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农门神断 > 第8章

农门神断 第8章

作者:桃之夭夭夭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7 06:03:08 来源:免费小说

  本来说好家里就两个儿媳妇来,还交代她们早些来,能帮着洗洗刷刷,谁知大儿媳带了一双儿女,牛大壮觉得不好,就去拦,人没拦住,两人纠缠了一路。牛二嫂虽然厉害,可在外面要脸面,觉得大嫂太丢人,扭头回去了。这事儿被牛老汉知道了,赶紧追过来,生恐大儿媳闹了人家的好日子。

  如今这场面……

  牛老汉暗叹口气,决定一会儿上礼时上个双份儿。

  “赵叔赵婶、牛大叔……”穆婉挨个招呼,赶紧领着人进去坐,又支使穆清彦倒茶。

  赵叔忙摆手:“小婉客气什么,我们过来就是让你婶子看看有什么要帮忙的,其他人家地里活儿多,晚点儿过来。对了,大林子呢?今儿还忙着衙门的事儿呢?”

  “小文小武怎么也没见?”赵婶又问。

  “他们哪儿闲的住,看热闹去了。”穆婉不想在这样的日子说起死人的事儿,就一句话带过去了。

  说是端茶,这也是习惯的客套话。

  穆清彦给每人都端了一碗白开水,是早先烧好的,里头放了几勺红糖,看上去有淡淡的红色,还带着甜味儿。

  红糖比白糖便宜,且质量不同,价格差别也大。他们在县城买的这种红糖,算是中等,每斤只要三十文,若是要买略好点儿的白糖,就得四十文一斤,更好的雪花白糖高达百文,不是寻常百姓家吃得起的。

  就这三十文的红糖水,平时也没谁家舍得喝。

  旁人到还好,牛大嫂见了糖水儿眼睛一亮,立马就说:“穆家二弟,你也太小气,这碗太小,两口就喝没了,换大碗来。”

  铺子里用的碗是粗瓷大碗,能装二两面,所有人都是用这个喝水。倒是给牛家两个小孩子倒水时,穆清彦依着前世的习惯,特地给找了两只小碗,本是预备着装铺子里免费赠送的腌菜,小孩子人小胃口小,这样的碗装水也够喝了。

  任谁看了都明白其中意思,也很清楚,小孩子用的碗只是相对小些。

  再者说,牛家大人带孩子来了五个,本就够臊的慌,人家倒糖水没忘了两个孩子已经够可以了,倒反过来挑理。

  牛大壮在桌子底下扯牛大嫂的衣裳,憨厚的脸上带了哀求:“桂花!”

  桂花是牛大嫂闺名,但平日里除了娘家,外人都喊她“大壮家的”,或是“妞子她娘”,牛大壮也很少喊她名字。

  牛老汉脸色已经很难看,也顾不得当着外人的面儿,毫不客气的呵斥:“日头还没升上来,脑子就开始犯浑!大壮,还愣着干啥,你媳妇儿犯病还不知道?还不赶紧将她送回去!”

  马桂花没想到公公突然不顾颜面直接训斥她,还当着其他外人的面儿,饶是再厚的脸皮也忍不住羞的通红。然而看到牛老汉暗沉的脸色,眼中泛出的冷光,心下一个激灵,到底不敢正面怼回去,却也拉不下面子当什么都没发生过。

  若这么背撵回去,往后她在家还不被老二家的给踩到泥里。

  马桂花到底不是什么没经过事儿的小媳妇儿,脸色几经变幻,脸上堆出一团笑来:“爹,您别生气,我不就是心疼孩子嘛。这样的红糖水儿,一年到头咱家也喝不上几回,我就是想让柱子妞子多喝两口。”

  马桂花把姿态一放软,牛老汉这个做公公就不好穷追猛打。

  其他人还有些发愣呢,见状,忙都劝和起来。

  穆婉倒要反过来数落自家人:“都是我二弟性子呆,怕孩子小捧不好大碗,要我说就他多事。小孩子谁不贪甜,又一路从村里过来,怕是早渴了。”说着,又给妞子和柱子一人换了个大碗,又笑道:“不是姐姐舍不得这点儿糖水,你们肚子小,要是灌多了糖水儿,一会儿就吃不下饭了。今儿可有好多肉呢,不吃倒是好可惜的。”

