,我这么说,到底是为他好还是在害他?

  皇帝也怔了一怔,继而揉了揉眉心,沉吟片刻,嗓音便缓和了些许,向跪地不起的贵妃温言道:“贵妃先起来说话。”

  贵妃惊惧过甚,已然无力起身。皇帝伸手,微微用力,将她从地上搀了起来,缓缓点头道:“贵妃的这个提议……朕竟然没有想到过。”沉吟片刻,又慢慢道,“细究起来,他三番两次犯下大错,皆是为了此女。贵妃既然这样想……那便去办罢,朕只当不知道这件事情。若是办得好了,此女得以除去,朕便可酌情饶他不死;明日昭告天下,册立二郎为储君一事,朕也可暂且缓上一缓……”

  贵妃倒呆了一呆,不知情急之下的随口一说为何竟撞到了皇帝的心坎上,怀玉的一条命是保住了。一个无根无基、无依无靠的女子而已,即便消失了,原也算不得什么,寂寞深宫里,最不缺少的便是这种故事与传说。阖宫上下,谁人没有说过或是听人家说过几回这样的故事?大约也正是听得多了,想也没想,那句‘她若不在了呢’便脱口而出了。

  然而,心里头却不可自抑地慌张了起来,空荡荡的,发虚发飘,一颗心惶惶然的浮在半空当中,总也落不到实处去。

  旁的女子,原算不得什么。而她却不是旁的人,而是他视若生命,待之如珠如宝之人。想要张口反悔,却又抵不住那一句册立储君之事暂缓的诱惑。只要为怀玉争取到些许的时间,待他平安回到京城,日后才会有他扭转乾坤的余地。她晓得,她的儿子怀玉有这个本事。她这个为母亲的,拖累了他这二十余年,也只能为他做这些了。

  正在愣怔思索之际,竟未发觉不知何时皇帝的身后已多出一个宫人来,那宫人手捧托盘,托盘上有酒一壶,有白绫三尺。果真如这些年听来的传说一般无二,这些传说,竟都是真的。

  皇帝面色温和,拍了拍贵妃的手,道:“你只有今明两日了,多拖延一刻,他的处境愈是凶险。朕的人若是接不到京城过去的消息,到了时候,便会动手……若是此事办好了,即刻回宫前来禀报与朕知道。自此,你依然是朕的贵妃,他依然是朕的三郎。”顿了一顿,又微微笑道,“若是你此事办得好,而他也明白朕的一片苦心,那么日后……且看你能否办好这件事罢。”

  贵妃却不动。皇帝不晓得她是全身脱力,还当她是不放心,便有些不快,蹙眉道:“君无戏言,去罢!”

  贵妃挪出了皇帝的寝殿后才一点点的后怕起来,守在外头的妹史上前来接住她,只觉得她的身子不住地发抖,不禁惊问:“娘娘,你这是怎么了?你这是怎么了?”

  贵妃站不住,伏在妹史肩头哆嗦着哭:“我,我若是果真做下此事,只怕将来与我的玉哥儿再也不是母子了!我的玉哥儿要怎么看待我!他这是要逼我母子两个反目啊!”

  妹史虽未听明白是什么事情,却被贵妃的一脸惊惧给吓得不轻,转眼瞧见贵妃身后跟出来一个从未见过的陌生宫人,心内更是害怕不已,便也哭了,问道:“娘娘这是怎么了?玉哥儿又怎么了?可是玉哥儿那里出了什么差池?”

  贵妃仍旧伤心恸哭:“我这些年来一心向佛,成日里抄经烧香,都是为了他与玉哥儿啊!我昨日才在佛前许过若是他能病好,我便是少活十年也愿意的愿,可是转眼间我母子却被他逼到这个地步!我上辈子到底是造了什么孽,落到了他的手里,养下玉哥儿这样不省心的儿子!”

  妹史慌道:“娘娘有话回宫再说,当心叫人听了去!”

