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农门神断 > 第200章

农门神断 第200章

作者:桃之夭夭夭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7 06:03:08 来源:免费小说

  “就是常在街面上晃悠的李大兴,前天被人发现死在家里,嘴唇乌青,毒死的啊,官府还说是砒霜。砒霜这东西多厉害啊,沾了就死。据说那李大兴尸身边上有半个没吃完的糯米卷子,又有人说,看到他从老孙家出来,手里拿了两个糯米卷子,一边儿吃一边走回了家。

  虽说李大兴总是在街面儿上白吃白喝,但老孙犯不着为这点事去杀人,更何况他又没买过砒霜。为了不受罪,孙家往衙门打点了不少银子,就在昨天的时候,说是找到凶犯了,是长柳镇那边的几个乡下汉子,好像常给商家运货做脚夫。”

  第278章 县令席庸

  “哟,投毒杀人啊,这李大兴做什么了?”

  “李大兴就是个无赖,仗着跟李四爷同姓,硬是拐七拐八攀扯上关系,在这街面上东家西家的占便宜,大家看在李四爷的面儿上,多是忍了。谁知那李大兴是个不知足的,居然干起讹人的勾当。四天前,他盯住了个外地人,故意抱着花瓶子撞上去,瓶子摔了,他扯着人不让走,非说瓶子是祖传的,让人赔钱。”

  客人忍不住插话:“这不明摆着就是讹人嘛!”

  “嘿,谁不知道啊。他就专盯那些外地人,明显看着有钱有权有些身份的,他都不去招惹。他这回选的就是个乡下汉子,以为十拿九稳,谁知对方不认账,一叫嚷,从旁边店里出来好几个壮汉,这李大兴立马怂了,脚底抹油溜了。”

  “那这后来……”

  “后来啊,据说是他咽不下气这口气,觉得丢了颜面,便找了几个相熟的,要教训教训那几个。考虑到对方人多,他们瞅中一个落单的,将人打了一顿,结果没掌握好分寸,出手重了,满脑袋的血,抬去医馆,大夫说再晚来一会儿就没救了。另几个汉子找来,个个气红了眼,还说过要报仇的话。”

  “真要报复,倒也说得过去,可跟老孙家的糯米卷子有什么关系?几个外乡人能在老孙家投毒?”更何况,那么精准的让李大兴吃到有毒的糯米卷子,可不容易啊 。

  “衙门办案,那谁知道。”嘴里这么说,脸上表情全然不是那么回事。

  自古便有“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的俗话,更何况,本地县官行事风评如何,都是大伙儿心知肚明的。然而事情不落在自己身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唯恐祸从口出。

  穆清彦从头听到尾,看向闻寂雪:“是那几个人?”

  大致特征上吻合,没有亲眼目睹,也只是个猜测。

  不过,长柳镇,正是他们要去的地方。

  雪家祖籍便在长柳镇下的雪家村。

  当年雪家被诛九族,虽说因出嫁从夫,不牵连出嫁女,可实际上,雪家出这么大的事,那些姻亲故旧也不可能安然无恙。娶了雪家姑娘的,厚道些的,或和离、或送到庙里,狠毒的些的,让人自缢、病逝,甚至所出子女都不能活。

  当年雪家一族倾覆,出嫁女也多因此而死。雪家村并非全都是雪姓族人,也有外姓,雪家出事后受了波及,被迫背井离乡,另寻活路。

  曾经因出了两位大将军而闻名的雪家村,早已是座荒村。

  出了米线店,两人在茶楼里坐坐,打听到了更具体的情况,也知晓了“凶犯”信息。据说一共抓了六个人,其中一个脑袋还带着伤。六个人同姓,是兄弟、叔侄,家在长柳镇下的荒坡村。

  又说这六个常在城里做脚夫,给商家运货,勤恳能干,风评不错。之前才给茶行送了茶,还贩了批干果回来,转手后攒了点本钱,又跟布庄买了一匹布,正打算回乡呢。

  “都对上了,是那六个人。”穆清彦没想到曾在庙中相遇的六人,竟会惹上人命官司。尽管尚未亲口去询问,但本能就觉得不对,毕竟是连不了解内情的看客都会质疑的事,为何当地官府这般快的就锁拿了人?