  “这话倒是真的,我方才悄悄去厨房瞧了,有鸡有鱼,还有猪肉,丰盛的很呢。”赵婶忙接过话,语气夸张的形容着,缓和了气氛。

  马桂花听了这话,倒是暗自懊悔,早知道不给俩小的喝水了。

  她很快又想了主意,等两小的喝了大半碗,她马上打发他们出去跑,多跑跑过会儿就饿了。至于两个孩子剩下的糖水儿,她全都灌在自己肚子里。

  牛老汉干脆扭开脸,眼不见心不烦。

  就因为一碗糖水闹出这些事,穆清彦不禁哑然失笑。

  穆婉以为他心里不舒服,低声安慰道:“你别跟她计较,那马桂花就是那么个性子,确实有些讨嫌。世上的事儿就是这么怪,牛家一窝子老实人,偏娶了两个厉害媳妇。”

  “牛家是老实,可不憨。”穆清彦看得分明,别人且不提,牛老汉是个心有成算的。

  第10章 开席

  一群人喝了水,说着闲话,打量起新建的铺子。

  王嫂子跟胡家俩妯娌感慨:“瞧瞧这铺子,里里外外可宽敞着呢,等买卖做起来,不管好赖,算是不用在地里刨食了。”

  “可不是,村里人提起来谁不羡慕。前几年穆家多艰难啊,年年借着钱过,咱们各家帮着一把,也是念着穆家大叔的恩义,谁知短短几年功夫,先是穆林做了捕快,现在他二弟也开了铺子做了掌柜,债也都还清了。”

  “说起来,穆家兄妹三个都还没说亲呢。”

  胡家的打趣:“王嫂子,你家梅子今年十三了吧?也该寻人家儿了,瞧瞧穆家二弟怎么样?以前总可惜他生的太单薄,做不了活儿,现今可不愁了,梅子若嫁来,直接就是掌柜娘子呢。”

  “说笑归说笑,可别随便攀扯我家妹子。”王嫂子转了话题。现今穆清彦条件的确是好了,可即便真有意做亲,也不能大刺刺嚷出来,不但女方掉价儿,一旦亲事没成可要闹得没脸。

  王嫂子忽而笑道:“提起亲事,我倒有个亲事说给穆家大兄弟。这事儿还是我家大江说的,若成了,可少不了我一份儿谢媒钱。”

  “谁家姑娘?”胡家妯娌追问。

  “你们急什么,真吃喜酒少不了你们的。”王嫂子抽身去找穆婉。

  过了两刻钟,有人赶着三辆驴车过来,车上坐着十三四个妇人。

  这些人一瞧就跟青山村的人不同,虽然身上穿的也是布衣,却是质地优良的细布,颜色晕染均匀且鲜亮,价格也是不可同论。

  好比穆婉身上的蓝布衣裙,粗布,略厚实,且边角颜色染的不大好,都是农人拿来做春秋衣裳,或是套在冬袄外头穿。便是这样的粗蓝布也要七八文一尺,穆婉做一身儿衣裳,布料钱近三百文,往往两三年才添件儿新衣裳。

  驴车上的妇人们都是细布衣裳,衣领袖口都有绣花儿,鞋面子上的图案也精致。她们身上的布料,一尺少说得十四五文,颜色好的更贵。更别提头上戴着各色绢花、金银簪,那手腕子上也有或粗或细的金银镯子叮当作响。

  青山村的妇人们眼睛都看直了。

  “这、这是……”有人小声的问穆婉。

  穆婉很快反应过来,一边答话一边去迎客:“定是捕快们家的。”

  王江因着有手艺,肯吃苦,又仗义,平素挣钱不少,王家在村里日子还是很不错的。但即便如此,王嫂子买只素面的银镯子也得斟酌斟酌,见了这些捕快家眷们的排场,哪儿能不惊叹。

  对于捕快们挣钱的门道,谁都清楚,一时间不少人都想给穆林牵红线。

  穆清彦是男子,不好跟女眷们靠近,只跟赶车的打听:“捕快大哥们怎么没见?”

  闻言,妇人中一个领头的站住脚,笑着说:“这是穆家二弟吧?我可听当家的提起过你,上回那采花贼多亏着你帮忙,否则只怕他现在还躺在床上养伤呢。”

  这妇人三十五六的样子,肤色白净,透着点儿富态,说话自然随和,看似亲切。然而穆清彦见惯了场面,自然看得出来对方就是场面话,从其神态、言语、举止,再看她率先发声,便知她身份。

  果然,有人在旁笑着提醒:“这是蔡大娘子。”

  接着便是互相介绍,李副捕头娘子和何川娘子都来了,没来的有几个,也是抽不得身,托人带了礼金送来。

  蔡大娘子又道:“他们爷们儿有事,一会儿就过来。”

  穆清彦会意,定是去碎石滩处理浮尸的事儿。

  到了棚子底下落座,两拨人泾渭分明。青山村的人瞧见这些城里的捕快娘子们,多少有点儿拘谨,也带着点儿敬畏。别看捕快职业低贱,但在百姓眼中,那可是拥有莫大的权利,唯有敬畏讨好或敬而远之。

