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穿越五零年代当学霸 > 第75章

穿越五零年代当学霸 第75章

作者:扫雪煮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6:58:31 来源:免费小说

  “小妹姐我去看看!”吴燕来也跑的很快。

  李惜文把汤喝完了,兄妹仨也没回来。她把几个碗收拾到厨房去,看“大师傅”的徒弟带着几个人在腌萝卜头,洗好碗她就过去帮忙。

  “大师傅”背着手,笑眯眯的看着李惜文干活,还跟她开玩笑,说:“善学还真不是吹牛,我们小妹姐真是很能干。”

  不是想在你面前刷点表现分,求你高抬贵手对我爸妈和哥哥好一点,就凭你们拆了我家,你以为我喜欢给你们腌萝卜啊,我肯定给你们腌最咸的萝卜!

  李惜文羞答答低头,“周善学小朋友特别擅长夸奖别人,我们街坊他都夸奖过。”

  李惜文配的腌料闻起来就是要香一点。“小师傅”问比例,她就把配方写给了他。

  “小师傅”话不多,但是是个实在人,李惜文走的时候给她拿了两个窝头。李惜文把窝头揣衣服口袋里,道谢回去。

  王友贞的亲戚可能都放出来了,宿舍里每张床上都有最少一个人,大舅妈和小舅妈对哭对骂很热闹。剩下的人也都在哭。

  李惜文不想进去,安安静静的在走廊里站着。李振国扶着曹月英,跟着那位女干部过来。李惜文跑过去想扶曹月英,曹月英先问她:“你怎么了?”

  “里面太吵了。而且住不下了。”李惜文扶住她妈,跟女干部商量,“同志姐姐,还有第二间临时宿舍吗?”

  “有的,我带着钥匙呢。”女同志很好说话,把对门的宿舍门打开,吩咐他们:“你们安心休息。”

  女同志一走李惜文就把房门关起来落了拴,问曹月英和李振国,“你们吃过饭了吗?”

  李振国摇摇头,“给水喝,没给饭吃。”

  李惜文把两个窝窝头掏出来,“我吃了两顿饭了,这个是我吃完饭给厨房帮忙,他们给的。吃吧。”

  “没有人为难你?”曹月英问。

  “遇到周善学的亲戚了,就是抱我上卡车的那个。大家对我都挺好的。”李惜文的精神力已经在左右两边都搜索过了,当然两边都有听众,但是墙上没洞眼,她就做手势表示隔墙有耳,大声说:“我吃的很饱的,不过我走的时候食堂都在锁门了,明早我带你们去食堂吃早饭!”

  “不吃没力气。振国,吃了。”曹月英把窝头拿去啃,边啃边叹气。

  “二哥快吃,对门除了冬来他们仨是我带下去吃饭的,那几位都没吃呢。你们吃过我好开门。”李惜文没有分东西给王家亲戚吃的想法。

  李振国也没有这种想法,但是他想给爸爸和他亲哥留口吃的,他犹豫着,说:“那爸……”

  “他跟你大哥哥怕是要到最后。”曹月英长长的叹气,“不用给他们留。”

  亲妈好像很担心呀,李惜文想安慰她妈,就说:“我跟刚才那位女同志申请过,打电话到学校给我和二哥请了两天假呢,妈你不用担心,学校不会记我们旷课的。”

  曹月英的心里安定了一点,李振国摸摸妹妹的脑袋,说:“那我就放心了。”

  曹月英和李振国吃完了窝头,李惜文就把房门开了一道缝。隔壁仍然很热闹,都没人探头。

  曹月英叫李振国和惜文早点睡,她守着门等到下半夜李大海和李春来都没有过来。第二天吃过早饭她们回来的时候,对门的房门才打开,吴冬来要开口说话却被小舅妈用力拉回去,然后房门又关上了。

  一整天都没有李春来和李大海的消息,第三天也没有。第四天早上对面王家的亲戚被喊去问话,完了就直接给放了。吴冬来带着弟弟妹妹恓恓惶惶,曹月英就把他们仨喊过来,把对面收拾干净,枕套被面都拆下来,叫李惜文去厨房讨盆。李惜文去过不只讨来两三个大盆,连肥皂都讨来了。

