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穿越五零年代当学霸 > 第25章

穿越五零年代当学霸 第25章

作者:扫雪煮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6:58:31 来源:免费小说

  魏公安理清了思路,把李正堂和石诚来来回回反反复复的审,这两位都老实交待了。李正堂的想法和干的事情都和魏公安猜想的一样。

  石诚却说:“我开始真没想过要拦李振强和李惜文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但是两百斤大米摆在那里我没法子不要啊。我就想,我先答应他。反正大米吃到我家里人肚子里也没有办法还给他了。我拖到别人都去上大学了,他再来找我我就老实说我没有拿人家的录取通知书,他也不能把我怎么样,只能默默吃亏是不是?”

  魏公安点头,夸奖石诚:“你要是不把录取通知书交给李正堂,两百斤大米就是他好心送你吃的。”

  “所以呀,高三下学期李振强和李惜文转学走了的事我就给他们瞒下来了,我跟李正堂讲李振强在新阳一中怎么样怎么样。李正堂又不敢去新阳一中直接打听,我讲的他都信了。”石诚很郁闷的抓头,“看到寄给李振强和李惜文的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很震惊呀,我就在想,这个李大海也不老实嘛,他儿女都转学去了齐省,他这个录取通知书肯定不是正规来的。那两百斤大米我都吃下去了,我不给录取通知书李正堂肯定要找我麻烦,我把这个给他的话,他肯定就不找我麻烦了。李大海的儿女明明都转学去了齐省,他回来找录取通知书他肯定也不敢正大光明的找,就是找到我头上我讲我没看见,他也不能把我怎么样。”

  魏公安真心佩服:“你想的不差!”

  “所以,我就把录取通知书送给李正堂了。”石诚继续抓头,“我觉得我算是劫富济贫,我没有做错呀。”

  魏公安赞成:“你这是劫别人的富,济自己的贫!”

  李正堂和石诚的罪行都审清楚了,魏公安现在就特别想知道吴省大学录取通知书是哪个神仙伪造出来送李正堂去吃牢饭的,李正堂这边没有新线索,他就找去了李大海那头。

  第35章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魏公安一跳。

  李大海的大儿子和二儿子三年前参加高考,一个考上了平京大学,另一个更不得了,考上的是平京医科大学。这两个大学可以说是华国大学里数一数二好的好大学了,一般人家别说考中两个,考中一个都要去坟山上烧香,在老家摆酒热闹一下。可是人家愣是静悄悄的一点响声都没有。两个小伙子的高中同学只有极少几个知道他们在平京读大学,李家的亲戚以为他们还在复读呢。

  李大海的小儿子李振强今年参加高考,考上的是今年第一次公开招生的军校东军工!

  李大海本人没当过兵,亲戚里头只有两个内侄在部队,还是才当上连长。这样的人家孩子能上军校,这就不只是文化课成绩必须数一数二,身体素质也要过硬,孩子本身和家长方方面面都要放到放大镜下面挑都挑不出毛病,不然李振强根本拼不过家里有一抽屉奖章的孩子!

  孩子优秀到这程度,别人有各种加分都顶不走也不敢顶走他,还怕有人悄悄拦截他家孩子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这样的学生收不到录取通知书都不用家长开口说话,他的学校就要出面找上级,找领导去查了。

  李大海的小女儿今年才考上高中,齐省省会最好的中学花园街中学初中考高中的第一名,没拿全市第一是因为齐市的考试还要算体育分,小姑娘从吴省转学过来才一学期,体育考试成绩拖了后腿。

  这个小姑娘在开学的摸底考又考了第一。

  就算有人想冒名顶替用别人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上大学,也不会拦截一个省会最好的中学的第一名的录取通知书,还是那句话:第一名的录取通知书不来,家长不说话学校都会急的跳楼。

  李家四个孩子有三个都已经考上大学,剩下的这个过几年考大学也是不需要担心被人冒名顶替的。李大海本人工作特别努力前途大好,而且为人老好十分厚道,也不是干得出来伪造假大学录取通知书的人。

  魏公安在心里已经判定了不是李大海干的了,不过谨慎起见他还是悄悄去花园街中学瞄了一眼李家还没有参加高考、可能需要防止别人拦截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李惜文。

  只瞄了一眼,他就肯定,李家不需要也不会担心别人能拦截这个小姑娘的录取通知书——小姑娘长得太好看了,走到哪里都是人群的焦点。

  冒名顶替没人会挑这样显眼的目标,人家都要找那种家里没有有势力的亲戚,家里穷苦找不到门路,在高中没有什么人注意的学生顶,找这种出了名长得好看的,肯定会被师长同学当话题聊的小姑娘顶替很快就会被发现,那不是找死么。

