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温香艳玉 > 第39章

温香艳玉 第39章

作者:白芥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7 11:30:07 来源:免费小说

  凌祈寓瞬间沉了脸:“大哥这是何意?”

  “这么漂亮的雀鸟,还是放生了的好。”

  凌祈寓冷道:“这雀鸟娇贵,失了庇护,去了外头只怕活不过几天就得死。”

  凌祈宴懒得再理他。

  怕他们又起冲突,太后赶紧吩咐开席,将俩人隔开坐。

  后头倒是没再生什么事端,生辰宴吃了一个多时辰,终于结束,下午太后只留了凌祈宴和惜华下来陪她,小孩们各自散了。

  临走之时,凌祈寓阴恻恻地睨了凌祈宴一眼,未有人察觉。

  大殿里终于安静下来,祖孙三人总算能好生说会儿话。

  太后还是与凌祈宴、惜华这两个她自个养大的孩子更亲,惜华过了这个年就要出嫁,她老人要添的嫁妆一早就都备得妥妥的,说了几句话就拿了这事出来羞她。

  惜华红了脸,对嫁给那敬国公长孙倒没之前那么排斥,还说起这段时日与她那小姑子、未来表嫂时常有走动,处得很不错。

  “玉兰可喜欢大表哥,时常与我打听大表哥的喜好,听闻大表哥爱听人弹曲儿,每日在家里苦练,她其实已经弹得很好了,她以前是个文静的,知道大表哥爱玩,马球、投壶那些也在跟人学。”

  太后闻言高兴万分:“这林家小娘子果真是这样的?那就好、那就好,宴儿你听到了,日后可得对人好一些。”

  凌祈宴“噢”了一声,随口应下。

  过了半个时辰,突然有太监急匆匆地进殿来禀报,说是敬国公府出了事,那位将要过门的准毓王妃,没了。

  凌祈宴一愣。

  太后与惜华更是满眼愕然,太后先回神,厉声问:“怎么回事?!”

  太监赶忙将事情说了一遍,今日显安侯嫡女邀了各府小娘子们,去显安侯府的汤泉庄子上玩,林家小娘子荡秋千时,那绳子松动了,但没人发现,林小娘子荡到高处,不慎从秋千上摔下,头着了地,当场就昏死过去,被抱回敬国公府没多久,就已没了气息。

  “显安侯已亲自登门去了敬国公府赔罪,将汤泉庄子上的下人都交了出来,任由敬国公府发落,侯夫人更是带了女儿去庙里,说是要留庙中长住一年,为林小娘子诵经祈福。”

  惜华郡主红了眼睛,太后神情悲伤,半日说不出句话来,凌祈宴更是不知当说什么好。

  ……怎么竟又发生了这种事?

  松麓关。

  这里是离漠北最近的关口,朝廷的兵马出征漠北,多数从这个关口过。

  几个月之前,漠北刺列部勾结巴林顿人叛乱,敬国公世子林肃将军奉皇命出征,并未能将乱军一击击垮,军事陷入胶着状态,如今天冷了,朝廷大军退回至松麓关,只能等来年开春、天气转暖,再行出兵。

  温瀛到达此处已有大半个月,一直在关口下的松麓镇上歇脚。

  他没有回乡,来这边时路过广县,都未回去看一眼。

  松麓镇上到处都贴有征兵的布告,温瀛没有急着去投,花费了些时间,将军中众将领的过往功绩、家世、脾性都打听清楚了,赶在小年前一日,终于去征兵处报了名。

  负责登记的小兵见他一副斯文书生模样,长得还白白净净的,怀疑问他:“你果真要报名?你能提得起多少斤的重物?”

  温瀛面不改色,单手拎起身旁一块足有百斤的巨石,那小兵看直了眼,又递了柄长枪给他:“这个玩过吗?试试?”

  温瀛接过去,姿势娴熟地随意舞弄几下,明明只是一柄最普通不过的木枪,硬是在他手里舞出了行云流水、锐利逼人之势。

  这下不单是那小兵,连身后排队应征的人都喝起彩来。

  声音传到后头兵房里,出来个满面络腮胡身形魁梧的把总,皱眉问发生了何事,小兵指着温瀛将事情与他禀报了一遍。

  那把总闻言起了兴致,叫人换了柄铁枪来,抬了抬下巴,示意温瀛再舞一遍给他看。

  温瀛镇定执起铁枪。

  一套完整的枪法舞下来,那把总三抚掌,高兴极了:“善!”