  昏官么?

  闻寂雪却道:“你可知荒坡村是什么地方?”

  穆清彦听他口气异常。

  “我跟你提过,雪家村当初是个大村子,一大半都是雪家同族,还有十来户是外姓。雪家事后,这些人都离开了村子。其中有七户在荒坡村安家,他们都姓郑。”闻寂雪停顿片刻,又道:“虽说这些人不姓雪,又为避嫌离开了雪家村,但他们的户籍信息在官府都是特别备注了的。好比这回的事,若他几个是无辜的,便极有可能是官府拿他们顶罪,用以快速结案,好成全自己的政绩。再没有比他们更适合的替罪羊,呵,只因曾跟雪家同村,如今便是低人一等,下九流都比他们高贵。”

  由郑家推测其他离村人家,多半境况不好,到如今,不知还活着几人。

  这已然是变相的“连坐”。

  县官如此胆大妄为,也是瞅准了郑家几个户籍特殊,哪怕时隔多年,雪家到底是叛国罪诛了九族,谁敢轻易沾染?只怕要被他倒打一耙。想来这么处事也不是头一回,漏洞百出,半点不遮掩。

  月梁州是散州,隶属于府,知州是从五品。

  尽管是州城内发生的案子,但照律例规矩,由县衙经办。

  审理此案的正是桂宁县,县令姓席,已在桂宁县做官五六年。在此之前,他却在田余县做了六年县令。桂宁县和田余县,正好是月梁州下辖的两个县,而正常情况下,官员三年一任,也就是说,这位席县令不仅两番连任,且盘踞在月梁州长达十一二年。

  闻寂雪既然在月梁州有所安排,对于这位席县令自然也知晓一二。

  “这个席县令名叫席庸,没什么做官的才能,惯会阿谀逢迎、欺上瞒下。他本身出身寻常,倒是结了门好亲。他女儿嫁给吏部员外郎吴家的嫡子,此子出生时身体就不好,常吃药,导致身形肥胖、脾气暴躁,很难说上相宜的亲事。席庸知道后,主动上去攀亲。

  席家女儿容颜清丽,颇具诗才,席庸早有算计,将女儿寄养在京城亲戚家,费尽心机为她出名。彼时那席庸年近四十,好不容易中了榜末,正愁出路,见吴家可做谋划,自然不会放过。吴家虽瞧不上席庸,但吴家嫡子瞧中了席家女儿。”

  “一个员外郎,这般大的能耐?”穆清彦知道京官与外官不同,但若仅仅是吏部员外郎,可没那么大力量庇护席庸。

  “姻亲裙带罢了。吴家小女是荣郡王庶妃,不上玉牒的摆件儿,如今有子傍身,倒也能在荣郡王跟前说上话。不过,上面侧妃死死压着她,对方家世好,丽贵妃也要给几分颜面。估摸着为弥补,所以荣郡王给吴家一些好处,吴家自然也能惠及席庸。”

  竟跟荣郡王扯上了关系。

  说起来,皇帝儿子虽多,但真正显露资本的也就七八个,其他的都不成气候。原本荣郡王也算后力强劲,可惜万霞县一事,丽贵妃一脉元气大伤。

  原本对席庸并未多在意,此时却变得敏感。

  席庸从田余县调任到桂宁县,扎根在月梁州不走,定然是故意为之。只是这个故意,是单纯为一己私利,还是跟雪家村有关?

  关系到闻寂雪,穆清彦也多疑起来。

  “这回的事你想怎么处理?”他问闻寂雪。

  闻寂雪已有想法:“先去桂宁县,会一会这个席庸!”

