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穿越五零年代当学霸 > 第69章

穿越五零年代当学霸 第69章

作者:扫雪煮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6:58:31 来源:免费小说

  一般人比如她家也就是在院子里种点什么。到老大哥这样不但想要自己吃饱,还敢想着让全校师生吃饱的觉悟和胆识,李惜文自问是没有的。

  老大哥都敢提出来了,她也不能怂,所以王显胜说完了他的想法,李惜文立即从技术角度说明温室和大棚在秋冬季节的投入和产量,如果自己动手建造温室和大棚的话,成本各项大约是多少。

  李书记听一大一小两个激动的同学说完了,说:“建设机械实验农场的想法很好,可是我们的农林学院拆出去了……”

  “我们把农林学院要回来!”李惜文坚定的说:“农业和工业是拆不开的。农业实现机械化,不仅仅只是配一两台康拜因呀。别的国家洒农药都用上机器甚至小型飞机了,还有最新的喷灌技术,这些都是机械服务农业。

  而且,现在的温室只是简单的利用太阳光,看上去它是和机械没有什么关系,但是!我们想像一下,未来我们国家也能像俄国那样把火箭、飞船送上太空,在太空和海底建城市,开发利用太空和海底的矿产资源……肯定要配套温室升级成的小型机械农场。农场的机械和机械化的城市就是一个整体,怎么才能做到低耗能高效率?未来我们可是要去设计制造太空城市和海底城市的工程师,又怎么能没有一个自己的机械化农场提前熟悉运作呢?”

  王显胜真没想那么多,他来找书记交调查报告,一个是来显示一下存在感让校领导知道他暑假都做了什么工作;另一个就是现在这日子没法过了,他就想画个大饼说服学校在附近搞个农场,全体同学课余自己动手种地改善生活。他觉得自己已经很能吹牛了,就没想到小李同学这么敢想,这么敢吹!

  李书记不久前才从国外参观回来,洒农药的小型飞机和喷灌技术他都见识过了,小同学说的温室投入成本有点高,但是小同学描绘的太空城市和海底城市的蓝图太美妙了,他想一想就热血澎湃,就觉得机械化农场那是必须上啊,要实现这个大理想,那肯定要先把小理想农林学院要回来。

  李书记就带着两个学生去找张校长了。王显胜这回照着李惜文刚才打的草稿又吹了一遍,李惜文看机会给他把技术和数据补丁打上。

  张校长听了也很激动,他琢磨了下,说:“农林学院肯定是要不回来的,但是机械化农场我们可以搞!我们可以吸收征地的农户做农场职工!王同学,李同学,你们对于机械化农场有更具体的想法和建议吗?”

  王显胜早有准备,把他做的一个工作计划草稿拿出来了。

  这个东西之所以是草稿,是因为他的知识储备不够,很多东西他只有一个想法,具体的他还没摸着门道,所以深思熟虑好几天它也只能是“草稿”。

  李惜文踮着脚把草稿草草看一遍,再把她上辈子的记忆搜一搜,觉得可以给农机站打个大补丁,不过她还需要先收集点资料,回去说给她爸爸听更合适,她就没说话。

  王显胜上回忽悠到书记和校长搞的那套复习精义还是很给华大涨面子的,而且华大附中试用这套复习资料的效果很不错。张校长和李书记讨论之后,都认为有必要建议机械农场,而且这个事情拿到学校开会讨论肯定能通过,他们对王显胜和李惜文真是怎么看都很满意,夸奖他们的时候就差直接说等他们毕业就把他们留校。

  从校长办公室出来,王显胜夸奖李惜文:“小李同学,你的理想真远大。你三言两语就能说服书记和校长,厉害!”

  班长要是不拉着她去校长和书记面前刷表现,要不是他这么敢想而且敢做感染了她,她就是有一肚子的想法她也也不会说的。李惜文谦虚的回夸:“王班长,你心怀全校师生,我仅代表我自己,真诚的感谢你。”

  “哪里哪里。”王显胜不好意思了,“我的能力太小了,老实说……可是看报纸吧,我又不敢说,我心里不是滋味呀。”

  “我也是啦。”李惜文也不好意思了,她决定现在就回家和她爸爸说她的想法,“班长,温室和大棚的事情我还想回去问问我爸,明天上午的开学典礼和下班的班会能请假吗?”

