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穿越五零年代当学霸 > 第96章

穿越五零年代当学霸 第96章

作者:扫雪煮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6:58:31 来源:免费小说

  果然没过几天,总厂设计部通知各分厂的设计科全体成员到大会议室开会。

  将近两百人坐在下面,李惜文和总厂的总工副总工还有一三四五分厂的总工坐在上面,别人再年轻也有三十出头,只有她二十还不到特别醒目。

  李惜文偶尔抬头看下面,都能感觉看她的目光起码有一半想化身利箭。

  上辈子李惜文本没事,是个人人都喜欢的小可爱,现在终于享受到了她特别想要的,嫉妒恨都压不住羡慕的复杂目光,她开心的都要爆掉了。为了不让人家看出来她开心,她只好一直低着头认真看通知下达的任务,借琢磨二分厂的技术员可以胜任哪项任务转移注意力。

  张总工点名一分厂的总工发言之后就点李惜文,“小李总工,你对这次机械局下达的任务有什么想法?”

  李惜文其实攒了一肚子的意见和建议,但是在这个人人都擅长保持沉默的年代她是不可能说出来的,她点点头,说:“厂子交下来的任务我们一定想办法努力去做。”

  其他人的反应也差不多,表表忠心就算了。上一拨提想法提意见的人参加农业劳动还没有回来呢,留在这里的人都不是擅长提意见和建议的人。

  大会散了开小会。在二分厂自己的会议室里,关上门技术员们讲话就要稍微直接一些,都说想把打井机做的好一些,没有精力去搞钻机。

  “诸位。不是我妄自菲薄,咱们这个拳头产品小型打井机,其实是个机械厂就能生产。全国现在没有五十家也有三十家机械厂在生产小型打井机。有的工厂还因地制宜设计制造出适合他们当地的机型。每个月咱们还能收到十几二十封各地机械厂的求助信,希望咱们派技术员去支持他们的打井机生产。”李惜文叹气,“咱们搞研发其实也是仿制。然后呢,别人连研发都省了,直接仿制我们还能让我们派技术员去指导,咱们辛苦几十年也就这样了。我就问问你们啊。你们想不想搞一个拳头产品,做到全国的行业标准由我们厂制定,全国甚至全世界一提到某项产品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我们厂?”

  几位年纪大的技术员不约而同说:“打井机估计不行。”

  “是的,就算我们能做到全国最好,我们的最好也很容易就能被别的工厂取代。搞拳头产品的事情可以慢慢考虑,总厂交给我们的任务必须完成。搞钻机我们需要去各工地和矿井搞调研。我的意见是家里有孩子的同志搞调研就选离家近一点的地方,单身的就选远一点的地方。还有家庭情况不适合出差的,咱们就把本市留给他。因为考虑到咱们还要搞个拳头产品,所以大家调研的时候多看看,多问问,这个工作算是咱们厂自己的小任务,大家去做的时候心里有点数,争取多记录数据,调研之后咱们集体讨论。”

  李惜文开会没那么多废话,说完了自己的要求问:“你们有事就说,要是没想好咱们就下次开会再说。”

  有事的说事,没事的也不多话。小会都没开到十五分钟就散了。

  李振华走的时候还是秋天,回来已经是滴水成冰的寒冬。

  李惜文给他和符满娇准备了棉毛衫裤、毛线衣裤,皮帽子皮袄和厚皮鞋。

  李振华给李惜文带来的也是冬衣。大棉袄小棉袄棉大衣棉裤,还有一麻袋的鞋子。有棉鞋有单鞋,虽然花花绿绿的不符合李惜文的审美,但是都做的很用心。

  “大哥大嫂,这么一大堆是怎么回事?”李惜文觉得大哥在火车上没有被人抓投机倒把都是运气好!