  至于荒坡村的几个人,因着已在年底,哪怕被定论,案子也要层层上报,年前是不可能最终判决的。

  临走前,穆清彦去了一趟李大兴家。

  李大兴家在城南,家里爹娘没了,兄长娶亲分家,他分得两间屋、半间厨房。在原来院子中间砌了一堵墙,一家成两分,各开一道门,彼此互不相干。李大兴从小好吃懒做、性子也奸猾,跟兄长关系不好,分家后也很少来往,他将近三十岁,也没个媳妇,因此,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以前他只在街坊邻里间占便宜,后来攀上李四爷,城南这一片都有他的身影。

  提到李四爷,名下有牙行、车行,收拢了一帮散众,占据着城南,颇有财势,凡在这儿找活儿的、做生意的,都不敢得罪他。再者,李四爷办事公正,也不肆意欺压人,瞧着和和气气,给人的观感不错。

  这一点,从之前米线店老板提到李四爷时的口气就看得出来。

  李四爷跟李大兴虽都是姓李,但并没有亲戚关系,八竿子也打不着。若要细究李大兴是如何攀上李四爷的,最可靠的说法是李四爷的狗丢了,李大兴给找到的。此后又主动凑上去奉承,李四爷大约觉得他还算机灵,便让下边人关照他一二。

  穆清彦和闻寂雪刚从一个街角转过,迎面几只大狗狂奔过来,“汪汪汪”叫的凶狠,个个快半人高,骨架高大,牙齿锋利,吼叫起来分外狰狞。在其后,有两个年轻男人扯着狗绳子,气喘吁吁,一直在喊“祖宗慢点儿,慢点儿”。

  闻寂雪拉着穆清彦避让,冷眼看几只大狗和人过去。

  穆清彦眯着眼,神情也有些不快:“这不会就是李四爷的狗吧?”

  平常人家养狗,最多一两只。又因着狗越大越能吃,寻常门户也养不起。如这般凶狠强悍的大狗,一下子就是五只,且毛色统一,乌黑油亮,必然是精心饲养。又能在城中大街上畅行,岂能没个依仗?

  闻寂雪抬眼朝前:“这个李四爷倒有几分意思。”

  穆清彦却摇头:“看来传言不可信。别看外人提及李四爷并无厌恶,好似还挺有好感,可只看他大街纵狗,便知骨子里霸道。”

  毕竟五只彪悍凶狠的大狗,稍不留神便会伤人。

  古时又无疫苗,被狗咬伤,很容易导致死亡。

  第279章 李四爷的狗

  又转过两个街角,进入一条小巷,第三家就是李大兴的住处。

  李大兴虽是弟弟,但在分家上不仅没吃亏,还占了点便宜。好比这道大门,用的就是原来的大门,比其兄长后来修的门要宽不少,院中本有一棵果树,也归了李大兴。

  他们来时,正见一个中年男人在巷子里忙活,竟是要把一道门重新砌上。这道门被堵上的门属于李大兴兄长,再结合李大兴的死,事情显而易见。李大兴无妻无子,只一个兄长最亲,现在他死了,不管死因是什么,总之这屋子必然由兄长继承了。

  眼前这中年人,无疑就是李大兴兄长了。

  看那院内,中间隔出的那堵墙也拆除了,有个妇人在院中洗衣裳,三个男女孩童正在嬉戏。听得那妇人在问男人中午吃什么,又说家中需要添置的东西,李大兴的死对他们并没什么太大影响。

  外间都传言李大兴是吃了掺毒的糯米卷子死亡,所以穆清彦从最开始的地方回溯。

  先前吃米线是在城南大街,米线店左边儿也是家早饭铺子,老板姓孙,主要是卖糯米卷儿、甜酒汤圆、瓦罐粥,也是家老店。月梁州属于南方,人们爱吃甜,饮食清淡,像老孙家的店就是本地传统吃食。

  李大兴隔三差五就要去吃一次,连吃带拿,跟李四爷沾点儿关系,又混不吝,老孙这样小生意人哪敢得罪。因此,尽管心里不满,背后愤恨,依旧忍了。

  李大兴死前的确去过老孙的店,但并不是前天,而是大前天!