  曹月英就带着孩子们把枕头被套什么的洗干净晒起来,一天从早到晚,又是洗又是晒又打扫卫生的就混过去了。

  第五天早上她们被女干部喊过去见李大海。

  李大海很憔悴,发现老婆孩子没受苦,他松了一口气,说:“曹月英同志,我们离婚吧。”

  “离婚?”曹月英摇头,“凭什么?我跟你苦了那么多年,好不容易孩子们都上大学了,到了我享福的时候了,我不会跟你离婚,你想都不要想!”

  本来运气要说话的女干部被“享福”什么的打断了,张开嘴话却没说出来。

  李大海苦笑,说:“我是个糊涂人,我的思想需要改造,你和孩子们应该和我划清界限,保持距离,不能受我坏影响。”

  这种情况早在曹月英意料中,李大海要是肯出卖他师兄他就不是李大海了,她说:“孩子们已经长大了,不需要我们照顾了。我们一个锅里吃香,一张床上睡觉,谈什么影响不影响?你去哪我去哪。”

  “我爸妈在哪儿,家就在哪儿。我跟爸妈!”李振国紧紧抓住曹月英,“爸爸,妈妈,你们不能不要我!”

  老娘辛辛苦苦开人工虫洞过来,就是来寻找家庭温暖的,个人前途算个鸟,去你妈的振兴国家工业。

  李惜文走过去扶住李大海,“我要和爸爸妈妈在一起。”

  “李振国同学,李惜文同学,你们都是国家培养的大学生,你们……”女同志笑一笑,“再考虑一下,只要你们……”

  “谢谢您。”李惜文也对女同志笑一笑,“我们是一家人,谁也不能放弃谁。要是有谁思想落后了,我们就要帮助他改造思想,一起努力,全家一起进步。”

  好吧,你们全家都会说话。我说不过你们这思想工作没法做了!

  女同志默默的打开门,示意团结的一家人跟着她走。

  李家的房子已经拆成平地,但是街坊们把他们家的东西都拾捡起来,居委会的金主任借附近一个街道工厂的仓库给他们家装家当。

  李家一回来,金主任就踩着自行车过来通知李家去仓库搬东西。

  虽然箱子柜子和书架都没有,但是户口本和粮本票证,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和被褥全都在,几个人挎包里的钱也都没有少一毛。就算街坊们都自觉,能做到这样也是多亏了金主任。

  李大海和金主任握手道谢,久久都不松手,曹月英也挡住了周秋林那几位的视线。李惜文一看她爸妈那样就知道他俩要搞小动作了,走过去小声问周秋林,“周叔叔,我们去的地方远不远,是只准带四套铺盖去,还是可以多带几套?”

  李惜文其实是在问,是就她一家四口去,还是她大哥和小哥都会去。

  周秋林小声说:“远的很,能带走的都带走吧。”

  这是被一网打尽了?李惜文很灰心。不过她还是强打精神继续转移周秋林们的注意力,她把她挎包里的草图拿出来,说:“我跟同学去白河大坝慰问的时候,觉得那个独轮车可以改进一下,我都跟我们班同学说过了,回校一起做这件事。我想把图纸都画完,您帮忙交给专家,看看有没有用行不行?有用就给我们同学拿去?”

  这里的所有东西其实都已经检查过了,包括李惜文这个草稿纸上的草图。不过检查的人检查的重点是文字,忽略了草图本身。

  李惜文这样一强调,立即就有人问:“这是手推车的草图?怎么看不出来车轮和车握把?”