  “鞋子是你去找地下水的那些公社社员送的。社员们今年算过工分分过钱,都觉得日子好过是托你的福,所以一家一点凑材料给你做了双鞋。开始有人送粮食到咱们家,爸妈不收,推辞不过收了一双鞋子,后来各生产队就都托人送鞋子来。一共收了四麻袋鞋子呢,我们背着两麻袋鞋子上的火车,到平京遇上邢绥德,邢绥德叫我们上他们家去住。我就拿了一些要送给邢家。胡阿姨给方老师打电话,方老师来挑走一些,说一半送博物馆,另一半她给你收藏起来做纪念。胡阿姨自己留了几双做纪念,提一麻袋带我们去送给平京福利院,还剩下的一麻袋说带回来给你看一眼,叫你送到福利院去。”李振华笑的要死,“你不是总说你鞋子都磨穿了好几双嘛,乡亲们心疼你,要让你一辈子穿他们给你做的鞋子。”

  “应该都送去福利院的。”李惜文现在不觉得这些鞋子不符合她的审美了,她觉得每一双都好看,“大哥大嫂,我可不可以留两双穿?”

  “我也想留两双穿。”符满娇现在是短发,用两个黑发夹住留海,比李惜文之前在火车站看见的样子活泼多了。

  “那你们挑吧。呃,再挑两双送孙书记,晚上我带你大嫂去他们家坐坐。不能更多了。”李振华显的特别小气。

  李惜文知道她大哥是在开玩笑,她也开玩笑,“大哥这样会过日子,大嫂你是不是夸奖他一下。”

  “他明明是在替你败家,我夸奖他干什么!”符满娇的脸有一点红,“我们挑鞋子去。”

  李惜文挑出来的两双鞋子她是舍不得穿的,她郑重的拿袋子收好,和她的小理想摆在了一起。

  晚上李振华带着符满娇去孙书家串门,除了两双厚棉鞋还送了一包喜糖。孙书记收了喜糖要退还棉鞋。李振华把棉鞋的来历说了,孙书记欣然收下。

  礼拜天早上孙书记的爱人提着两双棉鞋去补鞋的地方打鞋掌,别人问起来,孙书记的爱人一顿大吹,搞得一大群人跑去李惜文的宿舍看鞋子。

  李惜文和符满娇正给鞋子分大小号做记号呢。女同志们七嘴八舌问个不停。李惜文很耐心的告诉她们:“当初我给各公社和大队找地下水,都是自己带的窝窝头,也没有问人家要过钱和东西。今年他们丰收了,就一个生产队给我凑了一双鞋子。我是很开心的。但是我觉得这个鞋子送去福利院最合适。大姐们要是有空和我们一起去福利院吧。”

  好不容易礼拜天休息,有时间干什么不好?李惜文的邀请直接就把人赶跑了。最后是两个又闲又热心的大姐跟他们一起去的。

  这一大麻袋的布鞋在友谊厂十分出名,就吸引到一个去友谊厂采访的记者的兴趣。

  记者跑去采记李家兄妹,李惜文和李振华说的仍然是李惜文对大嫂们说的那几句话,干巴巴的没什么意思。

  但是记者觉得很有意思,在李惜文和李振华那里挖掘不到材料,他就跑去了和顺县调查。和顺县很多人家都摆着一本农村数学实用手册,记者一问才知道这本手册还有两本寻找地下水的书都是李惜文写的,甚至李惜文上大学的时候还有参与编写现在全华国卖的最好的两本复习资料。

  记者同志很严谨,还跑去齐市和华大调查了一圈,最后写了一篇标题为《四麻袋布鞋》的长篇报道,既写李惜文的个人奋斗,也写李惜文的父母李大海和曹月英如何教育四个子女,下放到梨树村又做出了哪些成绩,还有写和顺县的新变化。