  再自我介绍:“鄙姓郑。”

  对着一个尚未入伍的白身这般客气,足见这人对温瀛将来的看好,他的眼光一向毒辣,这个少年人并非只有那花架子,他身上那股子气,就注定了日后必不会是池中物。

  温瀛不亢不卑道:“郑把总,幸会,在下温瀛,冀州广县人士。”

  温瀛呈上自己户籍文书,郑把总随意翻了翻,发现他年岁果然不大,且今日还是他生辰,于是用力拍了拍他肩膀:“后生可畏,以后你就跟着我混,保管你有酒有肉吃!”

  作者有话要说:

  把要交代的事情交代完,马上就切时间了,然后就嘿嘿

  第42章 天煞孤星

  敬国公府将要出嫁的准毓王妃意外去世,消息一夕之间传遍整个上京城,大多数人听罢除了感叹一句可惜,更多的又议论起毓王殿下那克妻的传闻。

  若说之前两回或还只是巧合,如今同样的事情发生第三次,已无人再怀疑,凌祈宴他就是个天生死老婆的命!

  凌祈宴派了府上长史替之去敬国公府吊唁,连太后都让宁寿宫里的大太监去了国公府一趟,皇帝大约觉着确实是自己儿子克死了人家闺女,破例给林家女追赠了一个县主身份下葬,又将林家长孙的官职提了提,安抚平息了林氏迁怒皇家的怨气,待到年节一过,惜华郡主出嫁,这事便再没人提起了。

  不过这段时日京中各府都有些人人自危,有适龄女儿的,纷纷动起来,赶紧给定下亲事,就怕被皇帝和太后盯上,硬塞给毓王,毕竟不是谁家都能像敬国公府那样,女儿死了还能追赠个封号,还能恩泽儿子,换做其他家,死了那可就当真白死了!

  上元节一过,太后带着凌祈宴去了趟城郊的皇家寺庙,一路叮嘱凌祈宴,到了菩萨面前,须得虔诚一些,万不能不当回事,亵渎了菩萨。

  凌祈宴心不在焉地应着,他知道这回连他祖母都怀疑他当真克妻了,才想要带他去庙里,看有无办法化解,他还不能拒绝。

  ……算了,就让祖母宽心好了。

  懿驾停在寺庙外,住持出门来迎接,与太后互行佛礼,领着太后与凌祈宴进入庙中。

  沿着林荫曲径进入正殿,凌祈宴规规矩矩地跟随太后上香、叩拜,再听老住持诵经。

  这一听就是一个时辰,凌祈宴实在熬不住,趁着太后没注意,悄悄起身,退出殿外去。

  外头院子里的迎春花都开了,飞花漫天,正是好时节。

  凌祈宴心情很好地伸了个懒腰,江林过来小声禀报他:“殿下,张三郎也来了庙中,听闻您在这里,来与您问安。”

  凌祈宴叫人将之带过来,张渊这段时日老实了许多,凌祈宴已有一段时间未再见过他。

  张渊今日来这,是为给要在这庙里长住的母亲和妹子送些东西,听闻凌祈宴跟着太后来了庙里拜佛,特地来见他。

  开口便与凌祈宴请罪,被凌祈宴挥手打断:“行了,那林小娘子还没嫁给本王,不必与本王请罪。”

  张渊赶忙谢恩,但依旧苦着张脸,眉宇间都是疲惫。

  凌祈宴睨他一眼:“敬国公府的人为难你们了?”

  “那倒没有,我父亲、母亲已经将赔罪的姿态做足了,敬国公府也不好再多计较,不过以后再想跟他们走近,只怕难了。”

  这事显安侯府不能说一点责任没有,毕竟事情发生在他们庄子上,那绳子松动了,庄上的下人竟无一发现,确实离谱,敬国公府好端端的女儿就这么没了,想也知道很难不迁怒他们。

  显安侯府的底蕴远不及敬国公府深厚,这些年家里也没再出过有出息的子孙,府上已然有了没落之相,如今又与敬国公府生了龃龉,日后他们侯府在京中这些高门世家中,必将更难立足。

  这事凌祈宴也帮不上忙,毕竟他这个克妻的王爷,只怕比显安侯府还更叫林家人怨怒,但他父皇已给了足够的补偿,林家自然不敢再记恨他什么,如此一来,只能将怨气发泄在显安侯府身上。

  凌祈宴皱眉想了想,问张渊:“为何那系秋千的绳子松了,却没人发现?”