  “它是个草图啊,我就把轮子什么的都简化省略了。这一排,是我目测的手推车的数据。这个,是我觉得比较省力的数据,我画了圈的。这个,是我自己估算的。”李惜文一边说,一边拿出笔,把她改造过的手推车画了一个简笔图。然后她觉得仓库里不方便,就挪到仓库外面一个破桌子那儿,站着把手推车的各部份零件画出来,写上长宽高。

  周秋林和他的同事都围过去看她画零件图。李惜文稍微解释了几句,但是没有在草图上留下文字。最后这一叠草图被最先出声的那个人拿去了。

  那头李大海抓住这个机会,低声和金主任说:“柿子树下面是粮食地窖,您悄悄给街坊们分了。”

  金主任呆了一呆,李大海就松开了手,低着头去整理铺盖卷。

  金主任反应过来,出去跟工厂的人商量,借出来几个麻袋给李家装东西。

  就算有周秋林那几位肯帮忙,也不可能把家里所有的东西都带走。真正能带走的除了被子其实也只有几个盆和四个热水瓶、几个茶缸,还有摆在明面上的三十斤玉米面。

  周秋林他们挺和气的。

  金主任就大着胆子替李家张罗,说:“就不知道你们要搬家,所以借人家仓库也只是说临时摆几天。要不然这样吧,你们先走,要是下个月你们家没亲戚来照管,这些东西我帮你们张罗着卖了,卖的钱我先给你们收起来。你们到了地方给我寄封信,我再把钱给你们汇过去。”

  “太感谢您了金主任。”李大海真是感激金主任到没话说。

  “都是街坊,都是街坊。”金主任的套话张嘴就来:“你们要好好劳动,端正思想,争取早日回到我们人民群众队伍中来。”

  “一定一定,我一定好好劳动!”李大海再次和金主任握手。

  闷罐车厢里,李春来脸色苍白,李振华扶着他靠坐在板凳上。吴冬来和吴燕来哭唧唧的,一左一右扶着吴世会。车厢里还有好几大家人,各家聚在一起,都默默无言。

  第97章 未来的大佬

  跟车的两位转业干部人都很好,一口一个我们一起去农村参加劳动,绝口不提其他。他们热情的帮忙搬麻袋,把堆在一个角落里他们自己的东西收拾出来让李家人铺褥子。发现李家有带四个热水瓶,就叫把热水瓶给他们,他俩去帮忙打开水回来。

  这两位一出去,李振国就飞快的给吴世会和李春来检查身体,发现他们只是太疲倦,他松了一口气,小声说:“父亲,大哥哥。你们睡一会儿吧。”

  吴世会点点头,李振国力气不小,一个人就把吴世会半扶半抱送到褥子上躺着。信得过的师弟在这里,吴世会放心的闭上眼睛睡觉。

  李春来被李振华扶到褥子上躺着,长长呼气:“我又怕看见你们,又想看见你们。”

  “说什么傻话,一家人当然要在一起。”李大海看见李振华在这儿心里也踏实了,左右看看,说:“我也眯一会,振华,你看着张罗。”

  “爸爸,都交给我。”李振华一口应承。

  师兄没有问师弟为什么会来,当父亲的没有问儿子怎么会在这里,当儿子的也没有问父亲一家人为什么会在这里。

  李惜文觉得这种信任和信赖最珍贵,她特别开心这样的父亲是她的爸爸,这样的儿子是她的哥哥,和这样的亲人在一起,未来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她都不在乎。

  曹月英一直绷紧的神经看到李振华也松驰下来,她靠着李大海,李大海就搂着她,两个人挨在一起打盹。

  李惜文拆开一个铺盖卷,拿被子把她爸妈包起来。把褥子抱给吴冬来和吴燕来,“一半贴墙一半铺地下,我们靠着墙坐。”

  “小妹姐。”燕来哭出声,“我妈和小舅妈把静来带走了……”

  “不要提她们!”吴冬来打断弟弟,“王友贞跟我爸离婚了,她就不再是我们的妈!”

  离婚有用?离婚再找一个级别高的长期饭票才可能有用。

  可是王阿姨既不年轻也不够漂亮,娘家还有一群擅长要饭的亲戚拖她后腿,高级别的饭票挑选余地那么大,凭什么一定就要娶她?