  最重要的是证据。

  吴省大学的假录取通知书上盖着的邮戳是吴省大学邮政所的戳。虽然把这两封足以乱真的假录取通知书混进邮政所一堆真的录取通知书中不难,但是李大海一家在盖邮戳前后几天都有不在吴省省城的证据。

  李大海本人背着粮食回老家看老娘,老娘嫌他背回去的粮食少,吵吵闹闹一个村的人都跑去看热闹。他是什么时间到的向阳公社,又是什么时间走的,坐的哪趟车,甚至坐车之前吃没吃早饭这种事,全村人都比他本人还清楚,随便在向阳公社找个人问一声,人家都能跟你详细扯半天。

  李大海的三个儿子那几天都在学校跟人家比赛打篮球,小女儿和他爱人都有去给男孩子们加油,整个学校操场上锻炼的人都看见了。

  李大海的亲戚除了一个嫁到县城的大侄女都是需要参加生产劳动的社员,没有谁请过假。那个大侄女和侄女婿也都是有工作的人,而且不和李家来往了,没可能帮李大海干不得见光的事情。曹月英这边的亲戚都有工作单位,前后几天都老老实实在上班。

  既没有动机,也没有证据。魏公安的调查结论是伪造大学录取通知书的事情和李大海无关。魏公安觉得最大的可能就是和李正堂有仇的人知道了李正堂要干坏事,担心李正堂干不成好心帮了忙。

  他又回头去查李正堂得罪过哪些人。李正堂这人的仇人和对头有点多,魏公安看谁都有那个本事,查出来的事情也不少。

  哪怕没有伪造假录取通知书送儿女上大学这桩罪,查出来的事情也够李正堂去吃几年牢饭的了,抓出一个蛀虫为民除害,魏公安查的还是很开心的。

  李大海默默表示:邮戳也是假的好吧,我手艺好自己雕的章,想要它是哪天盖的戳就是哪天盖的戳,你看不出来是假的我也么得办法。

  我就是搭客车回到齐阳买了张回齐市的火车票,遇到熟人又搭货车半夜回了趟新阳,在火车站把假通录通知书塞进邮电局的邮包里而已,后面怎么回事不归我管,逃票上火车我真是有点害怕呀,还好从新阳到齐阳都没有查到我。

  魏公安调查李大海的时候考虑到李大海的嫌疑不大,并不是直接调查,而是扯了个幌子说是调查其他事情。调查完了确定这事和李大海没关系他也没声张。所以被调查这个事情除了李大海本人还有他的上级领导之外,李大海的同事都不知道,李大海回家也没说,曹月英和李惜文也不知道。

  李大海的大领导对于李大海遭受飞来横祸很同情,再说大李同志送来的桂圆枸杞红枣糖膏味道还是很好的,出于自己家的崽受了委屈就要给块糖的老父亲心理,有个主任调动工作去了外省,他就把李大海往上挪了挪。

  李科长高升成了李主任,李大海懵比之后数了数他离厅长还差多少级,觉得这样的委屈他不介意每年受一次。

  李正堂的老婆和李正堂离了婚,他们一家也搬出了省委家属大院。原本要转正的大儿子转正名额飞了。原本很有希望考上大专的二女儿迅速被李正堂的前妻嫁给了外省亲戚。改名叫李振强的老三原来要是安安份份的还能混个高中毕业证,现在直接被学校开除了。亲爹去坐牢,他这个初中毕业生想找临时工都不好找,很快和一群游手好闲的青少年混到一起,半个月之后因为盗窃被公安抓住也去吃了牢饭。

  石诚家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不过他老婆很有良心,没有和他离婚,说日子再苦都要等他出来。

  李振强原来就算只有吃饭才回家,吃饭时间他爱讲话,家里也是热闹的。他不在家,家里就冷清下来了。

  李大海升任主任之后更忙了,很少在家。

  只有曹月英和李惜文娘俩在家的时候多,再加上隔壁方师母大多数时间也是一个人,胡阿姨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也多,可以吃食堂但是让吃货吃食堂她是不可能愿意的。所以三家的女同志差不多天天都在一起吃午饭,晚饭就是回家和丈夫一起吃,也是从李家端菜过去。

  胡阿姨烧不来菜,还要上班,她就负责买菜。方师母不擅长烧,她就负责择菜洗菜。中午晚上李惜文或者曹月英拿锅铲就行。

  曹月英会做饭都是关颖教的,家常饭菜居多。可是方师母和胡阿姨都是吃货而且吃过好吃的人。李惜文上辈子吃过的好饭菜就更多了,以她这辈子的生活条件,她上辈子吃过的大部分菜她这辈子都是没吃过甚至没听说过的,以前她都很老实,想吃也不做。现在有了方吃货和胡吃货回忆滋味和找食材,赶紧做起来。

