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农门神断 > 第135章

农门神断 第135章

作者:桃之夭夭夭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7 06:03:08 来源:免费小说

  来到天水县,是为查红丸出处。

  目前来说,也不确定高良骏那里的红丸就来自天水县,可若是这里,调配人不是谭婆婆便是林若兰。穆清彦希望是林若兰,毕竟林若兰还活着,若是她出手的红丸,还能寻到人问一问线索。再者,林若兰当初去京城报仇,很顺利,可能是谋划已久,也可能是有人相助。

  为弄清楚这一点,穆清彦花费半个月,来谭家旧址三回。

  他想着,林若兰遭逢大难,被谭婆婆救后,情绪跌宕,很容易倾诉。若谭婆婆是救她之后才教调弄香脂药丸,也必然会从第一年就开始。因此,他花了大力气,将第一年快速回溯了一遍,功夫不负有心人。

  在第一年的下半年,林若兰情绪稳定,伤情好转之后,谭婆婆教她制香。

  如此看来,高良骏那处的红丸与林若兰没有干系。

  倒是谭婆婆劝慰林若兰的一番话,颇有深意:“你只要活着,总有报仇的一天,我却没有机会了。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我也曾错看了人,比你还不堪。我与那人自小青梅竹马,早有婚约,自以为了解他,谁知,却是个披着人皮的豺狼!”

  林若兰激起共鸣,恨声问道:“婆婆为何不杀了他报仇?”

  谭婆婆低声一叹:“如何报仇?我知他一分,他知我十分,况且,他早就死了,我哪里去寻他。”

  “死了?”林若兰一愣。

  谭婆婆垂下眼,不再多说。

  谭婆婆对自己身世讳莫如深,对着林若兰也只是透露一言半语,多的都不肯讲。倒是她说自己姓花,娘家乃是世代制香,她名“三娘”,乃是生在三月春暖花开,是家中唯一女儿。从她怀恋的语气看,在家中时,她备受宠爱,父母和睦,家境富足。

  “红丸的线索断了。”穆清彦很无奈。

  多年查案的经验,让他觉得谭婆婆身上藏着秘密,可却不敢肯定红丸是否出自她的手。毕竟天下间有故事有秘密的多了,女子弱势,苦楚更多,不独一个谭婆婆,也不独一个林若兰。

  闻寂雪对此倒是习以为常了,失望在所难免,却不是不能接受。

  “等高家那边的消息吧。”

  离开蓟省时,他们是追着红丸这条线来查,但也没彻底放弃高家。尤其是高良骏身边服侍的两个小厮,为了自己安危,隐藏了高良骏真正死因。即便如此,这二人也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高家定然迁怒两人,责怪二人没服侍仔细。再者,两人跟高良骏的关系,不可能瞒过所有人,高良骏既然死了,高家肯定也会有所处置。

  只要二人现今没死,总能教他们开口。

  或者,能得到红丸的线索。

  从一开始,他们就没把高良骏的死当做意外,而是当做人谋。利用红丸来诱使病发,定是对高良骏十分了解。要知道,高良骏有心悸,很多人都知道,这种病忌口很多,且不能激动,自然不能服用助兴药物。幕后者依旧利用红丸,必然是知晓高良骏的特殊嗜好,而这个嗜好,即便是高家内部,也是个别人才知晓一二,乃是不能宣之于口的隐秘。

  如此一来,高良骏之事,黄立之事,何其相似,皆是死在他们的喜好之下。

  若非这几人都牵扯了雪家之事,朝廷必然不会起疑,只当意外处理了。

  便是查了又如何,终究是给出个意外结果。

  名单又被细细看过,穆清彦静寻不出个可查之人,且他琢磨了许久,总觉得不可能如此利落。

  “这名单全吗?”即便知晓闻寂雪的慎重,可他还是忍不住问了。

  闻寂雪眉色沉郁:“除了已死的,其他人都在上面,哪怕解甲归田的也在上头。”

  穆清彦心头一动:“已死的?那人、会不会已经死了?”

  “怎么可能!”闻寂雪直觉反驳,随之说道:“这份名单并非后来收录的,而是当初军中一应将领亲兵,能跟我父亲接触的人,都在上面。在雪家出事后死去的人,但有可疑,我也查了。”

  他取出另一张纸,上面也有许多人名,后面缀着不同的死亡时间。

  之前这张纸穆清彦并未在意,这会儿仔细看了一遍,问道:“你父亲的幕僚不在名单上?”

  闻寂雪点头:“跟随我父亲而死的人,都不在上面。”

  他的确怀疑有人背叛雪家,可是,那些雪家心腹亲信,因受雪家牵连而入狱乃至惨死,他都抱有敬重和愧意,并未将那些人列在名单上。

  穆清彦犹豫了片刻,道:“若他、诈死呢?”

  闻寂雪眼中寒芒一闪:“阿彦,你这话什么意思?”

