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造化大宋 > 第六十三章

造化大宋 第六十三章

作者:捂脸大笑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8 12:21:02 来源:书海阁

回家之后, 沈括又熬了三日, 终于写好了奏章。南郊祭天自然是重中之重。天子意欲“节流”,缩减开支, 充实国库, 对于沈括而言也是件振奋人心的好事。正因此, 他才不舍昼夜,翻遍历代典籍, 做出了完备修改。既保留了大典的精髓,让仪式肃穆端庄,又免去了原本铺张烦琐的游园观览。如此一来,修葺宫苑, 置办奇珍,乃至帐幕彩锦的花销都能省去,可是一大笔人力物力。这一套崭新的《南郊式》,定然会让龙颜大悦!

有这信心, 沈括才敢在奏书中夹带了描述“千里镜”的条陈。这样的军国利器,总不能藏得严严实实, 连两府诸公都不知晓,就直接面圣吧?还是要经过政事堂、枢密院商讨,再禀天子, 才更妥当。

因此递上了奏章后, 沈括就把千里镜放在手边,焦急的等待结果。不出半日,果真政事堂传来消息, 招他前去。

心怀忐忑,沈括急匆匆赶到了政事堂,一见到韩相公,立刻行礼:“昭文馆校编沈括,参见相公。”

韩琦身为首相,自然挂着“昭文馆大学士”的头衔,算是沈括的顶头上司,怎能不让他紧张?

“这《南郊式》写的不差,深合上意。”韩琦先是夸赞了一句,紧接着就问道,“只是条陈中提到的‘千里镜’,可制出了实物?”

“制成了一柄。”得了宰相夸奖,沈括心中已是一片欢喜,立刻取出千里镜,双手呈上,“此物下官仔细算过,倍率为六,即百步外的景物,自镜中看,如在十六步开外。若是以千里镜观之,七里内外的兵马调动,炊烟营帐,都能尽收眼底。选眼神卓异的哨探,登上望楼,可望十里方圆!”

十里啊,就算是苍鹰,怕也看不了这么远。但是有了千里镜,十里就如一里半左右,选个目力上佳的,的确能看清敌军动向。而这基本就是敌军大营所在了,如若真能查探,敌人布阵、用兵还不一清二楚?

韩琦闻言,亲手拿过千里镜,在沈括的指点下饶有兴趣的试了试。确认过千里镜的效用,他把镜筒往桌上一放,突然问道:“那韩家的眼镜,也出自你手?”

没料到韩相公会突然问起这个,沈括不由『露』出了些愧『色』,尴尬道:“正是下官试制,还收了二百贯谢礼。不过这千里镜乃军国利器,其制法绝无外泄。”

顿了顿,他忍不住补了句:“也多亏韩郎君,下官才能用如此通透的玻璃磨制镜片。这千里镜如今只是初探,将来若是能有更大更通透的玻璃,说不定还能制出观天用的巨镜。那时就当真能望‘千里’了!”

夸赞完韩家的玻璃,沈括才突然想起来,韩邈似乎出身安阳韩氏旁枝,传闻韩家铺子的靠山就是韩相公。说不定韩相公早就知道了此事呢。

果不其然,韩琦微微颔首:“此镜乃军国利器,吾等会禀明天子。汝有干才,亦有巧思,上必嘉奖。”

沈括心头一喜,立刻躬身称谢。也多亏了甄小友提点,否则他哪能制出千里镜?然而甄琼不让他提及此事,独占奇功,总让沈括有些于心难安。脑中突然灵光一闪,他犹豫片刻,开口道:“还有一事,下官思虑良久,还当禀明相公。”

见沈括如此郑重,韩琦道:“何事?讲来听听。”

沈括一咬牙:“有书中言,江南东路的饶州,有一处铅山,盛产胆水。乡人以铁浸之,可炼出铜。下官好奇,亲去查看,发现果有此事,只是个中缘由一直想不明白。但制千里镜时,得一道长点拨,方才明白胆水原就是铜化入水。依此推断,铅山附近必有铜矿,且存量颇巨!”

一个大铜矿!韩琦面上的表情终于变了:“真有此事?那道长何在?”