  虽然物资供应紧张,胡阿姨要买点儿高价的五花肉,买点肉皮和肉骨头还是很容易的。

  李惜文试了几次,灌汤小笼包和包子就做的很好了。因为天气还热的关系,肉皮冻不好过夜,早上处理食材,中午傍晚蒸有肉汤的包子也可以的呀。

  煎包煎饺也不一定需要肉馅的,滋味调和的好,南瓜馅豆角馅粉丝馅一样好吃。

  傍晚在小花园摆上桌子,晚风吹过来暖凉宜人,看着满花园的茄子丝瓜和辣椒,喝一碗杂豆稀饭,抓一个包子啃一口吸一口,肉汤又鲜又香又烫。

  不管是有肉的煎饺还是素煎饺,外壳酥焦黄,馅儿软烂还保持着食材本来的滋味,咬一口又香又脆。

  那滋味!北方人方师母表示她愿意天天这样吃。北方人胡阿姨表示她明天买不到肉她就去买油!

  邢部长都是默默的吃,哪怕晚上要加班要开会,晚饭时间他都要争取回家!

  李大海也是默默的吃,现在已经不需要他张罗着买什么了,胡大姐把三家安排得明明白白,他能做的就是早饭前喊上邢部长一起去跑两圈,晚饭后拉着邢部长散散步。

  李惜文迅速长了点肉,因为天天锻炼的关系,她那点肉还是小肌肉,不过小姑娘的曲线还是偏柔美,她本来下巴就是圆的,现在微微有点婴儿肥,笑起来粉扑扑的像才摘下来的水蜜桃。

  五大三粗拳头捏起来比醋钵大,看谁要靠他妹妹近一点就要私下吓唬人家的李振强已经上大学去了,少年们蠢蠢欲动。

  可惜李惜文每天上学放学都和曹老师一路走,骑着自行车路过要载她一程的男生们完全木有机会。不过少年们的办法比困难多,发现李惜文每天早上都要在她家和她家隔壁的小菜园里浇菜锄草。李家和宁家靠近铁门的丝瓜就遭了秧,总在半夜和清晨惨遭纸条缠身。

  李惜文解开第一个纸条,对这个想和她一起写作业的大侄子有点印象,这点印象主要是因为这位大侄子长得有点对不起他的学习成绩,于是颜狗把小纸条搓搓扔炉子里去了,后面再有纸条,不是要吃丝瓜了她都懒得摘。

  少年们在铁门外摘走别人的纸条拴上自己的,有时候遇上了还会悄悄打一架。没事趴在二楼书房的方阿姨看得津津有味,她还嫌弃丝瓜长得太好纸条太少,主动和曹月英说:“惜文学习不吃力,体育成绩也很好了,总把时间花在家务劳动上可惜了,让她有空的时间和我学画吧。”

  第36章

  曹月英娘家兄妹五个人学历最底也是中学毕业。

  其实曹家很穷的,他们能受这么多的教育是因为关颖的母亲关老太太学识渊博能教外孙们读书。他们没有上过小学,全靠外婆的教育和自学考上了中学和师范。

  曹兴业高中毕业的那一年,关老太太卖掉了她心爱的文具箱,换来的五百块大洋不只供曹兴业去羊城读完了大学,还供曹月英和曹安邦读完师范,让曹定国和曹桂英念完了中学。

  关老太太闲来喜欢画两笔写意,文具箱卖掉之后她没有了画笔,再也没有画过什么。

  因为外婆喜欢画画,曹月英从小就对于喜欢绘画的人要多一些好感。

  当年她接受李大海追求的主要原因就是那段时间李大海天天都在描《芥子园画谱》。

  结婚之后生活艰难,李大海没有再拿起过画笔。曹月英想培养孩子们学画也因为贫穷放弃了。

  就在她快要忘记她曾经想要培养儿女学习绘画的时候,方文初突然主动提出来要教她的小女儿学画画,曹月英想都没有想就替女儿答应下来,马上问方文初要给李惜文买哪些工具和什么画谱。

  “妈妈一定要给报培训班”还要再来一次?

  李惜文回忆她上辈子忙碌又充实的美好童年,十分后悔她今年没有报名参加高考,她想上大学,现在就去!