  看出他情绪激动,穆清彦声音依旧平缓:“你看黄立三人的下场,目的达成,他们三人便没了用处,甚至为防泄密,一律灭口。这计谋,定是一开始就定下的,那么,他肯定也给自己想好了退路。有什么退路比得上‘诈死脱身’干脆利落?或许他自此由明转暗,或许他改名换姓……”

  不待他说完,闻寂雪已出声质问:“你是说,他因雪家而受牵连的某一人,对外死了,实则没死?”

  “我是有这个怀疑。”若不然,为何他们查了这么多,却始终摸不到那个人的影子。他不得不猜测,他们追查的方向错了,怀疑的人错了,那个人或许早跳出了他们的怀疑圈子。

  闻寂雪起身走到窗边,久久没有说话。

  良久,他声若寒霜:“不管他是谁,即便他真死了,我也要撬棺鞭尸!”

  穆清彦道:“你派人查一查谭婆婆,如今也说不好是否有用,权且试试吧。”

  花三娘,兴许是真名,世代制香。然而也不好查,一来,所谓世代制香,可不是说什么大家族,便是小作坊,寻常门户,只要是世代传承的手艺,自然都做这个营生,谁知花家的名气是在镇上、县里,还是府城?天下州府众多,又是三十多年前存在的花家,着实如大海捞针。

  他只是对谭婆婆那番言语在意。

  又道:“这两个月并非没有收获,尽管没查出幕后之人,可也确定了黄立高良骏并非意外死亡。你手边人多么?”

  闻寂雪知道他的言外之意:“你还想查什么,只管说。”

  “林若兰。先查查她的下落吧。”穆清彦看他一眼,尽管他面色平静,但眼角隐隐泛红,心里叹口气,脸上不露分毫:“把当初的死者名单录出来吧。”

  能被雪家牵连而死的人,都是雪家心腹亲信,也是至死不肯背叛雪家的人,可如今却要去怀疑其中有一人是真正的“谋划者”、“背叛者”,闻寂雪焉能无动于衷。甚至不问也知道,那些人,闻寂雪想来都认识,或许还很熟悉,是看着他长大的“叔伯”。

  第187章 归家闲事

  离开天水县,返回凤临。

  刚从船上下来,正在渡口等活儿的郭勇就朝他招呼:“穆掌柜,你可回来了,险些就要错过了日子。”

  穆清彦一时没想起来什么事。

  郭勇却是憋不住话:“你大姐要过大礼了,听说赵家给了十两银子的聘金呢,果然看重这门亲事。那赵家的赵河在外跑镖,真是发了财。”

  十两银子的聘金,别说是在村里,便是在县城百姓家也很不错了。郭勇提及十分艳羡,羡慕的倒不是得了彩礼的穆家,而是羡慕赵河有能耐。

  经过郭勇一说,穆清彦总算反应过来:穆婉要出嫁了。

  早先两家就说了,大约是五六月份过大礼,结果他一直在外,把这事儿给忘记了。估计穆家也找过自己,可这年月交通不便,他最初说是去丰州,后来辗转多地,穆家想找也找不到。幸好,没错过日子。

  回到铺子,从穆文口中得知,大礼是在六月二十六。

  现在是五月底。

  “赵河回来了?”穆清彦问。

  穆文摇头:“没呢。河子哥可能要在大礼前才回来。大礼虽还没过,但赵婶子跟大哥私下商议定了,大礼一过,中秋前就迎亲,到时候大姐要跟着河子哥一起走的。”

  “这倒也好。”赵叔赵婶都是厚道人,再者也想小儿子尽快生子,所以让小俩口在一处。况且,赵家还有个长子赵山,赵叔赵婶身体又健朗,着实不必将小儿媳拘在家里。

  “二哥……”穆文凑过来,犹犹豫豫。

  “嗯?”穆清彦见他一脸心虚,又一脸渴盼,不禁笑问:“有什么要求我?”

  穆文嘻嘻一笑:“我想跟大姐一起去涂源府。”

  赵河所在的镖局便在涂源府。

  穆清彦一眼就猜到因由:“大哥不准你去?”

  穆文沮丧道:“我只是想去看看,反正大姐跟河子哥过年要回来的,我跟着一块儿回来就是了。”

  穆清彦摇头:“明年再说。”

  穆文到底是小了些,有些事情没想通。穆林不准穆文跟去,主要是因着穆婉嫁入了赵家,往后就是赵家媳妇,这新媳妇才进门,没服侍公婆就跟着赵河离家,已经惹人闲话,若再让娘家弟弟跟着去,着实不像话,好似赵家还得帮着养娘家弟弟一样。穆清彦顾虑的则是,那二人刚新婚,正该好好儿相处,穆文一去少不得要人照料,那夫妻两个到底少了几分方便。

  穆文想出去涨涨见识不难,只是得再等等。

  古时女儿出嫁,亲友要来添妆,穆清彦也早就准备好了东西。去年在和县弄了两块玉石,一块绿玉做了一对儿玉佩,另一块大些的芙蓉玉琢了一对镯子,两对耳环,两块儿芙蓉佩。玉佩给穆绣留一块,其他的都装在做工考究的木盒内,作为添妆之礼。