  报道篇幅很长,没有登报,但是进了内参。

  第119章 回京

  试生产出来的二十台打井机需要收集使用数据,肯定要有技术员和工人跟着机器跑。李惜文决定把这个工作和调研合并到一起,悄悄先和李振华出差的事情。

  “这么冷的天气在户外活动,女孩子的身体吃不消的,你就不要出差了,去哪里跑让我去!”李振华说。

  李惜文笑起来,“大哥,你忘了我头顶还有小纱帽了吗?我就是不去外地,离得近的东北几省也是要去跑一跑看一看的,不可能留在温暖的室内。去南方出差可能需要一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回来。这段时间大嫂要是怀孕了,你在外地跑,我也要隔三岔五的往外跑,其实她就是一个人。你不出差,我照样也要到处跑一圈,我先去南方也没那么冷。你在北松守留,我的工作你帮我盯着我放心。你又不是领导,爸妈还没有回城呢,你老老实实在工厂待着哪也不去才是正常的。”

  李振华斟酌半天,发现妹妹确实避免不了出差。那么先去暖和一些的南方还真是比一开始就在北松跑对女孩子更友好一些,而且最后跑北松附近他也可以代劳,他就同意了。

  长途出差固然辛苦,但是出差的各种补贴多。

  开会的时候李惜文强调留在厂里的人要把出差的人的工作也担起来,也会发一点加班费,几个家里孩子多负担重的技术员仍然抢着要去最艰苦的地方。

  不那么艰苦的地方同样抢手,李振华连开口争取的机会都没有。

  最后李惜文把大家出差都安排好,说她出差的时候她的工作就暂时交给李振华负责,大家也都没有话说。

  符满娇在枕头上和李振华说:“小妹这样安排,别人会不会说闲话呀?”

  “是不是有人在你面前说什么了?”李振华想一想,说:“从小妹担任代总工程师的那一天开始就有人说她闲话,无伤大雅的闲言碎语你就一笑而过。比较过份的话你回来跟我说,我去找人家。不方便我出面的就直接给小妹说。”

  “也没有说什么了,就是感觉像是小妹特别偏心你似的。”符满娇真是很担心的,“这样对她影响不好。”

  “小妹要是处处撇清,当面夸她背后损她的人会更多。除了小妹,我确实是我们科最能干的人啊,她信任我不是应该的嘛。”李振华安抚的拍拍妻子,“如果有人觉得你有什么机会是凭裙带关系才得到的,你也没有必要谦让出去。抓牢机会尽量做到最好就可以了,不然多辜负给你机会的人啊。”

  闲言碎语最多也只能在符满娇那儿打个转,根本到不了李惜文那里去。

  李惜文收拾了一个旅行箱,跟两位技术员还有三位工人带着三台打井机,先火车后海轮再转汽车奔赴华国最南的交州省。

  交州对应李惜文上辈子的越南的一半和广西的一部分,因为华侨往老家寄钱的很多,自然条件也好,所以交州省这几年的生活水平并没有下降太多,国营饭店里的交州米粉和春卷并不限量供应,不贵而且好吃。

  李惜文吃着美味的交州米粉和交州春卷,觉得伟大的华国版图还可以再扩大一点,泰式咖喱蟹和冬荫功她都有二十年没有吃到了,她还是很想念的。

  确定打井机长途跋涉舟车劳顿之后在交州这种热带地区仍然结实耐操,李惜文再斜着往西走上贵滇高原和另一组同事汇合,然后切西川,横穿青海去甘肃找第三组同事,在甘肃搭火车回北松把她记录的数据和修改意见交给李振华。休整了两天她再次出发,和在中原腹地的同事汇合。

  这一圈跑完回到北松已经三月初,出差近的同事们都已经回来了,最新的两款打井机修改版图纸也都画好了。

  李惜文看过图纸,签字同意让秘书拿去给孙书记签字,放下笔问李振华,“先回来的同事有同时写钻机的调研报告吗?”

  “有的写了,有的还只是一本数据记录。不过这段时间咱们留守的几位同志也没闲着,大家到处找资料,机械局那边很支持,我感觉他们其实是想要咱们设计生产地质钻机。”

  办公室里现在只有他俩,李惜文就直接说:“我的想法是只生产钻头。不管这个想法能不能实现,技术团队对地质钻机有一定的了解都是好事情。这个咱们自己先不提,看大家开会的时候都是什么态度。他们要是没有那么大的上进心。我俩自己琢磨。”

  李振华点点头,“公事说完了?”