  大前天刚好下了场雨,非常湿冷,人们出门都穿的多,捂的严实。即便如此,老孙在见到入店的李大兴时,依旧吃了一惊,这李大兴捂的可不是一般的严实。穿的棉袄鼓鼓囊囊,也不知里头塞了多少衣裳,偏他不知从哪儿弄来的一张旧毛毡,兜头裹住,只露出一双眼睛。

  “唉哟,这、这是兴爷啊?”猛地一眼,老孙吓了一跳。

  为了避讳“李四爷”,别说老孙他们,便是李大兴也不称“李爷”。

  李大兴进了店,依旧保持着古怪的打扮,瓮声瓮气的说道:“拿两个卷子来!要红豆馅儿的。”

  老孙心里嘀咕,面上连连点头:“正好,刚出锅的,热乎着呢。不在这儿吃?”

  “不了!”李大兴哆嗦了一下,好似很冷。

  老孙越发觉得古怪,可也不想多事,忙用油纸包好糯米卷递给他。

  李大兴拿了卷子,扭头就快步走了。

  李大兴也没去别处,直接回了家。到家后,两个卷子吃了一个半,剩半个掉在地上,只因一会儿的功夫,他满脸涨红,浑身冒汗,呼吸急促,又微微发抖抽搐。正是突然抽搐,卷子没拿稳才掉了。

  他抹了抹满头的汗,晕乎乎的,有点儿站不住。

  从前两天就有些不舒服,怕冷、怕风,只以为是着凉。这会儿见身上烧了起来,有点儿害怕,可听着外头的风声,又不愿意出去,实在太冷了啊。

  这时,他想到了一墙之隔的兄长。

  “哥!大哥啊!嫂子!”李大兴站在床边朝隔壁喊:“大哥,给我请大夫来,我出钱!”

  喊完就撑不住,干脆回到床上去躺着。

  他想着,虽说分家时闹得不愉快,但到底是亲兄弟,他又自己出钱,他哥不会见死不救的。再者说了,他哥也怕他闹上门。于是,他心安理得的睡下。

  这一睡,竟是昏昏沉沉,意识模糊。

  殊不知其兄长家一早就出了门,倒是有邻居听见响动,但李大兴很惹人厌,谁都不愿去管他的事。

  这么一来,一整天也没人来,李大兴睡下去就一直没醒。

  直到第二天上午,李家大嫂出去买菜,遇上老邻居,对方顺口提了一句。李家大嫂觉得心里不踏实,回头跟李大哥说了,冲隔壁喊了几声没回应,大门又是朝里拴着的,于是翻墙过去,这才发现李大兴已经死了。

  大概李大兴太过难受,人滚落在床下,嘴唇确实有乌黑色,又有桌边掉落的半个糯米卷,给人一种中毒身亡的感觉。

  穆清彦从头看到尾,可以确定糯米卷子是无毒的。

  单看李大兴发作时的样子,跟砒霜中毒有些许相似,但若是砒霜,过程绝对不是那么长。穆清彦回忆着李大兴的各样症状,觉得眼熟,尤其是其昏睡中,身体还不受控制的抽搐,大量口水漫延,满面烧红……

  狂犬病?!

  “疯狗病?”闻寂雪听了他的复述,立刻想到了。

  “是,看着症状应该没错。这种病一般都潜伏期,或长或短,李大兴定然被狗咬过。我看左邻右舍都没有养狗,倒是那个李四爷……”穆清彦皱眉:“县衙定说李大兴是吃了糯米卷被毒死的,着实可笑!但凡仵作验查,便知糯米卷无毒。偏县衙这般认定,还抓了人,积极寻找人证物证,这里头若没有内情,谁信!”

  闻寂雪点头:“所以我说,那个李四爷有点意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