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八十年代锦鲤运 > 第225章

八十年代锦鲤运 第225章

作者:金面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6:29:02 来源:免费小说

  林蕊一开始听成了放风,还吓了一跳,疑惑为啥罪犯要关在大棚里放风。

  难不成现在劳改已经与时俱进到大棚种植业了?那为啥监狱自己不建农场?

  这直接押到村里头,万一他们哗变要逃狱怎么办?

  少女下意识地就将鹏鹏跟苏木拖到自己身后。

  待听见大棚中嗡嗡的声音,刚要巾帼英雄的林蕊吓得立刻拖住两个弟弟拔腿就跑。

  妈呀,蜜蜂,千万不要小瞧这玩意儿。

  上辈子,她们宿舍楼斜对门就有个姑娘上山捡垃圾的时候,不小心叫蜜蜂给蛰了。

  当时她拿胶带纸黏了蜂针,以为没啥大事。

  结果当天夜里,她就进icu,鬼门关里头走了几遭才保住条命。

  从此以后,林蕊再也不敢招蜂惹蝶,要多正派就有多正派。

  鹏鹏也吐舌头跟着跑了出来,还不忘跟二姐吹嘘:“姐,气派不?”

  林蕊哪里知道气不气派。

  刚才匆匆一瞥,她只看到大棚里头的样子跟她印象中的有些不同。

  不是全都贴着地长,而是分成了上下两层。

  上面的东西看着像是草莓,正开着漂亮的小黄花,下面那些是什么,他实在没有来得及看清楚。

  “下面是蘑菇。”村委书记扛着铁锹走过来,竖起大拇指道,“哎呦,这回可得好好夸夸你家舅舅舅妈,他们可真是给我们郑家村迎来了金凤凰。”

  瞧瞧,这有学问跟没学问可真是大不同。

  同样是种地,他们农民种了一辈子,也想不出什么新鲜的花样头。

  可人家教授就能够想到在稻田里头搞养殖。

  同样是搞大棚,他们最多想着种些反季节蔬菜,可人家教授就知道怎么搞复合立体种植。

  大棚种草莓也就算了,人家愣是在里头加上了蘑菇。

  村委书记给三个娃娃比划,挖垄沟,垄沟,沟土上面种草莓,下面种蘑菇。菌墙拿棉籽壳来打通,起固定作用的就是牛粪。

  林蕊眨巴眼睛,满脸真诚,听不懂。

  村委书记本来还想好好夸一下读过书的娃娃大不同,现在只好咽下喉咙口的话,只能草草表示这样做好处多。

  教授们说方案的时候,就在郑家院子里,鹏鹏听了一耳朵,记得却清楚的很。

  种植蔬果最缺乏的是什么?是二氧化碳啊,有了二氧化碳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要是动植物混合养殖的话,那动物会吃掉植物,还会踩踏。

  但是种蘑菇就不一样啊。

  蘑菇呼吸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些可是草莓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材料。

  草莓的光合作用又能给蘑菇及时提供新鲜的氧气。

  如此一来,就形成了互需互求,大棚里头的空气循环也没问题了。

  老书记在边上听着憋不住,又开口补充:“好处多了去。这蘑菇出菌菇的时候,出热气,大棚里头的温度就上去了。”

  鹏鹏赶紧抢着说下面的话:“浇水,上面浇草莓,多出来的水就直接浇蘑菇。”

  林蕊脱口而出:“滴灌啊,用滴灌技术多好啊。”

  苏木默默地看了她一眼:“自来水,这儿没有自来水。”

  这就尴尬了。

  林蕊清清嗓子,赶紧转移话题:“那个,咱们还养蜜蜂啊。”

  这下子,老书记忍不住哈哈大笑:“你个城里头的娃娃就不懂了吧。”

  大棚能够保持温度,可是到了冬天,蜜蜂啊蝴蝶啊这些全都蛰伏起来了,根本不出来。

  这时候要是没蜜蜂来帮忙授粉,草莓怎么可能长得好?

  郑家村原先就有位养蜂人,他常年在外头奔波,到了要入冬的时候把蜂箱带着,准备让他们好好歇一冬。待开了春再出去追花。

  结果现在就好了,那两箱蜂成了全镇大棚的稀罕货。

  茎叶类蔬菜无所谓,那些指望吃果子的,可全都要蜜蜂帮忙。养蜂人还因此额外赚了一小笔。

  林蕊看着大棚,积极推销:“蚯蚓,等采摘完草莓跟蘑菇后,直接用剩下的烂草莓烂蘑菇养蚯蚓,这样还省了清理垃圾的钱。”

  她可是特定下过苦功夫好好研究了,蚯蚓只吃腐烂的植物,新长出来的嫩芽人家根本不碰。

  “草莓吸肥,蘑菇也吃肥,蚯蚓粪刚好当肥料啊。”林蕊急得不得了。

  苏木在边上深深地吸了口气。

  他就知道蕊蕊肯定会提蚯蚓的。

  鹏鹏得意地抬起下巴:“哪里还等到你说啊,姐,教授早就交代了。我妈现在的蚯蚓只卖种,给蔬菜大棚里头供应蚯蚓肥土。”

  林蕊不服气,上次还是她在魏镇长面前推销蚯蚓的呢。

  老书记兀自懊恼,今年还是晚了一步,这要是早点搞起来,现在草莓就能上市。

  那价钱卖的可就高了。

  现在早赶慢赶,怎么也得元宵节往后了,错了一季。

  民兵队长拎着桶往大棚走,闻声笑道:“您老人家可不能什么都占全了,那小龙虾跟茭瓜还等着你忙呢。”

  林蕊眼睛眨巴两下,疑惑道:“咱们还种茭瓜了啊。”

  鹏鹏奇怪道:“二姐,不是你说的吗?茭瓜跟小龙虾混养。”

  林蕊这回真的要跳起来了,她结结巴巴道:“上次不是说鸡头米吗?”

