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八十年代锦鲤运 > 第604章

八十年代锦鲤运 第604章

作者:金面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6:29:02 来源:免费小说

  就好像种植红树林时,使用竹筒护住苗,好让幼嫩的种苗可以顽强地生长。

  孙泽赶紧冲勤务兵嚷嚷:“找杯子去,把团部里头的一次性纸杯都给我拿来。”

  他就不信了,他能在甘肃种出沙枣来,到了新疆还种不下大枣树?

  整个团部被扫荡一空。

  孙泽活像土匪进村,实行的都是三光政策,连一个杯子都没给领导们留下。逼得领导连招待客人都让人家自备茶缸子。

  饶是这样,他还不满足,催着团部领导赶紧给他进新杯子来。

  其实照他说,还是竹筒更实用,毕竟竹筒扎实。

  然而南疆不是江南,要有这么多竹子给他用,也就不用他辛辛苦苦地种大枣树防沙了。

  纸杯还得去掉底,否则就这么套上去的话,小树苗长不出来。

  纵然如此,再碰上沙暴天气,那些劈头盖脸落进杯子里头的沙还是会盖住树苗,他又要一个个的再倒掉,折腾了他自己都要崩溃了。

  孙泽没有时间想到底还有没有什么更好的解决办法,只能先做再说。

  从三月头忙到三月尾,几乎全镇的男女老少全都动员起来了,才勉勉强强地种下了两万株枣树苗。

  这里头能有多少棵正儿八经地活下来,孙泽也没数。

  好在温室大棚已经建起来,建设大型风力发电场不合适,小型的混合发电系统,对于大棚来说倒是能用。

  如此一来的话,直接上气雾喷灌系统,倒是能够快点儿将树苗也催出来,也方便后面补种。

  气雾栽培床竖起来了,一棵棵菜苗也发出来了,孙泽一屁.股坐在地上,完全不想动。

  他管不了许多了,他必须得好好歇一歇,不然肯定得年纪轻轻就过劳死。

  孙泽直接躺在地上,看着圆形柱子发呆。

  那上头爬满了嫩生生水芹菜跟空心菜,旁边的架子上长的是茼蒿跟生菜。

  过不了多久,番茄树估计也能长起来。

  要是运气好结了果子,那可是足足能够采上好几个月的。

  运气不好就拉倒,孙泽看着吐泡泡的鱼,撇撇嘴巴。

  反正他也是第一次种木本蕃茄,失败了再正常不过。

  不行,地方还是太小了,得扩大规模。

  把塔型雾培区、柱型雾培区以及快繁育苗区跟二层桶式雾培区分开来。要建个专门培育树果苗的地方。

  治沙是关系南.疆发展的大问题,必须得尽快尽早尽多地做。

  既然南.疆光热资源充沛,那就肯定要好好利用起来。

  孙泽挣扎着起了身,抓紧时间找笔记本上画图。

  还得再去团部化缘,得趁着这股劲头一并做下去,这样才能综合效益最高。

  他刚站直了,还没来得及掏出笔记本,外头就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

  “这里,是我们跟南.疆的老百姓一块儿建起来的生态种植园。”

  孙泽下意识地回过头,待看清楚来人时,他的脑海中只剩下一个念头:艹,老子刚从地上爬起来,还没有拍身上的灰呀。

  老人家倒是不介意他这副灰头土脸,双眼猩红胡子拉碴的野人模样,还笑着招手让他过去。

  团里头的政委赶紧朝他使眼色,示意他充当讲解员。

  整个生态种植园就是他一手打造出来的,速度快的惊人。

  从立项到建好,总共就花了一个月。

  在这段时间里头,他居然还没有忘记培育种苗,愣是无缝对接。

  真不知道他究竟是怎样挤出的时间精力,居然能够一心三用,桩桩都不落下。

  孙泽赶紧过去,介绍起大棚的情况。

  这其实是个气雾栽培加鱼菜共生循环系统,使用紫外线灯杀菌外加防虫网,不打农药。

  “那这个园子一年能种多少菜呀?”

  孙泽在心里头估算了一下,审慎地报出答案:“10万斤是有的。这个属于立体栽培,气雾喷罐长得快。绿叶菜一旦长起来,每天收获六七百斤不是问题。”

  老人看着刚种下去不久的菜苗,高兴地点点头:“我看你在南海那边就种得挺好,那个菜下面条很香。到了南疆也要加加油啊。”

  他转过头看着跟随进来的当地群众,微微颔首示意,“咱们有这么多老百姓,都是要吃菜的。”

  孙泽立刻敬礼,大声宣布:“如果团里头能够再给我批下20亩地,我保证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吃菜问题。”

  政委差点儿没昏过去,这小子一张嘴就是20亩地的生态种植园。

  知不知道建个生态种植园多贵呀?他们可都是从牙缝里头省钱。

  老人家笑着点点头:“还是要多想想办法的,保证大家生活好了才是第一步。”

  他看着跟进来的群众夸奖道,“我们的人民是好样的,我们的民族干部也是好样的。大家力气往一个地方使,肯定都能过上好日子。”

  有年纪大的人听不懂汉语,伊力哈木江赶紧哆哆嗦嗦地帮着翻译。

  他从刚才见到老人家开始,就好像踩在棉花堆里头。

  他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原来爷爷说的是真的。

  当年爷爷被毛.主席接见以后,回到家什么都不记得了,只觉得浑身暖融融的,仿佛整个人都陷在新棉被当中。

  现场的群众们情绪都激动起来,站得远的人拼命地朝老人家挥手。

  老人笑着挥手回礼,然后侧过脑袋,笑眯眯地看孙泽:“你让大家伙儿都吃你园子里头种出来的蔬菜瓜果,那外头的地用来干什么呀?”