  “有好消息?我要当姑姑了?”李惜文心里真是高兴的,她攒的小理想总算有机会送出去了!

  “两个好消息,一个是你要当姑姑了,另一个是爸妈上个月回京了,都重新分配了工作。华大那边希望你能回去继续学业。”李振华带笑看着妹妹,“开心吗?”

  “开心!开心死了!”李惜文差点蹦起来,“大哥你给我买回京的火车票了吗?”

  “没有。”李振华摇摇头,“厂里希望你留下来。孙书记一连几天找我谈心来着,一个劲叫我劝你。估计他一会就要来找你。”

  孙书记都没等一会,给图纸签过字他就找过来了。因为李惜文桌上摊着一大堆的记录,他把办公桌前的椅子往外面拖了两步,坐下来说:“李总工,听说你下放之前都已经给教授当助教了?”

  “我那哪是助教呀,就是照着答案帮老师改改作业!”李惜文特别谦虚。

  “大李工和你说过华大希望你回去上学的事情了?你的业务水平当大学老师也够了,回去也是在平京的机械厂实习。反正毕业证书肯定能给你的,那还回去干什么呢?”孙书记说。

  “我想把因为下放中断的研究捡起来继续研究。”李惜文在心里掂量能不能和孙书记说实话,孙书记对她和大哥是非常照顾的,一半固然是因为有方家和宁东这个技术顾问的面子,另一半也是因为孙书记是个好人,她觉得可以告诉孙书记。

  甭管什么科学研究,都是要花钱的,孙书记纠结了半天觉得他还是能做主的,说:“和华大比,我们友谊机械厂更有实力支持你搞科学研究。”

  “厂里肯定有这个能力。但是我的研究可能十年八年都不能出成果。哪个工厂也容忍不下一个工程师八年只拿工资不干正经事吧。”李惜文对孙书记笑笑,“但是学校不一样了,我完成教学任务就能搞自己的研究。搞不出来损失的也只是我自己的时间,不会影响到工厂的生产任务。”

  “那你能告诉我,你想搞什么研究吗?”孙书记追问。

  “数控机床。”李惜文眨巴眼,“咱们北松好像就有机床厂?咱们厂不大可能单独搞个机床厂配合我研究吧,和别人合作搞,人家是现成的机床厂,我就是出成果也是跟人家姓的。”

  孙书记平时也有看科学画报的,知道什么是数控机床。他思考了半天也觉得李惜文回华大更合适,也就不劝了,说:“我去找总厂的领导说说。”

  北松有一个机床厂,隔壁奉阳还有两个机床厂呢。一定要支持李惜文做研究,研究成果也不可能拿来给友谊机械厂建立机床分厂。阻拦本来就想回京的李惜文还落不到好处的事为什么要做?

  相反,大家好聚好散,有个什么需要让李振华去找李惜文求助,李惜文能拒绝?

  所以领导们开小会统一意见之后,半点都没为难李惜文。李惜文和李振华办理工作交接需要时间,厂里还派人先把她的档案送回华大。

  农业局一个萝卜一个坑,李大海的坑早让别的萝卜填上了,他回京给分配到了农业部工作。他现在是没房子的人,单位在家属大院里分配给他两间小平房,家具什么的都是从单位租的。

  李惜文放下行李跟爸爸妈妈撒够了娇,发现除了租来的家具家里就没有什么东西了,问爸爸妈妈:“自行车要不要买呀?”