  鹏鹏兴头头地在前面跑,骄傲得很:“薛副教授说了,咱们的茭瓜田最合适,就在那儿建的大棚。”

  原本入秋后收了茭瓜就算了结掉今年的种植,薛副教授指导着大棚再种一季茭白,冬天上市。

  港镇的水八仙在江州全是小有名气,茭白一直销量尚可。

  教授指导着说冬天种茭瓜,田主人能接受。

  那小龙虾其实算是顺带着养的。

  薛副教授正现在大棚外头跟主人家说话,鹏鹏激动地跑过去:“教授,您没走啊。”

  上次教授不是说这个礼拜的机票吗?

  薛副教授皱了下眉头,心情颇为复杂。

  原本他元旦节之前就要走的。

  结果这边是第一次搞水产养殖,问题一个接着一个,他不得不一趟又一趟往村里跑,那机票自然往后推。

  这回,估计起码得这批小龙虾跟茭白全都上市卖完了,他才能脱身。

  林蕊觉得他实在是书生意气太天真。

  养好了小龙虾还有王八呢,王八起码得养三年才能上市!

  第162章 冷血资本家

  魏镇长身上像是装了雷达, 敏锐得不行。

  几个小孩刚跟薛副教授照面, 还没说上几句话, 他就闻着味儿找过来了。

  明明薛副教授过来之前,跟谁都没打招呼。

  茭瓜田的主人一头白发,在村里辈分高, 说话也不讲究,戏谑魏镇长是狗鼻子。

  魏镇长也不生气, 反而自我调侃:“我现在巴不得我是狗鼻子、猫头鹰的眼睛、猫耳朵, 生怕漏掉一点儿消息, 就耽误了大事。”

  他给薛副教授递烟,教授摇摇头, 示意自己不抽。

  魏镇长一点儿也没被拒绝的不快,脸上全是笑,一叠声地感激薛副教授:“哎呀呀,要说人民的大救星, 还是你们。咱们港镇原本凄风苦雨,你们一来,立刻阳光普照。”

  基层政府领导的热情像灶膛里头烧着的火,噼里啪啦, 谁靠近了都烧得吃不消。

  薛副教授不得不身子微微往后倾, 生怕魏镇长的唾沫星子喷到他脸上。

  魏镇长笑嘻嘻的,搓着手, 一张叫风吹得发皴发红的脸凑上来:“那个,教授, 我还想请你给我们支个招儿。你看,这建个大棚得好几千块钱。咱们农民家底薄,就想问问看,大棚里头是不是还能种点儿啥。”

  林蕊严重怀疑魏镇长十二月底截留了一部分预算出来,这会儿怕花不完容易出事,偏偏钱又不多,所以才挖空心思地想折腾。

  她不知道的,魏镇长刚倒卖国库券挣了千把块钱,放在手上生怕变成纸,迫不及待地想要埋下希望的果实。

  薛副教授面无表情,态度谨慎:“这才刚开始,一口吃不成胖子。等到技术成熟后,再试着往里头加其他的品种看看。现在胡乱实验的话,很可能造成养殖品种自相残杀,谁也养不好。”

  魏镇长讪笑着:“您说的没错,就是我们苦巴巴的苦怕了,老忘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也许是他的姿态太过于谦卑,薛副教授都于心不忍起来,竟然主动开口给他支招:“其实你们那个草莓大棚利用得还不充分,可以考虑再种上葡萄或者是西红柿。”

  这两种蔬果都是挂在空中长的,不占地方。

  “这个,你得等郝教授跟顾教授过来再仔细问问,我专业不在这个方向。”

  可单凭薛副教授这句话,就足以让魏镇长激动不已。

  对啊,这个主意好。一个大棚上中下都应该利用起来嘛,这样才是精打细算地过日子。

  不仅仅是大棚,他们港镇露天也可以种植葡萄。

  江州人喜欢吃葡萄的,没有葡萄的时候,新疆来的葡萄干都卖得挺好。

  港镇基本上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挂着葡萄,就是口感不太好。

  魏镇长觉得这是品种的问题,不同的种子结出来的果儿完全不一样。

  他去市里头开会吃过的巨峰葡萄就很甜,跟他们这边的种不一样。

  他热情洋溢地询问薛副教授的意见,但是薛副教授说话一向谨慎,只摆摆手表示非专业问题,他不清楚,就不发表意见了。

  薛副教授之所以推荐大棚中套种葡萄,是因为大棚在湿润温暖的南方更容易模拟出相对干燥的环境,有利于葡萄挂果后蓄积糖分,口感更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