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八十年代锦鲤运 > 第641章

八十年代锦鲤运 第641章

作者:金面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6:29:02 来源:免费小说

  这哪里是种树?简直就是种金子。

  人家其他地方直接一亩地种下去,没几年就能砍伐桉树,压根不用这么折腾,也能一亩地挣上好几百块钱。

  林蕊煞有介事:“搞科学研究就是这样啊,重点要看科研成果。再说我气雾栽培中草药的利润不是可以补贴部分的投入吗?”

  而且这种投入又不是年年都要有,桉树本身就是一种砍了之后能够直接发芽再长出来的树,相当省事。

  除了保证水肥之外,压根就不用管它。

  摸着良心说,如果不是因为桉树对地下水的消耗量过大,林蕊真找不出来它任何缺点来。

  许厂长哈哈大笑,故意调侃苏木:“你的小金库是不是被她给掏空了?”

  折腾这么多玩意头,也就是他们才能想得出来。

  苏木微笑:“我觉得蕊蕊这办法很好,这样收集桉树叶也方便。”

  许厂长痛快的很:“行啦,咱们开门见山,你们到底想闹哪样?”

  这么一座桉树林,总不可能让他白看。

  林蕊笑嘻嘻的:“是这样的,我觉得你们造纸厂的那个污水污泥处理,还可以再好好开发利用一下。”

  许厂长忍不住眼皮子跳:“你倒是说说看,要怎么个开发利用法。”

  “循环利用啊。”林蕊眉飞色舞,“桉树能吃水肥,所以种久了容易土壤沙化,可造纸厂的废水是浇地,是不是特别容易让土壤板结?如此一来,二者就可以综合呀。”

  林蕊拍着苏木的肩膀,催促对方拿出自己画的循环示意图来。

  很多地方造纸厂都是靠江靠水,就因为造纸业需要大量的水。

  在制浆、造纸的过程中,又会产生量多且让人头疼的工业废水。

  “叔叔,你每年光处理造纸厂污水要花不少钱吧?”林蕊眉毛眼睛往天上飞,甜言蜜语不要钱,“我一直都琢磨着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这不,总算让我想到点儿门路了。”

  将废水简单处理过后,经过充分的氧化,造纸废水就成了浇灌桉树林的水源。

  土壤过滤废水当中的粘性有机物,树根吸收其中的营养,桉树林就成了天然的过滤层。

  废水为参数提供了生长所需的氮氧化物以及水分,多余的水经过层层过滤后,还可以循环再利用,重新用于制浆造纸。

  两个耗水大户,桉树林跟造纸厂通过这般手段就成了互利共生的好伙伴。

  至于留在林地上的有机物,完全可以派蚯蚓出马,不仅能够转化为肥料,还能够松动土壤,促进植物进一步生长。

  林蕊美滋滋的:“您不是一直愁纸浆来源,还有用水的问题嘛。我听说今年省里头可是动真格了,不允许你们分厂再建在水边。”

  许厂长龇牙咧嘴,琢磨了半天之后,才想起来:“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你别看着我们造纸厂好像挺红火的,但方方面面,要花钱的地方也多了去。”

  要他照着林蕊这么着折腾,再厚实的家底子也吃不消。

  搞科学研究的人,可以不计较成本;搞工业生产的人,时时都得打好小算盘。

  林蕊笑嘻嘻的:“没让您这么来,您就直接在厂旁边的荒山上种上桉树林。”

  金县隶属于安省,也是平原地带,所谓的荒山,高度还达不到100米,不用担心难以浇灌的问题。

  只要保证种植密度不要太密,一亩地种植100棵,每隔100米,中间保留10米的原生树林,那应当就不愁水土流失,山林物种多样性被严重破坏的问题。

  林蕊双眼亮晶晶的,积极撺掇许厂长:“您看我的主意怎么样?咱们先不说风力发电,就靠着山,上的风直接风车灌溉好不好?”

  许厂长笑了起来:“怎么就不考虑风力发电?现在工业用电很贵的,我能省点儿是点儿。最好再请你那位专家过来,给我们厂里头度身定做一套。”

  他看着林蕊在佘家头山上的那一摊子,老实说,他不羡慕钉钉挂挂的红莓蓝莓黑莓。不就是覆盆子嘛,他小时候漫山遍野都是。

  就是那个风力发电系统看得人眼热,算下来,一年到头都用不了几斤柴油。光是风能跟太阳能就能满足需求,每个月花费的成本不过是充蓄电池的钱。

  许厂长也撺掇林蕊:“你就没考虑过,直接搞个厂子,专门弄这些?”