  “我父亲审问过那些下人,是负责庄上工事的仆丁偷奸耍滑犯了懒,没有按时查检,那日庄上的两个使唤婆子伺候那些小娘子们荡秋千,轮到林小娘子时,力道不慎大了些,那原本就松了的绳子彻底断了,这才出了事。”

  张渊尴尬解释:“事后我父亲将人都押去敬国公府,任由他们发落,敬国公府说不是他们府上下人,他们没权处置,我父亲只得自己动手,让人重责他们一百大板,再发卖出去。”

  敬国公府这个态度,无非是想给显安侯府更多的难堪罢了,偏他们还不能说什么。

  张渊说着又抹了把脸,问凌祈宴:“我母亲和妹子听闻太后娘娘来了庙里,想与太后娘娘请个安,不知可否?”

  凌祈宴点头道:“太后应该没这么快出来,等下午再请她们过来吧,本王和太后说一声。”

  张渊连连道谢,比起林家,他们显然更担心太后因好端端的孙媳妇没了,恼了他们,能有机会当面赔罪再好不过。

  张渊离开后,凌祈宴又独自在大殿外站了片刻,太后终于出来,数落起他:“我先前都怎么跟你说的,要虔诚要虔诚,师父念经念到一半你就跑了,你这孩子真是……”

  凌祈宴厚着脸皮卖乖撒娇:“祖母听了也一样,祖母这么疼我,菩萨看了肯定不忍心不帮我。”

  太后无奈摇头,叫凌祈宴随她一起,跟着领路的小沙弥,去了后殿。

  这里便更清净了,连穿堂而过的风声都清晰可闻,凌祈宴不自觉地放轻脚步。

  后殿里只有一个看不出年纪的老和尚,正闭目打坐。

  他们在蒲团上坐下,老和尚缓缓睁开眼,太后小声与他说了几句话,言语间分外恭敬,老和尚的目光转向凌祈宴,片刻后,又阖起眼,手中佛珠转动,沉声念诵起什么。

  约莫过了一刻钟,在凌祈宴已等得不太耐烦之时,老和尚终于再睁开眼,神色沉定地与太后道:“小殿下是天煞孤星的命数,没有父母妻缘、亦无子女缘,世事不可强求,若能坦然受之,或能有另一番造化。”

  凌祈宴瞬间面色铁青,太后不可置信地睁大双眼,身子摇摇欲坠:“……可会看错了?”

  老和尚沉默以对。

  见状,太后的眼中已朦胧有泪,下意识地去看凌祈宴,凌祈宴脸色难看地站起身,快步走了。

  “太后娘娘不必过于悲伤,”老和尚低声劝,“小殿下是有福报之人,亦有长命百岁之相,虽命里还将有波折,但日后总能过得顺遂太平。”

  太后的心神稍定,捏着帕子按了按眼角,问道:“还会有何波折?”

  老和尚缓缓摇头。

  这便是不能说了。

  心知问不出这个,太后心下愈是惴惴难安,且不甘心:“就当真不能有妻儿子女吗?可有化解之法?”

  老和尚一声叹息:“等三年以后吧。”

  太后出来时,凌祈宴正坐在殿外的树荫下发呆,他起身迎过去,低着头闷声道:“祖母我们还是回宫去吧,那老和尚满嘴胡言乱语,都是乱说的,当不得真。”

  他不信这个,什么天煞孤星,无非是最近他那克妻的传闻闹得人尽皆知,这老和尚编出来哄骗他祖母的鬼话罢了。

  皇帝皇后虽不待见他,但他也好端端地在父母跟前长大了,说他父母缘淡薄就算了,可怎么就成了没有父母缘呢?

  太后提醒他:“你别乱说话,老师父活了快一百二十岁了,是真正的高僧,他看人面相向来准得很,绝不会胡言乱语。”

  凌祈宴闻言愈发不高兴:“那难道我真是那天煞孤星啊?”

  太后一时说不出话来,半晌,才抬手摸了摸孙子的脸,心疼不已:“没事的,你是金尊玉贵的皇嫡长子,有皇家的血脉气势压着,不会有事的。”

  “……我们还是回去吧。”

  太后没答应:“宴儿听话,我们在这庙里住几日再走,好歹请人做两场法事,先帮你转转运再说。”

  凌祈宴撇嘴,……算了。

  松麓关,塔娜河畔。

  温瀛穿着一身并不厚实的普通兵丁服,手执长枪,已与同伴在此列队等候许久,只等上峰下令,发起冲锋。

  二月天,塞外依旧严寒,呼吸间总能带出道道白气,温瀛平静地望向河对岸,一直淡如死水一般的心境到这一刻,终于有了些微起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