  正在苦劝之时,容长一从寝殿内一路小跑追出来,递给妹史一把油伞,将那宫人手中的物事也接过来,小心递与妹史,给她使了个眼色,叮嘱道:“有风,过一时只怕有雨,带上伞,出门时莫要叫娘娘淋了雨。”见贵妃满面泪水,胸前的衣襟已然哭湿了一片,心下微有不忍,垂下头去,又低声嘱咐了一句,“人在青柳胡同内,殿下的亲兵围了许多,旁人不得入内,但若是娘娘,必定有法子进去,也必有法子说动她的。”

  妹史听到青柳胡同几个字,再略一思索,便明白了大半,呆愣了一时,哭劝道:“娘娘身为玉哥儿的生身母亲,万事须得以玉哥儿为重,为玉哥儿着想啊!”

  贵妃走后,容长一转身再回到寝殿之时,玺印与那张空白的诏书仍旧横陈于案上,案前却不见了皇帝的身影,想来他已自己回到榻上歪着去了,正要入内去看看,却听到有皇帝的喃喃自语声传来,凝神一听,依稀是:“……皇后今日来得倒早,吾已准备停当,后事已安排妥当,这下再无挂心之事,只等皇后来接吾了……”

  容长一轻声叹口气,转身慢慢出去了。

  皇帝歪在榻上,面上带着笑,拉着皇后的手问:“怎么只有皇后来接吾,冲元散人何处去了?”

  皇后笑道:“你忘记了?冲元散人前几日出京寻师访道去了,道是要一年半载之后才能返京呢。”

  皇帝长叹:“吾已年老,记性是一日不如一日了,倒是皇后,这二十余载,面容竟没有变过分毫。”

  皇后亦叹道:“都是你操劳忧心过甚……便是此番你费尽心机,欲要除去那外邦女子,却不知,如此一来,咱们章哥儿的命却是保不住了。你当三郎猜不出是你逼她?”

  皇帝想起阿章,眼内便涌上两颗胖大的泪珠,摇头道:“皇后,你不懂。三郎他向来自恃甚高,从未真正将二郎父子放在眼里,他所防备的,从来都只是吾一人而已。二郎无能,于他登基后尚有一线可能活命;而章哥儿自幼聪颖,又深得吾的疼爱,即便他没有那个心,他身边的人却不会放过章哥儿。毕竟章哥儿在一日,他外祖家的人便一日不会死心……吾的章哥儿也福薄,是个不能永年的。吾逼贵妃前去,不是怕被他知晓要杀章哥儿,而是唯有贵妃一人能进到那胡同里去罢了。”

  ☆、第124章 侯小叶子(六十一)

  皇后颔首道:“我明白了。”忽而微微笑道,“罢了。你已辛苦了这一生了,是时候随我去了。”

  皇帝心生欢喜,慢慢起了身,携了皇后的手,出了寝殿,到得殿门口时,见容长一手执拂尘,垂首站在门内默默想着心事,及至走近一看,却原来是在打盹。皇帝心生感慨,与皇后道:“他也老了。他与刘贤都是跟了吾一辈子的人,只因他性子宽厚,向来与人为善,到头来,与刘贤的境遇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皇帝与皇后絮絮说话,经由容长一面前时,与他说了一声:“长一,吾随皇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去了,你留下好好跟着三郎罢。”

  容长一却没有听见,依旧垂首打盹,不知过了多久,忽觉一阵冷风吹过,一个激灵醒了神,问身后的一个小内侍:“什么时辰了?”

  小内侍答:“戍时将过。”

  容长一跨出殿外,抬眼看了看外头的天色,雨没有下来,反倒一阵风吹过,将流云吹散,露出清清冷冷的一轮上弦月。容长一又问:“陛下没有召唤过人?”

  小内侍摇头:“陛下歇下后,尚未有唤过人。”

  容长一点点头,抬脚入内,进去看皇帝睡得可好,可要茶水等。皇帝今日睡得十分沉稳,面色安详,嘴角带着若有似无的笑,便是连往日喉间拉风箱似的声响也没有了。容长一将被角掖了掖,转身欲要退出,才退了两步,忽地又是一个激灵,转身疾步回到榻前,轻轻唤了一声:“陛下?陛下?”