  条件差不多的人才不会挑她的这些缺点,两个人拿工资养两大家人的生活还是很有滋味的,李惜文苦中作乐,默默祝福王阿姨二婚幸福。

  后面又上来两家人。各家默默的收缩了自己家的活动范围,给别家让出位置。除了那两个转业干部,几乎没人说话。

  在火车开启之前,一个中年干部上车宣读吴世会、某某某和某某下放到和顺农场参加劳动的通知。这位干部也非常亲切,和通知名单上的每位同志都握手送别。

  李大海和李春来都不在名单上。不过最后干部还是握住了李大海的手。

  闷罐车里光线昏暗,李家这边人又多,大家都站起来外圈的人根本看不见里面。干部和李大海握手的时候,飞快的说,“胡大姐让我转告你,小强在学校一切都好。”然后他放慢语速鼓励李大海同志在和顺县好好劳动,早日返城。

  小哥没有事,说明爸爸什么问题都没有啊。

  李惜文感觉轻松多了。她发现爸爸妈妈和大哥二哥甚至李春来都开心了一点,她觉得她有必让爸爸妈妈更轻松一点,她就挤到她妈的身边,假装怕冷把手伸进被子里,在她妈的大腿上画字:“钱箱和首饰箱我都藏起来了。”

  曹月英在女儿画了一个“钱”字的时候就保持住了静止的姿势,李惜文画了第二遍,她读懂了女儿的字,又联想到周秋林的话,确定家里的东西没有被找到,欣慰的拍拍女儿的手,整个人彻底放松了。

  曹月英是怎么悄悄跟李大海在被子下面交流信息的,李惜文用眼睛看不见,用精神力她又不好意思。反正没几分钟,李大海也放松下来,睡着了甚至还打着呼噜。

  李惜文到晚上睡觉的时候才找到机会在二哥手臂上画“首饰箱我都转移了,他们没搜到。”李振囯也画字回:“放心,我们家要是谁说了什么,我们家就在去农场的名单上了。”

  李惜文彻底放心了。

  闷罐车的车门拉上里面就漆黑一片,火车开的再慢还是有风从透气孔钻进来。不知道是谁按亮了手电筒,然后就有人说:“关起来关起来,有事再点。”然后那一点点珍贵的光亮又熄灭了。

  吴世会睡一觉醒来仍然没有什么精神。李春来和李大海醒来也没有精神。为什么没有精神其实都不用猜,因为他们仨的肚子一直在咕咕叫。

  李振华想起来他看见妹妹挎包里有油茶面,轻声问:“小妹,油茶面还有吗?”

  何止是油茶面,大哥你想要汽车我都有的好吗?

  李惜文点点头,从挎包里拿出一只一斤装的洋铁瓶,拿手电筒照着头顶,用反射下来的散光照明,李振华和李振国一起合作,调了三茶缸的油茶面给三个肚子饿的咕咕叫的人喝。

  不知道谁家的孩子喊饿,大人往孩子嘴里塞了什么东西。于是,借着电筒光亮,各家都开始吃东西了,连转业干部都拿出馒头啃。

  大人们都很谨慎,除了简短的说吃说喝之外别的话都不肯说。

  但是不只吴冬来和吴燕来,几家人家的孩子都看一户人家特别不顺眼,李惜文估计这家就是吴家那个举报的邻居,她把这家人的长相都牢牢记住了。

  火车向西走走停停,两天之后他们下火车换乘卡车又走了一天才到和顺县。李家四口人在车站和李春来李振国分开了,他俩是吴世会的亲生儿子,必须陪同吴世会去农场。

  李大海一家下放劳动的地方叫梨树村。梨树村有一百来户人家,村外几十里全是荒滩。分配给李家的住处是荒滩边上孤零零的三间房,离梨树村还有五六里路。

  村支书马永福赶着大车把一家四口和几只麻袋装的行李送到荒滩上李家的新家。三间房看上去新盖没两年,每间房都有炕。靠墙的柴火堆有半人高,水缸水桶和铁锅都不缺。但是别的小东小西都没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