  王显胜当然答应的很痛快,说:“明天晚自习的思想学习一定要到。”

  李惜文回宿舍蔡雅萍不在,她就先写了个提纲准备路上思考,再给蔡雅萍留了个字条说她回家明天下午才回来。

  本来没有对象直接就可以走了。现在还得和宁东说一声。李惜文只好回教师办公室找人。动力工程系的教师们正在开会。不过宁东还是溜出来了。

  “我要回家一趟,明天回来,给你带菜。跟我们班长请过假了。跟你说一声。”李惜文笑眯眯的说话。

  “知道了。你要注意安全,路上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宁东也眉眼带笑,他其实很想问小妹是不是得罪了王志浩,不过就在办公室外面不好问这个话的,他决定明天再问。

  坐到公交车上,李惜文闭目养神,精神力在空间里把她上辈子亲爷爷、爸爸妈妈和她自己的藏书仔细翻,想找一点有用的东西参考。

  她亲爷爷还有一些建筑、室内设计方面的书籍,她爸爸就只剩各种营销鸡汤了。她妈的书她都不用翻,全是各种小清新的游记啦手工书啦美食书啦,她自己也好不了多少,读本科读研究生一直都在为了看懂课本和老师的讲义而挣扎,休息时间对手工美食更上心。

  她买的那些资料都是跟风师兄师姐买的,对她当时的学习有用处,但是放到现在就是屠龙技,想要做个研究,计算机、实验器材和材料从哪里来?平京新成立的计算机研究所她去打听过,听上去好高级的,人家还处在小纸条上戳洞洞的原始阶段!

  不管要做什么事情,还不是要先发展工业!她还是老老实实从机械开始搞起吧。

  她上辈子带来的书籍资料她是不可能拿出来的,先不说语言文字有差别,她翻译要花很大的精力和时间,她根本没法解释灵魂不灭和随身空间这么不科学的事情,她就不作死了。

  李惜文叹着气,收回精神力,思考她要给她辈子的亲爸爸看的报告怎么写,决定进城之后赶早去这辈子的亲妈的图书馆再翻一翻报纸杂志,摘抄一些现在流行又政治正确的词汇。

  曹月英喜气洋洋的,看见女儿的惊讶都盖不住她的开心。

  李惜文不等她妈问她,先说:“妈,我有事要摘抄报纸杂志,在学校里不好办。跟班长请了假回来的,明天回去。”

  “没吃午饭吧。”曹月英抽开抽屉找钱和票,这个时间食堂里估计没有什么可以吃的了,但是图书馆这片比较繁华,去国营饭店吃一点也方便。

  “妈,你别忙,上车前在镇上买了一个馒头。我要抓紧时间,爸爸没出差吧。”

  “没有。一会我去给他打电话,叫他晚上回家吃饭去。”曹月英仍然把钱和票递给李惜文,“饿了出去买点什么吃。”

  “不要啦。我还有。”李惜文不要钱和票,“妈,你怎么这样开心?”

  “你明亮表哥到平京的军校来学习来了。”曹月英的声音压的低,可是开心根本压不住,“西北西南剿匪都剿了多少年也没有剿清楚,你表哥怕家里被报复,连个人问题都不敢解决。你大舅舅和你大舅妈愁死了呀。昨天他过来看我们,你大哥哥给他出主意,叫他在学校好好表现,有一两门课成绩特别好就能留校当教员。”

  李惜文开心的点头,“好办法好办法。”

  “去阅览室吧。”

  曹月英摸摸女儿的脑袋,她开心也不只是娘家的大侄儿以后不用再去危险的西北西南巢匪了,还是李春来和她交了底,就算毕业分配是学生干部推荐,他也能把李振华和符满娇留在平京。