  皇帝不答应,容长一告了一声罪,伸手摸了摸皇帝交叉放于胸前的一双手。

  皇帝的一双手,已然凉透了。

  青柳胡同内,青叶歪在床上做针线,忽觉得脸上有些痒,一摸,不知何时,竟然发了几粒疙瘩出来,忙下床取了镜子左照右照,看不出,又喊云娘来看,问道:“我脸上从不生这些,为何今日就长出这许多?看着不是面疮,莫不是疹子罢?”

  云娘将烛台端近了些,左瞧右瞧,又撩起她身上衣裳,前胸后背都看了一看,道:“不像是疹子,若是疹子,身上也要长出来的。”有些不放心,便又问,“你小时候可发过疹子了?若是发过,便不会再发二遍了。”

  青叶摇头:“小时候的事我忘了,不大记得了。”

  云娘取笑道:“不妨事,即便是疹子也不怕,正好这一段时日不出门,在家里捂一捂便好了。你若是不放心,我明日去请大夫来给你瞧上一瞧。”话这样说,又仔细看了一看,道,“我看不像,大约是热毒,要不然就是湿毒。我倒有个法子给你治好,只怕你不肯。”

  青叶问:“什么法子?”

  云娘道:“清明前后正好河里沟里、各处的水塘里到处都能捞到蛤*蟆骨朵儿,明日我叫火灶找几个人出去,到干净的地方捞一罐子带回来,就着水,喝几只到肚子里就好了。”

  青叶未听清,又问了一遍:“什么花骨朵儿能就着水喝到肚子里?”

  云娘便笑:“是蛤*蟆骨朵儿,大约你们南边人叫法不同。”怕青叶听不懂,拿手比划了一下,“是青蛙蛤*蟆的儿子,在水里头游来游去的,黑不溜秋的,指甲大小,身后拖着根小尾巴。捞回来就着水喝,喝几只到肚子里后,脸上身上便不会再发东西出来了。我小时候喝过的,你看我,我脸上就从来不发面疮。”

  青叶却不觉得羡慕,失笑道:“吓死人了,你怎么喝的下去的?喝到肚子里后,它在你肚子里可会游来游去?要是在你肚子里长出手脚,长成青蛙蛤*蟆怎么办?”

  云娘也笑:“咱们这边都兴给小孩子喝这个。那时候都还小,哪里懂这些?祖母拿了一杯水递给我,说‘喝了吧’,我还以为是什么好东西,接过来,也没细看,张口便咕嘟咕嘟喝到肚子里了。”又好笑道,“喝到杯底还剩最后一只时,我一看:乖乖,不得了,是早就长出手脚的一只小蛤*蟆。原来是捞得晚了,骨朵儿都生出小手小脚,成了小蛤*蟆了。”

  青叶闻言吃吃发笑。云娘见她高兴,又道:“你不知道,咱们殿下也喝过的。”

  青叶骇笑:“他那样一个爱干净又挑剔的人,也愿意喝蛤*蟆骨朵儿?你们宫里头也兴这个?”

  云娘摇头:“这倒不是。是他十来岁的时候,有一年在御花园里的一个池子里头捞鱼,一个踩空,竟然落了水。他那时还不会游水,在水里头扑腾了一阵子,被人救上来后,他只是干呕个不住。陛下罚他跪时他也干呕,娘娘说落他时他也干呕,娘娘不放心,请了太医过来看,太医问他为何要呕,他一面作呕,一面悻悻道:下回再也不去那里捞鱼了,水里头有蛤*蟆骨朵儿,在水里扑腾时呛了水,不小心喝下去好几口,有大也有小。”

  青叶哈哈笑了一阵子,推云娘道:“恶心死了,莫要再说了。我脸上发满了也不要喝活蛤*蟆骨朵儿。”言罢,果真恶心地干呕了一口,吐出些清水出来才算作罢。

  云娘也觉反胃,撑不住笑道:“我就知道你不愿意,逗你笑罢了。我记得我屋子里还有包金银花,等下找出来煎了水给你泡澡,这个也是清火去热的。”

  青叶点头称好。云娘自回了厢房去找金银花,左找又找没找着,自言自语道:“怪事,明明还有的,被我收到哪里去了。”正在奇怪,忽听得胡同口有一声猫叫,玉官已被抱回到家里来养了,莫不是青官罢。

  青叶也听见了,将手里的铜镜一扔,跑出来,喜道:“可是我青官回来了?”