  “给她们上茶。”穆清彦拦着穆婉倒糖水,见她不解,笑道:“看她们穿着打扮,像是缺糖吃的?城里人待客,自然要茶。”

  穆婉一笑,依着他的主意换了。

  铺子里头的茶叶只是寻常,蔡大娘子那一桌只是沾了沾唇,便没再动。

  “二哥,大哥他们回来了。”穆武跑回来报信儿。

  穆清彦便开始炒菜。

  赵婶几个本要进来帮忙,穆婉拦了,毕竟东西都准备好了,人手足够。

  穆婉烧火,穆绣懂事的在旁打下手,给穆清彦递个葱蒜,端个菜什么的。

  听着外面穆林等人到了,这边就开始上菜。

  穆林点了早先买好的喜鞭,噼里啪啦热闹的放起来。

  渡口船来人往,不少人听到动静都望过来,见了布幌子,便知道这儿又新开了一家饭铺。临近一些做买卖开铺面的,也过来贺喜,穆林便请对方入席吃杯酒。

  大多数人只是贺喜,并不留下,毕竟吃了人家的酒,你不上礼钱吗?

  但也有几个不在意那点钱,远亲近邻,同在渡口做生意,和气生财嘛。

  一开席来客们就把礼金上了,几文、十几文,都是份心意。

  穆林招呼着客人,钱是穆武收,穆文在旁边记账,两人配合默契。

  冷菜热菜陆陆续续端了上来。

  村里人吃席就看油水足不足,肉多油多就是好席。但城里娘子们不这样,她们平时不缺肉吃,自然就讲究味道。本来对今儿的席面没什么期待,可从尝了第一口开始,难以言说的美妙滋味就冲击着她们的味蕾。

  “这、这菜是谁做的?”蔡大娘子拦住上菜的穆文问道。

  穆文刚收完钱,忙着端菜,见她问,笑着回道:“这饭铺子是我二哥开的,菜自然是他做的。大娘子您吃的成么?”

  蔡大娘子点头,又忍不住看了穆文一眼,觉得这小子挺有意思,胆子也大,倒跟他那个双胞胎的兄弟不一样。

  其他娘子们也在议论:“真没想到,穆家这个二弟瞧着文文弱弱,竟有一手好厨艺。”

  “谁说不是呢。就这手艺,随便到城里哪个酒楼都能掌勺。”

  “给人家做工哪里比的自己做掌柜自在。”

  青山村那边惊叹更深,毕竟他们是看着穆清彦长大的。

  赵婶几个算是放足了心,就这手艺,生意不愁啊。

  肉菜多,味道好,量也足,慢慢儿说话的人就少了,只顾得吃。

  席上也有酒。

  之前穆林打了十斤酒,本地产的凤临老酒,一斤二十文,算是平价酒了。本地人,特别是百姓们红白喜事一般都喝这个酒。别看酒价亲民,但喝起来颇有劲头儿,越是干苦力活儿的越是喜欢,捕快们也大多爱喝这个。

  穆林招让何川先招呼着捕快们,他去同村人那边招呼一会儿。

  何川连连吃着鱼,连里头炖的豆腐块儿都被抢光了。

  “怪不得穆家二弟开个饭铺,这手艺,啧,太好吃了!咱们这儿鱼多,自家做鱼,放了葱姜蒜也有股子说不出来的腥气,馆子里的鱼也就那样,倒是穆家二弟做的这鱼……哎哟,真鲜!真香!”

  穆清彦做菜最擅长素菜,这是他的独门天赋,至于炖鱼,好吃的原因在于他也爱吃鱼,前世特地钻研过。当时他有个客户是特级大厨,尤擅做鱼,红烧清蒸他都跟着学了一手。

  所有人都吃的停不下嘴,唯有个一个人脸色发白,看着那条鱼,一个没忍住就朝外跑。隔着老远似乎都能听见呕吐声。

  “这小子,真败兴!”有人笑骂。

  蔡捕头说了句公道话:“他才来几天,刚才又见了浮尸,肯定受不住。你第一回 你见到死人不也吐的几天吃不下东西。”

  “蔡头儿,这回这个是因财杀人?”

  “谁知道。”蔡捕头喝了口酒,答的敷衍。

  “我这不是担心嘛,要真出了水匪,到时候吃苦受罪的还不是我们?”毕竟真要剿匪,虽说可以请驻军协助,但他们这些捕快怕也难逃。

  另一边,穆林正给里正敬酒,忽听隔壁桌坐着的马桂花喊他。

  “穆大兄弟,嫂子给你说个媒怎么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