  政治风向标当然是《人民日报》,南方的立场是《解放日报》,东北和西北、西南在大立场上当然和中央保持一致,但是也各有各的利益考虑,所以《东北日报》和《西北解放报》、《西南**》也需要参考。

  工作日阅览室人不多。李惜文很方便就把这几种报纸都拿到手了,她从头版头条开始对比着看,把她觉得有用的报道都摘抄下来。

  王志浩有次回家和王年谷讨论学校情况的时候提到过“爸爸同学的女儿”李惜文,当然没什么好话。

  王年谷就留了心,他在平京大学外文系当教授,有心要查隔壁华国大学的女学生家庭情况还是很容易的,所以他就打听到了曹月英的工作单位。

  当年他在不颠国读了两年大学,中间回国探亲,他的母亲以死相逼,硬要他结婚留个后才肯给他出国的路费,他迫不得已接受了家庭给他安排的妻子。然而家里的工厂失火破产,他的父亲一病不起,虽然他的大哥承担起了整个家庭的责任,但是他也不好再开口说他要出国。

  在他人生最郁闷最失意的时间,亲戚给他找了一份在吴市师范当不颠语教员的差使,曹月英是他那段灰色人生中最美丽也最鲜艳的颜色。她聪明、美丽、谈吐很有风度,深深的吸引了他。他不由自主的在她面前表现出他最好的一面,他也吸引了她。

  他和曹月英表露心迹的时候太激动了,曹月英问他有没有定过亲,他回答说有。曹月英就叫他把定亲的事情先解决掉。

  他兴冲冲的回家想要提离婚,才知道他的妻子已经怀孕了。离婚的话他说不出口,但是他的妻子却对他产生了怀疑,在他离开家的第二天找到学校来了。

  曹月英没再和他说过话。

  他终于和妻子谈好了孩子生下来就离婚。他家里又出了事,他大哥携带股东集资买机器设备的款子在去沪城的路上被绑票了,他急着回家救人,就没有来得及告诉曹月英他会离婚。等他救回大哥再回吴市,曹月英已经毕业离校,没有告诉任何人她去了哪儿。

  他帮助他的大哥经营工厂,妻子对他关怀倍至,他终究是没有离成婚,志浩有了弟弟,有了妹妹。他家的经济情况终于好转了,大哥和母亲叫他出国继续没有完成的学业,收拾行装的时候,妻子把他压在箱子底的旧日记本翻出来了,发现了他珍藏的曹月英的相片,当时就把相片和日记本撕烂了,也撕掉了他们之间的夫妻情份。

  他带着志浩去不颠国读书、生活,一直洁身自好。志浩考上大学的时候他应邀回吴省大学任教,有个女学生活泼聪明还主动追求他,他本来是拒绝的,但是他的妻子知道了跑去学校闹,他索性就纳了这个女学生做妾。

  他以为他一辈子就这样了,就没有想到还能在平京再遇见曹月英。他纳妾的时候同事们取笑他说他是老房子着了火,一发而不可收拾,他也笑着附和。可是再见曹月英,他才真正晓得了什么是老房子着了火。

  知道曹月英在图书馆工作,他就没有哪一天不想着再去看看她,所以他今天就来了。他先去办理了借阅证,却在去曹月英工作的藏书室的路上路过阅览室,看见形似也神似曹月英的美丽少女伏案书写,想到曹月英已经嫁给别人二十多年,他心里悲伤到无以复加,默默的掉头又走了。

  李惜文做够了摘抄,把要给她爸看的《建设农机站的若干建议》草稿也打好了,看看时间离下班还有一会,收拾好书包去找曹月英,等着下班时间母女俩一起回家。

  李大海知道女儿临时回家,悄悄去单位食堂找大师傅买了两对还没有来得及烧的猪蹄,很开心的翘了个班,绕路去图书馆接老婆女儿。

  李大海经常要去农村去农场到处跑,家里有新衣服新鞋子他也不舍得糟塌,穿着就显得特别朴实了。沾满泥巴的旧解放鞋是必需品,李振华实习的时候跟机械厂工人买的旧劳动布裤子结实耐洗又耐脏,那必须捡起来穿。短袖衬衫是很体面,不过手腕上戴的那个表还是前几年李惜文她们十五块一只买来的,看表壳一点都不夸张,就是个垃圾。