  拉着云娘便要出去看,丁火灶看见,赶紧上来阻拦:“姑娘快些回屋子去,我替你瞧瞧,黑灯瞎火的,姑娘还是莫要出去的好。”

  青叶跺脚:“我要自己出去找!”

  丁火灶不依,挡在她前面不许她出去。因他做事妥当,有眼色,啰嗦的功力也是青出于蓝,一张嘴比他师父夏西南还要碎上几分,因此夏西南便放心地跟着怀玉去了漠北,将照应这青柳胡同的差事交给他了。他头一回当此重任,自然尽心尽力,从早啰嗦到晚,饶是青叶喜欢有人管着,也有几分嫌弃他,他却毫不在意。

  云娘听见,也赶紧出来阻拦:“姑娘还是回屋子去罢。我去看看,金银花找不着了,我正好顺路去百草堂称一些回来,你回去做你自己的事。”见她身上衣衫单薄,便又道,“春捂秋冻,眼下早晚还有几分寒凉,快回去加件衣裳去!”

  青叶只得作罢,催促云娘道:“快去快去,去晚了,只怕青官又要跑了。”

  云娘回屋打了灯笼出来,看天上飘着几朵厚重的流云,便又折回去取了一把伞,带上荷包。开了院门出去时,守在门口的东风东升几个便问:“你去哪里?”

  云娘答:“我去胡同口看看青官可在,再去百草堂买些金银花回来。”

  东升等也听到猫叫声,便点头叫她出去了。到得胡同口,守在那里的人又问了一回,云娘照实答了。便有人道:“那猫是只野猫,适才到这里转了几圈,转眼又跑了,不是你要找的青官。”

  云娘心下有些失望,便道:“罢了,我自去百草堂罢。”百草堂并不远,走几步就到了,身后还是跟上来两个人。到得药铺,人家正要打烊,云娘忙挤进门去,叫伙计称些金银花。

  伙计一问症候,便笑道:“光金银花怎么够?连翘、穿心莲、大青叶等也都是清热解毒消肿的,都给你称些回去,煮了水泡澡好得快,再给你称二两杭州新来的胎菊,泡茶喝最是去火的。家里可有枸杞?若是没有,也给你称一些!”不待云娘答话,手脚麻利地就将各色药材包了一小堆,一一称好,再报价钱。

  云娘晓得这百草堂一向的做派,只得苦笑:“罢了罢了。幸而银钱带的够,否则只怕要赊账了。”摸出荷包,付了银钱,拎了这一堆纸包出了百草堂的大门。身后的两个人不远不近地也跟了回来。再回到胡同口时,却见天山茶馆的门口多出来一辆轻便缁车,车门旁立着一个上了年纪的宫装妇人。云娘觉得奇怪,便多瞅了一眼,这一瞅,心里不由得悄悄一惊,这宫装妇人不是旁人,竟是贵妃身旁的妹史。妹史即来了,马车内的人想必是贵妃了。

  云娘正待要上前去问妹史为何在此,守在胡同口的一个头领模样的人连忙挥手制止,不容置疑道:“你自回去,不得多管闲事。”

  云娘自然晓得不能多管闲事,可若是看到贵妃却连一声安也不上去请却与礼不合,遂道:“是贵妃娘娘……”

  那头领冷笑:“你以为我等不晓得是贵妃娘娘?”指着妹史道,“喏,那位嬷嬷已来报过名号了,被我等又请回去了。”

  云娘骇了一大跳,惊道:“贵妃又不是旁人,是咱们殿下的生母,你们这般做,却是不大好罢?”