  孙泽鼓足了勇气:“种树!除了种果树之外,还得种胡杨。种植一切能够防风沙的树。”

  树木产生经济效应需要时间,然而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治理沙尘暴而言,种树肯定是效果最好的。

  如果采取传统的方式就存在矛盾,树跟人争粮,人们要生活,那就肯定会想方设法拓展耕地。

  “我想应该试着打破这个模式。用尽可能少的土地,而且是不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地进行现代化的立体种植,以此来满足大家的生活所需。”

  孙泽胆子大的很,“这样一来,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省能耗以及农业用水,还可以尽可能多的种植树木。”

  他给老人家分析,“一开始我们主要种植防风沙效果好的树,短时间内不考虑经济效应。等到绿树成荫,气候条件改善了,我们就可以进一步种植果树这样的经济树种,来增加收入。”

  老人家等他说完了才追问,“粮食呢?大家除了吃菜之外,还要吃米面啊。”

  孙泽踟蹰了一下,语气不是很肯定:“我想试着在这儿种植一年生多年收的懒人稻。但是南海那边刚开始实验的时候,我就调到这边来了,还没顾得上打听情况。”

  老人笑了起来:“这个我倒是知道,长得快的很,既然想试,那就试试嘛。人哪有做什么事情都能保证成功的呢。失败是成功之母,多做几次,终究能够找出门路来。”

  孙泽精神为之一振,赶紧大声应下。

  这个生态种植园才刚刚开始建,里面也拿不出什么东西招待老人,实在有点儿不够看。

  团部的政委赶紧引着老人往外头走,他们刚种下一大片枣林呢。

  结果众人到达防沙林边上,政委刚开始介绍他们利用滴灌加地膜覆盖技术,确保树苗成活率,突然间就变了天。

  原本明晃晃的太阳突然间退去,天空开始淅淅沥沥的下起雨来。

  旁边人赶紧张罗着找伞,伊力哈木江更是着急地想脱下自己的衣服,帮老人挡雨。

  一群人当中唯一想不起来管这茬的就是孙泽,他只关心雨水蓄积系统有没有正常运转。

  政委被这人气得要翻白眼,真是我行我素,一点样子都没有。

  老人家却是心情很好:“春雨贵如油,今年肯定能有个好收成。”

  可不是吗,原本被风刮起的沙子叫雨水一打,全都乖乖的落下。

  绵绵细雨当中,从纸杯里冒出来的小树泛出了的翠色。

  旁边挖出来的长长的蓄水沟也发挥了作用,贪婪地吸收每一滴落下来的雨。

  雨伞撑起来了,老人笑容满面:“这个好,水利建设要跟起来,这样子,老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

  他侧过头又跟伊力哈木江打听乡里头的群众现在用的是什么水?

  当听说大家现在是取用河水的时候,他点点头道:“还是要净化水源的,咱们要从源头上保证老百姓的健康。”

  伊力哈木江犯难:“现在引自来水过来不太容易。”

  “那我们就先过渡着,一边建自来水,一边先用水净化装置。”老人侧头又看孙泽,示意伊力哈木江,“这个你可以跟他打听打听。”

  孙泽耳朵一竖,顿觉不妙。

  果不其然,他刚抬起头,就对上了伊力哈木江那双一样的眼睛。

  这种眼神他实在太熟悉了,每个想压榨他剩余劳动价值的人,都会这样看着他。

  保健医生过来,再三劝说老人家赶紧回屋里头去。

  春捂秋冻,这个时节不能受凉的。

  老人家笑着点点头,还自我表扬了一句:“看,我遵医嘱,是个配合的好同志。”

  众人都笑了起来。

  已经到了餐点,老人家一行人被团部里头的同志簇拥着,直接去部队食堂用餐。

  因为团部主要领导也就是今天上午才知道的消息,根本没什么准备,端上来的主食还是玉米棒子跟土豆。

  老人高兴得连声叫好:“这个味儿好,我81年的时候在石河子军垦那边吃过这个,很香。军垦好啊,很有意义,咱们南.疆也不能放松。”

  政委等人赶紧让他尝尝,保健医生又急得团团转,真怕他吃了不消化。

  老人笑了起来,特地挑最小的:“我就尝尝,不多吃。”

  他说话的口气带着点讨好的意思,看的孙泽都忍不住想笑。

  原来大家都是一样的呀。

  老人侧过头,又主动跟他说起话来:“听说你没有打申请在这儿建个风力发电厂?”

  孙泽赶紧挺起脊背,放下手中的筷子:“是的。”

  老人朝他做了个手势:“没关系,一边说一边吃,人是铁饭是钢。”

  孙泽有点儿不好意思地笑了,赶紧喝了一大口汤,做好长篇大论的准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