  家家户户都装一套类似的混合发电系统,她后续专门出售电瓶以及维护,也是个挣钱的好买卖。

  许厂长热心的很:“你看,现在农村,家家户户都是独门独院,在房顶上装这么一个风力发电系统,每年才花费几十块钱的电瓶液,想怎么用电就怎么用电,人家能不乐意才怪。”

  林蕊立刻警觉起来:“我可不跟我爸抢生意,你放心,我就发展家庭用户,像你们这种工厂大规模生产的,还得问我爸厂里头买电。”

  红星纺织厂配套的火力发电厂因为生产成本低,所以对外销售的电,要比国家电网来的便宜。

  在全国都卯足马力生产用电紧张到现在,发电厂的利润比本体纺织厂还要高。

  不过林建明私底下跟家里头说过,这也就是一时的,以后国家肯定会抓这一片管理,这个钱挣不长久。

  许厂长立刻捂住脸,哎哟哟直叫唤,到底是父女连心啊,瞧瞧这女儿真是贴心。

  林蕊赶紧催着他下决定:“叔叔成不成?要是成的话,桉树林的灌溉用电系统我也可以包了。”

  许厂长连连点头:“成,当然成,在你这儿,叔叔敢说不成吗?”

  林蕊立刻笑逐颜开,高高兴兴地邀请他往生态种植园里头去:“叔叔,我告诉你哦,这可是我们刚培育出来的新品种,一般人我连看都不让人家看的。”

  许厂长乐呵呵地跟着走进去,嘴里头念叨着:“我倒要看看到底是什么好东西。”

  他一抬眼,看到丁丁挂挂的辣椒就吃了一惊。再凝神细瞧,这回许厂长连嘴巴都合不上了。

  妈呀,辣椒不是长在地里头的嘛,哦不,辣椒应当比西红柿还矮啊。

  眼前的辣椒居然直接蹿到了屋顶,足足有四五米高,因为用了温室栽培技术,现在辣椒已经挂满了果子。

  “你这是什么玩意啊?”许厂长忍不住惊讶,“我怎么看着是棵树呀?”

  林蕊得意的很:“就是树呀,这叫蔬菜树式栽培。这样种一年,就能才好多年的果子,是不是特别省事呀?”

  许厂长目瞪口呆,眼睛在这间栽培室里头看来看去。

  除了红绿相间的辣椒树以外,旁边还有脆生生的黄瓜树,同样挂满了细长的黄瓜,瞧着就叫人忍不住想伸出手,采下一根咔嚓咬下。

  黄瓜树旁边还有茄子树,紫色的茄子又长又粗,看上去分外醒目。

  许厂长常年当家作主,自家废纸渣污泥厂旁边还种着全厂职工一日三餐的蔬菜,对地里头蔬菜的产量相当敏感。

  他粗粗算了一下,光这一棵树就挂了100来根茄子。这要是种上一亩,岂不是要年产好几万斤?

  就是不知道树上结的东西味道如何,要是可以的话,他也打算种上几棵蔬菜树。

  旁的不说,这采一棵树的茄子就够分厂职工中午吃一顿了。

  林蕊满脸笑容:“那叔叔你好好尝尝,中午请你吃顿饭,全是这个园子里头产出来的菜养出来的鱼虾。”

  许厂长乐淘淘,一点儿跟人家客气的意思都没有:“那你这数能不能让叔叔种几棵?放心,叔叔保证,就给厂里头的职工吃,绝对不会拿出去卖。”

  林蕊笑得见牙不见眼:“没问题,只要你今天买我们100斤茄子,100斤辣椒100斤西红柿,还有100斤黄瓜。”

  许厂长笑得快要喘不过气来:“瞧瞧你这小算盘精刮的,敢情你是想让我免费帮你打开市场啊?”

  林蕊笑容可掬:“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们负责提供种子以及技术支持。”

  许厂长只好摇头,应下声来就往外头走,出了门口,他才想起来回头问林蕊:“那我就搞不明白了,你是又出工又出力的,让我种桉树是个什么道理?”