  头领依旧不为所动:“殿下走时交代过:叫我等不得轻信旁人,不许姑娘出来,也不能无故放人入内,莫说是贵妃,便是陛下来了,也要挡在外头的。”

  云娘心下暗暗纳闷,不晓得贵妃为何这个时辰驾临青柳胡同,想来必是有要事无疑。心里略一迟疑,想想还是算了,怀玉不在,再怎么小心也不为过,待日后再去与贵妃说明缘由,磕个头,告个罪,想来贵妃也必能谅解的。心内计较已定,远远地对妹史欠了欠身,拔腿便要往胡同里去,便听得妹史在身后压着嗓子小声喊:“小云儿,你过来,咱们娘娘有事情同你说——”

  适才说话的那头领喝道:“不得多事!”

  云娘便是在怀玉面前也有几分脸面的,此番当着妹史的面被人这般喝斥,心下便有些不舒服,但因为是非常时候,也是无法,只得回身与妹史苦笑道:“妹史姐姐有什么事?不能当着人说么?娘娘既然玉体不适,还是早些回宫罢。我还有事,得回去了——今日无礼之处,待日后我自会去向娘娘请罪。”

  妹史急的要哭,不住地向云娘招手,云娘心中诧异不已,不解她是何意。正自顾盼之时,忽见车窗的帘幕被掀起一角,贵妃从车窗里露出了一张脸。贵妃的面容虽看不甚清,然而一张口,跟了她十来年的云娘便听出不对来:“小云儿,你过来,我有要紧事要同你说。”声音沙哑不堪,有气无力。

  云娘身不由己地回身过去,胡同口的那些人要拦她,她道:“我过去同娘娘说一句话便回来。”

  妹史急切间也喝道:“你们既知道是娘娘来了,竟敢这般犯上作乱,竟是要造反么!你们可还晓得这世上有王法二字!待殿下回京后,咱们娘娘只消向殿下提上一提,看你几个哪里哭去!”又喊云娘,“小云儿,你快过来瞧一瞧!”

  云娘为难,与那守卫的头领道:“求你通融则个,我去与娘娘说一句话便回来。”

  那头领倒不怕被栽上犯上作乱,冒犯贵妃的罪名,因晓得云娘为人甚是稳重,且贵妃又是三殿下的生母,说几句话而已,应当不会有事,蹙着眉头思索片刻,便也挥手叫她过去了。

  ☆、第125章 侯小叶子(六十二)

  妹史见云娘终于过来,心里一喜,上前一把捉住她两只手,拖到缁车前,贵妃亲自撩起帘幕,示意云娘上车说话。云娘尚未及敛身行礼,已被妹史从后头推进了车里头。

  云娘不敢与贵妃同坐,只半斜着身子,坐了小小的一块地方,垂首小心问:“娘娘唤奴婢来有何要事?”及至离得近了,就着车内一盏宫灯的微弱光芒,才瞧见贵妃的眼与脸都哭得浮肿不堪,一时间,心头砰砰直跳,慌得不行。

  贵妃捂住脸便又哭出了声:“云娘救我!救我玉哥儿!我玉哥儿要遭难了!”

  云娘吃惊:“殿下好好的,为何就要遭难了?奴婢虽然不大懂,却也知道殿下走的时候都已安排妥当,眼下更是打了胜仗,再过几日便能回京的,娘娘为何还要如此慌张?”

  贵妃哭得太过厉害,话都说不利索,妹史生恐耽误的久了,胡同口的那些守卫起疑,届时过来将云娘喊回去,只怕连这最后一个机会都要错失了。不得已,也顾不得规矩了,将帘幕一撩,头伸进来,小声将贵妃从皇帝那里听来的话一五一十与云娘说了,又伸手往胡同深处的方向比了比,道:“你若狠得下心,这事便交由你来做,只是我晓得你这个人,你非但狠不下来心,只怕还要坏事!因此今日你无论如何也得将咱们娘娘带到里面去!那一位是保不住了,我也不说殿下与那一位你选一个的无用傻话了,二人哪个要紧,你只要不糊涂,心里定然清楚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