  从外面回来,照例回一趟青山村。

  青娥肚子已经挺了起来,产期大概在十月份。青娥有些发福,面色红润,跟村里几个媳妇在院子里说话。所谓入乡随俗,既然嫁到村里,总要跟村人来往,她性子爽快,口才不差,况穆家情况摆在这里,平素也没人得罪,用两分心思就跟村里部分人熟悉了。

  见穆清彦回来,其他人纷纷托辞回家。

  跟青娥来往的都是年轻媳妇,跟穆清彦自然要避讳一些。

  “大嫂,大姐呢?”穆清彦没见到穆婉。

  青娥笑着朝屋子一指:“在屋里呢。好日子快到了,不少人打趣她,她烦了,干脆就不出来。不必急,你这一走就是两三个月,她天天念叨着,听见你的声音肯定马上就出来了。”

  话音刚落,穆婉果然拉开房门快步出来,显然听到了青娥打趣的话,嘴里抱怨道:“嫂子又笑话我。不是我爱念叨,二弟这回出去的太久,又一个信儿也不往回送,让人干着急!”

  穆清彦无奈一笑,只能认错。

  其实不是他不送信,他只是不习惯凡事跟人报备。如今成了穆家人,出门前告知行程,回来后归家保平安,在他看来已是足够了。这又不是前世,有各种方便工具,能随时联系。不过,穆婉的担忧也是常情,他只能保证下回离家久了定然送信等语。

  穆婉问了问他在外面的事儿,就张罗着要做饭。

  穆文穆武一块儿回来的,被抓了壮丁。

  “小文小武,你们去水塘里摸点儿藕带回来,你们二哥爱吃。家里肉倒是有,今早托王家嫂子带回来的,园子里菜也多……”穆婉一个一个盘算着,转身就去园子里摘菜。

  青娥回屋给穆清彦倒茶。

  穆清彦忙道:“大嫂别动,我自己来就好。”

  青娥身子重了,但活动还算灵便,只是笑笑,依旧把茶倒了:“不必惊慌,我这才六个月呢,重活儿大妹都不让我沾手,我如今享福着呢。”说着看他一眼,带着几分试探道:“二弟,大妹好日子近了,我还想让她好好儿养养呢,可家里的事儿不少,她又把我当瓷娃娃般供着,只她一个人,一双手不知粗了多少。我想着,跟二弟借个人使唤些日子,可行?”

  其实这事儿不大,穆清彦也不是那等计较的人,之所以青娥要亲自提出来,是觉得男人都心粗,尤其是家里的事儿,他们根本想不到。别说穆清彦早就独立出去住了,便是穆林知道心疼人,却也从来想不到怎么去解决。

  穆清彦拍拍额头,忙笑道:“这有什么不行,我早该想到的。这好办,反正我那边人多,就让素娘过来,洗衣裳做饭的事儿都交给她。地里要是有活儿,宁愿花些银子请人,别让我大姐再下地。”

  青娥见他应的干脆,就直给他说了:“我早先跟你大哥商量呢。以前是家里艰难,种几亩地是一家子的指望,可现在不同了。你大哥在衙门有差事,家里的事儿他顾不上,小文小武在铺子里,比种地强。马上大妹要出嫁,家里只剩我和绣儿两个。绣儿就是个小姑娘,我这又要生了,别说脱不得身,便是有功夫,我也不懂地里的活儿。家里除了早先的几亩地,我出嫁时姑娘给陪嫁了十亩好水田,加起来也有十几亩,便是你大哥在家也忙不过来。我觉得,倒不如租出去,也不要多高的租子,谁租咱们家,每年就给咱家交点儿粮食,够家里嚼用就行。二弟觉得如何?”

  “大嫂考虑的是,我看租出去也好。”尽管田地是农人的根本,可穆家已经不指望种地活命,家里又都是女人,种地太苦了。倒不如租出去,收点粮食吃,其他花用有穆林在县衙里赚呢。

  青娥见他赞同,也松了口气。

  她虽不觉得自己娇贵,可对于种地还是怕的很,所有人都说入乡随俗,可对于她而言,别的都好说,种地实在做不来。她一开始还不敢提,怕人说嘴,这才探探穆清彦的口风。

  嫁进穆家久了,她也发现一点怪异,穆家兄妹对这个二弟着实太看重。穆婉倒好说,大约从小护惯了,一时撒不开手,而穆林……

  那种感觉她说不上来,总觉得不止是兄弟情深。

  中午吃了饭,青娥去歇中觉,穆文穆武跑去窜门,穆清彦来到穆婉房里。

  “二弟有事?”

  穆婉房中东西有些多,摆着几个樟木大箱子,都是新打的,里面装了各色好布料。女方备嫁,有很多东西要自己动手,尤其是嫁衣。料子是穆清彦寻来的,上好的红锦缎,穆婉慢慢儿的在上面绣上花纹,如今依然完工,尚且摆在房中,一入门就看见了。

  穆婉有些羞,忙将嫁衣收起来放入箱子。

  穆清彦笑笑,递上木盒:“这是给大姐的添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