  无利不起早啊,她总要拿点好处才对。

  林蕊无奈摊手叹气:“没办法,我这人力物力资源都有限,我想好好试验下室外条件下,循环利用水资源种植桉树的可能性。要是成功的话,我想在其他地方也进行大面积推广。”

  桉树的好处大家很快就会看到,与其想方设法斩断别人伸出来拿钱的手,不如好好规划,有计划地种植桉树,这样才能达到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和谐相处的目标。

  许厂长看着她严肃的小脸,忍不住肃然起敬:“大学没白念,就该这样,不能光看着眼前一亩三分地三五年的利润,得从长远角度想问题。叔叔支持你,种桉树林的钱叔叔出了,一定给你把林子维护好。”

  林蕊笑逐颜开,响亮地大声感谢:“谢谢叔叔!”

  许厂长内心自豪得不行,拎着几麻袋的蔬菜施施然开车走了。

  林蕊高兴地抱着苏木的胳膊又蹦又跳,眉飞色舞地畅想提炼桉树油的美好前景。

  反正造纸厂只要树根树枝,那树皮树叶,不就归她处理了吗?哎呀呀,桉树浑身都是宝,她也不能叫人家浪费了呀。

  苏木无奈地看着眉毛眼睛上天的人,果然高大上不到三秒钟,立刻就暴露本质。

  “谁说的?”林蕊凑到苏木身边挨挨蹭蹭,趁机偷偷香香小美人,“我明明还考虑到了沙化土壤综合利用治理问题。”

  目前国家不可利用的土地,除了盐碱地之外,还有大量沙化荒漠化的土地。

  这些土地通过种植耐旱树木以及循环利用造纸废水,就可以达到重新返肥的目的啊。

  而且这个过程当中,不仅不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投入,还可以产生经济效益。

  你给人家钱赚,人家就有动力干下去。

  桉树需水量太大,估计不适合种在荒漠化地带。不过没关系,世界三大速生树种还有松树跟杨树呀,其中,杨树可是北方干旱地区的优势树种。

  林蕊摸着下巴算起了小账。

  哎呀,她要是在沙漠里头种杨树林,然后利用人家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发电造杨树纸,岂不是要发大财啦?

  这么好的项目,国家一定会给补贴的吧。

  肯定的,必须的。

  第417章 母子终相认

  林蕊一脑门子的挣钱美梦, 除了桉树跟杨树之外, 她还要种蔬菜树。

  直立或者爬行的草本植物, 具有无限生长的能力,只要给它们合适的生长条件与充分的生长空间,结合基质栽培和综合园艺技术, 搭上架子,就能够让冬瓜也挂满树。

  这样一亩地除了上面种植蔬菜树, 下面还可以套种中药材跟菌菇, 一年种多年收, 就能够挣出好几亩地的钱。她眉飞色舞,蓝图画了一张又一张。

  苏木在边上哭笑不得:“你就不肯让菜在地里头好好找找是不是?”

  叶子菜基本上都被她想方设法开发了, 可以在水上生长,割了一茬又一茬。

  现在厨艺又达到了吃果子的蔬菜上。反正地里头就不见她正儿八经地种蔬菜。

  林蕊振振有词:“这样大家才不至于大面积抛荒啊。”

  上辈子比起土地荒漠化,盐碱化,种植环境愈发恶劣, 其实还有一件事经常被忽略掉,但是后果同样极其严重,那就是大面积的良田抛荒。

  就拿港镇举例吧,已经是典型的江南水乡, 土壤环境非常适合种植各种农作物, 是所谓的肥沃土壤的产粮区,农业灌溉相对而言也方便。

  纵然如此, 上辈子,林主席带着她去乡下踏青的时候, 照样可以看到大片农田里头长满了野草。

  农民觉得种田种地不挣钱,懒得在上头花心思,种粮大户过来搞承包,也经常是跟割韭菜一样,把地种废了一年就不管了。

  缺乏统筹规划与踪和管理,大量农药和化肥的应用使得环境急剧恶化。

  村里头的农民也说,那些人种出来的米跟菜,他们是不敢吃的。可是,这些农作物最终都会流向市场,肯定还是被人们消耗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