  “我上下班都坐班车。你妈还在图书馆上班,也能蹭班车坐。暂时还用不着那个。”李大海叹气,“我和你妈的工资补发下来咱们就把荷花胡同的房子盖起来。回那边住再买自行车吧。”

  “拆了咱家房子不赔钱的?”李惜文觉得国家也应该讲道理。

  “指望工资靠谱点。”李大海拍拍女儿的狗头,摸出一把钥匙,“宁东前两天来看我们,说他又要外派出国,这次可能要一年才能回来。他把他宿舍的钥匙留给你,叫你有空去看一眼。”

  “哦。”李惜文把钥匙收下了,“爸爸,方老师现在住在哪儿?”

  “你方老师调动工作去了西京,她爱人在西北局工作,”曹月英把女儿被揉乱的头发理顺,“你师伯去了东北局。我们还说呢,万一你们厂要是不放人,我们也调到东北去。”

  “师伯也恢复工作了呀。那我二哥呢?”李惜文以为师伯还要再吃一年苦头。

  “回学校了,你春来哥也回原来的单位了,”曹月英压低声说:“他说东西只要藏得好,暂时就不要动它。”

  李惜文点点头,“那咱们家盖房子还是找建筑公司来盖?”

  “也只能找公家单位来盖房子了。”李大海叹着气站在门口,“你在学校好好学习,缺了一年多的课,都必须补上!”

  要求李惜文补课的还有冯教授。他老人家砸出来的课本两尺高,各种习题册和作业纸还有一尺高。

  李惜文原来的宿舍已经有人住进去了,暂时女生宿舍楼没有地方给她住。学校就把教师宿舍楼楼梯拐角的小房间安排给她住。楼梯间只有**平米,窗户也很小还没有暖气,但是天气也没那么冷了,一个人住胜过去已经住满的宿舍搭临时床铺。

  李惜文回来的时间适逢全班同学去机械厂实习两个月。她是才从机械厂回来的人,她就没有主动要求去,就留在宿舍里自学补作业。

  李惜文仍然每天早上打够一天三餐,在宿舍里蹲着都不出来。

  盛义芸找来,发现李惜文的书桌上、床上到处都是书,笑着说:“你不会是在补作业吧?”

  “就是在补作业。要算平时成绩的,少一题都不行。”李惜文把床上的东西理一理,“义芸姐你坐这儿。我回来的事儿都传到平京大学去了吗?”

  “没呢。前几天蔡雅萍来找林巧玉我们还提到你了,都不知道你回来的事。是刘圆圆昨天回家听说的。董新兰也跟她家里人一起下放了,刘圆圆说离你们家下放的地方不远,她跟董新兰关系好,就想知道董新兰什么时候能回来,但是她又怪纠结的,不敢来问你。我管她呢,我听说你回来了就来找你玩。”盛义芸叹气,“其实我们学校下放的老师同学有不少,你大哥的对象也被人举报下放了,这事你知不知道?”

  “我知道她被人举报下放,但是不知道是谁举报的。”李惜文笑起来,“你知道是谁?”

  “具体的不是很清楚,但是拿着信去举报的人肯定对你大嫂的事情比较了解,不然也不能只凭一封信就去举报她。”盛义芸摇摇头,“我们猜是她们宿舍的杨嫚。杨嫚在你大嫂的班级里成绩和表现都是倒数的,轮到谁留校也轮不到她!可是偏偏全班就只有杨嫚留校。”

  猜测也不一定就正确的。再说就是人家干的也不能明显的报复,下小黑手得悄悄干,李惜文摇头笑笑说:“什么都倒数还要留校,她不会是当助教的吧?”

  “在历史系当秘书呢。”盛义芸呵呵,“本来留校当秘书的人应该是你大嫂。我觉得如果真是她,你回来了她心虚害怕说不定要耍手段搞你。你当心一点这种人。”

  其实盛义芸就是特地来告诉她这个事情的,李惜文心里真是很感激,点点头,“我会小心的。义芸姐,谢谢你。”

  “谢什么呀。我还有点别的事情,我先走了。”盛义芸说完事就要走。

  盛义芸家其实也蛮危险的,李惜文也不敢留盛义芸多坐,送她到门口“义芸姐,你走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