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八十年代锦鲤运 > 第375章

八十年代锦鲤运 第375章

作者:金面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6:29:02 来源:免费小说

  郑大夫头疼地捏捏自己的眉心:“等过了这个劲头子,那可难说了。”

  林蕊眉飞色舞,不停地跟魏镇长强调,这个鱼菜共生系统一旦搞起来,效益绝对杠杠的。

  魏镇长瞅了半天,最感兴趣的是虹吸浇灌系统:“这个倒是挺有意思的,有没有现成的?价钱怎么样?”

  等他听到林蕊说的造价,立刻摇了摇头:“蕊蕊呀,这东西好是好,我看着都心动,可是咱们港镇不合适啊。”

  投资进去这么多钱,还不知道猴年马月能收回头。

  “咱们种出来的蔬菜,养出来的鱼虾纯天然无污染,没有任何农药化肥呀。”林蕊急了,“这样的产品有市场竞争力呀。”

  魏镇长笑呵呵地摇摇头:“咱们现在生产的东西也很好嘛,你看我们到田里头都不打农药了。”

  现在吃虫子都全靠青蛙。

  稻虾鳖蛙共生。

  林蕊好说歹说半天,魏镇长都只是微微地笑,死活跟她打岔,坚决不接鱼菜共生的话茬。

  他们港镇家底子薄呢,现在做的事情最重要就是能够短期内便挣到钱。

  魏镇长笑容满面地看林蕊:“这个虹吸浇灌器单卖不?”

  就是不代替打水机,现在港镇这么多大棚,单用它来浇灌里头的蔬菜,也再好不过。

  第249章 思路要宽广

  林蕊趴在桌上唉声叹气, 这么好的项目, 魏镇长怎么就不动心呢?

  外婆做好了藕夹, 招呼孩子们过去吃。

  林蕊无精打采地摇摇头,她没胃口。

  老太在边上笑呵呵地安慰她:“咱不急,咱一样样的来, 只要是好东西,到时候大家都会喜欢的。”

  林蕊撅着嘴巴, 抱着老太的胳膊撒娇:“我不是怕咱们又被人家抢在前头嘛。”

  高档优质的农作物就没有销售市场吗?当然不是, 上百块钱一斤的大米照样有人买。

  关键就是打开市场嘛。

  那个水果芹菜多好吃啊, 肯定有人愿意花大钱去购买。

  苏木端了藕夹过来,示意林蕊:“你好歹吃点儿嘛。”

  少女有气无力地摇摇头, 继续趴在桌子上不动弹。

  林鑫朝苏木摆摆手,微微皱眉:“随她去。”

  从魏镇长拒绝了她的要求开始,她就这副跟霜打了的茄子似的样子。

  当姐姐的人直摇头:“等她饿了自然就会吃了。”

  林蕊立刻扭过脑袋,她姐新厌旧了, 有了姐夫就不爱她了。

  林鑫作势要揪她耳朵,林蕊立刻嗷嗷叫着往老太身后躲。

  卢定安赶紧转移话题,问林鑫要不要一块儿去养鸡场逛逛?

  当姐姐的人这才愤愤地放过妹妹,转过身走了。

  林蕊朝姐姐的背影做了个鬼脸, 立刻又趴了下来, 还是半点儿精神都没有。

  苏木拿了只盒子出来,拉着林蕊一起建鱼菜共生的模型, 少女还是怏怏不乐。

  这样的有什么用啊?根本就推广不出来。

  不想做事了,什么都不想做。

  林蕊的矫情劲儿一上来, 立刻委屈的不行。

  明明是为了他们好,他们怎么就不领情呢?

  哼,她才不稀罕,她由着港镇自己去。

  过河拆桥,见利忘义,老魏也是个不靠谱的家伙。

  以后她要再管他们,她就是小狗。

  无苦坏得很,浑身立刻两只手放在耳朵边上下招摇,嘴里头还喊着:“旺旺旺。”

  林蕊冷笑:“哟,哪儿来的小狗?”

  小元元不明,所以还以为哥哥在逗自己,立刻咯咯的笑了起来

  捉弄人不成反被戏弄的小和尚,只能悲愤地撤退。

  他要带元元出去玩,离坏心眼的小二姐越远越好。

  老太只乐呵呵的,由着两个孩子瞎胡闹。

  少女重重地叹了口气,悲伤着看着窗外的树叶,秋天果然到了,树叶都黄了。

  苏木不得不提醒她:“你看的是松树。”

  林蕊瞪大了眼睛,她就是从松树叶上看出了黄行不行啊?