  “不用买。你说的这些我都有。就是带惜文玩玩,她要是有兴趣呢,我就教一些,她要是没有兴趣呢,我们就换别的玩,古琴啦围棋啦我都粗略的会一点,教别人我是不够资格的,带我们惜文玩一玩还可以。”方文初看着李惜文露出慈祥的姨母笑。

  方文初教李惜文画画先从聊天开始,她随手从书架上抽一本画谱下来,问李惜文什么好看什么不好看,还要李惜文讲出好不好看的原因,她再说这个到底好不好看,为什么好看或者不好看,大部分时候都是俩人一起看看什么再闲聊。

  真正动笔是很少的,因为李惜文拿起画笔的时候,哪怕对绘画不怎么懂的胡阿姨也能看出来这倒霉孩子的手断过,而且没有接上。

  没有绘画的天赋不影响李惜文学习中外美术史,也不影响李惜文欣赏画谱和画册,更不影响方文初给李惜文培养审美和文艺气质。

  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近距离相处的家人看不出来,但是少年们的眼睛雪亮。

  他们渐渐不系纸条了,他们现在喜欢上了要么单独一个,要么三五成群从李家南北门外路过。

  早上一趟放学一趟,中午必须来回两趟。

  花样还挺多,早上有跑步路过的,有背单词路过的,有背着课文路过的,还有什么表情都没有,路过时被李大海扫了一眼,同手同脚走得飞快的。

  中午少年们分为热情和腼腆两个派系看见曹月英就喊“曹老师好”。

  下午放学大家都在操场上蹲着,李惜文不走没人走,李惜文要是走了,甭管是在干什么,他们都能找到理由迅速跟上。

  李惜文对大侄子们没有想法,心理年龄差不是问题,问题是她上辈子没吃过猪肉但是见识过猪的花样百出跑,不到抖森彭于晏吴亦凡那个颜值的小猪,颜狗不舔谢谢。

  曹月英开始有点紧张,旁敲侧击的套女儿的话。李惜文不想妈妈为了她烦恼,直白的说:“智力不如我的男生我觉得他没有意思,就不想和他讲话。长得不好看的男生,我看都不想看。就我们学校,有意思的男生一个都没有!”

  曹月英和女儿相处的时间长,确定女儿现在没有那个心思就安心了,遇见掂记她家女儿的小狼崽子们她就很稳,有时候还能对人家笑笑。

  李大海发现天天路过的小狼崽子们是打他家女儿的主意,一分钟都没有办法忍。

  天黑了不能去外面买木板,他把三个儿子的床拆了,一夜没睡把南边的花园铁栅栏门改成了双层木板门。还给厨房装上了百叶窗,没错,就是那种里面可以看见外面,透亮又通风,但是外面看不见里面的百叶窗!

  邻居们听见叮叮当当敲木头的声音睡不着,爬起来看见可怜的爸爸在熬夜装门装窗户,对他非常同情。

  邢部长拍着胡阿姨的背说:“你看吧,养女儿就是这么操心。”

  胡阿姨打开他的手,说:“你等着看吧,再过几年,过年的时候你儿子都去丈母娘家干活了,人家曹老师好歹还有女婿给她干活。”

  元旦放假,三家的女同志一起去逛百货大楼。

  方文初遇到几位不是很熟,几年才见一面的朋友,这几位都以为李惜文是方文初的女儿。

  叫杜薇的女朋友说:“你们不是长得像,也不是说话的神态像,是感觉像。怎么形容呢,你俩好像天生就是一家人。”

  “我们虽然不是一家人,不过朝夕相处和家人也没有区别。”方文初亲热的揽着李惜文,“说像我不客观,小姑娘生得像她妈妈,比我好看多了。”

  曹月英这两年生活好过,有钱还有收拾自己的心情,看上去年轻漂亮。方文初最近几天感冒了,就有点显老。

  杜薇反应很快,马上转话题,“对了,昨天我们带学生去莺尾湖写生,远远看见你们家宁教授在湖边划船,我安顿好学生去找你们,他划船划的飞快,一眨眼就跑了,我没有打扰到你们吧。”

  “我都不知道你在那儿。”方文初笑盈盈的。

  这几天方师母不舒服哪也没去,今天才是头回出门散心。昨天陪宁教授去什么湖划船的难道是个鬼?

  李惜文年纪小反应快,立即联想到那位美好同志,再看方文初的笑就看出强撑意味,她立即插话,“老师,您昨天出去玩都没有带我!下次写生带我一起呀。”

  曹月英也反应过来了,敲女儿一下,嗔怪:“早上叫你没醒,难道还要方老师等你吗?”

  李惜文哼了一声故意撒娇,“妈你要多叫我一次呀,我不开心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