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六零之培养人生赢家 > 第10章

六零之培养人生赢家 第10章

作者:易楠苏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06:02:02 来源:免费小说

  潘秀兰还诧异地看了她几眼。往常这个儿媳妇对乡下来的亲戚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她今天态度这么好。这是受了什么刺激了?

  她想了又想,视线落在鸡蛋上,才恍然大悟,感情是这些鸡蛋的功劳。

  任美莲要是知道婆婆这么想她,估计能呕死。她是那么嫌贫爱富的一个人吗?往常来的那些亲戚,一个个畏畏缩缩上不得台面的样子,她瞧着就窝火。哪像今天来的这个,腰板挺直,眼神既不谄媚,也不故作清高,丝毫不像个农村人。

  见这边已经达成协议,赵红梅提着篮子往外走,“婶子,美莲,我先回家了哈。”

  潘秀兰忙追着出去,“我送送你。”

  赵红梅受宠若惊,连连推辞,“哪能让您送我啊,您这不是折煞我嘛。”

  潘秀兰拉着她的手,“没事儿,我刚好跟你说点事儿。”

  赵红梅这才了然,等快走到院门的时候,潘秀兰压低声音问,“小赵啊,你家小周有没有说咱们厂什么时候招工啊?”

  赵红梅笑着道,“您消息挺灵通啊。这么快就知道了?”

  潘秀兰心下一喜,“这么说厂里正在招工?”

  赵红梅这才明白潘婶子刚刚是问她的,笑着道,“是啊,今天早上厂里开大会,厂长说仓库那边缺几个临时工,让每家推荐一个,到时候择优录取。”

  潘秀兰忙道,“那招乡下人不?”

  赵红梅当即就乐了,连连摆手,“咋可能呢。去年中央就有文件下来,招工先城市后农村。咱们这个厂长最是按章办事的人,他哪敢不听啊。你想想,城里人都用不完呢,他怎么可能要农村人。”

  虽然潘秀兰一早就猜到,但听到这话,心里还是替小城可惜。

  到了门口了,赵红梅跟潘秀兰告辞,“婶子,不用送了,我走啦。”

  潘秀兰刚要点头,就见门口猛然蹿进来一个人,她眼急手快把赵红梅扯到旁边。

  赵红梅被这一扯差点把手里的篮子给扔了,等她回过头来,这才发现自己刚刚差点跟人撞到一起,待看到来人是她男人,张嘴就要骂。

  来人撑着膝盖,不停地喘着粗气,一开口就把赵红梅将要到嘴的话给憋了回去。只听他结结巴巴地道,“红梅,出大事了。”

  第11章

  这声音老大,把屋里两人也给惊住了,纷纷出来看。

  赵红梅见他只知道大喘气,迟迟不说,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停催促道,“出啥事了?你倒是快说啊。你急死我了。”

  周新民哭丧着脸,“文茵要下乡,正在家里闹呢。”

  赵红梅被这个消息震得差点晕过去,气得咬牙切齿,“她人呢?”

  周新民道,“在家呢。我怎么劝她都不听,你快点跟我回去。”

  赵红梅哪还用得着他说,连招呼都忘跟了打,一阵风似的跑出了院子。

  周新民有点不好意思,朝潘秀兰道,“婶子,我也先家去了。”

  潘秀兰在后面道,“快点回家劝劝。如果有我们能帮得上忙的地方,尽管开口。”

  “谢谢婶子。”说着朝其他人点头告辞。

  等人走了,潘秀兰咂了咂舌,“哎,这两口子怎么摊上这么有主意的闺女呢。胆子也太肥了。”

  任美莲跟婆婆也是差不多想法,点头附和,“可不是嘛。都被红梅两口子给惯坏了。”

  林炎城在旁边没说话,潘秀兰让任美莲做些好菜,准备留林炎城在家吃饭。

  任美莲点头应了。

  林炎城知道这年代家家户户粮食都吃紧,忙朝两人道,“表姑,表弟妹,大队还要栽稻子呢,我先回去了,我就不留下吃饭了。”说着,就要走。

  潘秀兰生气地拉他进来,“你几年来一回,屁股还没坐热着就要走,你眼里还有我这个表姑吗?”