  鹏鹏冲进院子,招呼二姐:“二姐快点儿,起龙虾了。”

  刚才还要死不活的人,立刻跳了起来,兴冲冲地追问表弟:“哪里?在哪里?”

  “当然是我们家的田啦!”鹏鹏眉飞色舞,“姑爹嬢嬢还有爷爷都在呢。”

  林蕊立刻推老太:“老太,我们带你去看起龙虾。”

  老太正要摆手,苏木已经拿了电动轮椅过来。

  这是电动自行车厂的新产品,为了方便广大不利于行的人专门制作的。

  只要道路平坦,腿脚不方便的人,坐在轮椅上就能够自己控制前进的方向。

  自从在江州电视台电视购物频道亮过相之后,现在电动轮椅的销售势头,居然比电动自行车还猛。

  只是郑家村毕竟是乡下地方。

  除了从镇子到入村的大路,今年匆忙抢修过一回以外,各家各户门前的小路,还是颇为崎岖。

  林蕊跟苏木还有鹏鹏三人,小心翼翼扶着电动轮椅往外头走。

  无苦抱着小元元在后头跟着,突发奇想:“老太,要不要我背着你跑啊?”

  老太乐不可支,连连摆手:“你照应好我们小姑娘就好啊。”

  林蕊在边上皱着眉头:“还是得村村通路。水泥路铺到各家各户门口。”

  按照目前的情况,恐怕只能由港镇自筹资金了。

  啊呸,说好的,她在也不管港镇的事。

  嗯,那不算港镇的事,这是关系着老太,外公外婆,还有舅舅舅妈鹏鹏,他们出行方便的事情。

  少女还在纠结着,轮椅已经被推上大道。

  上了大道,电动轮椅的优势就充分体现出来。

  老太童心未泯,居然跟几个孩子比赛,看谁速度快。

  几人连奔带跑追在边上,路过的村民还故意逗他们:“快点快点,老太要超过你们了。”

  众人冲到大道口,拐到左手边又是一条土路。

  这条路虽然没有铺水泥,但夯实的很,轮椅在上头也行动自如。

  林蕊暑假里回过郑家村,却一心忙着她的紫芦笋种植大业,都没怎么注意观察农田的变化。

  哎哟,紫芦笋长得怎么样了?

  少女一拍脑袋,沮丧得很:“我应该问问他们可不可以鱼菜共生中种植紫芦笋的。”

  紫芦笋原本就可以当成水果一样生吃,如果用无土栽培的方式种植,那肯定效果更好。

  哼,他们不搞鱼菜共生,她才不稀罕呢。

  她回家之后就在楼顶上自己搞,到时候种出来的东西,羡慕死他们。

  越往稻田深处走,林蕊越能看出面貌大不相同。

  与既往分田到户后,一块块小田不一样,现在郑家村的不少田地已经连在了一起。

  鹏鹏语气丝毫不掩饰骄傲:“春收之后,好多人家的地都重新整修过。”

  之前搞养殖小龙虾的毕竟是少数,结果今年春天小龙虾意外受到市场欢迎。

  嗅觉敏锐的农民就立刻找到村委书记,要求也加入到养殖行列中来。

  魏镇长已经算是马后炮了,脑袋瓜子灵活的农民主动开始进行协作。

  “咱家的田就和根生大大家的连在一起。”鹏鹏指点给自己二姐看,“田埂都被我们撤掉了。”

  根生叔叔带着家里人去城里头发展,自然就顾不上农田。

  现在单纯种田本来也不挣什么钱,两家人便约好农田连在一块交由外公外婆打理,根生家只要口粮就行。

  如此一来,两家的地凑着总算有了差不多10亩。

  郝教授手把手教着外公开始农田改造,按照2:1:7的比例进行,认真拾掇成“沟—埂—面”的结构。

  这三者一个都不能浪费,最大头的中间部分田地不用说,是用来轮作水稻跟小麦的。

  眼下稻田翻滚,沉甸甸的稻穗已经开始慢慢低下脑袋,然而稻草颜色还没泛黄,尚未到收割时节。

  埂坡上种着毛豆、秋葵跟玉米,扁豆架子下面还长着小白菜以及菠菜。

  垒起的堤坝也没闲着。

  坝上西红柿硕果累累,两颗西红柿之间种着一棵辣椒,也结出了红灯笼一般的果实。

  另一边大蒜套种着豇豆,长得生机勃勃。

  然而这一切加起来都没有田地围着的回形沟吸引人的注意力。

  少女张开胳膊比划了一下,估摸着那沟足有两米多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