“那道长就住在城西,乃是韩家铺子之主韩邈家中供奉。他亲自给下官演示了铜化胆水,复又为铁所炼的过程,绝非故弄玄虚。下官以为,当速速派人前往铅山,一探究竟!”沈括正『色』道。

铅山他原来是去过的,唐代就曾开矿。如今旧矿枯竭,仍有胆水渗出,说明某处还藏着个更大的矿藏。朝廷财政吃紧,更有钱荒。若是发掘出了大矿,可是天大的功劳。他据实上报,将来论功,也必有甄琼一份!如此一来,也可报答甄小友的恩情了……

韩邈也在等待消息。在沈括制出千里镜后,玻璃铺就到了存亡关头。此事他早就跟甄琼详谈过数次,也做出了万全准备。沈括的奏章,是必会经过两府的,若是有什么动向,韩琦肯定也会招他前去过问。只看他的准备,是否能打动两府枢臣,乃至天子了。

结果还不到下衙时间,宰相府就来了管事,说是相公有请。

来了!韩邈毫不迟疑,跟了过去。抵达相府,足足等了两刻,韩琦才回到家中,立刻招韩邈来见。

“景声当初曾言的望远镜,果真制了出来。诸公皆以为此物乃军国利器,有人还提议,要封了你那铺子。”韩琦见了人,劈头就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两府枢臣要查封自家产业,若是换一个人,此刻怕是已经吓瘫在地了。韩邈却镇定的笑了笑:“叔祖如此说,莫不是此提议被驳了?”

见没吓到人,韩琦唇边才浮起了些笑意:“你这胆子,倒是不小。”

韩邈也笑了起来:“用钱说话,总是稳妥些。”

在奉上长寿镜后,韩邈就曾寻过韩琦,直言沈括在研究望远镜,并且此镜有利军国。当时韩琦还有些困『惑』,若真如此,韩邈何必送他长寿镜?店铺要是真开起来,与国事冲突,岂不自找麻烦?

谁料韩邈一席话,倒是让他改了主意。无他,只两个字——“火|『药』”。

火|『药』诞生的时间并不短,但是到了本朝,才有了用在战阵上的火|器。而即便编出《武经总要》,详述了诸般火|器的用途,民间依旧有烟花爆竹,为万民所用。就如铁器可以制盔甲,也能制农具。任何事物出现,都不会只有一种功效。若只因望远镜,就严令民间烧琉璃制玻璃,实在说不过去。

韩琦并非食古不化之人,相反,他当了九年宰相,历经三朝,见识远比旁人来得广博。这话他自然能听进去。但是玻璃铺真开了起来,其利润可不是个小数目,足以让人垂涎,生出些别样心思。而这些人里,甚至包括急于充盈国库的天子本人。若是把玻璃禁榷,不准民间随意买卖,岂不也让人头痛?

对于这诘问,韩邈也给出了一个相当稳妥的答案。若只是不让他开铺子,或是夺了他的方子,朝廷又能有多少收益呢?烧炼玻璃,毕竟不是酿酒种茶,需要偌大场地,需要茶园田地,朝廷轻轻松松就能禁榷。相反,玻璃窑可以极小,山中一个棚屋即可。若朝廷禁榷,或是改为官营,最大的可能就是利润旁落,肥了一众达官巨贾。

可若是不禁烧制玻璃,只提高商税呢?商人逐利如蝇逐臭,就算增加了税钱,也必会有人烧制。而玻璃并非寻常人都能用起的,加税涨价,也不过是多敛了些达官贵人手里的钱财,与民无害。而一旦提升玻璃,乃至其他奢靡之物的赋税,国库一年增加的商税,就不知凡几。

这说法,的的确确打动了韩琦。也正因此,他才会配合韩邈,做了那么一场大戏,推广眼镜。现在玻璃制品已经风靡东京,烧制玻璃的作坊,更是不知增了多少。猛然加税,可能会让一些小作坊经营不下去,但是对于更多大作坊而言,不过是肉痛些的事情罢了。

看着韩邈自信满满的神情,韩琦目中也闪过些赞许,嘴上却道:“诸公听了增税之说,确实意动。只是此事若禀明天子,说不定加税多少。若是增税一倍有余,你那眼镜还如何售卖?”

没人比韩琦这个宰相,更了解天子的心思。国库空虚,已经成了赵顼心头大患。若听说了这个敛财之法,说不定要增加一倍,甚至两倍的商税。那可就是十收二三的赋税了,而且不止是玻璃,恐怕珠宝玉器等物,也要水涨船高。

而眼镜卖的不止是镜片,还有镜架。这东西又不是人人都须得买的,一旦价格飞涨,说不定就要滞销了。

韩邈却浑不在意:“小子那铺子,赚钱靠得并非眼镜,而是玻璃窗。将来镜框兴许会加些价钱,镜片却绝不会改。此乃治病之物,又岂在敛财?”

这话倒是让韩琦点了点头。韩邈行事,当真是不同凡俗。之前释出糖方如此,如今提议涨税,也毫无吝啬。这哪还像个商人,倒是有类一言“存鲁『乱』齐”的先贤子贡了。

然而欣赏归欣赏,却不是韩琦今日招来韩邈的本意。微微一笑,他突然变了个话题:“景声家中,可是供奉了一位长于炼丹术的道长?”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上午写废了一稿,下午拼死赶了出来。捂着肝想了想,最近还是都换成下午六点更新吧qaq

喜欢造化大宋请大家收藏:(wuxia.one)造化大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