  林炎城手被攥得紧紧的,又不能甩开她,只好跟着她进来。

  任美莲转身到灶房做饭。

  潘秀兰把刚刚从赵红梅那边打听来的消息跟他说了,林炎城忍不住犯起了嘀咕,“表姑,照这么说,咱们乡下人不能成为城里人了?”。

  潘秀兰想了想,摇头,“也不是。不是有农转非吗?”

  林炎城目光灼灼,“怎么农转非?”

  潘秀兰一五一十跟他解释,“我知道的就是两样。一个是你要先有份工作,你可以把你的农村户口和粮食关系转进城。还有一个是农村姑娘嫁进城里。”

  这第二条就不用说了。哪怕再穷,林建党也不可能同意入赘。第一条,简直就是个死局啊。找工作必须是城里人才能选上。而成为城里人的先决条件就是你得先有份工作。这不废话嘛。

  他心里这么想,嘴上也就这么说了。

  潘秀兰白了他一眼,“你想啥呢。这条其实不适用于你家这情况。而是专门针对那些从部队转业下来的人制定的。”

  林炎城这才想起来,里的林建党就是专业后成为城里人的。他秃噜了下脸,有点头疼。

  潘秀兰面露迟疑,斟酌好半天才开口,“还有一个方式,但是要花不少钱。”

  虽然知道自己身上只有几十块钱,可林炎城还是想知道,眼巴巴地盯着潘秀兰看,“什么方法?”

  潘秀兰瞧着他热切的眼神,默默叹了口气,轻声开口,“你先在城里买套房子,把户口迁进来,然后再找工作,再转粮油关系。”

  林炎城突然想到他当小工那会儿,房子盖好了卖不出去,开发商就在街上到处拉横幅,标语他到现在还历历在目:买房子就送城里户口,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合着这个横幅是许多乡下人进城的梦啊。

  潘秀兰忍不住告诉他实情,“不过城里房子可不便宜。就拿咱家这栋院子来说,起码得要三四百块钱。”

  林炎城其实觉得这房子挺便宜的,真的。不说房子怎么样了,就说这块地,在后世起码得在后面添上四五个零。

  以他原本的身家,十套百套都买得起。

  可现在的他只能干着急。

  林炎城叹了口气,“乡下人进城可真难啊。”

  潘秀兰也跟着一起叹气,“可不是嘛。不过也怪不得上面。现在粮食吃紧,城里户口多,供应粮就变多。农村就得上交更多的粮食来养活他们,到头来苦得还是乡下人。”

  林炎城对此不认同。中国人自来就喜欢钻漏洞。政府再怎么禁止农民进城也只能治标不治本。要不然国家也不会让几千万学生下乡支农了。

  想到支农一事,林炎城突然想到刚刚无意听到那女人似乎叫了“文茵”二字,也不知道是不是周文茵。要是名字是花花草草草之类的名字,他还不觉得奇怪。

  但是周文茵这个名字一点也不俗气。再加上周文茵的妈也叫赵红梅,她还跟表姑认识。就冲这三点,起码有八成概率。

  他试探着问,“表姑,刚刚那男人叫什么名字啊?”