  在王年谷心里,他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人,只有比他还出色的人才配得上。结果他就看见一个乡巴佬骑着一辆破自行车,车后带着他的淑女,还顺拐一个漂亮可爱到让人嫉妒的女儿骑着自行车跟在后面喊“爸爸”!

  他又愤怒又痛苦,觉得曹月英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都是他害的。

  曹月英压根就没看见王年谷。李惜文倒是看见了,但是国子监这边有几家卖笔墨纸的老店,在这儿遇到平京大学的老师也不是头一回了,她也没往心里去。

  到家曹月英去做饭,李大海和李惜文一块儿给猪脚钳毛,李惜文就先把今天班长老大哥干了什么事情说了什么话,还有她说了什么话都说给爸爸妈妈听。

  李大海的第一反应也是:“你们这个班长是个人才呀,这个机械农场要是搞成了,你们华国大学怕是留不下他。”

  李惜文现在冷静很多,开始说她的担忧,“虽然我们是尽量把话说的漂亮一些,但是别人也不是傻子看不出来。上回我们学校的一个年轻老师就在我面前嘲讽他是政治投机。”

  “除非那个老师把嘴缝起来不吃饭。不然他以后都不好再讲这个话。”李大海乐呵呵的,“做事情哪有十拿九稳还一个人不得罪的?不冒一点风险,做不成大事呀。小妹你不要怕,立场坚定跟着你们班长走,他是厚道人,不会让你吃亏的。”

  李惜文点点头,“我回家不是因为害怕要找爸爸讨主意,是我对农机站突然有了一点想法想给爸爸说一说,吃完晚饭我来写报告!”

  李大海好得意呀,“你爸爸在单位是个小兵,在家里倒是先享受到领导待遇了。自己家里人不要穷讲究,直接用嘴讲。”

  现在手上有事要忙,嘴巴闲着也是要讲话的。李惜文就把她的想法一二三四五说出来了。

  李大海听完苦笑着说:“你的想法是很好的,但是太理想化了。你的高效利用需要的前提条件是各地协作,数据真实。就是一个公社的几个生产队长,凑到一起还要吹牛攀比一下,天旱的时候你家的水从我家门口过还要做点手脚呢。小到社员和社员之间,扩大到一个县一个地区,都保证不了所有人都没有私心,不会吹牛是不是?涉及到利益问题,有一两个人有私心协作就不要提了。再退一步说,协作问题解决了,数据也是真实的,你到哪里找那么多达得到你要求的人给你做统计工作?能达到你要求的人在哪里都是抢手的人才,谁都抢着要啊。”

  李惜文被她爸爸说的垂头丧气。

  曹月英安慰她,“想法是很好的呀,你先写出来,现在小学毕业生都很少是用不上,将来初中高中都普及了,不就很有参考价值吗?”

  李惜文点头,“我还是会把报告写出来的,但是我只交给爸爸看。”

  “就是现在也很有参考意义的,写完了我拿去给你邢伯伯看看。”李大海还是很开心的,“我女儿才多大呀,这么会动脑筋想问题,很厉害了。”

  她不是真的十几岁呀,上辈子好歹也活到二十多了呀。李惜文叹气,觉得活两辈子就特别机智特别牛逼都是别人家的穿越女主,她长这么大都没有正经干过什么事情,她给穿越女主丢人了。

  李惜文先给宁东做了一长袖一短袖两件衬衫,又给他做了两条大裤头一条黑长裤才平复心情。最后她还是很认真的写完了她拿不出手的若干建议,并且趁爸爸妈妈都睡了的机会用手机拍照留了个纪念。

  早上曹月英拿猪脚炖黄豆做浇头下面条当早饭,她另外装了三个饭盒的猪脚炖黄豆,煎了油饼,让李惜文上午给李振国送一份,再给李振华和宁东带一份。

  李惜文掐着中午打饭的时间站在了教职工食堂门口,宁东提着空饭盒去打饭,老远看见李惜文就开心的跑过来,问:“我们一起去镇上吃午饭?”