  潘秀兰愣了一下,没想到他话题转这么快,“他叫周新民。是咱们厂的副厂长。”

  真的是林建党未来的妻子周文茵。虽然提前见面了,林炎城却高兴不起来。

  在《贺云逸的下乡岁月》这本书里,周文茵跟林建党一样,也是个二婚的,她头一个丈夫跟她一样都是知青。

  周文茵一共当了三年的知青,吃了不少苦。要不是有父母接济,她恐怕都回不来了。饥荒后,她瘦得跟皮包骨头似的。

  赵红梅和周新民就她一个闺女,听说她受了大罪,千方百计托关系,帮她弄到一个回城名额,立刻写信给她。

  不凑巧的是,她的信在无意之间被一个男知青看到。那个男知青不想再待在乡下过苦日子,就哄骗她,让她把名额让给他。甚至为了安抚她,还跟她领了证。

  那时候的周文茵才二十,还没有几年后那样聪慧,再加上她也确实喜欢这个知青,就瞒着父母答应了。

  后来周文茵的父母得知此事,大发雷霆。

  但老两口又不能不管女儿。夫妻俩商量一番后,赵红梅提前办了退休,把工作让给闺女。这才把闺女接进城。

  周文茵很快办好了回城手续,进城找丈夫,却从别人口中得知,她丈夫为了当工人,跟一个已婚妇女有不正当男女关系。

  周文茵哪受过这种委屈,不顾丈夫苦苦哀求,毅然决然检举丈夫耍流氓,对方被判流氓罪后,她更是在批斗台上跟丈夫离了婚。

  因为这事,她好几年都没有再找,赵红梅不忍心看着女儿连个家都没有,就托关系好的朋友帮着介绍对象。相看了好几个,最终相中了潘秀兰介绍的林建党。

  周文茵爽朗大方,待人真诚,跟内敛的林建党可以说是互补。文茵对继子也非常好。算是很好的后母。这一家子过得非常幸福。

  现在周文茵要下乡,剧情按照书中进行了,她很快就能遇到她那渣夫了。

  别看现在的林建党配不上周文茵。

  可真的等周文茵离了婚,林建党按照书中的轨迹当了兵,转业回来成了法官,这两人情况立码对调了。

  自己这一插手,好像把两人在一起的可能性直接给错开了。

  不过他不可能真的不插手,林建党许的愿望可是“一生一世一双人”,一个头婚,一个二婚。有个第三者,一样有瑕疵。

  所以他还得拆周文茵这个头婚。可怎么拆呢?干脆先阻止周文茵下乡,让她遇不到那个渣男。

  他正在琢磨该怎么做的时候,赵红梅从外面提着个空篮子进来。

  潘秀兰忙起身,拉着的手她关切地问,“你家文茵咋样了?劝住了吗?”

  赵红梅把空篮子放在门旁,气得直跺脚,眼睛红红的,“婶子,你说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啊。这孩子咋这么犟呢。我回家一问,才知道她已经把名字报上了。”

  “啊?”潘秀兰一拍大腿,立刻催她,“那让小周赶紧去学校把名字给划掉啊。孩子不知道深浅,你们两口子也不知道嘛。”

  赵红梅见潘婶子跟着一起着急上火,心里暖暖的,忙道,“他去了。刚听到这话,我就催他就去了。”

  她找个凳子一屁股坐下,“婶子,你说要是划不掉怎么办?”

  潘秀兰用脚面勾了条板凳坐到她旁边,拍了下她的腿,安抚道,“你别瞎担心,那领导也是为人父母的,乡下是什么情况,他们能不知道嘛。还能把咱们孩子往火坑里推?”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林炎城却有种很不详的预感。

  第12章

  大概过了十分钟,周新民满脸灰败从外面走进来。

  潘秀兰和赵红梅忙迎上去,林炎城也眼巴巴地盯着他瞧。

  在三个人,六双眼睛的殷切期盼下,周新民无奈摇头,“领导不给划。”

  赵红梅脑袋一晕,差点摔倒,周新民忙把媳妇扶住。

  赵红梅一把推开他,趴在门旁痛哭流涕。

  潘秀兰没有再劝,拍着她的背,跟着她一起难过。现在这种时候,让她痛哭一场总比一直压在心里的好。

  正在灶房炒菜的任美莲听到外面哭天抹泪的哀嚎声,吓得差点把刚盛好的菜甩出去,她在围裙上擦了几下手。

  出来一看,赵红梅趴在门框上哭得撕心裂肺,“怎么回事?红梅,你哭啥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