  “我妈让我给你带饭了,还有衣服和鞋子。”李惜文提一提她手里的旅行袋,那里面除了她给宁东收拾的几件换洗衣服和从家里拿的两双布鞋,还有两筒面条和调料。

  宁东接过旅行袋,从心里笑出来,“走走走,回我宿舍去,一起吃。”

  李惜文跟着他往宿舍楼那边走,遇到冯教授下班,宁东先喊冯老师,李惜文赶紧跟着喊了声老师。

  冯教授对他俩点点头,说:“怎么不去食堂吃饭?”

  宁东得瑟的,就怕别人不问他,“小妹昨天有事回家,阿姨让她给我带饭了。”

  冯教授再点点头,不紧不慢沿着砖道继续向前走。

  李惜文觉得教授的态度好像哪里不对,轻声问宁东,“你上回去冯教授家都说了什么?”

  “没说什么呀。学生谈对象是要被批评教育的,我敢说什么。”宁东说的一本正经,但是看他笑的那样子吧,就知道他其实特别想让别人知道他有对象。

  进了宿舍宁东都没看李惜文拿出来的那个饭盒里和荷叶包里装了什么,直接问:“你们系的讲师王志浩为什么看不惯你啊?”

  “他呀?”李惜文小声把班长王显胜看不顺王志浩的话说了,又把王志浩发作她,其实是对王显胜甚至对学校不满的话也说了。

  “这人真没风度。怕硬欺软就会欺负小姑娘!”宁东很生气,“等我收拾他给你出气。”

  “他发作我也不是特别针对谁吧,毕竟我和冯教授走的比较近。不过也许还有一个原因。”李惜文没有有事要瞒着宁东的想法。宁东家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她都清楚,她家的事情也要让宁东知道才公平嘛,所以她就把王志浩的爹和她妈从前认识的事情说了。

  宁东真是没想到,吃完了午饭才憋出来一句:“有妻有妾的家庭,净出不是玩意儿的东西。”

  “他看不惯的人和事多着呢,看不惯他的人一样不会少。我们班长人其实很好的,最多也就是看他不顺眼不搭理他而已,换另外那两个班的学生干部肯定弄死他。我们不搭理他就完了,干嘛脏你的手啊。”李惜文推他,“有那时间和别人玩心眼,你还不如工作上多进步。”

  “好好好。”宁东很无奈的和李惜文讲学习,“对了,今年只有新生需要参加民兵训练。咱们学校要竞争几个大工程,水利系和建筑系全体都动员起来了,机电系和你们机械系估计也要配合他们开展工作,你要好好学习呀。”

  “肯定有老师带队的吧,你不参加的吗?”李惜文开心了,她最喜欢实践课了。

  “我要给杰克来的专家团做翻译,估计在学校的时间不多。”宁东开心的说:“还要两头跑,等我给你买唇膏。”

  第91章 蝴蝶

  李惜文在图书馆的摘抄功夫没浪费。

  王显胜让她执笔写高校建设农场的建议,她有之前写给李大海看的那个建议打底,只用一天时间就把建议完成了,而且在用词造句和表现出来的思想上不存在任何政治风险,谨慎起见署名她也落的是她们班级体的名字。

  王显胜拿到建议之后只对署名不满意,加上了“执笔人:李惜文、王显胜”这几个字。

  一周后,各大报纸都刊登了国家的最新号召,提倡高校创办工厂和农场,“把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还有小目标多少年实现全国村村通路通电,大目标多少年县市通铁路,差不多就是李惜文在那个建议里吹出来的五十年蓝图的缩水版!

  华国大学领先一步拿下了学校东墙外几千亩土地创办农场的新闻同样也登了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